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0367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1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2022年5月 束日益趋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仍比拟突出。全省化肥施用 量平均35公斤/亩,高于全国及世界平均水平,灌区农田退水大 多未经有效治理,增加了面源污染负荷,沿河分散养殖粪污处理 设施不健全,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成为影响流域水质的重要因素。水生杰完整性退化较重。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剧烈,引起了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的 改变,水源涵养功能严重受损;局部已建水库、水电站,一定程 度上阻隔了多种涧游鱼类的涧游通道,河道疏浚、水下挖沙采石 等涉水活动使水生生物生境遭到破坏,鱼类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生物多样

2、性丧失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综合研判,“十四五”期间,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良好, 但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必须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妥善应对各 种挑战,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 底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开展思想,立足新开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开展理念,构建新开展格局,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体要求, 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 污

3、为工作方针,全方位统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 护、水平安保障,全力实施“两河一湖”、松花江、嫩江、鸭绿 江、图们江等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五大工程,推进水生态惠民利 民、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用水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风险 防范五大任务,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增强水资源保障,逐 步恢复水生态健康,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 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 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实现吉林全 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那么生态优先,绿色开展。坚持绿色开展理念,注重保护与发 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

4、定 人、以水定产,促进经济社会开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 调。坚持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高质量开展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开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水平的水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 质量开展。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顺应人 民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水生态环 境问题,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景观、休闲、垂钓、游泳等亲水需 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系统治理,整体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 理念,统筹岸上和水里、城市和农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 的关系,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扩容并重,多点发力、综合施策, 系统开展水污染防冶、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

5、复、风险防范。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控制 断面为抓手,以汇水范围为载体,精准识别各河湖亟待解决的 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合理确定水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明确重 点任务和措施,实行“一河一湖一策”,精准施治,分步骤分 阶段合理推进。多元共治,上下联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 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落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 任,加强省直各部门、市县、乡村上下联动,明确工作目标、 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实现上下一心、合力攻坚。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吉林省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两大流域,松花 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五大水系。其中,松花江 流域包括松花江、图们江、

6、绥芬河水系,辽河流域包括辽河、 鸭绿江水系。辖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 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朝鲜族民族自治州9个市(州) 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60个县级行政区,933个乡镇。所辖面 积18.74万平方公里。规划重点河湖是“十四五”期间111个 国控断面所涉及的48条河4个湖库。四、主要目标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水质优良水体数量稳中有增,污 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84个河段(湖区)水质保持优良。县级及 以上城市饮用水平安得到保障,地级城市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主要河湖生态用水逐步得到基本保障。松花江干流及主要支 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显著提升,辽河

7、被挤占的河湖生态用水逐步 得到退还,重要湖泊生态水位得到有效维持。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有效推动。主要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 河湖缓冲带等水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初见成效,水生生物多样性保 护水平有效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恢复。7条 河流水生态状况得到改善,天然湿地面积不减少。表2-3 “十四五”吉林省水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常规指标目标表类别序号指标2020 年2025年目标指标类型水环境1地表水优良(到达或优于ni类)比 例(%)73. 8777. 1约束性2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7.22.8约束性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到达或优于 in类比例(%)94. 1到达国家考核 要求预期性水资源

8、4到达生态流量底线要求的河湖数量 (个)8预期性水生态5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改善预期性6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长度(公里)770预期性7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面积 (公顷)732预期性表2-4“十四五”吉林省水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亲民指标目标表类别序号指标2020 年2025年目标指标类型水环境1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地级城市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基本消除预期性水资源2恢复“有水”的河流数量(个)4预期性水生态3以重现土著鱼类(土著鱼类种群丰 度得到提升)为目标的水体数量 (个)2预期性4以重现土著水生植物为目标的水 体数量(个)1预期性五、管控格局推进分区管控。按照协同治理和分区施策的原那么

9、,根据不同 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东部保好水强功能、 中部消劣水提质量、西部增水量促修复的水生态空间管控格局。 东部地区以延边、通化、白山、吉林(桦甸、蛟河)为重点,恢 复水生态功能,提升水生生物种群丰度;中部地区以长春、吉林(磐石、舒兰)为重点,消除劣V类水体,以四平、辽源为重点, 节约水资源,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西部地区以白城、松原为重 点,保障生态供水,持续扩大湿地恢复面积。深化综合管控。按照“流域统筹、区域落实”的思路,逐步 建立流域一水功能区一控制单元一断面汇水范围一行政区域五个 层级、覆盖全省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明确行政责任主体,强化 地方各级政府水生态环境责任。

