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43569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医院感染暴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ppt(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处置2018.05.28背景n医院感染暴发危害大n不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置n认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不足n2009年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n-规范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及组织管理n-对医院感染暴发处置的具体步骤、流程未作明确要求目的n查明病因及危险因素.n追踪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n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蔓延n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将损失控制到最小主要内容:n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n医院感染暴发怎么报告?n医院感染暴发后的处置n怎么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2、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3、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 2.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5.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染,如疱

4、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的感染 6.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的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n1.交叉感染引起的医院感染n2.条件致病菌感染n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感染n4.医院管理不当医院感染暴发管理要求n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 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调查和处置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 置工作预案,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及各相关部门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n 医疗机构应根据WS/T312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 监测工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

5、散发病例、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管理要求n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医院感染暴发管 理工作机制,成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处置 工作。医疗机构应确保实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置的人员、设施和经费。n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调查、边控制、及时应 对、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按照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 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并及时开展或协助 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 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 理

6、规范要求,按时限逐级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 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n 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程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等应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与反馈。n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n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同、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部分医院感染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放暴发事件回放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暴发 西安

7、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2008年年8 8月月2828日到日到9 9月月1616日期间共收治新生儿患者日期间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94名,其中有名,其中有9 9名新名新生儿从生儿从9 9月月3 3日开始发病,到日开始发病,到9 9月月1515日先后死亡日先后死亡8 8例。经卫生例。经卫生部和陕西省联合专家组调查一致认为,部和陕西省联合专家组调查一致认为,8 8名早产新生儿死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亡系院内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给予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马爱群、副院长吕毅撤职处分。给予西安交

8、大一附院院长马爱群、副院长吕毅撤职处分。免去医务部、免去医务部、护理部、新生儿科主任、护理部、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护士长的职务。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30003000万!万!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 5名新生儿死亡名新生儿死亡事件事件20092009年年3 3月月1818日、日、191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津市蓟县妇幼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保健院转来的6 6名重症患儿,名重症患儿,3 3月月2222日日5 5名患儿死亡。据专家组调查,名患儿死亡。据专家组调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

9、新生儿暖箱污染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瓶湿化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该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该院新生儿病区该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该院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程布局及工作流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病人安全。保证病人安全。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护士长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护士长被撤销职务。被撤销职务。n死者家属分别获赔死者家属分别获赔18

10、18万万 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2009-2009-件又一件让人震惊的感染事件件又一件让人震惊的感染事件n贵州省平塘县人民医院的违法违规造成采贵州省平塘县人民医院的违法违规造成采血行为的重大医疗事故确认血行为的重大医疗事故确认6464人人7 7年前输血年前输血感染丙肝。感染丙肝。n被感染的被感染的6464人中,人中,4343人需要抗病毒治疗,人需要抗病毒治疗,2121人需定期随访人需定期随访 n目前,平塘县已落实目前,平塘县已落实162.6162.6万元前期处置经万元前期处置经费。平塘县人民医院原院长已被刑事拘留!费。平塘县人民医院原院长已被刑事拘留!20102010年院感暴发事件频频曝光年

11、院感暴发事件频频曝光贵州贵州1414名孕妇剖腹产感染名孕妇剖腹产感染,伤口久治不愈伤口久治不愈!2010 2010年年9 9月以来德江县人民医院陆续出现孕月以来德江县人民医院陆续出现孕妇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现象。一个共同症状妇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现象。一个共同症状折磨这些产妇折磨这些产妇看上去快要愈合的伤口,皮看上去快要愈合的伤口,皮肤下面其实已经感染化脓,不断渗出浅黄色的肤下面其实已经感染化脓,不断渗出浅黄色的液体。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诱因已确定为液体。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诱因已确定为手术切手术切口感染非结核分支杆菌。口感染非结核分支杆菌。汕头产妇切口感染事件汕头产妇切口感染事件n20092009年

12、年1010月月9 9日至日至1212月月2727日,汕头潮阳区华侨医院日,汕头潮阳区华侨医院3838名名剖宫产中,剖宫产中,18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导致,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均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等均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

13、测,手术用的外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科手消毒剂不达标-深圳妇儿医院产妇切口感染!深圳妇儿医院产妇切口感染!19981998年年4 4月月3 3日日5 5月月2727日共手术日共手术292292例,发生切口感染例,发生切口感染166166例,切口例,切口感染率为感染率为56.85%.56.85%.术后出现伤口红肿、化脓、溃烂且长时间不能治术后出现伤口红肿、化脓、溃烂且长时间不能治愈。患者感染的主要是愈。患者感染的主要是“龟型分枝杆菌龟型分枝杆菌”。由于这一类感染极为。由于这一类感染极为罕见,国内外都缺乏成功医案,原因:浸泡手术器械进行灭菌的罕见,国内外都缺

