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3853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4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与城市发展1 1。居民点发展与分类;。居民点发展与分类;居民点的含义: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居民点的发展:无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城市、城镇)和乡村型居民点(中心村、基层村、自然村)2 2。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3 3。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工业化不仅促进原有城镇的发展,而且导致新型城市的涌现。4.4.城市定义及界定标准城市定

2、义及界定标准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城市可以理解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世界城市界定的标准:1.人口规模标准,通过人口的集聚程度和数量为标准划分城市;2.人口密度标准,通过单位地域空间内聚集人口的密度高低划分城市;3。行政区划的标准,通过政府规定或立法宣布的结果划分城市;4.职业构成的标准,通过人口职业的构成划分城市。5 5。古代城市(古埃及、古中国)特点。古代城市(古埃及、古中国)特点古埃及时期城市对后世的影响1用地选择上,注重因地制宜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3、4早期规划的“死亡之城”和新王朝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国古代城市对后世的影响1选择城市位置特别重视水文地理条件2绝大多数城市平面为方形,道路为方格网结构3城市的功能分区逐渐明显4体现城乡一体、区域规划和大城市地区规划的思想5中轴线对称的格局6考虑防洪、防火的要求7城市规模之大,世界少有6 6。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城市是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一般又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四个级别。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副省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地级

4、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县级市:不设区的市,具有与县平行的行政地位建制镇:凡县政府所在地一般均可设镇;总人口在2 万人左右的乡,其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比重的 10%以上,非农人口最低限度为 2000 人可设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条件可适当放宽。7.7.城市化定义及衡量指标城市化定义及衡量指标城市化的内涵: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人口职业转变),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地域空间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

5、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8.8.诺瑟姆城市化三阶段理论诺瑟姆城市化三阶段理论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以下):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在 30以下,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化水平才能够达到 30%。加速阶段(3070%):城市化水平达到 30%70之间时,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 50,进而上升到 70%.稳定阶段(70%以上

6、):城市化水平超过 70后,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人口相对稳定,城镇人口的增加渐趋缓慢甚至停滞,最终城镇人口比重稳定在 90%以上的饱和状态,后期城市化不再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而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总结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较大,强调中轴对称,但凸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一些城市规划布局考虑地质、地理和地貌特点,城墙不一定方,轴线不一定直,自由外在的形式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2.2.空想社会主意代表关于城

7、市的构想空想社会主意代表关于城市的构想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够达到,城市规模受到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每户一半人在乡村工作,注满两年轮换.住户门不上锁,废弃财产私有制。生活产品放在公共仓库,每户按需要领取,设公共食堂、公共医院。3 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规划思想:主张通过建设田园城市控制城市规模扩张,田园城市是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其特征是中心城市周围建设一圈较小的城镇田园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霍华德称其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产生背景:19 世纪末,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

8、矛盾,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践:伦敦东北的列契沃斯。4 4。柯布希埃的现代城市设想: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柯布希埃的现代城市设想: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规划思想:工业化思想带入城市规划,主张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加上人车分离的高效率交通系统。产生背景:20 世纪初,大城市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条件差,需改善城市有限空间。实践:1922 年巴黎建筑规划方案。柯布希埃与霍华德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柯布希埃与霍华德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相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

9、状况等 问题不同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理想。柯布希埃的现代城市设想主张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大城市的结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5.5.带形城市理论、工业城市理论、区域规划思想带形城市理论、工业城市理论、区域规划思想索利亚索利亚 马塔的马塔的“带形带形 城市理论城市理论背景:19 世纪末的铁路交通大规模发展。规划思想:城市应该以大运量、宽阔和高速的轨道交通运输干线作为轴线,各种空间要素、工程管线和建设地带聚集在其两侧来营造。可以限制城市的宽度,而城市的长度可以无限延长

10、,未来城市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铁路和交通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规划实践: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巴黎的轴向延伸西谛的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城市形态研究 背景:19 世纪末,工业化快速发展。规划思想:提出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代,要以“确定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要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互动,促进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感受之间的协调。主张通过城市空间的各种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探讨,总结设施位置选择、布置及交通、建筑群布置的一系列基本准则。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背景:20 世纪初工业化思想进入城市规划规划思想:城

11、市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秩序,主张城市各种功能按照其使用的需要进行组织和分区,理想城市的规模是35000 人,城市内布置一些工业部门,如铁矿厂、炼钢厂、机械厂等.城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由道路相连,沿道路展开。城市市中心布置公共建筑,市中心的两侧布置划分为几个片区的居住区,居住区与工业区有铁路总站相联系。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背景:20 世纪初规划思想:城市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应该是城市地区的规划,城市和乡村要纳入同一体系,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他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城市规划要“先诊断后治疗”,通过“调查分析规划”的过程,制定科学的