10、深化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 理,明确各级控制断面水质保护目标。实施水体-入河排污口-排 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管理。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水 污染物排放总量,因地制宜加强总磷、总氮排放控制。强化系统管控。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和“三线一单”管控 要求,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流域系统的完整性出发,按照两大 流域、五大水系、48条河流4个湖库、in个国控断面,构建水 生态保护系统管控格局,推进流域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 统治理。强化化工类工业聚集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 埋场等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阻止污染扩散,推动建立场地、区 域、流域尺度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协同治理制度。明确流域内

11、水 域、湿地、水源涵养区、河湖生态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落 实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研究建立统筹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监 测评价体系,对重要江河湖库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预警,水生态 环境退化地区要编制实施综合治理方案。六、减污降碳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减污降碳。强化污水资源化利用,鼓 励污水处理行业耗能大户通过提质增效、节能降耗、能量资源回 收等途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现有碳排放,实现消耗最小 化,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减碳模式,助力“双碳”目标。加强湖泊和湿地生态保护。推进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协 同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加 强重点区域的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

12、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保护与修复,积极推进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实施重点湖泊水 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上游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防范水质良 好湖泊的水生态系统退化。加强查干湖、向海、莫莫格、月亮泡、 大安嫩江湾、牛心套保等重要湿地的恢复,利用中部引嫩、引察 济向、引洗入向、引嫩入白等工程进行补水。第三章重点任务 一、推进水生态惠民利民(一)持续强化饮水平安保障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持续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问题整治。 巩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与治理成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 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保护区整治与生态修复、风险源应急防护、 湖库型水源地富营

13、养化防治、重要水源地监控能力建设。开展不 达标水源地专项治理行动,按照“一源一策”原那么,对受上游来 水或天然背景值影响超标的水源,综合采用水源替代、净水厂深 度处理等措施治理;受人为污染影响超标的水源,开展污染综合 治理,限期达标。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规范 制作水源保护区矢量图层,构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张图二到 2025年,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到达或优于HI类。稳步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以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 水源和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集中式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梯次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 建设。到2025年,基本完成乡镇级

1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 保护标志设立和隔离防护。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 整治,依法清理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规模 化畜禽养殖和涉水工业企业。饮用水水源水质未达标并已影响居 民饮用平安的,采取改用其他水源或改变供水方式等措施,满足农村居民饮用水需要。提升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水平。加强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 能力建设,建立风险源名录,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探索开展水源地新污染物调查研究和生物毒性监测。加强石头口 门水库、新立城水库、二龙山水库等重要跨界水源协同保护,保 障区域供水平安。(二)梯次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巩固提升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防止

15、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防止已完成整治的城市黑臭水体出现返黑、返 臭,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对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结果。 切实保障城镇生活、工业等各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强化污 水收集管网等设施的运营维护。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全面排 查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开展水质监测,制定黑臭水体治理 清单,编制实施整治方案,定期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积极推进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 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推动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16、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和长效管理,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 理与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污、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 改厕等治理工作,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因河(塘、沟、渠) 施策,逐步消除农村地区房前屋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三)稳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积极开展美丽河湖建设试点。借鉴美丽河湖优先案例经验做 法,充分挖掘河湖水文化,凸显本土化、个性化,将“美丽河湖” 创立与城乡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具备良好基础条件的地区优先 启动一批美丽河湖建设试点打造样板。在试点经验基础上,以县 (市)为单位,按照“一城一景,一县一河,要求,全省每个县(市) 力争打造一条美丽河湖。

17、有序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严格河湖流域重要生态空间 管控,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和节约集约利用,维护自然岸线生态功 能。制定美丽河湖建设方案,以地级及以上城市政府为责任主体, 以重点河湖为统领,结合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工程,统筹水环境、 水生态、水资源、水平安、水文化和岸线,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以河湖“平安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智慧管护”为标准, 高质量推进河湖综合治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河湖环境, 推动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使人民群众直观地 感受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治理成效、河湖之美。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1一、“十三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1二、“十四五”水生态

18、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挑战3第二章总体要求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那么6三、规划范围7四、主要目标8五、管控格局9六、减污降碳11第三章重点任务12一、推进水生态惠民利民12(一)持续强化饮水平安保障 12(二)梯次推进黑臭水体整治 13(三)稳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14二、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15二、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对 新设置的排污口要严格审批,到达规范化建设要求;入河排污口 建立档案,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对已批准设置和备案的排 污口,稳步推进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设立标识牌并具备采样监测 条件,要具备同步监测的能力

