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5篇.docx

上传人:24****店 文档编号:84844199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5篇 擅长制定教案,自身的教学力量肯定得到提高,教案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预先撰写的文字载体。无忧文档小编今日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5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忙。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112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熟悉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究发觉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究发觉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运用圆周长的学问解决一

2、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预备】 1、每小组一根小绳、一个米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计算器。 2、课件1:阿凡提与国王竞赛A、B 课件2: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的关系 课件3:祖冲之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爱童话故事吗?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国王屡次受到阿凡提的戏弄,特别恼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想犯难阿凡提。国王从全国精选出了一头身强力壮的小花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并且规定小花驴沿着圆形路线跑,小黑驴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课件出示小花驴和小黑驴赛跑) 师:同学们看,竞赛开头了 紧急的竞赛完毕了。今日的竞赛谁获胜了? 生:国王的小花驴获得了成

3、功 师:可是,对于这场竞赛小黑驴觉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竞赛不公正。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竞赛公正吗?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们的小毛驴跑的路程不是一样长。 师:那究竟他们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推断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谁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也就是说只要测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 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吗?那小花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 师: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对!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内容。(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同桌可以沟

4、通一下。 得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发觉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预备的圆拿出来,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局部的长,同桌相互比画一下。 师:好,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 师: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沟通一下。 (上台沟通测量的方法) 生: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觉得直接用米尺绕圆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 生:我们把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我们是用线量出圆周长的一半在乘以2,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 师板:线绕、滚动、拉直 化曲为直

5、 (2)探究发觉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 师: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 生:不行,圆太大了,测量不出来! 师:哦,太大了不简单测量。那大家看,教师画一个小圆,你能不能帮教师测量出来它的周长? 生:有些圆的周长没方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 师: 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也就越大, 师:有道理!那大家来猜一猜,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生:周长是直

6、径的2倍, 生:他们一样长, 生:我觉得这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4倍)(3.5倍) 师:大家猜得可真起劲呀!那究竟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 师:说的真好,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动手做来验证一下。同学们想试试吗?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去测量。听好要求: 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记录员要准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助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助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师:好,现在我们来沟通一下你们的试验结果。 生:实物展台沟通。

7、师:大家认真观看分析,看能发觉什么? (厘米) 圆的直径 (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商 (保存两位小数) 生:我发觉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几。 生:全部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看来大家的发觉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电脑小博士是不是也发觉了这样的规律?(课件直观展现三倍多一点) 生:圆不管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师:说得真好。圆不管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数,!你们的这个发觉和很多大数学家的发觉不谋而合。 师:人们通常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关于圆周率,

8、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说, 生:我知道我国古代有个数学家较祖冲之好象和圆周率有关系, 师:教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大家想看吗? 看屏幕,这就是祖冲之,(课件介绍祖冲之 ) 师:我们通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了也就是圆周率(板书:Cd=)你能通过圆的直径求它的周长吗?用字母表示出来。通过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 生答复、师板书: Cd= C= C=d d=2r C=2 C2=r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看,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展简洁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预备:

9、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量课本的长、宽、厚。 (1)出例如1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看。学生观看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情愿参加他们的争论吗? (2)采纳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加,可选专人将估量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预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量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 估量测量估量测量估量测量 测量毫米的熟悉 (3)对估量的结果进展反应。 反应时,学生选择性的估量课本

10、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展补充。将学生估量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量的结果比拟精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量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相互争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沟通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方,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

11、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答复进展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熟悉。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觉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仔细观看学生尺并独立思索后,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觉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忙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看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相互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

1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诞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沟通。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终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

13、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推断,再用尺子进展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量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展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量和测量的结果进展比照。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六年制第十二册数学第4849页的内容,完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圆锥,把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教学重难点: 圆锥的特征 教具预备: 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的模型一个、CAI课件四件 学具预备: 圆锥形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

14、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学问,谁能告知教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预备好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看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确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圆锥的熟悉 二、新授 1、教学圆锥的熟悉 1出示多媒体CAI课件的三幅圆锥形实物图。 (此处有图) 提问:这些物体的外形是什么?(圆锥) 这时利用CAI课件动画光点的闪耀,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移走,只剩下列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15、(此处有图) 接着转变不同的方向,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2师讲解: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边讲边用动画光点的闪耀闪动“圆锥的顶点”,并标示出来,将底面用彩色涂上,并标出“底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模型,摸一摸四周的面,提问:这个面是一个平面还是曲面? 指出: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同时标出“侧面”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从圆锥的顶点究竟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用CAI课件演示作高,接着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强调: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3生拿出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 2、小结 谁能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指名试答) 师板

16、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教学测量圆锥的高。 提问:圆锥的高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 采纳多媒体CAI课件(二)演示 边演示,边讲解测量过程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出数值。 生自己量手中的圆锥学具的高 4、教学圆锥侧面的绽开图 设问:圆柱的侧面绽开是什么图形?圆锥的侧面绽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思索争论后,指名答复 师:我们通过试验来看看。 出示CAI课件(三),一步一步演示:(此处有图) 使学生熟悉:侧面绽开后是一个扇形 再利用CAI课件将其绽

