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8485581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宠爱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留意“堤”不能读成t;“廊、栽”等字要留意指导笔顺。 3、沟通自读状况: 颐和园给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

2、种写法叫什么?(首尾照顾)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沟通自己宠爱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着学生去领悟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的赞美之情。) 学生赏识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构造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沟通课后争论题:是按怎样的挨次巡游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巡游挨次的语句。 争论沟通,指句说说的巡游挨次。(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

3、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其次课时颐和园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词,回忆全文挨次。 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其次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又是怎么观看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

4、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幅是一样的”这说明白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一样。表达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才智、才能。)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风光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点明

5、白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 (4)有感情地齐读全段,按提示分层。 先写怎样来到长廊,从外部整体介绍长廊的长;从内部介绍长廊的美;讲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第一层第1、2句;其次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 句。) (5)总结写法,提出自学要求:我们这段是按先读全段整体感知;再说说景物的特点;结合有关图景和语句体会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看,并承受不同的描写方法;最终按挨次来分层来学习的。下面我们也按学习这段的方法来自学以下3段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各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们美在哪里,用上了什么描写方法。 3、体验成功,自主学习。 (一)沟通学习“万寿山”局部(第3、4自然段): (1)说说景物

6、特点,找出最能表达景物美的句子。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 高 (矗立) (抬头一看) 雄伟壮丽 (八角宝塔形 三层 闪闪发光) 排云殿 大 、多 (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 葱郁 登上万寿山:(正前面) 昆明湖 静、绿 (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 古老 (2)重点沟通: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渐渐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可出示填空:找出比方句,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和 ,写出了昆明湖 和 特点。“几乎”的意思是 。“滑”字用得 ,由于 。这两句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让学生争论: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着

7、大家去赏识万寿山的美景。 (二)沟通学习“昆明湖”的局部(第5自然段)。 (1) 在昆明湖畔看到了哪些景物? (2) 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板书:桥洞多 石柱多小狮子多、姿势不一) (3) 想象“姿势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说明白什么?(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 课件再次呈现昆明湖上的秀丽风光。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秀丽景观,全文脉络清楚,首尾照顾,承受了移步换景的巡游挨次记叙的。抓住景物的特点承受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再现了三处景点的秀丽风光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的家

8、乡也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换景的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四、作业: 1、找出文中秀丽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宠爱的局部背下来。 2、观看一处家乡的景物,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下来。 第三课时颐和园教学反思 上完颐和园这课,我不禁有很多感慨:我不知道听课的同事们坐在那里是何感觉,但我自己觉得是我在台上讲的大汗淋漓,学生们可能也听的云遮雾涌,在拖堂三分钟之后,我完毕了我的课堂,但是课虽然上完了,我的思考却在连续。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朗读,在朗读中才能让学生知道北京的颐和园风光秀丽,从而激发学生宠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堂课中我对朗读环节设计的较多

9、。下面对我这堂课进展一下反思: 【成功之处】 一、制作媒体,轻松获得美感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依据巡游的挨次,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宠爱之情,是一篇培育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存、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预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很多相关资料,如图片、对颐和园的文字介绍等,在学习中依靠这些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读写结合,留意了写作的指导 语文最重要的两块即为读与写,学以致

10、用是我最大的心愿。俗话说,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时刻留意了写作的指导,在学生知道本课是依据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旁,以及是如何描写长廊的,又是怎样把颐和园的美通过典型的景点突出来的之后,学习它的写法,尝试着写自己巡游过的一处景点写一篇游记,这样学为所用,信任在我不断地渗透写作思路的状况下,孩子们的写作力气会有所提高。 【缺乏之处】 一、读的太乱,太过于任凭。 在上课时,我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的雄伟壮丽和排云殿的金碧辉煌,以及昆明湖的静美,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无视了段落间的读,而且在读时,由于我并没有设计渲染,所以学生

11、读的有些生涩,似乎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一样,虽然读的遍数挺多的,但是似乎没出来应有的效果感情渲染没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况且有的局部又由于讲得太细,而时间安排不均精读没有时间,只是粗读,今后逐步改正。 二、不懂得取舍。 记得在去南京学习的时候,赵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节语文课的目标必需要简练,能一个确定不能两个。可是我还是没有学会取舍。在一节课上,特别是这样的公开课上,总想把自己想到的自己认为的闪光之处呈现给别人看,殊不知这样一来,一节课上要解决的问题就多了,简洁了,这样往往造成时间不够的现象,所以就会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够透,不够深,所以我觉得自己以后讲课确定要把目标定的简洁些,处理透处理实,不为显示而讲课,为了学生而讲课。 另外,我还是想用窦桂梅教师的话完毕我的反思:宁要真实的圆满,不要虚假的完善。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行再存“呈现”这样的念头,作为一名教师,确定要眼里有学生,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要牢记:我是为我的学生而讲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