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7991400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4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2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一)关于名字型大小的称法:一古人出名有字; 一般地,婴儿诞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行冠礼时由来宾取字,女 子在十五岁许嫁举办笄礼时取字; (此可复见于礼俗“ 冠礼” )二名和字有关联,它们互为表里,所以字又称为“ 表字” ;名和字有意义上相近相同的关系:屈原,名平,字原;这是由于尔雅说:“ 广平为原;” 名和字有相反的关系:孔子弟子曾点,名皙;点是小黑色,皙是白色;名和字共同构成典故性质;如杨过,字改之; 论语:“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二如何称呼别人: 古人尊对卑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就称字;称呼别人既称名也称

2、字;游褒禅 山记中“ 庐陵萧君圭君玉”,“ 庐陵” 是家乡 ,“ 萧君圭” 是姓名 ,“ 君玉” 是字 ;称别人的号:陆游的号是放翁 ,所以别人就称他为“ 陆放翁”;苏轼的号是东坡 ,所以别人称呼苏轼就叫“ 苏东坡” ;称官爵、称地望(诞生地或住地) :杜甫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别人称他为“ 杜工部” ;李白做过翰林,所以人们称他为“ 李翰林”;王安石是临川人 ,所以别人称他为“ 王临川”;在姓之后加“ 公”(有时会在“ 公” 之后再加字) :如蒋公中正;三关于号的学问点: “ 号” 是古人成人后在社会上有肯定的成果或名望时,又另起的一个称号,故 又称“ 别名”;别名一般由自己起 ,表达自我期望

3、和志趣追求 ;有的号与志趣有关 :陶渊明自号“ 五 柳先生” ,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有些号与对自己有影响的地方有关:苏轼号东坡;白 居易晚年定居洛阳香山,故称为香山居士;有的号跟人物的信仰有关:唐宋时人们信奉佛教,李白 称自己为青莲居士;(二)关于宗法礼俗学问点的梳理:一、关于宗法;(1)庙堂: “ 太庙” :天子的主庙,如“ 入于太庙,仍矢先王” ;历代帝王设七 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 七庙” 作为王朝的代称,如“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在庙堂祭奠时要供奉 祭奠品,祭奠品就叫“ 牺牲” ;盛放祭奠品的食器叫“ 牢” ,大的叫太牢;太牢盛放三牲,因此也把 宴会或祭奠时并用牛羊猪三牲,

4、叫“ 太牢” ;古代祭奠燕享单用羊猪就称“ 少牢” ,如伶官传序中说:“ 以一少牢告庙” ;古人仍会建造相关联的设施来祭奠,比如社稷坛;社是祭奠土神,稷是祭 祀谷神,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坛墠;灭人之国必变置所亡之国的社稷;因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 志;祭奠进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殷祭,指盛大的祭奠,是每五年举办一次的祖庙大祭和合诸神主的 大合祭;祧,是祭奠远祖、始祖的祖庙,成语“ 不祧之祖” ,就是家庙中祖先的神主,辈分远的要依 次迁入祧庙合祭,只有创业的始祖或影响较大的祖宗不迁,叫做不祧;因此这个成语便具有了“ 比如 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 ;“ 祖” 就是祭奠路神,荆轲刺秦王:“ 既祖,

5、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后来祭奠路神,往往要喝酒设宴,所以又称为“ 祖饯、祖筵” ;(2)排行: 古代排 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如孔子字仲尼,别人便叫他“ 孔老二” ;古代称人会用排行(特殊在诗歌中)相称,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3)伦常:“ 亲戚”,古代表示内外亲属 ;中国人有所谓的“ 九 族” 之称,“ 九族” 一般指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高祖,下推至四世玄孙;古代有为亲人守制 之事,陈情表说“ 内无期功强近之亲,外无应门五尺之童” ;父母之丧,满一年就叫“ 小祥” ;满二年就称为“ 大祥”;三年服丧期满就称为“ 服阙”;古人称善事父母为孝 ,友爱兄弟为悌(弟);论语:“ 弟子入