17、开图合拢,恢复原状,以加深对圆锥侧面的熟悉。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3、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 采纳CAI课件,拆分组合,指名口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绽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板书设计 圆锥的熟悉 (此处有图) 圆锥的特征: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

18、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忆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报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一般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连续来学习新的学问。 二、沟通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例如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报表上的节目你喜爱吗?最喜爱哪一个节目?依据你的观看,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头到下个节目开头的时

19、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头?(14:00)什么时候完毕?(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沟通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头和完毕局部。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依据“完毕时刻开头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刚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才智树播放的时间。(

20、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认真观看,才智树从什么时刻开头播出,什么时刻完毕?(8:10播出,8:40完毕) 学生先独立思索,再在小组内争论沟通,然后组织学生集体争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忙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当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当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争论后得出结论:开头时8:10,应当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4010=30(分) 三、反应完善 1

2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依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沟通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1715=2(时)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详细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索,列式解答,教师巡察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状况。鼓舞

22、学生英勇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终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头时间和完毕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沟通争论,进展画图,教师巡察指导。 小结:假如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一般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其次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当怎样计算? (2)指名沟通,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

23、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其次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其次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赐予确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5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熟悉”,这些学问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根底。教材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观看、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应用,让学生把握

24、圆周长的计算。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预备。应当说,这堂课起承前启后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周率。把握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展简洁的计算。 2. 通过对圆周率值的探求,培育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及数学的概括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讨论的奉献,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把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熟悉。 【教学预备】

25、 1、学生预备直径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预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预备课件、带绳小球,圆规,尺子,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复习:圆心、半径、直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略去) 2、课件出示问题情境:龟兔赛跑 师评价:你们对圆的熟悉很到位,下面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哪个同学情愿说说故事的也许意思?(学生说) 师:兔子因傲慢自大输了竞赛,过后很不服气,于是想出一个方法,进展其次次竞赛(课件出示),你们猜,这次谁会输? 提问引导: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正方

26、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兔子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周长) 3、引出课题: 那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究竟哪个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圆的周长。上完这节课后,我信任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景,引发求知欲望,引出新课,同时为后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熟悉圆的周长。 (1)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哪个是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

27、摸一摸。留意起点、终点。 (2)同桌相互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电脑出示圆的周长概念 ,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动画看,动嘴说,引出圆周长概念。 2化曲为直,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 实物演示:教师这有一个杯子,用它喝水有时烫手,我想编一个隔热套, 用直尺测量它的周长便利吗? 生:不便利,由于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方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争论)。谁来说一说? 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留意什么? 生:先拉直后,只能量围的一

28、周的长度。 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留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方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不是全部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教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方法测量吗?这说明不是什么样的圆都可以用围、滚的方法测量。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比方像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操作,如:量桌面周长,测量保温杯隔热带,

29、如何测量黑板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带绳小球绕成的圆等,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在教给学生围、滚的方法同时,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吗,激发求知欲。 3.查找关系,创设情景,测量圆的周长 (1)出示探究: a、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c=4a) b、那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验证) c、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 问题情景: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日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进展一组试验,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究竟又怎样的关系。 (3)小组合作,测量数据。 拿

30、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5cm、10cm、15cm)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请小组长负责分工,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4)比拟验证,提醒规律: 汇报沟通: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觉什么规律?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问:是不是全部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 电脑演示围、滚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看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小组试验操作与计算、电脑演示验证等,让学生发觉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4.介绍圆周率,推导公式,探求新知

31、(重点和难点)。 (1)引导得出圆周率概念: 师:看来圆不管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师质疑:为什么我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会不一样?解释:测量误差)。数学上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用式子表示是: 补充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固定) 教师讲解:=3.141592653 (无限不循环小数) 3.14 (2)引导自学圆周率小资料: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头讨论圆周率这个问题了,关于这方面学问,我们可以在课后自学书上p63表后相关介绍。 师:现在,我们依据这个规律能否探究出圆的周长公式呢? (3)公式推导: 师指圆周率公式

32、:刚刚我们通过自学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 板书:Cd= 师: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板书:C=d 师: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强调:d、r) 师:这样,今后我们要知道圆的周长不但可以用围或滚的测量,现在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计算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两个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解决龟兔赛跑问题: 问:学了周长公式,现在你们会解决龟兔赛跑问题了吗? 学生尝试解答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问:这位同学是利用什么公式做的?需要什么条件? 教师课件演示标准步骤。 (2)实际

33、应用:汽车车轴距离地面0.4米,车轮滚动一周是多少米?假如车轮滚动了1000周,那么汽车行了多少路程? 学习学问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应用环节设计了两个例题: 一是解决课前的问题,是已知d求c。 二是小车轮胎问题,是已知r求c。这是两个学生常常接触的数学问题,具有代表性。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填空) 1、根底练习:(略) 2、学问延长:(略) 3、课后思索:(略) 稳固练习设计三个层次:根底题是解决当堂重要学问和易错点;提高题是让学生能综合利用;课后思索是为下节课承前启后. (五)作业: 1、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钟面分针长10厘米,求针尖一天走过多少厘米? 3、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四周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