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ppt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310186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5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ppt(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专题第一轮高考专题第一轮复习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长岭中学高三语文长岭中学高三语文考考题热题热身身(2010年高考天津卷年高考天津卷)阅读阅读下两首唐下两首唐诗诗,按要求作答。,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司空曙峡口花峡口花飞飞欲尽春,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来时时万里同万里同为为客,客,今日翻成送故人。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送蜀客雍陶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自缘身是忆归人。峡口送友人峡口送友人一一诗诗描写了什么描写了什么时节时节的景色?它是的景色?它是通通过过哪个意象

2、表达出来的?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分)解析:解析:本本题题考考查鉴赏诗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能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力层级层级是是D级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此句子。此诗诗首句首句“花花飞飞欲尽春欲尽春”即已明示:即已明示:峡口峡口飞飞花花飘荡飘荡,已是暮春,已是暮春时节时节。答案:暮春答案:暮春飞飞花花v(2012年江苏卷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v梦江南梦江南温庭筠温庭筠v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眼前花。摇曳碧云斜。v(1)词中

3、词中“恨极在天涯恨极在天涯”的的“恨恨”是指什么?是指什么?v答:答:_v(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v答:答:_vv(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v_v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能力层级为E级。关注题目,关注意级。关注题目,关注意象,思考各主要意象蕴含的感情。象,思考各主要意象蕴含的感情。(2)本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E级。关注刻画形象的关键词句,反复琢级。关注刻画形象的关键词句,

4、反复琢磨。磨。(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能力层级为能力层级为E级。写景的诗歌,一般都级。写景的诗歌,一般都有借景抒情的手法,可以关注这种手法有借景抒情的手法,可以关注这种手法仔细分析。仔细分析。v答案: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怨恨之情。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怨恨之情。v(2)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满腹哀怨又自哀自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满腹哀怨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对月怀远,月不解恨;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对月怀远,月不解恨;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v(3)结句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的天结句借景抒情。把天涯之

5、思投向无边的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落表现心情的低沉。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本考点的命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本考点的命题情况,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题情况,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从命从命题题的的选选材材上来看,大都上来看,大都选选取一些非取一些非名家的名篇。如名家的名篇。如2010年江年江总总的的雨雪曲雨雪曲,2011年周朴的年周朴的春日秦国春日秦国怀怀古古。2从命从命题题的的形式形式上来看,大都上来看,大都设设置两道置两道简简答答题题,第一道,第一道简简答答题为题为5分,第二道分,第二道题为题为6分。分。3从命从命题题的的考考

6、查查角度角度来看,来看,这这两道小两道小题题,基本上涵盖了考基本上涵盖了考纲对诗纲对诗歌歌鉴赏规鉴赏规定的各个方面。定的各个方面。考查特点:考查特点:1 1多多是是唐唐诗诗宋宋词词,也也可可选选择择其其他他时时代代、其他体裁的作品其他体裁的作品;(材料选用);(材料选用)2 2客观题变主观题;(考查形式)客观题变主观题;(考查形式)3 3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考点落实)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考点落实)4 4注重理解与表述。(训练方向)注重理解与表述。(训练方向)一、一、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二、评价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

7、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明确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要求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 4.4.鉴赏评价鉴赏评价 D D 细分考点细分考点(五个方面)(五个方面)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特点,理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策略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策略1 13429 9知识简析知识简析读懂读懂“诗家语诗家语”-古诗的语言特征古诗的语言特征语言的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语言的抒情性、

8、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变变“性性”改变词性改变词性变序变序改变词序句序改变词序句序省略省略知识简析知识简析古古诗诗语语言言特特点点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

9、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作诗。话的语言来作诗。6 6语言的抒情性、含蓄性、语言的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精练性、跳跃性1 1v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v何逊: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夜雨滴空阶,晓灯暗暗离室离室”v王维:王维:“日色日色冷冷青松青松”“山光山光悦悦鸟性,潭影鸟性,潭影空空人心人心”王昌龄:王昌龄:“清辉清辉淡淡水木,演漾在窗户水木,演漾在窗户”v蒋捷: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流光容易把人抛,红红了樱桃,了樱桃,绿绿了芭了芭

10、蕉蕉”v周邦彦:周邦彦:“风风老老莺雏,雨莺雏,雨肥肥梅子梅子”等。等。v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变变“性性”改变词性改变词性222 2知识简析知识简析(1)(1)主语后置。主语后置。崔颢崔颢黄鹤楼黄鹤楼诗:诗:“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意即即“晴川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汉阳树历历(可可数数),鹦鹉洲芳草萋萋,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汉阳树”和和“鹦鹉洲鹦鹉洲”置于置于“历历历历”“”“萋萋萋