6、就孝,出就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4)守孝文化:“ 孤” 指的是“ 少而无父” ,“ 独” 指的是“ 老而无子” ;父母死,称“ 忧” “ 遭艰” ;父母死,须守孝,称为“ 丁忧” ;父死丁忧,就称丁父忧(丁外艰);母死丁忧,就称丁母忧(丁内艰) ;孝子因亲丧悲伤而受损反常,如仅有骨支柱身体,就称为“ 哀毁” ;丁忧就须穿孝服;古代丧礼规定,父母 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 终制” 、“ (释)终服” 、“ 服阙” (阙,“ 终了” 的意思);服 孝期间,儿子为官,须得辞官;假如朝廷急需此人,丧服未满,朝廷强令出仕,称为“ 夺情” ;另有 一词“ 起复” :封建时

7、代,官吏有丧,服未满而复起用,谓之“ 起复” ;二、关于礼俗;(1)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加冠,由父亲在宗庙中主持,由来宾取字;故男子二十岁 称为“ 弱冠” (“ 弱” 指代身体仍未长成)“ 甫冠(“ 甫” 意为“ 刚刚” )” ;(2)笄礼: 古代女子 已许婚者,十五岁而笄,二十岁而嫁;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许婚,结发上簪;周礼有云:“ 笄冠 有成人之礼,婚嫁有成人之事;”(3)婚礼: 女子出嫁叫“ 适” “ 归” “ 于归” ; (诗经:“ 逃之 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出嫁后回家省亲, 就称为“ 归宁”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吾妻归甯;” 结婚在中国有一套严格礼仪,第一是

8、“ 约为婚姻” ;“ 婚姻” 指的是妇之父母和婿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父母;选好结婚的日子,需要男女双方年月日的干支六个字相合,这称为“ 六合” ;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这就是“ 结发”,比如“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4)尊卑问题: 这涉及“ 左右”的问题,古代常以东为左,席位以左为尊,故现在都会说“ 虚左以待” ;室内座次就以东向为尊,次之南向,次之北向,最末为西向;但是要留意的是在官位上一般以右为上,以左为下;比如成语“ 无出其右” ,意思是没有谁能超过他; (5)出访礼: 古人出访

9、礼节繁复,且要有信物, 苏武传“ 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 ,“ 节” 就是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王维陇头吟:“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出访的时候要带礼物,荆轲刺秦王“ 持千金之资币物” ,“ 币” 指“ 财物” ;出访有礼节,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 斋戒” 指的是古人在祭奠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真诚;(三)关于古代官职常识方面的梳理 一古代百姓和官员分别有一些说法:古代设官分职 ,事各有专司 ,故称有司(意思是“ 有关部门” ) ;平民穿白衣 ,柳永有词云 :“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

10、卿相 ;”黔首:以黑色头巾作为出门的行头,表示一般百姓;布衣称为“ 褐” ,这是一般百姓的衣物;所 以称“ 释褐” 就是脱去布衣,换上朝服,意思就是“ 做官” 的意思;二关于官员官职的授予和上任:古代授予官员官职可以用“ 拜、除、授” 等字,皇帝授予官职,臣子接受,称为“ 拜命” ;臣子就任,称为“ 就职” ;但有的人不接受官职,就叫“ 不拜” (“ 拜” 意思是“ 接受” );有的是不去就任官职 ,就叫“ 不就”; 官员刚到任就叫“ 下车”;成语“ 下车伊始”,最初的意思就是官员刚上任;官员到任须工作:“ 视事” ,官员到职工作,如“ 视事三年,帝嘉赏有加” ;“ 典” 具有“ 掌管” 意,

11、比如“ 身屡典军,搴旗数矣” ;“ 录” 总领,比如“ 录尚书事” ,意思是“ 总领尚书事宜” ;“ 董” 意思是“ 督查” ,比如“ 明帝亲董军事” ,意思就是“ 明帝亲自督查军事” ;“ 总” 意思是“ 统领、统管” ,比如“ 司徒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 ;“ 辅赞” 意思是“ 辅佐” ,如“ 费禕有辅赞之功” ;“ 襄事” 意思是“ 成事” ,如“ 甫抵家襄事而卒” ;官员获得职务后,有肯定的职位和等级 ,这叫“ 秩”;服官任满 ,便称为“ 秩满”;官员每隔一段时间又须考核,古代称为“ 课” (凡定有程序而试验稽核者,皆定为“ 课” );三关于官职授予的方法: 这涉及到三种方式方法; 征

