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文言文二则人教部编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2995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8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文言文二则人教部编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文言文二则人教部编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文言文二则人教部编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文言文二则人教部编版.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 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 文言文二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锺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能吸引学生阅读。简短如诗般的语言也为读者描绘出了意境深远的景象。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本课选取的是两篇记录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

2、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佳作。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 7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从故事中得到启示。4.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的道理方面

3、具有一定的困难。高年级学生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但是把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口语化讲述故事,具有一定难度。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通过想象走进文本,加深理解,但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深入情境,让故事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并不容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目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情,我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从故事中得到启示;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作为教学的重点,后两个也是本课的难点。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

4、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四、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深情描述关于友情、知音的句子,自然地引出第一篇文言文。自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根据注释释题,引导学生注意运用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的方法。(二)初读课文

5、,认识生字新词,读准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和朗读情况。对易读错、难读的句子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的办法。这样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同时,在讨论中也让学生发现了朗读的问题,为后面听范读的环节打下了需求。播放范读,学生先听再跟读,根据范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学生前面已经有了将文章读好的需求,因此这时候放范读给学生听,效果也会更好,学生练习也会更加认真。学生划分节奏后互相交流,讨论朗读的要点,根据学生的讨论,利用课件进行展示朗读节奏及注意点。然后,让学生练习朗读,我再巡视,进

6、行个别指导,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最后抽读,学生互相评价,既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同时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三)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在学生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学生组内疏通文意,我就巡视观察,总结共性问题。学生汇报交流,我根据发现的问题相机点拨。逐句理解,再连贯起来,整体把握。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层层展开,把握文章内容。最后,根据单元学习的要点要求,让学生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同时也注意发现优点和问题,借机让学生回忆巩固复述的要点,引导展开想象进行描述。用多样的评价语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四)研读感悟

7、。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利用引导性提问,启发学生感悟“知音”。通过对文中描绘知音的表现的具体句子的研读感悟,让学生感受知音间的心意相通,并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感悟,体会艺术之美。以连线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并点拨想象填空,既积累了语言,又感受了艺术之美、语言之美。接着让学生代入想象,联系上下文思考:锺子期死后,伯牙会回到怎样的音乐生活?从而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原因,感受情谊深重,知音难求。最后结合“资料袋”的内容,通过后人的评述,加深对伯牙与锺子期之间友谊的理解,感悟“高山流水”,再次受到珍爱友情,珍惜知己的教育。一些列的学习铺垫后让学生再谈感悟启示便水

8、到渠成了。学生能顺其自然地总结出得出的感悟,最后让学生朗读背诵。(五)学习书戴嵩画牛 1.出示斗牛图,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入题,让学生看图,和故事中的人物有了联系,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有了自己看图的感受,这样在学习文中牧童指出的问题时便有了更深的印象,更易与人物产生共鸣。2.初读感知。按前面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学生练习朗读、理解文意。我随机点拨。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帮助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在学生说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丰富描述的内容,体会艺术之美。3.研读感悟。围绕故事的主要人物展开,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语言、态度的分析,创设情境,引导学

9、生展开想象:牧童的动作、表情、画上的内容;杜处士听到牧童的话可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道理。先从文中的话来概括,再引导结合生活实际谈启示。由文本到生活,做好大语文的过渡。(六)课堂总结。本课由两篇文言文小故事组成。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主人公伯牙和锺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书戴嵩画牛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斗牛图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

10、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五、说板书设计。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围绕故事发展进行,提取故事发展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板书,通过伯牙与锺子期心意相通的表现,得出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启示。围绕斗牛图,杜处士和牧童的不同表现和态度,突出人物形象,得出故事启示。板书串起故事内容,简洁明了,中心明确。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伯牙:志在太山 志在流水 破琴绝弦 锺子期: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死 书戴嵩画牛 杜处士 尤所爱 笑而然之 知音难得 知己难求 斗牛图 (掉尾而斗)牧童 拊掌大笑 谬矣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2 月光

11、曲 人教部编版 月光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光曲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主题是“体会艺术之美”。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热爱与同情,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文章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文字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谱、莱”等 8 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莱茵河、霎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

12、怀。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作为教学重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作为教学难点。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主要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