11、萋”之后,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的对象。变序变序改变词序句序改变词序句序3 3v(2)(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v杜甫杜甫月夜月夜诗: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臂寒。”实即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v辛弃疾辛弃疾贺新郎贺新郎词:词:“把酒长亭说。看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按句意实按句意实为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宾语“渊明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12、v钱起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诗:“竹怜新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雨后,山爱夕阳时。”句意为句意为“怜新雨后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之竹,爱夕阳时之山”。v(3)(3)主、宾换位。主、宾换位。v叶梦得叶梦得贺新郎贺新郎词:词:“秋色渐将晚,霜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信报黄花。”也显然是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黄花报霜信”的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主动动宾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须将它倒过来理解。v再如白居易再如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光彩生门户”(

13、门户生光彩门户生光彩);v卢纶卢纶塞下曲塞下曲诗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引弓”(林暗风惊草林暗风惊草)等。等。(1)(1)答话包孕问话:答话包孕问话:如贾岛如贾岛访隐者不遇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云深不知处。”(2)(2)意象组合:意象组合: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用的是,用的是“明月明月”“”“清风清

14、风”这样惯熟的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别枝惊鹊”和和“半半夜鸣蝉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省略省略4 4语言特征语言特征2.改变词序句序改变词序句序-宾语前置宾语前置1、改变词性3 3、改变句序、改变句序-主语后置主语后置5、省略答话包孕问话、省略答话包孕问话4 4、改变句序、改变句序-主、宾换位主、宾换位6 6、省略、省略-意象组合意象组合知识简析知识简析古古诗诗语语言言特特征征6 6读懂读懂“诗家语诗家语”-古诗的语言特征古诗的语言特征语言的抒情性、含蓄性、

15、精练性、跳跃性语言的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提问: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提问: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形象象(意意象象)人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人

16、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包括:作品刻画的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客观人物形象;作品作品抒情主人公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自我形象象。例例1 1 苏轼的苏轼的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通,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词所塑的人物形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象如下:课本回顾课本回顾少年英雄周瑜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我我”(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华发、人生如梦、一

17、尊还酹江月。通过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的对比刻画,表达表达了作者了作者怀才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例例2 2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中中“低眉低眉信手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幺”。中一系列。中一系列动作动作的刻画,既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的形歌女的形象象跃然纸上。跃然纸上。v知识储备知识储备

18、v1 1、人物形象类型、人物形象类型v(1 1)诗中的诗人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我”,一般指的就是,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我”(非作者本人)。(非作者本人)。v(2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v2 2、塑造方法、塑造方法v(1 1)细节刻画法。)细节刻画法。v(2 2)烘托渲染法。)烘托渲染法。v(3 3)对比衬托法。)对比衬托法。v(4 4)比兴牵引法。)比兴牵引法。v(5 5)抒情寄托法。)抒情寄托法。注意:多积累一些常用的术语。注意:多积累一些常用的术语。常见人物形象类举常见人物形象类举v1不慕权

19、贵、豪放洒脱、傲岸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如李白。“安能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负的性格。v2.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

20、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忧民的性格。3.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形象。如陶渊明。如陶渊明。“采菊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山居秋暝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象。如陈子昂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登幽州台歌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21、后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示儿、十一月四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雨大作、破阵子破阵子。v6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如李白

22、的赠汪伦赠汪伦、王维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形象。如王翰的如王翰的凉州词凉州词,王昌龄的王昌龄的出塞出塞表现了他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而杜甫的兵车行兵车行则体察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写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独在异乡为异客,

23、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游子形象游子形象少女形象少女形象战士形象战士形象闺妇形象闺妇形象(一)鉴赏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要抓住三个方面来分析:什么形象;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

24、的意义(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如: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不觉更无怜惜,依然吹落一地英华,暗喻主人公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如何入手分析鉴赏诗中人物形象如何入手分析鉴赏诗中人物形象?方法一:方法一:分析人物行为、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分析人物行为、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把握人物特征。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

25、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学.科.网zxxk 方法二:方法二: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结合注释,根据诗文合理展开联想结合注释,根据诗文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和想象,把握形象。问:抒情主人公是什么形象?问:抒情主人公是什么形象?水村闲望水村闲望 俞紫芝俞紫芝 画桡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

