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培训 (2)精选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770481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知识培训 (2)精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传染病知识培训 (2)精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知识培训 (2)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知识培训 (2)精选PPT.ppt(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传染病知识培训(2)第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第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 由病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病原体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第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 传传 染染 病病第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 传染病就是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第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第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共同点:两者均由病原体引起不同点: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感染 性疾病不全有传染性 由此可知:感染性疾病中具

2、有传 染性的疾病才能称为 传染病第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有特异的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具有流行病学特征人体感染后可以产生免疫第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最主要特征是:传染病的最主要特征是: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 能在宿主之间传播 通过媒介传播第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1.强度特征2.地区特征3.季节特征4.职业特征5.年龄特征第1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强度特征强度特征 包括:散发:病例在人群中呈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与病例之间无明显关联;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流

3、行: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明显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大流行:某种传染病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人口比例大,在短时间内便可越过省界、国界、洲界,甚至形成世界性流行。第1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地区特征地区特征 某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只限于一 定地区和范围内发生,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区发生,此等传染病因有其地区特征,均称为地方性传染病。第1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季节特征季节特征 指传染病的发病随季节的变化而 升降。不同的传染病大致有不同的季节性,季节性发病率的升高与温度、湿度、传播媒介、人群流动等因素有关。第1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职业特征职业特征

4、某些传染病与从事的职业有关。如:炭疽和布鲁氏菌病等。第1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年龄特征年龄特征 某些传染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往往好发于儿童。第1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气侯因素 地理因素社会因素: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经济、文化人口密度、移动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职业、社会动荡和社会制度第1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两个四:病程发展呈阶段性四个阶段病后可出现多种结果四种结果第1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典型的传染病病程的典型的传染病病程的四个阶

5、段四个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临床病症状前前驱期:发病的初期。此期症状轻、易漏诊症状明显期:此期出现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如:特征性皮疹,肝、脾肿大脑膜刺激征 及黄疸等 恢复期:随着机体中抗体水平的上升,机体免疫力已占 优势,体内病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体征 基本消失,但病原体还没有完全清除,已造成 的病理过程或功能尚在恢复,有些传染病的传 染性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第1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转归传染病的转归 多数传染病可痊愈,但也可能出现以下四种结果:后遗症 复发 再燃 转为慢性感染 第1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复复 发发 有些传染病在病人稳定退热一段时

6、间,已进入恢复期,但由于潜伏在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使疾病初发时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如:痢疾、伤寒、疟疾第2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再再 燃燃有些传染病的初发病已进入缓解后期,病人的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又复发热,称作再燃第2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第2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 只有三个环节同时只有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互相联系,才能存在并互相联系,才能形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形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第2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传 染染 源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 病原携带

7、者 受感染动物第2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 侵入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全过程。主要包括:第2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八八 种种 途途 径径 飞沫经空气传播:飞沫核 尘埃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 经胎盘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上行传播 分娩时传播传传播播粪粪口传播口传播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间接接触第2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易感者易感者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人群整体。易感者易感者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

8、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易感者的抵抗力越低,其易感性就越高。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就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第2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播机制传播机制 病原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不但适应在 机体的一定部位发育、繁殖,并且也适应在宿主机体外的自然条件下暂时存活,尔后再侵入一个新宿主,循此世代绵延,以维持病原体作为一个生物种的存在。此种更换宿主的过程,在流行病学中称为传播传播机制机制。第2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病原体自宿主机体排出;病原体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体内。第29页,讲稿共55张

9、,创作于星期一传播机制的第一阶段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位有关。例如:痢疾及霍乱的病原体是经口进入体内而定位于肠道,之后,经过繁殖,病原体从定位处随粪便排出。传播机制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继续,它直接受第一阶段的制约,间接受病原体在体内定位的影响。例如,痢疾及霍乱的病原体均定位于肠道,它们都随粪便排出体外,但霍乱弧菌在小肠粘膜寄生,痢疾杆菌在大肠粘膜上寄生,由于定位的细微差别,两种病原体被排出的频率及随同的排泄物性质又有不同。第3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 对传染病传染病必须在早期就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正确诊断是及时隔离和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从而防止其扩散。特别是鼠疫,