12、聘制; 这是由上而下的征聘制;涉及到这些词语:“ 聘” “ 命” “ (连)辟” “ 召” 等;“ 公交车” ,汉武帝时,特殊设置了该官署;责任就在于负责臣民上事或征聘贤才;明清时代,就专指举人进京应试;如近代闻名的“ 公交车上书” ,就是参与会试的 100 多人写奏章向皇帝言事的历史大事;推举制; 这是由下而上的举荐制度;常常使用的动词有“ 举” “ 察” 等词 ;汉代特地设立了“ 孝廉” 和“ 秀才” 两个科目,要求地方官员举荐贤才 ;“ 孝廉” 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吏的一种科目 ,主要内容是“ 孝顺亲长 ,廉能正直” ;而“ 秀才” 就主要选拔“ 才之秀者” ;科举制;(科

13、举制后有特地章节)四关于官员官职的变迁:表示官职升迁:“ 擢” ,提拔,一般是指在原官的位置上升官;古文仍会使用“ 超擢” ,意思是越级升迁;“ 加” ,表示“ 加封” ,就是加封一个新名号新官爵,如“ 加太子太保” ;“ 陟” ,进用,“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表示官职的贬职: “ 罢” ,它指的是放遣,开除,不为其定罪名但是免除其官;“ 免” ,意思是“ 罢职” ,前面往往会加上由于什么而被罢职,如“ 以病免” ,意思就是“ 由于病被罢职了” ;官吏谪降称为“ 谴” ;除去名籍,取消其原有身份,这称为“ 除名” ;近似的仍有“ 削籍” ,官吏被革职后,在官籍中除名;“ 贬” 指代官职的贬谪

14、,如刘禹锡“ 贬为连州刺史” ;“ 左迁” ,表示贬谪,如李白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 ;专出名词“ 迁客骚人” ,也表示被贬谪的官员;“ 下除” ,表示降职处理;“ 放” ,既可以指京官改放外官 ,也可以表示流放 ;比如“ 屈原既放 ,行吟泽畔”;“ 出”,表示调出京城到外地为官,如“ 出为豫章郡守” ; (此字和“ 入” 相对,“ 入” 表示从地方调入中心;)表示官员调任职务:“ 转” 表示迁职,如“ 以军功稍迁太尉从事中郎,转谘议参军” ;“ 改” ,就是“ 转变官职” ,比如“ 改同州通判” ;“ 调” 表示迁转,如“ 以资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年不得调,无所知名;”值得留意的是“ 迁” ,这

15、个字既可以表示提拔,又可以表示降职,仍可以表示平调;降职很简洁,一般使用“ 左迁” ,如李白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仍有一个词语“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这个也往往指代贬官;“ 迁” ,作为平调和升官,主要看迁前的官和迁后的官是同级,仍是不同级别;同级 就是平调,不同级就是升官 ;表示兼任和代理官职的 :官高而兼低职者曰领 ,官卑而职高者曰视 ;“ 摄”意思是“ 代理” ,比如“ 摄政” 就是代理君主处理国政;“ 署” 指代理、暂任、试充官职,比如“ 请 署功曹,委任政事” ;“ 权” 也是“ 代理” 的意思 ,“ 权知通州” ,意思就是“ 临时治理通州”;“ 行”名师归纳总结 第 2 页,共

16、17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也是“ 代理” 的意思,“ 行大司马府事” ,应当翻译成“ 临时代理大司马府事务” ;五关于官员的离退职:离退职有依据规定退的:古人退休,也就是舍弃仕途,就叫“ 致仕” ;古人年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曰“ 悬车” ;退休也有自己要求退的: 比如“ 投劾归” ,是“ 投递引 罪自责的辞呈而回家” ;又如“ 请告” 是指臣工恳求休假或退休;又如“ 乞骸骨” ,古代官吏因年老 自愿恳求退休,意思是“ 要让自己的骸骨得归葬家乡” ;又如“ 移疾 /移病 /引疾” ,官员向朝廷写奏 折称病,多指居官者求退的婉辞;说到