26、望赊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释注释 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桡:船桨,指代船。桡:船桨,指代船。赊:语助词。赊:语助词。翡翠:翠鸟。翡翠:翠鸟。别业,指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白鹭栖息的地方。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悠然闲适,鄙弃官场,寄情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悠然闲适,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自然生活的隐士形象。山水,喜爱自然生活的隐士形象。悠

27、闲闲适;悠闲闲适;闲置不用;闲置不用;无事无聊。无事无聊。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方法三:方法三: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江汉 杜甫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问: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问: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本诗本诗塑造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

28、依、年老多病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而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然而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形象。诗人不但用诗人不但用“片云片云”“孤月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苦,还用“落日落日”比喻自己已近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比喻自己已近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的怨愤。作者作者借这一形象借这一形象抒发抒发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慷慨之情。(1)结合注释,根据诗文合理展开)结合注释,根据诗文合理展开联想,把握形象。联

29、想,把握形象。(2)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等细节描写。(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运用想象,感知形象。1、如何入手分析?、如何入手分析?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这首诗塑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形象?试分析。?试分析。/本诗本诗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v2.2.【方法点拨方法点拨答题步骤答题步骤】v(1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遭遇、性格身份)v(2 2)

30、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具体词语具体词语)。)。v(3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形象表现出的意义(寄寄寓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寓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2010 (2010福建卷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访 隐隐 者者 宋宋 郭祥正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寒云抱泉石。山翁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注 坞:山坳。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山翁:此处指隐者。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隐者”的形象。的形象。(3分分)参

31、考答案参考答案 诗歌塑造了一个悠然闲适、自得其乐的隐逸者形诗歌塑造了一个悠然闲适、自得其乐的隐逸者形象象 。三、四两句描写了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三、四两句描写了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要点一,要点一,1 1分分要点二,要点二,1 1分分要点三,要点三,1 1分分链接高考链接高考解析:解析:本本题题考考查鉴赏诗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层级为D级级。“山翁山翁”,即山,即山简简,晋末人。,晋末人

32、。晋晋书书山山简传简传说说他曾任征南将他曾任征南将军军,镇镇守襄守襄阳,当地的阳,当地的习习氏园林,氏园林,风风景很好,山景很好,山简简常到常到习习家池上大醉而家池上大醉而归归。王。王维维汉汉江江临临泛泛诗诗句句“襄阳好襄阳好风风日,留醉与山翁日,留醉与山翁”即用此典。郭祥正即用此典。郭祥正春日独酌春日独酌(其二其二)有有“且致百斛酒,醉倒落且致百斛酒,醉倒落花畔花畔”句,足句,足见见其豪放不其豪放不羁羁、率真自然的性情。、率真自然的性情。此此处处以以“山翁山翁”来写来写隐隐者独酌,既表者独酌,既表现现了了隐隐者者的避世生活,也的避世生活,也隐现隐现出作者的出作者的隐隐逸情逸情怀怀。答题三要点

33、答题三要点(1 1)一句话概括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诗中人物是个什么什么形象。形象。总体特点总体特点 +身份身份 (2 2)具体分析具体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诗句分别体现了 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哪些性格特点。特点。(关照全诗各句,重点)(关照全诗各句,重点)(3 3)形象的)形象的意义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两三个词语)(两三个词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

34、12湖北卷)湖北卷)v送邹明府游灵武送邹明府游灵武v唐唐 贾岛贾岛v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v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v【注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县)。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分)v【答案答案】v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清正廉洁。v三年县令任满离

35、去,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马依旧依旧瘦弱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单薄的衣衫哪抵哪抵得住透骨寒风。得住透骨寒风。v正是通过这些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至清至廉的的形象。形象。v【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v1.观点:形象的总体特征观点:形象的总体特征v2.摘句: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摘句: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的有关诗句v3.分析: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分析: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及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及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v4.作用或效果:

36、指出描绘形象作用或效果: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的作用或效果。诗歌鉴赏表达程式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的分类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咏怀诗、闺怨(宫怨)诗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v分析意象、意境v挖掘思想、情感v分析表达技巧v琢磨语言鉴赏关键词的意味鉴赏语言风格【解题方略解题方略】破题解答的途径破题解答的途径一、作者文题一、作者文题(作者情况、诗词题目)(作者情况、诗词题目)二、序评注释二、序评注释(小序赏评、诗词注释)