19、。对规模以上入河(湖、库)排污 口,要实施水量和水质同步监测。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逐一明确 责任主体,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要求,实施分类 整治,对于保存的排污口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 先试,将农业排口、城镇雨洪排口、其他排纳入日常管理。到2025 年,基本完成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等入河排污口整治。(二)精准推进工业污染防治 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标准。推进既有产业 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 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平安处置等,继续推进生态工 业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化工等产业园区配套建设

20、危险废物集中收 集、贮存和利用处置设施。加强工业园区排查整治。相关地市级人民政府组织排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老旧破损、混接错接等情况,查明问题原因并开展 整治,建立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水浓度异常等突出问题 清单,实施清单管理、动态销号。经评估认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镇 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或可能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 的,依法责令限期退出,经评估可继续接入污水管网的,应当依 法取得排污许可。石油化学、石油炼制、磷肥等企业应收集处理 厂区初期雨水,鼓励有条件的化工园区开展园区初期雨水污染控 制试点示范。积极推开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 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推进园区内企业间

21、用水系统集成优化。 开展火电、石化、有色、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工业废水循环 利用示范。推动缺水地区将市政再生水作为园区工业生产用水的 重要来源。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 动地方和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三)继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消 除收集管网空白区。重点推进城镇污水管网破损修复、老旧管网 更新和混接错接改造,循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建设城中村、 老旧城区、建制镇、城乡结合部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生活污水 收集管网。全面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对进 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城

22、市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 开展管网系统化整治。到2025年,全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 争到达70%o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 和县城,要加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新城区配合城市开发同步推 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 改造,根据实际需要建设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快推进局部县 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鼓励以县为单位整县推进乡 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基本 满足经济社会开展需要,县城污水处理率到达95%以上。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积极推进污泥无

23、害化资源 化利用设施建设。现有污泥处置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和县城, 要加快补齐缺口,乡镇与城市污泥处置应统筹考虑。县级及以上 城市要全面推进污泥处理设施能力建设,现有设施能力缺乏或工 艺落后的要进行扩建、改建,保障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到达国家 要求。新建污水处理厂须明确污泥处置途径。鼓励污泥资源化利 用,推广污泥燃烧灰渣建材化利用。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污泥 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 率到达90%以上。推进初期雨水污染控制。鼓励以城市雨洪排口、直接通河入 湖的涵闸、泵站等为重要节点,建设初期雨水调蓄池,收集初期 雨水,经过净化后排放,减少初期雨水对地表水水质和

24、污水处理 厂的影响。)深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加快农业绿色开展。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鼓励开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加强农膜污染治 理,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提高畜禽粪污 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 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率先在饮用水水源周边和河湖岸滩开展固体垃圾清理,稳步解决 “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规模养殖 场(户)主体责任,依法加强对规模畜禽

25、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管 理。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鼓 励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对畜禽粪污全部还田利用的养殖场(户) 实行登记管理。结合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标准,支持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在种植业生产施用粪肥。普及推广“畜禽粪污+玉米秸 秆”堆积发酵等实用新技术新模式,形成措施精准、模式科学的 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有效打通畜禽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保 护黑土地生产性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适度优化种植结构。加强重点区域 农田回收灌溉用水和农田退水水质监测,加强农田退水循环利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有机肥。开展农业污染源调查, 健全农业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26、体系。防治水产养殖污染。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开展,合理布局水 产养殖生产,严格控制河流湖库投饵网箱养殖,限制使用抗生素 等化学药品,规范设置养殖尾水排污口。三、提升生态用水保障能力(一)加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完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进水资源短缺地区的 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再生水输送管网建设,提升再生水利用效能。 严格新建工程取水许可审批,特别是火电、石化、钢铁、有色、 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有效利用的, 按照有关规定不予审批其新增取水许可。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 升级扩能改造,系统规划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合理确定再生 水利用方向,推

27、动实现分质、分对象供水,优水优用。推动建设 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循环利用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在重 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因地制宜 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设施,对处理达标后的排水和微污 染河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后,纳入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体系,可用 于区域内生态补水、工业生产和市政杂用。到2025年,地级及以 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到达25%以上。(二)完善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生态流量管理全覆盖。有序提出生态流量管理重点 河湖名录,推进生态流量管理全覆盖。到2025年,生态流量管理 措施全面落实,松花江主要支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显著提升,辽 河被挤占的河湖生