13、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2.说学法。新课标要求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学法指导,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在读中感悟研究文本,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由于课前已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所以在新课导入时,先请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自然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再随堂检查,明确读音。让学生观察生字,自主发现、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我视情况补充,学生随指导练习,我随堂指导。(三)熟读感知。学生再读课文

1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考: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是哪几首?根据问题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明确:2 7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8 10 写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四)研读感悟。1.学习课文第 2 7 自然段,也就是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的内容。从具体语句中感受兄妹俩的贫穷,以及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2.研读 8 10 自然段。(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思考:贝多芬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看到的有什么关系?皮鞋匠听到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在思考中以及教师的引导教学中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乐曲很美妙,课件随机

15、出示不同旋律下皮鞋匠看到的不同画面,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在文中的作用。(五)拓展延伸。举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将感情融入到课文中。本课的语言生动优美,因此课后我在班上举行一个小型的朗读比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体会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幻。既感受了文字美,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六)课堂总结。这篇课文记叙了有关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和热爱穷苦人民的高尚情怀,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16、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根据课文内容,我将板书分为“总起”和“过程”两大部分,简明地写出了事情的发展顺序,通过这个板书,也展示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解决了教学目标的重点。总起引出传说 听 琴声 断断续续 月光曲 过程 谈话 家庭贫困 美妙的乐曲 弹一曲遇知音 美好的心灵 创:月光曲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2月光曲 人教部编版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

17、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3.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四.说教法: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18、,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五.说学法: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六.说教学程序:本课安排两个课时,为了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情感。讲课伊始,我应用情景教学,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伴随乐声

19、简介贝多芬,让学生明确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人民对他十分爱戴和敬仰。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暗示了课文的内容中心,引出课题。(二)倡导合作学习,培养问题意识。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就在每事问。”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相当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悟文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让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梳理学生懂或不懂的内容,以

20、学定教。这一步,体现了尝试教学法的“自练”;体现了学法“读”“议”“悟”。(三)直奔文章重点,体会乐曲意境。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而文章并没有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而这一内容文章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表现出来的,为此,我让学生勾画出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的文字,合作学习,初步体会乐曲的三层变化,再用多媒体施放月色海天的图画,即“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浪涌”。并配与月色海天图画相对映的月光曲的三具乐段,即轻松舒缓的、渐强发展的、高昂激越的。教师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三层文字。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

21、被有机的结合起来。音乐、美术、语文三门学科成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深深地撼动了学生的心灵,从而突破了重点,并让学生分辨了事物和联想。这一步,体现了学法“勾”和“议”。(四)追溯作曲根源,了解人物心境。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我让学生尝试自学后,出示插图,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贝多芬作曲的根源:夜深人静,听到琴声;走进茅屋,引起同情;遇见知音,非常激动;环境清幽,创作名曲。让学生明白兄妹贫穷的现状与贝多芬憎恶社会的激情,使得贝多芬的心情在变化,而穷兄妹俩,特别是对爱音乐又懂音乐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对她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体会

22、了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她对劳动人民的关心、热爱。(五)突破文章难点,解决“两境”统一。为理解本课难点“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我让学生连贯全文,体会贝多芬散步时心里平静,正像第一乐段轻松舒缓,也如皮鞋匠听到音乐联想的第一层文字描写,当贝多芬听到琴声和兄妹的谈话十分感动,正象第二乐段节奏渐强发展,也如皮鞋匠联想的第二层文字描写,当第一曲完了,盲姑娘认出贝多芬,贝多芬更加激动,正像第三乐段高昂激越,也如皮鞋匠联想的第三层文字描写,从而解决了文章难点“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六)释放情感欲望,强化朗读训练。进入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意识到读书感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

23、位和作用,读书是课堂训练的主线。为此,在教学中,我贯穿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齐读、分读、品读、读句、读层等,通过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受到启迪并释放了自己的情感,进一步体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七)重视想象能力,拓展创新意识。在作业设计上,为了让学生化知为能,迁移应用,我出示文中联想的语段,并提问“这一幅美妙绝伦的月色海天图,兄妹俩真的看到了吗?”进而抓住“好像”“仿佛”引导学生进一步分辨事物和联想,并体会写作时应用联想的条件和好处。之后出示两幅图画,并配以音乐,让学生领会美妙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限遐想,给我们带来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练习写作,力求读写结合,课外延伸。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