17、疾病,需要留意两个字“ 革” “ 亟” ,假如前面加了“ 病革”或者“ 病亟” ,意思是“ 病得特别严峻” ;假如用到了“ 瘳” “ 差” 和“ 瘥” 三个字,意思是“ 病 除” ;六关于官员死去 :官员死去会有追赠,这种追赠一般在下葬前,有时会在死后如干年,古文中一般 用“ 赠 +官名” 来表示,如“ (追)赠太子太保” ;朝廷赏识的官员,或作出巨大奉献的官员,朝廷 会赐予肯定的财物来办丧事,这就是“ 赙” ;比如“ 赙绢一万匹” ;另外,就是朝廷仍会赠予谥号,有些谥号是褒奖,有些谥号是贬低;(四)关于中国官职的梳理(之二)一中心官职:1.秦汉有所谓的“ 三公九卿” 制度;“ 三公” 是指“

18、 丞相”(承旨辅国政)、“ 太尉” (掌全国军事)、“ 御史大夫” (皇帝秘书长兼管监察) ;“ 三公” 又称为“ 三司” ,西汉末,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 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 (九卿就不多谈了)2.三省: 隋唐后,逐步建立了“ 三省六部” 制度;三省就是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制度;中书 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行政;三省首长同为丞相;中心始终在分丞相之权,唐代的三省制度就 是明证,而后唐高宗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权力太大,官位太高,便不轻易将这两个职位授予别人,常 在他官的职位上加上“ 参议朝政” 、“ 参议得失” 、“ 参知政事” 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 执行宰相职务

19、的称为“ 同中书门下三品”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代简称为“ 同平章事” ,而“ 参 知政事” 就称为了副相;3.尚书令: 带“ 尚” 字的官职很多,基本上指皇帝的私人服务团队,比如“ 尚服” “ 尚衣” “ 尚仪”等等;“ 尚书” 最早是帮忙皇帝掌管章奏的内务官员,但魏晋后,尚书权力逐步变大,隋唐时成为了 执掌国家行政的最高机构;尚书省中最高长官就是尚书令;唐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在其即位称 帝后,此官不在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丞相;4.首相: 古时宰相之职,或数人同任,居首位者称首相;“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典宪,首相韩琦每谘访焉;”5. 宰相: “ 宰相” 最早见于韩非子

20、 ,而正式设置为官员就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设北宰相府和南 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本为泛称把握政权的大官,后来用以指历代帮助皇帝、统领群僚、总览政 务的最高行政长官;6.首辅: 明代废止宰相,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高校士的职衔草拟诏谕;后来高校士逐 渐参与朝政,成为了实际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叫元辅或首辅;7.六部制度 吏部:掌管四品以下官吏的任免、铨选、考绩、升降等事宜;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右;户部: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管礼乐、祭奠、封建、宴乐、学校及贡举等政令;兵部:主管中心和地方武官的选用、舆图、兵杖、军马、战令等事宜;刑部:掌管刑法、狱讼等;工部:掌管

21、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为便利记录,高阳化用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将之改为“ 户部富,吏部贵;礼部贫,工部贱;刑部威,兵部武;” )各部长官称为尚书,副手称为侍郎;部下设司,司的首长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二地方官员朝代县级行政单位县以上行政单位秦代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为秦代称为“ 郡守” ,汉代称之为“ 太秦汉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为长;守” ,(后因太守监管军事,所以又称为“ 郡将” ;)名师归纳总结 称为令称“ 州” 时长官为“ 刺史” ,称郡时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隋唐长官为“ 太

22、守” ;古人把刺史或太守 称为“ 使君” ,相当于两千石的官;宋代派遣中心官员执掌县政,称“ 州” 由中心派员前往治理,称“ 知宋为“ 知某某县事” ,简称“ 知州军州事” ,简称“ 知州” ;县” ;明代省级长官称为“ 左右布政使” ;明代有战争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 明清 理军务,称为“ 巡抚” ;遇有军事问 题不能解决,就派总督处理;总督巡抚为临时差使,不算正式地方官;清 代总督巡抚称为固定的封疆大吏三地名的表示方法:1实名标记法:即在实际地名后 +行政单位名;比如“ 庐陵郡” “ 豫章郡” ;2. 借代标记法:古人常常用部分代整体 ,如“ 阙” “ 阙下”;“ 阙” 本是皇帝之所居 ;