28、态用水逐步得到退还;重要湖泊生态水位得到 有效维持,头道松花江、卡岔河、乌龙半截河、条子河、夹津沟 等断流河流局部河段局部时段恢复有水,松花江干流、拉林河、 伊通河、东辽河、布尔哈通河、哈泥河、海兰河、饮马河等局部 河段生态流量得到基本保障。健全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机制。着力保障重要江河生态流量,统筹考虑各类湖库供水工程供水任务、能力以及来水(引水)状 况和蓄水情况,合理安排生态用水下泄水量,保障重要江河生态 基流。结合河湖生态流量常态化监测和管控,强化监管与预警机 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管理责任,加快建立 基于河湖生态保护目标要求下的河湖生态流量及过程监测体系, 构建完善的流域生

29、态流量及过程监管机制,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 情况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统一管理。对实施生态流量保障的河流、 湖库进行清单式管理,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和流域管理机构监 管责任。(三)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监管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监测。加快建设生态流量控制断面的监测设施,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强化主要水利水 电工程生态流量泄放的监测,水库、水电站、闸坝等水工程管理 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设完善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并按要 求接入水利部门有关监控平台。建立健全部门间监测数据共享机 制,推进生态流量、水生态监测数据共享。加强江河湖库水量配置与调度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优先 保障生活用水,适度压减生产用水,

30、增加生态用水,将保障生态流量 目标作为硬约束,科学制定江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 强化水资源统筹调度,深化流域水资源统筹调度协商工作机制,将河 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落实纳入江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计划,以 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为重点,实施水量统一调度,落 实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下泄措施。四、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一)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强化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以源头集水区、水源涵养极重要 区等区域为重点,科学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有序推进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低质低效林改造、湿地生态修复、废弃矿山 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增加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发挥高 效水源涵养作用,

31、涵水于地、涵水于林草,提升生态系统涵水功 能。东部山区强化重要江河源头区和重要水源地保护及水源涵养 林建设。中部松辽平原重点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强化水土保持监 督管理。西部草原湿地以河湖连通工程为载体,加大湿地恢复力 度。严格重要水源涵养区用途管制及监督管理。已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严格按其要求管理,未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依法制定准入条件,确保重要水源涵养区面积 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开展重要水源涵养区基础信 息调查,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建立水源涵养监测预警机制。适时 开展省内重要水源涵养区面积、性质、功能变化情况评估。(二)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和管控推进生态缓冲带

32、划定工作。因地制宜沿河环湖划定一定宽度 的隔离缓冲区域,优先划定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三场一 通道”、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等的河流(段)、湖库生态缓冲带。 开展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评估,优先将河湖生态缓冲带 纳入岸线保护区和保存区。持续推进重点流域保护修复。完成省内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 以上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主要河流河道实施生态修复。加快 推进“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全面清退河道 内非法侵占河道的农用地,河湖蓝线范围内的农田应在保护集体 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农民权益下逐步退出。实施湖库生态修复工 程,着重推进东辽河、招苏台河、辉发河、伊通河、新凯河等生 态修复工程。

33、强化河湖生态缓冲带监管。严格控制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引导与生态保护无关的生产活动和建设工程逐步退出,积 极腾退受侵占的高价值生态区域,优先实施敏感水体及富营养化 湖库。重点加强对河湖滨水空间受到侵占、面源污染较严重、生 态功能退化的河湖缓冲带的监管。(三)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强化就地和迁地保护。加强流域源头生境保护,加大珍稀濒 危、特有物种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洞游通道等关键栖息地 保护力度。构建重点流域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加强对水产 遗传资源、特别是珍稀水产遗传资源的保护。针对栖息地环境遭 到严重破坏的重点物种,开展迁地保护行动。严格执行禁渔期、 禁渔区等制度,逐步扩大制度

34、落实范围。实施水生生物洞游通道和重要栖息地恢复工程。加强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经科学评估及合理规划,对具备条件的涉水工程实 施生态化改造。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实现江河湖泊水系 循环畅通,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科学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强 化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强化和规范增殖放流管理。五、强化水环境风险防范(一)加强环境风险预防设施建设落实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以石油、化工、印染、 医药、电子电镀等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企业为重点,合理布设 企业生产设施,强化工业企业应急导流槽、事故调蓄池、应急闸 坝等事故排水收集截留设施建设,合理设置消防事故水池。排放 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水

