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爱莲说》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276.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1008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爱莲说》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27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爱莲说》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27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爱莲说》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27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爱莲说》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276.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爱莲说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爱莲说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2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3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

2、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虽有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小组提问答疑法”,由小组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小组合作展示法”:托物言志对比衬托手法是教学难点,我设想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及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设计问题,制作教具(莲花瓣),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成果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3、“迁移练习法”通过课堂练笔加深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以及促使其良好品质的形成。教学过程 一.

3、情景导入: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 二.诱思导学: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4.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三.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1.什么是“说”?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4.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5.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

4、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7.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8.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四.朗读背诵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五.拓展延伸 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六.课文总结 1.归纳主题(找出中心句)2.了解本文衬托

5、的写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花?几次提到?作用是什么?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 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与众不同。衬托,表现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 课例研究综述 我在教学设计中搜集了许多关于莲花的图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还搜集了莲花的生活环境习性、莲花的作用等内容。在教学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

6、活动的积极性。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学生都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 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哪里还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满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