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705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分别是()r-F|T消费者I生态 系统生态系统 的功能一|分解者I一|非生物的丽质

2、和能用A.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结构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2.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溜水处理的对照组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都可作为实验组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杆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3.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 因素分析,下列有关说法

3、正确的是反应速至OA.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4 .下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的是腺嚎吟B.水解之后生成ADP, ADP可继续水解释放能量C.三个磷酸键含有的能量不完全相同D.图中a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5 .如图是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a是突触前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轴突,c是离子运输载体B.结构b是突触后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细胞体,c是神经递质受体C.结构b是突触前膜,可以位于神经

4、元的树突,c是神经递质受体D.结构a是突触后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细胞体,c是离子运输载体6.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关于蛋白质工程的描述正确的 是A.由于需要对蛋白质直接改造,因此操作更难B.由于蛋白质不能遗传,因此蛋白质工程的产物不能大量生产C.蛋白质工程也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基因D.蛋白质工程在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 (9分)下图是利用苹果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和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苹果1苹果块4苹果泥管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醋(1)过程要(填先切块后清洗”、“先清洗后切块”或“边清洗边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图

5、中过程发酵所控制的温度(填“低于”、“等于”或“高于”)过程。(2)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图甲装置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理由是.如将发酵瓶右侧的玻璃管与插入漠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甲(3)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从自然菌样中筛选突变酵母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o由图分析可知,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突变酵母。在制作果醋过程中,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产生醋酸的途径是8. (10分)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将这两种细

6、胞分别放入蒸馆水中,甲细胞的变化是,乙细胞的变化是(2)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乙,发现其对C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 的作用是.(3)若乙图示癌变后的皮肤上皮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 等。(4)根据甲图所示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 (填编号),图乙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的场所有 (填序号),图乙细胞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序号)。(5)如果乙图所示的细胞是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提供含放射性同位素咋的氨基酸作为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则,依次 出现的结构是(填编号).(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与图中的 (填序号)等细胞器的功能有关。9. (

7、10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液免疫活性物砥(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 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2)突触小体的 中有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 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

8、这属于: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 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一.(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0. (10分)下图表示利用细菌中抗枯萎病基因培有抗枯萎病番茄的过程,其中表示操作步骤,A, B表示相关 分子,CE表示培养过程,其中D过程表示细菌与番茄细胞混合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1)先从细菌中提取DNA分子,再通过技术扩增,以获取抗枯萎病基因。该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引物,在设计引物时的依据是.(2)培育抗枯萎病番茄最核心的步骤是 (填图中序号),B中包括的结构有.(3)过程需要用 处理细菌,D过程常采用的方法称为;步骤包括的两个重要

9、过程是.(4)经过过程得到的番茄植株,检测其是否抗枯萎病的方法是.11. (15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 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 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 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芦,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 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线虫婢蜻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

10、数类群数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本土植物区108412014349137614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919(D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变化影响较大。(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

11、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题目详解】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又包括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A【答案解析】考查“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操作,通过分析加深对实验变量、对照组、实验组和预实 验的理解。【题目详解】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应设置用蒸溜水处理的对照组,以观察生长素类似物对生根的影响,即

12、使在预实验中,A错误;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所以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都是实验组,B正确;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基部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C正确;幼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用于杆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答案点睛】注意插条上幼芽的数量等无关量要等量处理;探究实验一般要做预实验。3、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该图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因此改变温度会使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变慢,A错误;BC、B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反应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可能受到酶浓度的限制,因此当B点及以后提高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提高反应物浓度,

13、反应速率不会变化,BC错误;D、从曲线图可知,A点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此时的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D正确.故选D.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D【答案解析】图1为ATP结构简式,其中A表示腺噂吟,P是磷酸基团,b、c是高能磷酸键。A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腺噂吟和 一分子核糖构成的腺噂吟核糖核甘酸。【题目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代表的是腺嚓吟,A正确;ATP水解时断裂c化学键释放能量,形成ADP和Pi, ADP继续分解断 裂b键释放能量,形成AMP和Pi, B正确;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为普通化学键,所 以三个磷酸键含有的能量不完全相同,

14、C正确;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错误。故选D。5、B【答案解析】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根据题意可知,结构a是突触前膜,结构b是突触后膜,c是神经递质受体,突触前膜位于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故B正确。【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解题关键能通过突触小泡来判断出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后膜。6 C【答案解析】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关系: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区别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f设计预期的蛋白质 结构f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f找到 相对应的脱氧核甘酸序列获取目的基因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f将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目的基因的检 测与鉴定实质

15、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的蛋白质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 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结果可产生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只能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联系(1)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2)基因工程中所利用的某些酶需要通过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题目详解】A、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分子直接进行操作,A错误;B、分子水平上对基因分子直接进行操作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B错误:C、蛋白质工程对基因分子直接进行操作,需要推测出应有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出相应的基因,C正确;D、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并不成熟,仍需一段时间提