35、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 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环 境风险,排查环境平安隐患,并公开有毒有害水污染物信息,采 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开展河 湖底泥重金属监测和累积性风险治理。加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范。以吉林、松原等地区石油化工 园区和吉林、长春、四平等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仓储为重点,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在配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基础上,加强园区 内工业废水的分类分质处理和监控,有效去除特征风险因子。实 施技术、工艺、设备等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建设生态隔离带及 其他防护工程。+防范沿江环境风险。优化松花江干流和嫩江、辉发河、饮马 河、伊通河等重点

36、江河现有石油化工、制药、尾矿库等高风险行 业空间布局,规范辽河沿河化工园区布局,强化现有重点行业环 境隐患排查,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开展 设施、队伍、物资一体化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强化环境风险应急处置健全环境风险应急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加强鸭绿江、图们江 等跨国界水体环境风险管控,排查敏感风险点,对重点风险源开 展实时监测,制定应急预警方案。跨地区流域上下游地区按照自 主协商、责任明晰的原那么,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建立 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统筹研判预警、共同 防范、互通信息、联合监测、协同处置等全过程。加强应急、交(一)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

37、 15(二)精准推进工业污染防治 15(三)继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16(四)深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18三、提升生态用水保障能力19(一)加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 19(二)完善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机制20(三)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监管20四、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21(一)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21(二)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和管控22(三)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 23五、强化水环境风险防范 23(一)加强环境风险预防设施建设23(二)强化环境风险应急处置24(三)提升水环境风险预警能力 25第四章重大工程27通、水利、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应急联动,形成突发水环境事 件应急处理处置合力。全面提升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

38、力。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 完善重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藏管理,推 动松花江环境应急物资储藏库建设。完善应急组织指挥、应急响 应、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探索政府、企 业、社会多元化环境应急保障能力共建模式。以涉及县级及以上 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跨省界以及其他重要环境敏感目 标河流为重点,在制定环境风险应急处置方案时,学习“南阳实 践”经验,切实提升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三)提升水环境风险预警能力开展环境风险调查评估。以化工、石化、制药、造纸、有色 金属采选和冶炼、铅蓄电池制造、电镀、涉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等 重点企业和工业集聚区为重点,

39、开展河湖底泥、滩涂重金属等有 毒有害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调查与评估,到2025年底 前,建立形成累积性风险基础数据库,完成“一废一品一库”的 风险调查。完善监控预警体系。依法对纳入重点风险防控排污单位名录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进行监督检查。排放有 毒有害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信 息公开。加强水源地环境事故监控预警防范。以松花江干流及主 要支流,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吉林市供水水源工 程及六水厂等水源地为重点,建设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 系,围绕监测、断源、控污、治理等各环节,强化应急预案编制 与演练。提升水环境平安监管能力。建设水环

40、境质量智慧监管平台, 鼓励推行“互联网+”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 网等技术,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提升水环境质量综合监管 能力。第四章重大工程一、实施“两河一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一)持续推进辽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按照“一带三区三脉”的特色空间格局,着力推进生态空间 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增强辽河流域可持续开展能力。健全以大 数据为支撑的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机制,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监 管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以全流域节水和城镇生活源及面源治 理为重点,开展干支流水生态环境保护。“一带”主要以东辽河干流为主干示范带,推进重点区域污染 治理,优化二龙山水库调度,加快辽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和辽河

41、两 岸生态缓冲带建设。“三区”主要以辽源、四平、公主岭为相对独立区域,强化工 业污水防治,补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完善污水管网体系, 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 用体系建设,提升再生水利用率。“三脉”主要以西辽河、招苏台河、条子河等支流整治为重点, 构建三条支线脉络绿水长廊治理体系。西辽河推进区域再生水循 环利用,实施入河支流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建设,提高水资源保 障。招苏台河加强畜禽污染防治,推进沿河村屯生活污水收集管 网建设,实施人工湿地及支流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工程。条子河完 善四平市城区雨污管网体系,提高污水收集率,实施支流生态修复工程。专栏1吉林省辽河流域重

42、要水体保护方案1、东辽河加快辽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和辽河两岸生态修复建设,推进东辽河源头区水源涵养 林工程及河岸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补齐东辽河源头辽源市市区、东辽县乡镇及四平、公主岭地区河流中段基础设施 短板。推进沿河重点乡镇污水收集处理,推动形成“分散收集、集中管理、统一转运” 的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强化公主岭市秦家屯灌区和杨大城子灌区种植污染管控,推进农田退水生态渠建 设。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优化二龙山水库调度,维持东辽河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 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推进二龙山水库、卡伦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库区生态护坡和主要 入库河流生态保护。2、西辽河加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

