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22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48939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22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22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22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22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 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 .科学教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 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 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

2、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吧蛛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2 .下图为激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砥)编密小东将6KB.甲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本实验也可用插条上根的总长度作为检测指标D.若要进一步探究甲的最适浓度,需在5-100jimol/L范围内设置梯度实验3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中0z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b.植物细胞中ca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C.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产生40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D.动物细胞中

3、代谢过程既生成又消耗的H20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4.如图是人类某一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已知n1号个体的家族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则HL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A. 1/3B. 2/3C. 0D. 1/65.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货臼庾制枝 RNAA.在衰老的细胞中将收缩、染色加深B.与核糖体RNA合成有关,没有的细胞也可能正常形成核糖体C.为双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能自由通过核孔,但需要消耗ATP6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o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B.苹果泥用量、pH,果

4、汁量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D.温度、pH、果胶酶用量7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生殖细 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8 .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着丝点未分离8. (10分)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ef1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与cd过程相比,d

5、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 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二、非选择题9 . (10分)为了检测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需要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血红蛋白进行提取和分离,其步骤如下:样品处理粗分离_纯化纯度鉴定(D在红细胞的洗涤操作中,血液离心后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血红蛋白位于(填“上清液”或“沉淀物”).洗涤红细胞时,要用相当于红细胞液体体积5倍的 洗涤红细胞3次,然后加入蒸储水到原血液体积,再加40%的,搅拌约10 min,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k % 清 上(2)在样品粗分离操作中

6、,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的目的是。(3)血红蛋白的纯化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杂蛋白除去,最后经 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研究小组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 (填“较大”或“较小”)的蛋白质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4)检测结果显示,经过高原训练后,运动员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有了明显升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10 . (14分)图甲表示某绿色盆栽植物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表示相关过程.图乙表示将该绿色盆栽植物 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0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将其移至 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

7、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注,两条的长花水平盘搂上下附称 2aH比不对称 甲乙(1)图甲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物质Y分解的场所是.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 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C3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2)图乙中该植物18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填、=、 ),20时的有机物积累量,该植物2()时以后的呼吸方式为.(3)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是,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 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那么,在该时刻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物质X的产生速率 (填 、=、)物质Y的产生速

8、率。11 .(14分)以现有大豆品种作为受体材料,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分析其对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 筛选出抗病大豆新株(品)系。请据此回答问题:(1)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该过程用到的酶有.(2)在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时往往要用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成为 细胞,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过程。(3)抗性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是基因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其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 其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检测方法为。(4)转基因大豆细胞培养成转基因大豆植株,需要通过的过程是,依据的原理是12 .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起再次免

9、疫应答。某研究小组 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4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实验分组A组组B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以上4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反应,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4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3)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部分记忆细胞分化成,快速产生大量免疫应答的活性物质。(4) 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其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

10、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本题是以温特实验为原型。通过对照发现,尖端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影响了尖端下的伸长区的生长。1928年荷兰科 学家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同小时以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 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会向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 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 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进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故选B。【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发现过

11、程,旨在以教材经典实验为素材,综合考查学生对生长素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难度较 低,属容易题。2、C【答案解析】分析柱形图: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 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050umol/L范围内;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抑制作用。【题目详解】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A错误;B、在本实验中,甲未表现出抑制生根的作用,B错误;C、本实验检测的是生根效果,故也可用插条上根的总长度作为检测指标,C正确;D、图中看出,激素类似物甲

12、浓度为1011mo1/L和5011mo1/L时,月季生根最多,若要进一步探究甲的最适浓度,需 在10-50 u mol/L范围内设置梯度实验,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本题关键是从柱形图中获得有 效解题信息。3、C【答案解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氧气,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消耗二氧化碳。【题目详解】植物细胞中氧气的利用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正确;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中产 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B正确;动物细胞中核糖体可以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产生水,但核糖

13、体无膜结构,C 错误;动物细胞中线粒体中既可以消耗水,又可以生成水,为双层膜,D正确.故选C。4, A【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n4号和n5号个体正常,所生女儿IIL号个体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 该病是由基因A、a控制,则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AA、Aa,患者的基因型是aa, 号个体患病为aa,则正常的号 和Us号个体均为Aa,乙号和115号个体所生正常的012号个体为1/34人、2/3Aa. Ih号个体患病为aa,则正常的双亲L和I 2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所生正常的II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2/3Aa.已知Ih号个体的家族没有该病基因,贝Dili号个体

14、为AA,与H2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为AA=l/3+2/3xl/2=2/3, Aa=2/3xl/2=l/3,表现正常的HL号 个体为2/3AA、l/3Aa,故A正确。【答案点睛】解此类题目的思路是,一判显隐性,二判基因位置,三写出相关基因型,四进行概率计算。5、D【答案解析】据图分析,是染色质(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是核膜 (双层膜,上面有核孔,是蛋白质和RNA选择性通过的地方)。【题目详解】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A正确;表示核仁,与核糖体RNA合成 有关,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消失和重现,其中原核细