23、古代便用“ 阙”“ 阙下” 表示皇宫;如“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又如“ 阊门” 本是苏州的一座一般的门,后来就专 门指代苏州;如“ 重过阊门万事非,何事同来不同归?”3.阴阳标记法:“ 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比如“ 洛阳” 就在洛水的北面;“ 衡阳” 就 在衡山的南面;“ 淮阴” 在淮水的南面;“ 山阴” 就在会稽山的北面;4.用“ 左、右” “ 东、西” 标记法:就方位上来说,“ 左”=“ 东” ,“ 右”=“ 西” ;比如“ 江东”=“ 江左” ,表示长江以南地区;“ 江右”=“ 江西” ,指长江以北地区;四表达官吏工作和态度的一些重要词语:希指:也可以写成“ 希旨” “

24、 希意” ,意思就是“ 迎合在上者的意旨” ,如“ 张显威权震朝廷,公卿希指,奏显位次太傅下 ,三公上;” 仍可以将其拆开来 ,“ 希某人指” “ 希某人意” “ 希某人旨” ,这里就更加将在上者表现出来了;【学问拓展】交通:相互勾结;假借:宽容,如荆轲刺秦王 :秦舞阳色变震恐,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优容:宽容,如“ 上以宣名儒,优容之” ;按部:巡查部属;按行:巡行;“ 廉得” “ 廉问” :查考,查访,如“ 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 重论之;” 按问:审查讯问;录囚:讯视记录囚徒之罪状,如“ 录囚南畿” ;a. 拜表、拜章、拜疏:上

25、奏章;如陈情表 :“ 谨拜表以闻;” 意思是“ 我谨慎地上奏章来使(皇 帝)听到(我的恳求) ;”b.抗章:上章直言; c.抗言:大声说;(宣言:扬言) d.抗节、抗志:坚守 平素志向,不动摇不屈服;e.折节:转变平素志向;如“ 折节读书” :转变平素志向,仔细读书;f. 当下对上(特殊是臣子对君主)陈述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往往会用“ 伏” ;比如陈情表:“ 伏惟 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学问拓展】表示委婉地陈述自己看法的词仍有很多;“ 窃” :“ 私下里;” 表示陈述自己的见解和主见 ;比如“ 臣窃以为不如开源节流”;“ 愿” :表示“ 期望” ;比如“ 愿陛下亲之信之”

26、;g.面折:当面批判;比如“ 昌黎面折之” ;意思是“ 韩愈当面批判他” ;(五)关于古代的计时方法的梳理:一、一天之内的计时方法: 古代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分别为夜半、鸡鸣、昧爽、平明、早食、隅中、日中、日昃、哺时、日入、黄昏、人定;中国人又喜爱用十二生肖 去表现这十二个时辰;对比图如下: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夜半鸡昧平早隅日中日昃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子鸣爽明食中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二、一年的计时方法:1.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最早使用年号纪年法,始终使用到末代皇帝溥

27、仪;第一个年号就叫“ 建元”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最终一个年号叫“ 宣统” ;年号一般使用两个字,有时也会使用四个字,如宋太宗有个年号就叫“ 太 平兴国” ;明清之时,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除了明英宗朱祁镇,他有两个年号,由于他两次 登极做皇帝;【学问引申】 改元:汉武帝即位以后,以“ 建元” 为年号,以后新君即位,按例在次年改用新年 号纪年,称“ 改元” ;其间一帝在位,往往多次转变年号,也称“ 改元” ;2.干支纪年法 :干支:古人用以纪年记月记日的十干十二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

