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213836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方案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方案【设计理念】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性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31)【教学容分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他运动衔接,对球的保护好等特点。变向运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以及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

2、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本次课为本单元第一次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行进间运球以及初步尝试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是:(右手变左手为例)运球前进中,右手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从自己的体前右侧反弹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用肩保护好球,换左手运球,向前推进。该技术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控球能力,还需要手脚的协调配合。对球性相对较好的同学来说,第一节课初步掌握应该没有问题,但对于控球能力差的同学来说,要掌握该技术不是一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分析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该节课解决的

3、重点为:变向换手,侧肩护球;难点为手脚配合;易犯错误是:球的变向不明显、手脚不够协调、球变向后向前推进脚步跟上不连贯,这都是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教学对象分析】篮球运动是学生较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初二(1)班学生的纪律较好,也比较喜欢运动,但由于初一时学生没有掌握好运球的基本技术,篮球基础较差,加上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项技术动作复杂,要求控制球的能力高,较难掌握,,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技术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让技能学习与乐趣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是重点突破的方向。【教学目标确定】根据上述教学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特确定本次课的教

4、学目标为:1.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2.约 75%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60%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3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在游戏中体验运用所学技术成功过标志物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根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特点和学生的篮球技术基础,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变向换手,侧肩护球;难点为:手脚配合。【教学策略】1导入部分:采用问题导入课题(问题:在篮球比赛中,当我们运球线路被对方阻截时,我们该怎么办?停止运球传球突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热身与熟悉球性部分:采用绕场慢跑,绕场运球,各种形式的熟悉球性练

5、习。不仅起到了热身的目的,熟悉了球性,还让学生体会了按拍球的左右上方能使球右左变向的道理,为本课学习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奠定了基础。3实践与提高部分:结合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由分解到完整,由自练到比赛,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因此,在容的布局上采用了原地跨步侧身护球(分解动作)原地跨步侧身护球(自主练习)原地上一步体前变向换手练习(分解动作)原地上一步体前变向换手练习(自主练习)行进间运球 3-4 步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过障碍快乐传递游戏(巩固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拓展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应用与拓展)。这

6、样的设计与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4恢复部分:采用简单、松缓、愉快、学生喜爱的活动游戏:踩线,进行放松运动。既达到放松目的,又愉悦身心。【场地器材】篮球场二块,篮球 50 个,标志物 24 个【教学预计】估计本课的练习密度为 45%,平均心率为 130140 次/分。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 教学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游戏:快乐传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技能目标:约 75%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60%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情感目标:积极主动

7、地参与练习,在游戏中体验运用所学技术成功过标志物的快乐。重、难点 重点:变向换手,侧肩护球 难点:手控制球,上下肢协调配合 课序 教学容 时间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课堂常规与导入 1体育委员集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导入课题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1检查装备 2向学生问好 3问题导入课题 4安排见习生 要求: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1成四列横队集合 2向老师问好 3听、答教师问题 4按教师安排见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集合快、静、齐。组织队形:热1热 6 1.讲解 1绕场1、热身队形:身与熟悉球性 身活动 1)绕场慢跑 2)绕场运球 2球性练习 1)原地高低运球 2)原地体前换

8、手运球 路线、方法 2.用哨声指挥练习 3带领学生熟悉球性 运球时,控制好球,听哨声左右手交换练习 2.随教师一起熟悉球性,听哨声变换练习方法 要求:控制好球,体会使球改变方向的方法 2、球性练习队形:实践与提高 1.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要领:以右手运球为例,向左变向时,先向对方左侧做突25 1讲解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强调重点和难点;辅一挂图作提示,以便学生自学。1.注意力要集中,倾听、观察、思考,理解动作要领 1.讲解示队形:技术图解:破假动作,当对手左移堵截时,突然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反弹到左侧,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步,身体左转侧肩挡住对手,换左手运球前进。2.原地跨步、侧身

9、护球动作 2.讲解示原地跨步、侧身护球动作,用信号指挥学生练习 3.讲解示原地运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方法,用信号指挥学生练习 4.讲解示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方法,指导学生练习 2.练习跨步、侧身护球的动作。练习方法:动作分两拍,准备姿势两手持球于体前,两脚左右开立。第一拍向右侧做假突动作,第二拍右脚向左前方跨出,身体左转侧肩,左手按拍球三次后回位。练习方法:先集中练习再一对一练习。要求:降低重心,跨步及时,侧身压肩护球。2.组织队形同 1 3.组织队形同 1 4.组织队形:3.原地运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4.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3.练习原地拍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动作分

10、 3拍:第 1拍运球右脚向右前跨步,第 2拍向左变向换左手运球,第 3拍右脚向左前跨步。4.进间练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行进间运球 3-4步到障碍物前一步距离降低重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实 践 5.游戏:25 5.讲解游戏方5.积极主动参5.组织队形:与 提 高 快乐传递 方法: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过障碍后,双手持球,用单足跳回起点接力,全组完成后,用时少者为胜。规则:1)教师发令后才开始,前者单足跳过起点线后,后者才能开始。法和规则,组织学生游戏,当裁判 6.讲解学练方法,分配场地,巡回指导 加比赛,相互鼓励,发扬团队精神。6.积极参与,自主学练,自我展示 6.组织方法:分成四

11、组,分别在四个半场,自我展示变向运球接投篮技术 2)每人完成两回,每回用不同的脚跳回。3)最后一名队员先到达起点线者为胜。6.巩固、拓展学习 恢 复 与 小 结 1.放松游戏:踩线 2小结 7 1讲解游戏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2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3提出课后要求 4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5.向学生道别 1积极参加游戏,为本组争光 2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老师小结 3.归还器材 4.向老师道别 组织队形:场地器材:篮球场两块;篮球 50个;标志物24 个 预测平均心率:135-140次分 预计练运动负荷预测曲线图:略 习密度:37-45%课后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步骤清晰、简洁,从学生的

12、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出发,通过原地分解练习,到原地完整技术练习、行进间自主学练,再到巩固、提高、拓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所学技术。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有方法、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学有参照,练有方法。大约 75%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60%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游戏竞赛活动,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又愉乐身心,激发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整堂课教学组织严密,学生练习的密度较大,运动负荷可能比预计的稍大,负荷曲线合理。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篮球基本功较差,对这部分学生还需加强辅导。个别学生课堂纪律不够好,以后应加强纪律教育。另外恢复部分如果改为配乐舞蹈放松,效果可能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