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例《陋室铭》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8958.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1810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陋室铭》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895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陋室铭》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895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陋室铭》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895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课例《陋室铭》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8958.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陋室铭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陋室铭 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陋室铭 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 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陋室铭 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编排。第六单元学习五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反映的内容为古代生活。九年义务教育

2、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阅读”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新大纲规定古诗文的比例由原来的 20上升为 30,强调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语文能力。本单元集中 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册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刘禹锡,记住其所处时代及文学地位;认识生字、新词;熟读背

3、诵全文。基本能力目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掌握赏析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反复吟诵疏通文意品析语言。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刘禹锡,记住其所处时代及文学地位;认识生字、新词;熟读背诵全文。基本能力目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掌握赏析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反复吟诵疏通文意品析语言。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升学考试成绩测试,进入全县一百名的一共有 3 名,及格率较高,但优

4、秀率较低,60%的学生不主动学习,学习较好的五名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带动不大学生发言不积极,。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生上初中后已经学习了先秦、魏晋南北朝、宋代、清代等不同时期的文言文或文言语段,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文言语感,掌握了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和文言文阅读方法。(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碍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陋室铭刘禹锡 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上

5、”、“入”以静为动 德馨友:学问渊博的来客主人: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怀“陋室不陋”趣:恬然自适的生活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原因 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自己不贪恋荣华富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说明您采用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常言安居乐业,其实居亦有别。有人住轩敞华屋,楼阁台榭,丹楹刻桷;也有人身居斗方之室,蓬门荜户,茅茨土阶。人生在世,若得前者,不免令人欣喜;偶遇后者,又将如何自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赏读经典铭文陋室铭,品味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哲理

6、情韵、志士情怀。二、解题 1、齐读: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2、铭,是一种文体。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为题,如鼎、镜、钺、剑、枕、杖、笥奁、漏刻等,并把它们刻在器物上。根据器物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以颂美追思,叫“墓志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的,时时提醒,以自警自戒,叫“座右铭”;刻在名山大川和建筑物上,纪功颂美,以劝勉世人,叫“山川风物铭”。不过,它们虽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并无二致。不仅文辞简约优美,像本文,尽管只 9句 81 字,但却是铭文中的长篇;而且全文押韵,如诗如词,琅琅

7、上口。请同学们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韵脚词,用红笔勾画出来。三、初读,感受铭的形制特征 1、读准字音 朗读,最起码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哪位同学朗读一遍,帮助大家一起来正一下音:吾(w)德馨()苔()痕 鸿儒()调素琴(tio)案牍()2、注意押韵 韵脚词,也即“句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明确一下:本文韵脚词:名 ing,灵 ing,馨 in,青 ing,丁 ing,经 ing,形 ing,亭 ing 3、读出节奏 一韵到底,让文章回环往复,琅琅上口;韵脚词均在偶数句,又让句子两两呼应,形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请大家根据这一 句式特点,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朗读节奏

8、,即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的有规律停顿。请一位同学明确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当然,在朗读时,不仅要注意这些,还要根据内容、情感调整语调、语速、重 音等。同桌互读,倾听并纠正。全班齐声朗读,感受铭文的特点。四、再读,理解铭的基本内容 1、反复地朗读中,想必大家对文章的大意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不过,文言阅读能 力的提高,仅仅能说出大意是远远不够的。直译中对词句的准确把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预习作业中,借助工具书和

9、课下注释,同学们尝试翻译了全文;翻译中,你一定 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也许还有疑惑和盲点,现在,小组讨论,完成下面四项任务:在小组中,朗读自己的译文给同伴听,在相互对照中,取长补短,纠正补充,完善自己的译文;在组内寻求帮助,尝试解决你在翻译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仍然未能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他完善后的译文;2、一起来朗读大屏幕上的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可降福显灵。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

10、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也许受到一些教辅资料的启发,也许是有意为之,我们很多同学的译文都像上面的 一样,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押韵!而且上下句字数基本一致,句式整齐,很好地兼顾了原文的特点。3、但是,正因为要兼顾铭文句式工整和偶句押韵的特点,也就不得不在直译的基 础上,兼用意译的方法。这样,一些重点词的用法及意义就被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了、模糊了。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或者说在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哪些重点词语?谁来给大家做重点词的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11、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明确:名,闻名,出名。则,副词,就。斯,代词,这。惟,副词,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上。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这里指弹(琴)。金经,指珍贵的佛经。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烦乱;扰乱。案牍,指官府公文。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云,说。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4、你还有字词句

12、理解方面的问题吗?五、披文入情,一起走进刘禹锡的心灵世界 第一组提问:1、粗读课文后,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或者:你认为陋室简陋吗?)明确:何陋之有?文末,作者借用孔子的话,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强烈的肯定意味:陋室不陋并板书: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在这 8 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明确:德馨并板书在“不陋”之后的括号中。第二组提问: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或者问:文中用哪些句子体现了“德馨”?)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从哪个字、哪个词、哪

13、个句子读出了“陋室不陋”的意味?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绿,一青,色彩鲜明,彰显“苔”“草”的色泽,也映衬出陋室环境的幽雅;“上阶”,“入帘”,化静为动,写出“苔”“草”的神态,也将外景引入室内,为下文写室中人、室中事做好了铺垫。板书景幽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的人多吗?不多!但却都是鸿儒,是博学之士,儒雅之士。古人很重视“无友不如己者”、“非贤友则无取之”的交友之道。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既然谈笑的、往来的都是些知识渊博的贤友,“陋室”主人的德才之高,自然不言而喻。如果说,前面是借苔痕、草色写陋室环境