16、升,其目前并不能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易错点:蛋白质工程并不是直接对蛋白质进行操作,而是对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加工,定向改 造或生产人类所需的蛋白质,可产生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先清洗后切块低于果酒发酵时是无氧条件,而醋酸发酵需要有氧条件由蓝变绿再变黄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大于乙醇一乙醛一醋酸【答案解析】根据果酒的制作流程,应先将苹果清洗后再切块,然后榨汁机中打碎制成苹果泥,经纱布过滤获得苹果汁,接种酵母 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适宜的发酵温度为18-25-C;参与果醋制作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只有当 氧

17、气充足的时候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糖源不足时,醋 酸菌可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最终转变成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C。【题目详解】(1)过程要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图中过程发酵所控制的温度为1825C;低于过程的发酵温 度。(2)即便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图甲装置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也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此时果酒发 酵是无氧条件,而醋酸发酵需要有氧条件;漠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本身是蓝色,发酵瓶右侧的玻璃管是为了排出发酵过 程中产生的COz,将其插入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溶液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3)对酵母进行筛

18、选和纯化培养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据图分析,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 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突变体由于呼吸链中断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导致释放能量减少,因此氧气充足时野生型 酵母种群增殖速率更大。在制作果醋过程中,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学生掌握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及条件,并能将果酒与果醋制作的条件进行区分。8、吸水膨胀(或大小基本不变)吸水涨破抑制(或破坏)了运输Ca的载体核糖体、线粒体 【答案解析】分析甲图:甲细胞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依次

19、为细胞膜、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细 胞质基质、核糖体、液泡和叶绿体。分析乙图:乙细胞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依次为细胞膜、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细 胞质基质、核糖体,结构为中心体。【题目详解】(1)甲细胞有细胞壁保护,将其分别放入蒸储水中,会吸水膨胀,但不会胀破;乙细胞没有细胞壁保护,将其放入蒸 储水中会吸水涨破。(2)细胞吸收Ca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 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了 Ca2+的载体。(3)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且新陈代谢旺盛,即需要合成

20、较多的蛋白质和更多的能量供应,因此明显增多的细 胞器有核糖体和线粒体等。(4)图甲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图乙细胞是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 CO2只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其场所在线粒体基质,即。由真核细胞内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构成生物膜系统, 所以图乙细胞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细胞膜、高尔基体、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5)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 一细胞膜,而氨基酸首先需要细胞膜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进细胞.因此,SN依次出现的结构是细胞膜、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6)动植物

2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与图中的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的功能有关。因为中心体与动物细 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答案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如细胞壁有保护作用,导致植物细胞不会在清水中吸水 涨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消耗氧气并产生CO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分布较多;核糖体是合成蛋 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加工、植物细胞中还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等。9、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激素 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 自身免疫病 过 敏反应 神经体液免疫【答案解析】(1)

22、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进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 能力降低。(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或激素(间接)调节免疫活动。(3)感染病毒后发热与体温调节与关,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4)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 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例如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 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例如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5)

23、图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体现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0、PCR 抗枯萎病基因(目的基因)两端的脱氧核昔酸序列(或碱基序列)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 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CaCh(Ca2+) 农杆菌转化法 脱分化和再分化 用相应的病原体感染番茄植株,(观察是否患枯萎病)【答案解析】图中为目的基因的获取,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番茄为双子叶植物,常用农杆 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题目详解】(1)提取DNA分子后,可根据DNA双链复制的原理,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以获取抗枯萎病基因。该技术的关 键是根据抗枯萎病基因(目的基因)两端的脱氧核昔

24、酸序列(或碱基序列)设计引物。(2)培育抗枯萎病番茄最核心的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为基因表达载体,其中应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 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结构。(3)过程是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此时需要用CaCh (Ca2+)处理细菌,以增大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番茄为双子 叶植物,D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植物细胞培养为新个体,需经脱分化和再分化 两个步骤。(4)经过过程得到的番茄植株,检测其是否抗枯萎病属于个体水平的检测,可用相应的病原体感染番茄植株,观察 是否患枯萎病。【答案点睛】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生物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常用方法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技术

25、感受态细胞法受体细胞体细胞或受精卵受精卵原核细胞转化过程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 粒的T-DNA上一农杆菌 一导入植物细胞一整合 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上一表达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 载体提纯一取卵(受精 卵)T显微注射T受精卵 发育T获得具有新性状 的动物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一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与感受态细胞 混合一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11、薇甘菊入侵区 类群数 个体数量 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 光照不足 分解者 群落演替【答案解析】阅读题干和题表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生态系统的成分、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 识,并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26、【题目详解】(1)从表格中所给数据可知,薇甘菊入侵区捕获到的动物个体数为2287,居最多:而类群数与群落交错区及本土植 物区差距不明显,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2)薇甘菊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产者;土壤中部分小动物为消费者,但蚯蚓和其他 小动物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增加,担任分解者的角色。(3)题干信息表明,随薇甘菊入侵时间的延长,薇甘菊与本土植物的覆盖度明显相反,显然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薇甘菊依靠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又强,植株覆盖密度大,尤其是生长具有趋光性,因此,薇甘菊很容易向上 层生长、扩展,从而覆盖其他植被,使本土植物光照不足,并致其死亡,同时导致分解者数量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 本土的一些物种可能被薇甘菊所代替,发生群落的演替。【答案点睛】本题以“薇甘菊”作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及实验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 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分析图文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