37、(小序赏评、诗词注释)三、外围知识三、外围知识(写作背景、相关知识)(写作背景、相关知识)四、意象意境四、意象意境(具体物象、情感意象)(具体物象、情感意象)五、表现方法五、表现方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六、题目要求六、题目要求(审清题目、科学解答)(审清题目、科学解答)答题失误:面对考题,表述困难,或者信答题失误:面对考题,表述困难,或者信马由缰没有条理,或者言不由衷难以达意。马由缰没有条理,或者言不由衷难以达意。v原因:未吃透考点的基本内涵,不懂得鉴赏原因:未吃透考点的基本内涵,不懂得鉴赏的一般思路,未掌握一定的鉴赏词语。的一般思路,未掌握一定的鉴赏词语。v措施:首先,要

38、明确鉴赏的基本思路。古诗措施:首先,要明确鉴赏的基本思路。古诗鉴赏要求文字简短,但也应讲究结构脉络,它本鉴赏要求文字简短,但也应讲究结构脉络,它本质上属于议论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质上属于议论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论点加论点加论据论据”的模式去组织文字。如对的模式去组织文字。如对2002年全国考年全国考题可这样组织答案:题可这样组织答案:“折柳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注:论据),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怀远之意(注:论据),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折柳”曲的笛声引起曲的笛声引起的(注:论据),可见的(注:论据),可见“折柳折柳

39、”是全诗的关键是全诗的关键(注:论点)。注意以下几点(注:论点)。注意以下几点:1、题目是切入点。、题目是切入点。v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2000年考卷中的年考卷中的约客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

40、。又如2001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题目,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思念。2、意象是关键。、意象是关键。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

41、必由之路。例如著名的解诗歌的必由之路。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月落”后夜色的浓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的清冷以及夜色中色中“江枫江枫”的黯淡和的黯淡和“渔火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情。了解意象了解意象:意象意象:是诗人在诗歌中

42、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和物。意象是具体的。想情感的景和物。意象是具体的。意象为作者所意象为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象”与作者借景抒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的“情情”、咏物所言的、咏物所言的“志志”的完美结合。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的,例如:“梅花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月亮”代表思乡之情;代表思乡之情;“鸿雁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

43、秋思秋思就创就创造了造了1111个意象,用个意象,用“断肠人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思归怀远的秋思。v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助。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有有“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折柳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

44、柳杨柳”经常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v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雁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思乡,凄情:东篱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高洁品质;杨柳离别离别怀思之情;等等。怀思之情;等等。3、注释很珍贵。、注释很珍贵。v在高考古诗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简短的注释,在高考古诗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简

45、短的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只是对诗歌中的生僻奥涩处加以这些注释看起来只是对诗歌中的生僻奥涩处加以注解,其实却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题注解,其实却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题目的症结所在,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陷晦的提示,目的症结所在,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陷晦的提示,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所以千万不能忽视。v如如2000年全国春季考题年全国春季考题蝉蝉(p95)后的有注后的有注释为释为“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这实际上暗示了蝉所象征,这实际上暗示了蝉所象征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高贵的身份。高贵的身份。4

46、、题干隐含提示信息。、题干隐含提示信息。v也许由于古诗鉴赏题较强的主观性,命题人在设也许由于古诗鉴赏题较强的主观性,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给出一点揭示,这些提示或者指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给出一点揭示,这些提示或者指定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定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如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如2002年全国考年全国考题题干中有题题干中有“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折柳二字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是全诗的关键”这样的提示,为我们点示了答题的枢这样的提示,为我们点示了答题的枢纽纽所谓所谓“关键关键

47、”应是能够体现全诗情感主旨的地应是能够体现全诗情感主旨的地方,那么我们只要分析方,那么我们只要分析“折柳折柳”的寓意与全诗的主旨的寓意与全诗的主旨有什么关系就可以了。有什么关系就可以了。v如何读懂诗歌、把握主旨?如何读懂诗歌、把握主旨?v四看四看一看题目一看题目题目定诗由;题目定诗由;二看作者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明时作者定诗风、明时代;代;三看诗后注解三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联系当时现实;四看关键语言四看关键语言明主旨。明主旨。例: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例: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咏他人(咏他人咏自己)咏自己)贫女贫女 秦韬玉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蓬

48、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v 注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俭:通俭:通“险险”,怪异。,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画作八字低”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49、压:手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v【参考答案参考答案】v(步骤(步骤1 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怅的贫女形象。v(步骤(步骤2 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人作嫁衣裳。v(步骤(步骤3 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v【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 1分析思路分析思路】v(1

50、1)读懂诗歌)读懂诗歌主旨(四看)主旨(四看)v(2 2)鉴赏的依据)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v(3 3)鉴赏的角度)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对所写人物的态度。v【课堂小结课堂小结2 2鉴赏方法鉴赏方法】v(1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神态、心理等。v(2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