43、保障。实施配套再生水管网提、人工湿地 建设,推进西辽河实施双辽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及循环工程、西辽河后包家月亮湾 人工湿地净化工程。补齐双辽市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沿河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实施 茂林镇、卧虎镇等雨污管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开展双辽市建成区初期雨水截 留纳管和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农村畜禽粪污集中收储点建设工程,建设散养畜禽粪污集中收储点,对全市 散养畜禽粪污进行集中收集、转运,推动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分散收集、集中管理、 统一转运”的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加快推进沿河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强化农业 面源污染防治。3、招苏台河强化畜禽污染防治,完善农村畜禽粪污集中收储

44、点建设。推进沿河村屯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重点实施城郊村纳污管网建设。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实施人工湿地及支流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工程,保障时令河 流量。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完成招苏台河、南河湿地、城南河、时令河河湖水系生态 补水。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梨树县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招苏台河河道生态 修复和湿地建设工程。开展智慧河湖建设工程。4、条子河完善四平市城区雨污管网体系,提高污水收集率。实施四平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 和雨污管网新建工程。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完成铁东区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完成 铁西区的红嘴村、西条子河村、新发村、东八大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加强散养畜禽粪污治理,重点

45、完成铁东区和铁西区散养畜禽粪污收集转运处理项 目。实施四平市南北河生态补水工程,建引水压力管道,实现二龙山水库为南北河生 态补水。配套再生水管网,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再生水入河,保障生态基流。实施湿地、河岸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南、北河湿地及两岸生态缓冲带建 设工程及河道疏浚、底泥清淤工程。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二龙山水库、下三台水库和山门水库饮用水源地加强涵 养林和生态围栏建设。(二)全面提升饮马河水生态环境质量按照“一干、两湖、五支”空间布局,采取控源减排、截污 导流、节水调水、万里绿水长廊建设等工程,实施水环境治理、 水资源保障和水生态修复,保障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改善 水生态环

46、境质量,提升水环境承载力,助力“一主六双”长春经 济圈高质量开展,推动长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一干”即饮马河: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污水管 网建设及改造维护,持续提升主城区城镇污染治理能力。加强饮 马河两侧种植污染管控、农田退水污染治理。强化农村污染防治, 推进沿河乡镇污水收集和垃圾收运体系以及畜禽养殖密集地区的 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建设,推进水环境质量的稳固和改善。“两湖”即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 染防治,协调上下游水量调度,合理利用引调水,有序推进生态 用水调控与水生植物恢复,提升水环境质量,保证河道生态基流, 提高湖库富营养化防控能力。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及风险管

47、控,切 实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平安保障水平。“五支”即伊通河、雾开河、岔路河、双阳河、新凯河:合 理调配上下游水生态流量,全面推进伊通河、雾开河、新凯河、 双阳河等支流水环境治理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实施新 凯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全面提质增效,雾开河、新凯河消除 劣V类,确保流域重污染支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专栏2吉林省饮马河流域重要水体保护方案1、饮马河实施小南河污水管线改造工程,对九台老城区局部区域进行雨污河流管网改造, 到达雨污分流。完成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空港区 西部污水处理厂收集空港区饮马河西岸兴港街道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加强饮马河灌区农业退水治理,因

48、地制宜在饮马河重要支流入河口处建设生态 沟渠或生态调蓄塘,消减污染负荷。合理利用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协调上下游水量调度,提高石头口门水库下 游饮马河河道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构建“截、蓄、导、用”并举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区域水环境承 载力。实施德惠市东风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生态提升一期工程,实现污水处理厂尾 水资源化利用。实施石头口门水库流域治理工程,控制库区周边面源污染,防范石头口门水库 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完成德惠东风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工程。加强饮马河沿线尾矿库企业监管,降低水环境风险。加快公路绕越工程规划, 进一步降低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2、伊通河加快补齐伊通河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主城区城镇污染治理水平,逐步推进 雨污分流,进一步提升城市和县城污泥无害化、资源利用水平,实现污泥全覆盖。加强伊通河水生态保护,对非法侵占河道的耕地应逐步退出。实施伊通河流域 (南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内源清淤、生态护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