28、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次相配,六十年一个轮回,俗称为一甲 子;【学问引申】 纪:“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古人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 一纪;秩:十年为一秩;期:“ 满” 的意思,比如“ 期年” 就是满一年;“ 期颐” 就是满一百年;与此相同的仍有“ 弥” 字;旬:一般指十天;比岁:每年,连年;如“ 此后四年,卫青比岁十余 万众击胡;”(与此意相同的仍有“ 属” ,比如“ 属年” ;这是由于“ 属” 有连接的意思;)浃 日:十日;浃月:两月;浃岁:一年;信宿:连住两夜;左传:“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 信为次;”【学问引申】 “ 朔”

29、每月月首,“ 晦” 每月月末,“ 望” 每月十五,“ 既望” 每月十六;这些都 是依据月亮显现与否和月亮的外形特点来表现的;(六)关于皇帝的那些事儿 一别名: 陛下:天子必有近臣执兵器陈设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 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天家:百官小吏称皇帝为天家;车驾和銮舆:以皇帝所乘车马作为指代;比如“ 车驾幸南都” ;寡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二皇帝的亲属:太上皇:一般指皇帝的父亲 ,或简称上皇;一般为皇帝父亲生时的尊号;太子:皇帝的儿子,一般是封建时代嗣君的称呼;表示储君的仍有“ 太弟” (指

30、皇帝尊其弟之称,一般指皇 帝诸弟中定位皇帝的继承者) 、太孙(皇帝的长孙,历代王朝多在太子死后,册立太孙,以继帝位);【学问牵引】出阁:古时称公主出嫁,也指皇子出就藩国;后来“ 出阁” 表示女孩子出嫁;三皇帝的住宅:潜邸(龙邸):皇帝未正名分以前的宅邸;东宫:太子所居住的宫殿;禁中:皇帝宫中称禁中;言门户有禁,非侍卫以及通籍之臣,不得入内;行在(行在所):封建帝王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所至之地;行宫: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四皇帝登位的说法:登极:帝王即位,也称登枢;北极为天枢,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人君之象;故交君登位称登极,或 称登枢;践祚:指天子初即位,升宗庙东边的台阶去主持祭奠;后

31、来直接称皇帝登极为践祚;禅让:五皇帝的出行和出逃:巡狩:天子离开国都而巡行境内;有时也指代天子的出逃;御(幸):可以指代天子到达某地;播越:离散流亡(这里也可以指代一般人)六皇帝的命令和回复: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给臣子的文书命令;“ 优诏” 指皇帝下发的褒奖性诏书;“ 温诏” 指情辞恳 挚的诏令;【学问拓展】藤黄:旧时皇帝之诏书,由礼部用黄纸誊写,便称为藤黄;制:帝王的命令;秦以后专指皇帝的命令;敕:汉制:凡官长告谕僚属,尊长告谕子孙皆可谓之为敕;南北朝以后,始专称皇帝的诏令;报:回复;如“ 章屡上,不报;”留中:君主把臣子所上奏章留在宫中,不批复,不交议;七皇帝的日常生活: 经筵:古代帝王为

32、研读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废朝:停止朝会,古代皇帝由于 天象异变、功臣死亡或其他重要现象而停止上朝;八皇帝的病重和死亡: (常人生病可见“ 关于中国官职的处理之一” 之五)大渐:病重;“ 渐” 者,剧也;另外仍有“ 不豫” ,这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帝不豫,口占遗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大行:一去不返;臣下讳言皇帝死亡,故用大行作比如;汉以后称皇帝死为大行,帝死停棺未葬者 为大行皇帝;殡天:皇帝死去;崩殂:帝王死曰崩;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晏驾:古代讳言皇帝死亡,就曰晏驾;不讳:死亡的隐

33、晦说法;如明史商辂传梓宫:帝后所用梓木做的棺材;附录:中国关于死的说法:“ 如有不讳,礼宜从厚;” 按位置分: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一般官员死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按年龄分:不满二十岁死叫“ 殇” ,但已经订婚者不称“ 殇” ;青壮年死谓之“ 夭亡” ;老年死 谓之“ 寿终” ,如是家族中最高长辈,男加“ 正寝” ,女加“ 内寝” 字样;按特殊缘由可分为:为某事舍命曰“ 殉” ,死于外地称为“ 客死” ,死于非命曰“ 凶死” ;按宗教分:道士死曰“ 羽化” ,如苏轼前赤壁赋:“ 羽化而登仙;”九庙号、谥号、年号、尊号 1、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