14、乏成功医案,原因:浸泡手术器械进行灭菌的戊二醛浓度配制错误。戊二醛浓度配制错误。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10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4646人索赔两千多万人索赔两千多万n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染 血透丙肝暴发事件屡见报道血透丙肝暴发事件屡见报道卫生部通报卫生部通报20

15、20名山西太原血透染丙肝事件名山西太原血透染丙肝事件安徽霍山血透病人复检安徽霍山血透病人复检2828人确认感染丙肝病毒人确认感染丙肝病毒安徽安庆安徽安庆30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安徽再现安徽再现“丙肝事件丙肝事件”寿县寿县1616人感染人感染透析期间透析期间1414名病人患上丙肝,白银市医院成被告名病人患上丙肝,白银市医院成被告无锡滨湖医院血透病人惊爆丙肝交叉感染无锡滨湖医院血透病人惊爆丙肝交叉感染尿毒症病人血透治疗后染丙肝告医院索赔尿毒症病人血透治疗后染丙肝告医院索赔140140万万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5959例例

16、我们身边也有血透丙肝事件我们身边也有血透丙肝事件n2013年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74名透析患者中,新增丙肝患者12人,抗体阳性22人,被认定为是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nn此次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透析机消毒不彻底,同时存在透析室布局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分机透析执行不到位、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调查结论为“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n2017年2月9日上午,为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鲁卫医字【2017】8号的文件中称,今年1月,山东省某三级医院报告一起“血液透析室疑似乙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9人感染乙肝,经国家级、省级专家组会同当地调查核实,初

17、步判断是一起暴露出当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强化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工作部署落实不力、院感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n存在缺陷:一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二是存在操作不规范;三是不排除丙肝“窗口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源。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是一起责任和技术事故,给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损害了医院的声誉。医院相关责任人不正确履行职责,在感染事件发生后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未能及时采取有效n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n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诸多的事

18、件告诉我们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医院感染危害猛于虎医院感染危害猛于虎1.患者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人生伤害,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人生伤害,医疗费用增加.2.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受威胁,医疗纠纷增加,相关职业安全受威胁,医疗纠纷增加,相关人员被处分人员被处分.3.医院医院声誉受损,行政处罚,业务关停,经济赔偿声誉受损,行政处罚,业务关停,经济赔偿.4.社会社会进一步损害医院和医务人员形象,增加医疗进一步损害医院和医务人员形象,增加医疗行为的风险行为的风险.院感暴发怎么报告n暴发报告时限:n2小时内报告: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

19、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n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n12小时内报告:医疗机构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n24小时内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

20、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n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流程是:n(1)医院内部报告系统n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短期内(视疾病潜伏期而定)发现某部门3名及以上患者分离出药敏结果相似的同一种病原体,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院感管理科。n临床科室:短期内发现临床症状相似并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3名及以上患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院感管理科。n消毒供应中心或手术室:短期内发现3例及以上使用消毒或灭菌器械的患者发生与该器械相关的感染,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院感管理科。n(2)院感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经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汇报。

21、n(3)经调查证实出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主管院长应立即向医院法定代表人报告,并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处置:n一、科室:n科室立即对病人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隔离病人n二、院感科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必要时报告院长,组织医务、护理、药学、检验、临床等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医务科立即组织会诊及抢救,必要时请上级专家会诊。院感科立即上报主管卫生行政部门。n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

22、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n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n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nn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n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n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n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

23、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两个基本环节医院的消毒和灭菌医院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隔离n定义: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技术措施。n原则=“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标准预防n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

24、,必须采取防护措施。n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标准预防措施n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一、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二、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三、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应及时消毒处理;四、避免可能会造成

25、锐器损伤的操作,如用后针头不可回套针帽。血液、体液传播预防措施n主要用于预防HIV、HBV、HCV、梅毒、淋病等的传播,按要求执行标准预防措施。n要求: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等必须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巾”执行,标本应醒目注明,已引起重视。血液、体液隔离n1、同病种可同住一室,必要时住单间。n2、为防血液、体液等溅到脸部或污染工作服,应戴口罩、护目镜并穿隔离衣。n3、接触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应戴手套。n4、防止被针头等利器刺伤,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接触另一病人时也应洗手。血液、体液隔离n5、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n

26、6、病人用过的针头等应放入防水、防刺破且有标记的容器内,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n7、物品表面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医院常用灭菌方法n灭菌灭菌q高压蒸汽灭菌q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的要求符合的要求n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n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消毒方法n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如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

27、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n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方法如下: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方法如下:n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n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n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n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28、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n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n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n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洗与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洗与消毒n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n床单元的清洗与消毒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床单元的清洗与消毒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n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

29、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采用合法、有效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采用合法、有效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n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合法、有效。n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使用后的上述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按医疗废物处置。小结n目的:n规范:发现、界定、处置暴发的步骤、流程;n降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n 原则:边调查、边控制、快速反应、适当处置n快:敏锐的院感暴发的嗅觉n准:准确运用(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查找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n狠:确认暴发原因,立即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预防永远是预防永远是保护病人保护我们自己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