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2679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太空一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 太空一日 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3.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2.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二、 作者简介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

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著有天地九重一书。三、 写作背景太空一日是选自杨利伟的天地九重,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四、知识链接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

3、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五、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炽热( ch ) 负荷( h )五脏六腑( f ) 千钧重负( jn )俯瞰( kn ) 屏息凝神( bng ) 2.解释下面的词语。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俯瞰:从高处往下看。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屏息凝神: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六、层次结构本文可分几部分?如何划分?明确: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7):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及火箭产生共振时,“

4、我”经受的痛苦。第二部分(18-29):叙述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表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第三部分(30-39):叙述“我”在太空中遇到的困难及神秘的敲击声。第四部分(40-67):叙述“我”回航时惊心动魄的过程。七、研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2)“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读杨利伟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表

5、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3)“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4)第12自然段从叙述顺序上看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插叙。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2.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明确: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2)作者特别交代在飞船

6、中特意俯瞰首都北京的细节,说明了什么?明确:表明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3)“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明确:心情: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4)简要概括“我”在载人飞船上看到的情景。明确: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状。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国的方位。特别仔细地分辨了中国各个省的方位。俯瞰了首都北京。看到了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3.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从结构

7、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2)“本末倒置”的错觉指什么? 这种错觉会产生什么后果?明确:“本末倒置”的错觉指朝上坐时会感觉脑袋冲下的倒悬错觉。(3)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在太空听到的“敲击声”是神秘的?明确:因为这个敲击声没有规律,不知从何处传来,也很难描述出它准确的声音,所以作者说这个敲击声是神秘的。(4)“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明确: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给“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航天员讲会产生怎样的错觉和怎样克服这

8、种错觉。对于神秘的敲击声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4.阅读第四部分,回答问题。 (1)“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明确:误认为舷窗的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2)作者为什么用单独的一段将飞船停住的时间详细地写出来?明确:这个时间是有历史性纪念意义的。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神舟五号”成功的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同时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值得骄傲和纪念的时刻。(3)“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这段过程”指的是什么?明确: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4)

9、“外面来人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以之结尾,嘎然而止,令人回味;写出了“神五”飞天取得成功,写出了作者放松的心情。 八、合作探究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明确:(1)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理或举动:以为要栖牲了,顽强忍受。(2)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3)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4)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

10、没事。(5)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或举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明确:(1)作者特意强调自己没有看到长城,也叮嘱其他航天员在太空中仔细看,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2)回到地面后,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太空中的敲击声,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总是觉得不像,就不签字。(3)文章对时间和数据的表述详细而准确,语言表述十分严谨,也是严谨态度的表现。如: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的飞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4)不知道那些是什么

11、,我认为也许是灰尘,也可能是太空垃圾。3.句子赏析。(1)“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这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火箭起飞时,作为中国首飞的航天员的“我”当时的紧张状态。(2)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明确: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明确: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4)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

12、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明确: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九、本文主旨通过作者对自己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述,体现了中国航天工作者沉着、冷静的品质和严谨、科学的态度,也抒发了作者作为中国航天员的自豪之情和对祖国、对航天事业、对亲友的热爱之情。十、文本特色1.巧用小标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真实地再现航天过程中最受人关注的情景,体现了选材和安排材料的主次。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生动严谨。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

13、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历所感,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3.结构清晰,穿插补叙作者在叙述航天过程时,也穿插了落地后的一些介绍,每个标题详细叙述了在航天过程中的感受最深的情节,作者在介绍每一个情景后,都有落地后的文字,这些文字不是多余的,而是对前面文字的一种补充和印证,更加体现了作者描写的真实性,反映了一个航天员的严谨的科学精神。课后作业数字来源于实际,它能客观反映现实生活。重视数字,用数字说话,给人一种可信的感觉。如本文作者就用数字说话,比较详细地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它们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因为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实验得出的。请你也用列数字的方法写一段话,介绍一种事物。(100字左右)答案:葵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到了成熟的季节,有的葵花达一两米高,甚至三米多高。杯口粗细的茎秆上顶着一个金灿灿、沉甸甸的大花盘,大花盘在肥大的葵叶衬托下,真有气魄,真威风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