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3 古诗词鉴赏.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1680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3 古诗词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3 古诗词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3 古诗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3 古诗词鉴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古诗词鉴赏一、赠友送别1.湖北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以下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说明朋友已经远去。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解析】C项,“说明朋友已经远去”判断错误。这里作者借环境描写,说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 人暂停须臾,令人伤感的难舍难

2、分时刻终于到来了。2.四川遂宁中考悯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注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1)“峡口花飞欲尽春”这一句在全诗中有哪些作用?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季节(时间),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2)本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同:都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异:峡口送友人情感显得忧郁消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那么显得乐观旷达。二、即事感怀.甘肃中考B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暮春即事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

3、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例如:屋檐上的一双双鸟雀,不知什么时候竟然飞落下来,在书案上旁假设无人地行走。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暮春时节,诗人见鸟雀慢行,杨花飘落却毫不在意,沉浸在书的世界中,专注地读书,所以“不知春 去几多时.湖南株洲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以下问题。碎砚诗张锦芳已坠同遗甑,深耕愧寸田。试当初洗日,碎及未焚前。正有文章劫,甘辞翰墨缘。谁能并投笔,抱璞得天全。注遗甑(z3ng):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甑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 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抱璞(pit)

4、:保持本色。璞,包含着玉的石头。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C.颔联说得到砚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解析】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表达的是内心的愤懑不平。三 爱国热忱.江苏扬州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以下问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

5、江山。注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词人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踪孤独的气氛。(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这是词人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是实写; 词人突然从梦中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辽阔河山,那么是虚写;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词人即使 年迈,也不忘收复失地、一统国家的大业。1 .浙江湖州中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磺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醉里送裴子赴镇西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6、注这首诗是岑参赴安西途中经过大沙漠时所作。横(ql):沙漠。天:形容极西的地方。镇西:安西大都 护府。辛文房评价岑诗超越“常情”。任选上面一首诗歌,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其超越“常育的体 现。例如一:磺中作。这是一首边塞诗。“欲到天”写出边塞离家之远,“辞家见月两回圆”说明诗人 对故乡、亲人思念之殷切。但诗人不作“常情”,并不消沉、哀伤。在远离亲人、无处可宿的现 实中,在无边无涯的荒凉大漠中,用“走马西来”的形象、“平沙万里”的阔大,表达出诗人参军边塞 的壮志豪情。例如二:醉里送裴子赴镇西。这是一首送别诗(边塞诗)。诗中写自己在饯行的宴席上喝醉了酒,可一见诗人满怀惜别的情意。但诗人不作儿女情

7、长,着力描绘了裴子扬鞭策马,直上天山的英雄 气概,也表现了裴子勇往直前、奔赴边疆的爱国热忱。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勃发的诗情。可见这 首诗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四、羁旅思亲.辽宁营口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秋浦: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 四年(844)又由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此诗即为此次行役而作。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的老家 樊川即在那里。(1)赏析“萧萧”“淅淅”两词的表达效果。“萧萧”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萧萧”摹秋雨

8、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苦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 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诗的后两句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 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那么直接表现了对故乡的牵挂。1 .浙江宁波中考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啜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注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砧声:这里

9、指捣衣声。(1)子夜吴歌秋歌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渚B用了 1L、 秋 风(或风)、捣衣声等。(2)子夜吴歌秋歌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同:都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异:子夜吴歌秋歌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中吕朝天子秋 夜客怀那么有一种游子客居他乡的羁旅之苦。2 .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 字。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 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2)“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到达这种效果的。 例如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气氛,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 例如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例如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 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