10、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以及艾滋病,对首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第3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步骤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步骤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血、尿、便)2.病原体检查 3.免疫学检查 (1)特异抗体检测 (2)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4.分子生物学检查 5.影像及活组织检查第3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通过详询病史及体格检查的发现加以综合分析。依其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皮疹特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及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如猩红热的红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伤寒的玫

11、瑰疹,脊髓灰质炎的肢体弛缓性瘫痪、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及“三痛(头、腰、眼眶痛)”等第3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 包括发病地区、发病季节、既往传染病情况、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还包括年龄、籍贯、职业、流行地区旅居史等,结合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第3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切断其中的任何一环,流行过程即可中止。第3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对39种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强制管理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丙类传染病监测管

12、理第3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1.对患者或疑似病人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药物预防或预 防接种 3.对病原携带者治疗、调整工作岗位 4.对动物传染源根据经济价值进行处理第3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用具消毒,个人卫生呼吸道传染病: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戴口罩虫媒传染病:杀虫、防虫、驱虫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致病微生物第3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包括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注意卫生习惯;均衡营养;改善居住条件等。)增强特

13、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 自动免疫自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被动免疫被动免疫(抗毒素、丙种球蛋白)个人防护、药物预防第3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传染病的治疗原则1.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一经确诊就应早期彻底治疗,有利于一经确诊就应早期彻底治疗,有利于防止转为慢性,有助于消灭病原体控制防止转为慢性,有助于消灭病原体控制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在治疗的流行。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必须做好隔离、消毒、疫情报告、接触者的检患者的同时,必须做好隔离、消毒、疫情报告、接触者的检疫与流行病学的调查。疫与流行病学的调查。2.病原治疗病原治疗与与支持、对症治疗相结合支持、对症治疗相结

14、合消灭病原体、消灭病原体、中和毒素是最根本的有效治疗措施。支持与对症治疗是增强病中和毒素是最根本的有效治疗措施。支持与对症治疗是增强病原治疗,提高治愈率,促使病人早日恢复的重要措施,亦是实原治疗,提高治愈率,促使病人早日恢复的重要措施,亦是实施病原治疗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施病原治疗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3.中西医治疗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 第4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第4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谁报告?谁报告?第4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我院规定为首诊医生负责

15、制第4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报告谁?报告谁?第4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上班时间报告防保科防保科值班期间报告总值班总值班第4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报什么?报什么?第4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1.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2.非法定传染病非法定传染病第4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1.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共共39种种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和付伤寒、流脑、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腥红热、布病、

16、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付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第4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 2.非法定传染病非法定传染病:不明原因的肺炎 不明原因的发热 水痘 结核性胸膜炎 其它性病 15岁以下的AFP病例 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第4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报告时限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17、等 遇到以上情况时要在2小时内报告 其他传染病报告时限最迟不超过24小时第5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报告流程报告流程 首诊医生接诊传染病病人首诊医生接诊传染病病人及时准确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准确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班时间值班期间防保科防保科总值班总值班知通话电知通话电网络直报网络直报通知通知县县CDCDC C第5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填卡要求填卡要求F:2011年传染病知识年传染病知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doc 字迹工整字迹工整项目齐全:项目齐全:现住址(发病时住址)必须将详细的省、市、县、乡、村甚至是街道及门牌填至相应栏内 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家长姓名家长姓名和

18、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职业为学生学生的必须在工作单位栏在工作单位栏内填写所在学校所在学校及班级班级 职业为幼托儿童幼托儿童的必须在工作单位栏在工作单位栏填写所在所在幼儿园幼儿园及班级班级 职业为民工民工的必须填写所在工作单位所在工作单位第5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填卡时的注意事项填卡时的注意事项出生日期和年龄只填一项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但填写年龄时必须填写周岁初次报告卡中千万不要在订正病名栏内出现诊断名称选择诊断名称时一定要在相应的方框内划勾,千万不要张冠李戴。病例分类中项所示的急性、慢性仅限乙型肝炎及血吸虫病,其他传染病不要在此选项内做选择,但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时必须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否则只按病原携带者报即可。第5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几种特殊情况几种特殊情况同一个病人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要分别填写相应的报告卡原已做初次报告的疾病诊断发生变化时需要做订正报告,并及时填写订正报告卡,此时要将最后的诊断名称填写在订正病名栏内,把订正前的疾病名称填写在备注栏内。报39种法定传染病以外的其他疾病时,一定要把所报的疾病名称填写在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栏内。病原携带者的发病日期填写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第5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5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