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7795820 上传时间:2022-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太空一日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请大家猜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这时我说的是什么啊?(月亮)在我们古代,人们对于月亮有着不尽的遐想和眷念,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人们幻想有朝一日飞上月宫。1969年7月21日,幻想已经变成现实,人类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月球。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

2、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时刻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作者介绍: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

3、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三、大声朗读,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掌握重点词语。多种形式读写以下重点生字、词语。轰(hng)鸣 炽(ch)热 紧绷(bng)低频(pn) 赫兹(h z) 轨(gu)道掌握以下重点词语。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摩擦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携带随身带着。删掉去掉。轨迹点在空间移动的路径。炽热温度极高,极热。蒸汽水蒸气。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点拨:本文真实地记录了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4、的全过程。四、精读课文,自主探究精读,就是仔细认真地读,精心研读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对读物作全面、精细、深入地理解。1、组织学生小声默读课文,自主探究以下问题:(2)杨利伟进入太空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3)“载人飞船”指的是什么?2、全班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明确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2)火箭起飞飞船升空飞船巡游飞船返回、着陆。(3)“载人飞船”指的是“神舟”五号。五、小组交流,重点分析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以下问题:(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5)火箭逐步地加速时,杨利伟的感受是怎样的?(6)杨利伟发现了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现象,有什么作用?2、组内交流学习

5、成果。3、全班交流组内合作探究中的疑难问题。明确答案及学习技巧:(4)课文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神舟”五号点火、升空、巡游、返回、着陆的过程,生动地再现了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全过程,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5)火箭逐步地加速时,杨利伟感到了有压力在渐渐增加。但曲线变化比训练时还小些,杨利伟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杨利伟感到非常痛苦。(6)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不应当有这种情况出现。经过研究,我们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

6、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六、合作探究,难点突破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以下问题:(7)在载人飞船上杨利伟看到了什么?杨利伟不可能看到什么?(8)归途中杨利伟为何紧张以至惊慌?(9)接地时,杨利伟做的两个判断是什么?2、组内交流学习成果。3、全班交流组内合作探究中的疑难问题。明确答案及学习技巧:(7)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地球不是呈现球状,而是一段弧,在太空中,杨利伟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杨利伟没有看到长城。杨利伟也没见到外星人!杨利伟没有看见,也不可能看见卫星或其他航天器。因

7、为在设计轨道时要避开其他的航天器。杨利伟的确看到了类似小尘埃的东西。我看到不时有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像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8)首先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但接着看到的情况让杨利伟非常紧张。杨利伟看到右边的舷窗开始裂纹。外边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杨利伟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一看到窗

8、玻璃开始裂缝,我紧张了,心说:完蛋了,这个舷窗不行了。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不是同样的材料。(9)接地时,我第一个要做的是判断是否落在实地,第二个要做的是切伞。伞不切的话,它会乘风带着飞船跑。以前做实验的时候,这个1200平方米的大伞带着像球一样的返回舱,顺风跑起来汽车都追不上,而且它还边跑边颠簸,人在里边会被颠坏。七、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0)谈谈学了本文的感受?全班交流明确问题的答案:例:“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几代人为了实现飞天梦而做出不懈努力的结果,所以人们激动、自豪、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

9、之情。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惊心动魄,也令我们热血沸腾。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这一里程碑的事件使我们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一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更加繁荣富强,国泰民安。八、课堂总结同学们,这篇文章以时间的先后为线索,介绍了“神舟”五号点火、升空、巡游、返回、着陆的过程,生动地介绍了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全过程,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时隔两年,“神舟”六号再次飞向太空,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我们更应该发奋学习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太空一日杨利伟火箭起飞飞船升空飞船

10、巡游飞船返回、着陆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的“预习案”。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及学生在网络上的探究活动和反馈,我觉得本节探究活动有一些收获。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工具,渗透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过程中,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利用网络上超文本的特性,和人类思维的自然联想,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把信息的使用和控制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学习。网络小组协作和个别化教学可以实现有差异教育,培养与人分享、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本节课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有不足: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不一,在小组协作中,有的小组成员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处理;学生网络探索的主动性不足;由于课时所限,课外探究任务的完成有些难度。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出需要的材料,自主互助讨论交流,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神舟”五号发射的意义,感受太空一日的惊心动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教师可以精益求精,使教学效果更好。教学相长,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