34、宗的名号;这种制度起于殷商,汉代后成为历 代定制;太祖:后世称开国皇帝为太祖;太宗:开国其次代皇帝的称号;2.庙讳: 已死皇帝的名讳;这就是“ 避讳” 了;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3.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朝廷依据他们的生平事迹赐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谥号常用一些特定的词,往往赐予特定的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a.褒扬的,如经天纬地曰文,C. 布义行刚曰景,圣文周达曰昭;b.用于批判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表示怜悯的,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个字的,如周平王、郑庄公、赵孝成王等;后世除皇帝外

35、,谥号大 多用两个字,皇帝只用一个字;取谥号一般在下葬的时候,所以直接说“ 谥文贞” ;也有死后一段时间才追赠的,这就叫“ 赠谥文 贞” 或“ 追谥文贞” 了;后来除了朝廷给谥号外,一些出名望的人死后,其亲友也会依据其生前的情形赠一个谥号,这就是 私谥;比如陶渊明谥号是“ 靖节” ;唐代以前,对已死的国君称谥号;唐代以后,对已死的国君就称庙号;辨论的方法是看到某某帝就 是谥号,看到某某祖某某宗就是庙号;比如隋炀帝就是谥号,宋仁宗就是庙号,明太祖也是庙号;4.年号: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汉武帝之前纪年用甲子 ,帝王均无年号 ;自汉武帝即位,始有年号,年号正好就叫“ 建元” ;年号一般用

36、两个字,有的也会有四个字;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可 能会有很多个年号;明清以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除了明英宗,由于他做过两次皇帝);【关于“ 改元” ,见“ 纪年法中干支纪年法” 的学问拓展部分】5.尊号 尊崇帝、后的称号;嗣位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也称为尊号;唐以后,更在现任皇帝 、皇后号上再加称号 ;如唐朝武后加尊号为圣武皇帝 ,玄宗为开元神武皇帝;(七)关于人年纪的说法:豆蔻年华:比如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岁月;出于唐杜牧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志学之年:十五岁,得源于孔子“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束发:十五岁左右古代男孩成童,要将

37、头发束扎成髻;既笄:表示女子刚举办笄礼,也就是说女子到了十五岁;破瓜之年: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 破瓜之年” ;表示十六岁的仍有“ 二八年华” ;甫冠(弱冠):表示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表示男子三十岁;不惑之年:表示四十岁;知天命:五十岁;耳顺:六十岁,或又 可称为“ 甲子” ;强仕:曲礼说:“ 四十曰强而仕;” 说的是男子年纪四十,智虑气力皆强大,可以出仕;后以“ 强仕” 为四十岁之代称;如明史岳正传:“ 而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仕,今用尔内阁,名师归纳总结 第 6 页,共 17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尽力辅朕;”悬车:表示

38、退休了,古人七十岁退休,所以“ 悬车” 就是七十岁;(八)关于科举考试、训练和文化典籍:一关于科举考试:考试 考试 考试 别名 主考 中式 第一名 考试 创始人名称 时间 地点 称呼 内容乡试 秋季 省城 秋闱 礼部 举人 解元 四书、会试 春季 京城 春闱 礼部 贡生 会元 五经、元朝皇策问、庆年间殿试 春季 皇宫 皇帝 进士 状元 八股 武就天文;时代1.殿试前三名: 状元、榜眼、探花;明清时一般称此为“ 赐进士及第” ;2.连中三元: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中第一名,这就叫“ 连中三元” ;明史 .商辂传:“ 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会试、殿试皆第一;终明之世,三试第一者,辂一人而已;”

39、3.乡试: 科举时代,每三年,各省集士子于省城,朝廷选派正副考官,考试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谓之乡试;中式者称为举人;4.会试: 元朝皇庆二年诏行科举,举人各给解据,谘送礼部会试,会试之名始此;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各省举办考试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为会试;5.殿试:科举时代,帝王于宫殿之内考试贡举之士称殿试;唐武就天策试贡人于洛城殿 ;宋开宝五年,礼部试进士诸科三十八人,太祖诏对讲武堂,始发榜,得进士二十二人,皆赐及第,自此省试之后行殿试,称为常制;元朝无殿试,省试之后再试于翰林国史馆;明清两代,省试之后集中到京师会试,会试中式后再行殿试,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进士及

