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系《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0121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系《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学系《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系《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系《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学系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代码:ZB10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分:4学时:72 (理论学时:72;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学专业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面向经济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围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两大主题进 行更为系统而全面的学习;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波动理论与政策、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宏观 经济微观基础等方面内容。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 .系统掌握宏观经济学两大主题的整体理论框架和基本逻辑脉络,并掌握其最新的理论 前沿知识和发

2、展动向;2 .熟练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手段,如数理分析、计量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等;3 .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较好 地融合;4 .能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解释、分析国内外各种宏观经济现象与政策,并具备较好的解 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考核要求1 .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把握的系统性、全面性程度; 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灵活而多元化的 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2 .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演讲讨论 的参与程度等;另一

3、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中级宏观经济学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2第三章增长与积累6第四章增长与政策4教学重点:财政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政策组合效果教学难点:挤出效应;凯恩斯极端与古典主义极端的政策效果第一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三)基本结论(四)凯恩斯极端与古典主义极端情形的效果第二节财政政策与挤出(一)挤出的界定(二)财政政策效果与挤出的关系(三)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四)

4、基本结论(五)凯恩斯极端与古典主义极端情形的效果第三节产出构成与政策配合(-)政策组合的四种情形(二)政策组合的效果分析第四节实践中的政策配合(一)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二)20世纪80年代西方世界的衰退与复苏(三)2008年的金融危机第十二章国际联系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宏观经济均衡的分析方法;把握IS-LM-BP模 型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能够利用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教学重点: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BP曲线的性质;IS-LM-BP模型教学难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汇率(一)贸易与贸易余额(二)资本流动与资本净流出(三)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四)固定汇率与浮动

5、汇率(五)国际收支平衡的涵义与条件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及BP曲线(一)净出口函数(二)资本净流出函数(三)BP曲线的推导(四)BP曲线的性质第三节IS-LM-BP模型的政策分析(-)开放经济背景下的IS曲线与LM曲线(二)IS-LM-BP模型的建立(三)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小国经济的IS-LM-BP模型(四)固定汇率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五)浮动汇率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六)效果分析总结第十三章消费与储蓄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理论的基本思想;理解其对现实中人们消 费行为的指导意义,并了解其相对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缺陷与优势。教学重点: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理论的基本思想及

6、其缺陷教学难点:消费与利率、储蓄的关系;巴罗-李嘉图命题第一节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二)持久性收入理论的基本思想(三)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性收入理论的比较(四)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理论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一)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理论的优势(二)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理论的缺陷第三节消费行为的深层方面(一)消费与证券市场(二)消费与储蓄、利率(三)消费与巴罗-李嘉图问题第十四章投资支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资本存量与投资流量的关系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熟悉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产投资等基本理论。教学重点:投资加速数模型教学难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

7、资第一节对资本存量的需求和投资流量(一)资本存量、投资流量的涵义及关系(二)合意的资本存量的决定因素(二)从投资到合意资本存量的可变加速模型第二节投资的具体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二)房地产投资(三)存货投资第十五章货币需求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货币的相关基础知识;深入理解货币需求的动机、需求类型;熟 悉古典主义的货币数量论。教学重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投机性需求教学难点:货币数量论第一节货币职能与货币存量的构成(一)货币的主要职能(二)货币存量Ml、M2的构成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一)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二)货币的两类需求第三节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一)流通速度的涵义(二)货币数量论方程第十

8、六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货币存量的影响因素;了解控制货币量的主要手段;理解货币政 策中货币存量目标与利率目标的差异及适用性。教学重点:货币存量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中的存量、利率目标第一节货币存量的决定:货币乘数(-)基础货币(二)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存款比率(三)货币创造乘数公式第二节控制货币的工具(一)公开市场买卖(二)法定准备金率(三)贴现第三节控制货币存量与控制利率(一)控制货币存量的分析(二)控制利率的分析(三)货币存量目标与利率目标的比较第十七章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政策时滞、预期、不确定性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教学重点:政策时滞的内涵教学

9、难点:预期、不确定性对政策的影响第一节政策作用的时滞(-)时滞的涵义(二)时滞的分解(三)自动稳定器的时滞(四)财政政策时滞(五)货币政策时滞第二节预期和反应(一)反应的不确定性(二)政策的变化第三节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一)不确定性的理解(-)不确定性下的政策组合五、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本课程为经济学专业必修课,注重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的改革与推广。本课程在教 学中现已广泛推广使用案例教学、演讲与研讨互动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式已在教学中 普及,网络平台成为教与学良好沟通的重要平台;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导向,形式 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全面化。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要重点把

10、握每一个主题的经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 适应其内在的严谨逻辑,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习惯,并熟悉经济学常用的几种表述语言(如 几何图形、数理等);另外,关注经济时事热点、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思考的习惯也是提升 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六、推荐教材与阅读书目1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 .经济学(第十九版),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 著,萧琛 主译,人民邮 电出版社,2012年3.3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美)曼昆 著,梁小民 等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2年4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美)曼昆 著,中国人民大学

11、出版社,2011年5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三版),梁小民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6.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九版),理查德 T弗洛恩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8第六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6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2笫八章政策预览2第九章收入与支出4第十章货币、利息与收入6第十一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6第十二章国际联系6第十三章消费与储蓄4第十四章投资支出4第十五章货币需求2第十六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4第十七章政策4合计72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级宏观经济学基本的理论框架、研究主题;了解主要研究方法 和主要模型。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的