14、的幽雅,那么,这两句则借来往之人写陋室的儒雅。板书人儒雅 礼记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小心谨慎地独处,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种很高的境 界。与他人相处,环境影响,规则约束,尚可以掩饰不足,甚至弃恶从善、立地成佛;独处时,却无他人监督,无制度羁绊,不但可以肆无忌惮,纵心所欲,甚至能够违法乱纪,做出十恶不赦的事情。今年以来接连爆出九起明星吸毒案。从早些时候的张元、宁财神,到近几天的房祖名、柯震东,对公众而言,哪一个不是明朗向上、光鲜靓丽的成功者?可是,私下里却是堕落如此!怎不令人唏嘘、扼腕?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成龙,房祖名的父亲,还是禁毒形象

15、大使呢!所以,要看一个人,只要看他独居时干什么,即可如尝鼎一脔,一叶知秋。那刘禹锡在朋友走后,独处时,又做些什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介绍“六一居士”的含义时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琴棋书画,皆是文人雅事。刘禹锡,可做的,有演奏素琴,阅读佛经;没有的,是嘈杂的扰乱,官府文书的繁冗。一正,一反,正反结合,写出作者身居陋室的雅趣,可见其行事高雅。板书事高雅 5、景,幽雅;人,儒雅;事,高雅:此五句不言德馨,但却时时都在渲染德馨;一字未言“不陋”,但

16、在作者笔下,陃室岂止不陋,简直是贝阙珠宫、雕梁画栋啊!这所房子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大屏幕: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策知州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州,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观白帆。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然读书阅经、写诗著文,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

17、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三次搬家,而且越搬越差。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出于故意刁难的初衷,策知州所给的一间小屋,又怎能不简陋!简直简陋到了极点!然而,即使如此,刘禹锡仍然快乐面对,从容生活,在贫穷的境遇中,乐于坚守自己的信仰。就像我们熟悉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那种典型的“安于贫而乐于道”者(孔子语)。所以,陋室不陋,并非真的不陋;或者说,陋室陋在外观、物质,而美在精神、追求。所

18、以说,开始回答“陋室简陋”的同学,也不完全错,只不过关注点稍微失之偏颇而已。板书:安贫乐道 6、刘禹锡是否要在陋室中弹着素琴悠闲自在地过一辈子呢?文章表达的是不是仅仅就是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怀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刘禹锡的经历,也许大家会有个一新的发现。请看大屏幕:资料(二)刘禹锡(772840),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 刘梦得文集。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 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814 年)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以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

19、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一贬再贬,直到暮年才回到京城。一般的人会怎么样?也许悲痛欲绝,外加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是刘禹锡又是怎样的呢?他被贬到朗州,九年之后才被召回到长安,可是他回到长安不久,就写了一首桃花诗来讽刺权贵。请看大屏幕:(资料三)1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去国十年,物是人非。千树桃花,仿佛因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越来越得意的新贵;看花之人,正是趋炎附势、攀附新贵的小人。当朝新贵岂能容他!于是,他又一次被贬。而这一次被贬竟达十四年之久。十四年之后他又一次被召回到 长安,人至暮年。我们想,也许

20、,这一次,他该学乖巧了吧?可是,他还是不改桀骜不驯的脾气,再赋诗一首:(资料三)2 再游玄都观 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他旧事重提,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肯妥协的勇气。序中说:“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俟”就是“等待”。更是明确表示:他已经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这就是刘禹锡,这就是他的铮铮铁骨,干云豪气!这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今朝”的刘禹锡。在人生的秋天里,他仍然活得那样潇洒,那样有激情。身体的强大,算不得强大;只有心灵的强大,才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所以,作为对策知州之流的有力回击,陋室铭绝不会就此

21、止笔。第三组提问:7、但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明确: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著名政治家;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 造诣。作者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比自己,不正是表明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的愿望吗?他没有隐居,他也并不消极,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板书:远大抱负 8、再读文章开头,是否豁然开朗?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作者以类比立论,概括全

22、文主旨,也表现了自己的一番豪情。板书:类比 9、表明自己的志向,作者却并不直白地表述,而是以“陋室”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样的写法叫做什么?明确:托物言志 板书:托物言志 小结:这就是陋室铭,文辞简约,意蕴丰厚。它不仅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而且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 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潇潇洒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这就是刘禹锡,安贫乐道,志向高远。他没有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自己高贵的身心。他是中唐“诗豪”,给后人留下诗文 800 多篇;他是屡遭贬谪的朝廷官员,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每到一处均能深入民

23、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刘禹锡显然超越了孟子: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很开阔。环境很嘈杂,但是他的心很宁静。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很饱满。经历很坎坷,但是他的心很坚强!他,“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他,“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不愧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同学们,让我们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巩固陋室铭的背诵和默写;2、查找刘禹锡的诗,选择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下来并背诵;3、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器物,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仿照陋室铭

24、的格式,写一篇铭文表 达自己的某种志趣和追求。可参考的题目有:教室铭 宿舍铭 吾家铭 朋友铭 学习铭 旅游铭等。(其中 1 必做;2、3 任选一题)板书设计:陋室铭 刘禹锡 景幽雅 陋室人儒雅不陋(德馨)事高雅(托)物(言)志 分享:(请您选择本课中最关注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详细描述这个学习活动如何开展,并描述您针对上述学生 学习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课例研究综述 这就是陋室铭,文辞简约,意蕴丰厚。它不仅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而且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潇潇洒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

25、回答。这就是刘禹锡,安贫乐道,志向高远。他没有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自己高贵的身心。他是中唐“诗豪”,给后人留下诗文 800 多篇;他是屡遭贬谪的朝廷官员,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每到一处均能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刘禹锡显然超越了孟子: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很开阔。环境很嘈杂,但是他的心很宁静。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很饱满。经历很坎坷,但是他的心很坚强!他,“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他,“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不愧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同学们,让我们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朗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