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775096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4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b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x(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第1页/共31页失业:含义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凯恩斯分类:摩擦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引起的失业自愿失业:工人不原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其他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阶段。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

2、原因造成的失业,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充分就业第2页/共31页充分就业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货币主义针对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提出了“自然失业率”概念。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大多数经济学家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第3页/共31页财政政策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某某军需品、机关公用品、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

3、、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收入税收发行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公众对政府的债权第4页/共31页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财政政策的自动调节与主动调节自动调节: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主动调节:政府有意识实现所谓反周期的相机抉择的积极财政政策第5页/共31页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期自动抑制通胀,在衰退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内在稳定经济功能主要通过三项制度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指转移支付,包括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农产品价格维持

4、制度第6页/共31页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政府转移支付: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CAD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第7页/共31页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案例:(美国)牛奶和牛奶制品行业很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十分重要。政府要制定牛奶的健康标准,并对牛奶及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是法律规定的购买多余奶制品以保持政府控制的保护价

5、格(价格下限)的单位,它堆积了大量的黄油、奶酪以及无脂干牛奶-大约是每年消费量的10%。目前的价格下限是每磅13美分。第8页/共31页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功能的有限性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效果比一般自发性支出(如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产生的效果要小,因此,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作用毕竟有限斟酌使用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为保持经济稳定,政府要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第9页/共31页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衰退时,削减税收,降低税率

6、,增加支出以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胀时,增加税收,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需求管理:斟酌使用、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第10页/共31页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功能财政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预算盈余。但对之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追求年度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订和实行。可见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贯彻。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第11页/共31页周期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收支平衡,这是世纪年代大危机前普遍采取的政策

7、原则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繁荣,财政盈余萧条,财政赤字周期预算平衡第12页/共31页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经济繁荣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相反,衰退期则盈余减少,赤字增加繁荣期,收入水平上升,税收自动增加,转移支付自动减少,引起预算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二是财政政策变动因此,用预算盈余或赤字来衡量财政政策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就需要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第13页/共31页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Budget Su

8、rplus含义:在潜在GDP(GDP*)基础上产生的BS,记为BS*公式:作用:从BS*判断应实行什么政策:(BS*BS)0(GDP*GDP)0经济萧条,应实行扩张性政策。从BS*判断已经实行了什么政策:BS*增加 t增加实行的是紧缩性政策第14页/共31页赤字与公债赤字财政政策具体操作:造成财政赤字后,政府委派财政部发行公债,卖给中央银行;央行支付货币给财政部,财政部用货币进行各项支出,刺激经济;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公债,调节经济。在美国的演绎第15页/共31页李嘉图等价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当政府减税并有预算赤字时,消费者对他们税后收入的增加的反应是更多地支出李嘉图等价(Ricardian eq

9、uivalence)消费者是向前看的,他们的支出不仅基于其现期收入,而且还基于其预期的未来收入向前看的消费者认为,政府今天借贷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不会鼓励消费者更多的支出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向前看的预期,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因此,用政府债务筹款等价于用税收筹款。向前看的消费者是许多现代消费理论的中心第16页/共31页李嘉图等价李嘉图等价的含义是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影响消费。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着的未来税收责任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私人与公共储蓄之和保持不变第17页/共31页李嘉

10、图等价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捍卫者相信,未来税收前景对现期消费的影响并不像李嘉图所假设的那么大例如消费者预期隐含的未来税收会落在子孙后代身上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合适的假定是,现在这一代人关心后代,这种代际利他主义表现为给孩子的遗产巴罗分析中,相关的决策单位并不是生命有限的个人,而是无限延续的家庭第18页/共31页李嘉图等价资料一群年经济学家提出,父母用遗产来控制子女,往往是希望子女为他们做某些事,如经常打电话或节假日回家,使子女更关心自己为了检验这种“战略遗赠动机”,经济学家考察了子女多长时间探望父母的数据,发现父母越富有,子女回家的次数越多。甚至更令人惊讶的是另一个结果,只有

11、可以作为遗产的财富才引起更经常的探望,不能作为遗产的财富,例如去世时归属养老金公司的养老金财富,不会鼓励子女来探望父母这些发现表明代际关系并不仅仅是利他主义的第19页/共31页李嘉图等价李嘉图:如果我们摆脱了两者严重的罪恶国债和谷物法那么,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它在繁荣上的进步就会超出创造的想象力第20页/共31页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银行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创造货币政策第21页/共31页银行制度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国家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其他银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吸收存款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中间业务:代客结算第22

12、页/共31页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准备金:Reserve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法定准备率:Required Reserve Rate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第23页/共31页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客户银行存款额准备金贷出甲A1002080(贷给乙)乙B801664(贷给丙)丙C6412.851.2(贷给)总额500100400第24页/共31页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1、货币创造乘数2、前提:商业银行无超额储备excess reserve,否则,银行客户不在手边保存现

13、金,否则考虑到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第25页/共31页货币政策原则货币政策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第26页/共31页政策工具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结果容易预测/最常用(1)原则: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2)操作:第27页/共31页政策工具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政策:央行被动地等待释义: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准备金临时不足而向央行借款,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为再贴现率。操作:萧条,再贴现率下降,商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货币供给上升。繁荣时期,再贴现率上升,货币供给下降。第28页/共31页政策工具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准备率:效果猛烈,较少使用/存在时滞萧条,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另外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美国,rd变动1%,导致M变动20亿美圆。所以不能轻易变动rd.第29页/共31页局限性局限性(一)公众预期的影响利率下降、产生悲观预期C、I不会显著增加(二)货币流通速度的限制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致使降低M的效果不明显(三)流动偏好的存在致使利率不可能降得太低,使货币政策效果打折扣(四)时滞的困扰:认识时滞影响时滞行动时滞第30页/共31页感谢您的观赏!第31页/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