15、胞中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正确;表示核膜,双 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同时需要消 耗能量,D错误。【答案点睛】易错点:一是误认为所有细胞内的核糖体形成都与核仁有关,二是认为大分子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6、D【答案解析】探究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第一步:准确的把握实验的目的,找出自变量第二步:确定实验的原理第三步:设置对照实验,选择合理的实验对照方法第四步: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材料要根据原理来选择或题干所给的信息来确定)第五步: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步骤时最好能理顺实验思路,设计步骤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实验设计的四个基

16、本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第六步: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题目详解】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pH 值;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果胶酶的用量。故选D。7、D【答案解析】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分析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考查了对细胞分裂过程掌握情况和利用相关 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详解】该细胞中没有a基因和丫染色体,说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分离,减一分裂完成,所以不是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经过减一前的间期复制加倍和减一的分裂减半,该细胞的核DNA数和体细胞的相同,B

17、错误.A和a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应该是随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了分离,C错误.A和A原本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着丝点分裂后应该分配到两个细胞中;而b基因原本不存在,应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所以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着丝点未分离,D正确.【答案点睛】技巧:异常配子中若有体细胞原本没有的基因,则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是等位基因出现在配子中,则是减一同源染 色体未分离;若是相同基因未分开,则是减二着丝点未分离。8、D【答案解析】A、分析曲线图可知,秋水仙素处理前的曲线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从秋水仙素处理到d点前为单倍体细胞不完整的 有丝分裂,d点以后为染色体数加

18、倍后的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所以ef过程中细胞内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只能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与c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核DNA数目的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B错误;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后的前期,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e点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D正确。【答案点睛】1.分析曲线图可知,秋水仙素处理前的曲线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从秋水仙素处理到d点前为单倍体细 胞不完整的有丝分裂,d点以后为染色体数加倍后的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ab段包括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 后时期,cd段包括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

19、后时期,加段为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ef段包括二倍体细胞有 丝分裂前、中、后时期,gh段为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2.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的纺锤体形成,但不影 响后期的着丝点分裂,故可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并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后期。二、非选择题9、沉淀物 生理盐水 甲苯 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 较大 气泡会扰乱洗脱 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使得到的红色带区歪曲、散乱,降低分离效果高原环境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 【答案解析】根据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 各种蛋白质。血红蛋白的提

20、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D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低速短时间离心),血红 蛋白的释放(需要加入蒸储水和甲苯),分离血红蛋白(中速长时间离心)。(2)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一加入蛋白质样品一调节缓冲液面一洗脱一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 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分离过程:混合物上柱一洗脱一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一收集大分子一收集小分子。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

21、 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作用:分离蛋白质,测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蛋白质的脱盐等。【题目详解】(1)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而血液离心后的各种血细胞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因此血红蛋白位于沉淀物中。洗涤红细 胞时,生理盐水可以保持红细胞不破裂,而5倍体积洗涤3次可以去除杂蛋白,得到更纯的红细胞。加入蒸储水,红 细胞吸水破裂,加入40%的甲苯,溶解红细胞膜,最终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2)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因此透析可以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3)血红蛋白的纯化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杂蛋白除去,最后经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分子量大的

22、 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因此, 研究小组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 均匀,就会在色谱柱内部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流动次 序,影响分离的效果,因此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4)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为了利用更多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运动员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有了明显升高。【答案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 验采用的试剂及

23、试剂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 线粒体基质或细胞质基质 减少 增加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8时、17时 【答案解析】据图分析:图甲中,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或酒精途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 示暗反应阶段的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表示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X表示三碳化合物,丫表示丙酮酸。 图乙中,两条曲线在20时前沿水平虚线上下对称,说明装置内只有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20时后不对称且释放的二 氧化碳量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说明植物除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无氧呼吸。【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是,物

24、质丫表示表示丙酮酸,其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 阶段)或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被分解;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生 成受阻,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慢,而短时间内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基本不变,所以短时间内 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五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2)据图分析,图乙中该植物18时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20时的,所以其18时的有机物积累量大于20时的有机物积 累量。根据以上分析已知,20时后该植物除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无氧呼吸。(3)密闭容器内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曲线中,曲线的拐点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即图乙中的8时和 17时。由

25、于此时只有绿色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体内还有许多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却还有进行呼吸作用消 耗有机物,所以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物质X (三碳化合物)的产生速率大于物质丫(丙酮酸)的产生 速率。【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甲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和各个字母代表 的物质的名称,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图2曲线图中不同时间段内可以进行的代谢类型。1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a2*(CaCL溶液) 感受态 抗原-抗体杂交用大豆疫霉菌感染大豆植株,观察其生长状况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解析】试

26、题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 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2)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之前,往往需要用钙离子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便于重组质粒的导入。(3)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蛋白质,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也可以用大豆疫霉菌感染大豆植 株,观察其生长状况。(4)转基因大豆细胞培养成转基因大豆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2、抗体 A、D 浆细胞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答案解析

27、】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 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 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 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题目

28、详解】(1)小鼠注射抗原后,如果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2)分析表格步骤可知,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A、D,因为初次注射抗原后 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部分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免疫应答的活性 物质(抗体(4) 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抗原与 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重点考生需要识记二次免疫的过程,抗体如何处理抗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