40、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如干名,进士出身;三甲如干名,同进士出身;二关于训练:1. 庠序: 指古代的地方性学校; 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 国子监: 国子监是隋朝以后的中心官学,为中国古代训练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其设立相对于 太学 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训练治理的职能;3.太学: 古学校名,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明以后,不设太学,只有国子监,在监读书的同学称为太同学;三经典常谈1.儒家经典:“ 四书”;“ 四书” 是高校中庸论语孟子;记它很简洁:“ 孟子在高校中用功读论语;”谈“ 五经”;“ 五经” 指

41、“ 诗书礼易春秋”;具体地说就是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五经” 之名起于汉武帝;【学问拓展】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称为“ 诗” “ 诗三百” ,汉代被尊为经典,故称为诗经;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小雅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词,实际存世三百零五篇;全书分为“ 风雅颂” 三体;汉代传诗者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已亡轶;故今称诗经者,皆指代毛诗 ;【学问拓展】 六艺:周代官学要求同学把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 御”是“ 驾驭马车的才能” ;六艺, 也可指春秋时期孔子开设私学所授的儒家六经;指, 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乐在秦始皇“ 焚书坑儒

42、” 中失传;【学问拓展】经传: 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 经” 是作为典范的书,比如诗经;“ 传” 就是因为儒家典籍的意思有后人不能读懂的地方,意义有难以明白的地方 ,所以就用“ 传” 阐明之 ;说白了,“ 经” 是儒家典籍原文;“ 传” 是后人对儒家典籍的阐释;韩愈师说:“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十三经”;“ 十三经” 的记诵方法是:“ 四书” 中的论语孟子;“ 五经” 中的 诗经尚书周易,然后从礼记中分出三部: 周礼仪礼礼记,再从春秋中分出三部 :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最终加上孝经尔雅;【学问拓展】谶纬之学:古代汉族的儒家神学,是谶学和纬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名师归纳总结

43、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成语“ 一语成谶” ,指说了一句不好的 话便成了真;“ 坟典” ; 所谓“ 坟典” ,是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2.历史典籍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 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公 家、列传、表、书;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000 多年的历史;体例包括本纪、世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本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

44、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 宗为止,共 1300 多年的历史;本书试图总结出很多的体会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九)古代节日学问梳理 人日:又称人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七 ;本节日出自女娲造人的传奇 ,后来每至人日 ,古人都有头戴“ 人 胜” (一种头饰)的习俗;唐代之后,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登高宴会群臣;据说正月初七日天气晴 朗,就主一家人口平安;元日: 正月初一;社日: 社日是古代农夫祭奠土地神的节日,分为春社和秋社,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寒食: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 ,相传为春秋时晋文公因放火烧死功臣介子推;人民怜悯介子推的遭受,便在他的忌日禁火冷食,以后相沿成俗,便称为寒食;端午:端午节时间在农

45、历每年的五月初五,相传和屈原自投汨罗有关;本节日的特色是吃粽子,划龙 舟;乞巧节: 又称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和民间传奇牛郎织女有关,这个节日往往会勾起人 们的乡愁;之所以称之为“ 乞巧节” ,缘由在于织女织出的布可以变成天上的彩虹;女孩子祭拜织女 就是期望自己的女工能更上一层楼;这个节日常常显现在中国的诗歌中,或写想念家乡之情,或写思 念情人之意,甚至仍有把天上那对人的忠贞化成现实的期望的;重阳: 又称登高节、老人节;这个节日,可以登高,喝菊花酒等等,王维闻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便是身处异乡的人因重阳节而对家乡的想念;除夕: 年底;这一天是中国人的团员佳日;中国人在这一天有守岁的习俗;2022 高考成语分类积存【一】望文生义类 1、火中取栗: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如受人利用,冒 险出力却一无所得;2、不为已甚: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批判或惩罚适可而止;3、望洋兴叹:比如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4、司马青衫:比如因遭受相像而表示的怜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