12、三类模型教学难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节概括为三类模型的宏观经济学(-)特长期经济(-)中期经济(三)短期经济第二节重复申明(略)第三节本书概要()本课程知识体系(二)本课程重点第四节必备条件与学习方法(-)知识条件要求(二)学习方法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宏观经济中的主要变量及其关系;了解中国经济的相关变量、 数据的现状与基本走势。教学重点:GDP及其相关指标的内涵、数量关系;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教学难点:宏观经济中的恒等式第一节产出的生产与对生产要素的支付(一)投入产出关系与要素分配(二)GDP与GNP、NDP、NI之间的关系第二节支出与需求的构成(一)支出内容(二)需

13、求的构成第三节重要的恒等式(一)二部门经济恒等式(二)二部门经济恒等式(三)三部门经济恒等式第四节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一)最终产品与增加值(二)当期产出(三)计算GDP的问题第五节通货膨胀、价格指数与失业(一)通货膨胀与物价(二)价格指数(三)失业第六节利率与汇率(一)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二)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第三章增长与积累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增长的一般源泉;理解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储蓄变 动、劳动增长变动、技术进步对增长的影响。教学重点:索罗增长核算方程教学难点: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一节增长核算(一)宏观生产函数(二)索罗核算方程的推导(总量与人均形式)(三)索罗核算方程的经济学涵义

14、(四)经验估算第二节增长理论:新古典模型(一)基本假定(二)主要变量(三)核心概念:稳态(四)稳态的条件(五)稳态的实现及结论(六)储蓄、劳动增长率、技术进步对稳态的影响第四章增长与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古典模型的缺陷,以及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背景;理解内生增 长理论对储蓄与增长的关系、技术进步的源泉的理论解释。教学重点: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技术进步产生的根本源泉第一节增长理论:内生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内生增长的机制(三)内生增长模型第二节增长政策(一)人口政策(二)资本政策(三)技术政策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总供给曲线的几种形状,并深入把握背后的

15、经济机制;了解宏观 经济学不同流派的主要争议与分歧;学会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来分析现实问题。教学重点:总需求曲线的形状;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难点:宏观经济学流派的争议与分歧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的涵义(二)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逻辑推理第二节总供给曲线(一)三种不同的形状(二)总供给曲线斜率与变量的灵活性(三)总供给线的斜率与时期长短第三节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流派(一)古典宏观经济学(二)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三)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四)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五)理性预期学派(六)供给学派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三种不同的模型(二)三种不同模型的政策涵义第六章 总供给:

16、工资、价格与失业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及其政策涵义;明确工资粘性的几个 深层次原因;深入把握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与总供给线的关系,并推导总供给线。教学重点:简单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教学难点:总供给线的推导第一节通货膨胀和失业(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涵义(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第二节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预期的涵义及作用(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第三节工资一失业关系:为什么工资是粘性的(-)不完全信息(二)协调问题(三)效率工资(四)长期合同(五)内部人-外部人第四节总供给线的推导(-)奥肯定律(二)成本与价

17、格(三)总供给线的推导第五节供给冲击(一)不利的供给冲击(二)有利的供给冲击(三)对总供给冲击的适应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失业的几种不同类型、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把握通货 膨胀的成因、经济效应及其应对方法C教学重点: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效应教学难点:自然失业率的影响因素第一节失业(一)失业的常见类型(二)失业的影响因素(三)自然失业的特征与决定因素(四)失业与奥肯定律第二节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四)通货膨胀与预期(五)通货膨胀与指数化第八章政策预览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即政策目标、政策

18、原理、使用的 手段以及政策的滞后性。教学重点: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机制;政策的常用手段教学难点:政策的滞后性第一节政策的基本知识(一)政策目标(二)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机制(二)政策实施主体、时机、工具第二节政策的时滞性(-)时滞的涵义(二)内部时滞(三)外部时滞(I四)政策时滞的影响(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时滞上的差异第九章收入与支出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凯恩斯关于经济波动原因的分析;掌握其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消费 理论;了解凯恩斯的基本政策思想。教学重点:凯恩斯消费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教学难点:凯恩斯政策思想第一节总需求与均衡产出(一)需求决定论与三大心理规律(二)均衡产出(三)非均衡产出及其

19、调节过程第二节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思想(二)其他学派的消费思想(三)凯恩斯消费函数(二、三、四部门)(四)储蓄函数第三节凯恩斯收入一支出模型(一)基本假设(二)均衡条件(三)二部门均衡产出的公式(四)三部门均衡产出的公式(五)四部门均衡产出的公式第四节乘数(-)乘数的涵义(二)乘数的图解(三)乘数的推导(四)几种常用的乘数(五)产生乘数效应的条件第五节政策及对预算的影响(一)自动稳定器(二)凯恩斯的政策思想(三)政策对政府预算的影响第十章货币、利息与收入教学目的与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熟练掌握 IS曲线与LM曲线的特点;能够利用IS-LM模型进行政策分

20、析。教学重点:IS曲线与LM曲线的特点;IS-LM模型教学难点:货币投机需求;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第一节商品市场与IS曲线(一)投资函数与投资需求曲线(二)IS曲线的推导(三)IS曲线的性质(四)财政政策对is曲线的影响第二节 货币市场和LM曲线(一)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二)货币需求函数(三)货币供给的界定(四)货币市场的均衡(五)LM曲线的性质(六)货币政策对LM曲线的影响第三节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一)IS-LM模型的构建(二)IS-LM模型的经济学意义(三)基于IS-LM模型的经济动态调整过程(四)IS-LM模型的政策运用第四节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数理推导(二)几何推导(三)总需求曲线的涵义第十一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利用IS-LM模型进行政策效果分析的一般方法;把握财政政策效 果的影响因素、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政策组合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