12、规划方案。6 6。卫星城镇理论、邻里单位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邻里单位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卫星城镇理论背景:20 世纪初,霍华德追随者恩维:卫星城疏散人口。规划思想:主张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同时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立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联系。卫星城镇从卧城-半独立城镇完全独立的新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规模趋向由小到大。邻里单位理论邻里单位理论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居住区规划。规划思想:城市的发展如同生物体,组成城市的“细胞”之间要有足够的发展预留空间,避免类似“瘤的贫民窟的产生和蔓延.要求在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

13、成居住区的“细胞”。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首位。小区规划;社区规划.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理论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带来的各种弊病,沙立宁、荣格提出有机疏散思想;规划思想:主张把城市划分成不同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区域内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使用的地段。应该把联系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车道设在带状绿地系统中,高速交通集中在单独干线上,尽量避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场所.以往是将有秩序的疏散变为无秩序的集中,有机疏散思想能将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疏散.7 7。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华沙宣言:主要内容。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华沙宣言:主要内容雅典宪章雅典宪章背

14、景过程:1920 年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33 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提出现代建筑和建筑运动的基本思想和规则,并通过雅典宪章。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就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还提出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的思想.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背景过程:1977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秘鲁利马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古代文化遗址马丘比丘山上签署马丘比丘宪章。主要内容:承认和肯定雅典宪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新的发展。认为追求功能分区不能够牺牲城市的有机组织,要重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

15、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同时,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要重视规划的编制,更要重视规划的实施。另外,马丘比丘宪章还就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历史遗产和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华沙宣言华沙宣言背景过程:1981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召开第十四届世界会议,会议通过 华沙宣言,确定“建筑工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要求建设发展与社会整体统一考虑。主要内容:强调一切的发展和建设都应该考虑人的发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继承了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的合理内容,认为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华沙宣言强调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另外,华沙宣言还要求“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环境继续恶化,

16、并依照可以接受的公共卫生和福利标准,使环境恢复基本的完整”。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1.1.城市规划的对象与定义城市规划的对象与定义城市规划的对象:城市土地使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的任务: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

17、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合理、有效、公正的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2 2。城市规划的两个阶段划分。城市规划的两个阶段划分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3.3.城市规划的六个层次城市规划的六个层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镇体系: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联系的城镇群体。)4.4.城市规划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内容、测量资料内容城市规划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内容

18、、测量资料内容城市勘察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城市测量资料:城市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城市地下工程及地下管线网等专业测量图以及编制城市规划所需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5 5。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所谓强制性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1。城市规划区范围.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3.城市建设用地。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7.城市防灾工程.6 6。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制度:分级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

19、制度:分级审批1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2 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1)国务院审批:直辖市、省和自治区、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3)市人民政府审批:市管辖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4)县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3 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4。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

20、,可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7.7.四线规划:黄线、绿线、蓝线、紫线四线规划:黄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城市基础设施用地范围;绿线: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蓝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紫线: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8.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指标分类: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指标分类: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9 9。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规划调整:规划的局部性变更。规划调整由城市人民政府做出,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规划修改:规划的重大变更。规划的修改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并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

21、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分类城市构成与用地分类1.1.城市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城市产业构成:三次产业、(主导产业、配套产业、一般服务型产业(主导产业、配套产业、一般服务型产业)、(基础部类、非基础部类)(基础部类、非基础部类)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包括农业、采矿业、制盐业、渔业、水产业等。城市第一产业主要是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城市所需农副产品对城市郊区的依赖程度反映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其中主要是制造业和加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是城市最活跃的发展因素,对于多数城市而言

22、,第二产业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叫服务业,是拥有一定物质技术设备,为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一般是在城市主导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主导产业服务的产业。主导性产业:主导性产业: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类型,例如,钢铁城的钢铁制造业;汽车城的汽车制造业;港口城市的船舶制造业和运输业等。配套性产业:配套性产业:围绕城市主导性产业而建立发展起的产业,例如,港口城市的船泊修理业、综合性大城市中的信息业和咨询业。一般服务型产业:一般服务型产业: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提供一般性服务的产业,例如,交通邮电、供水、能源、以及饮食、服务、园林、绿

23、化环境和环卫等产业。基本经济部类基本经济部类:满足来自城市外部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经济部类,即以输出为主的城市产业。从属经济部类从属经济部类:满足来自城市内部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经济部类,即以自给为主的城市产业。二者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基本经济部类的发展会带动基本经济部类就业人数增加,进而带动城市总人口的增加。总人口的增加产生新的物质和服务需求,从而带动从属经济部类的发展,进而带动从属经济部类就业人数的增加,形成循环累积的过程,成为基本经济部类的乘数效应。2.2.城市用地构成城市用地构成:十大类、居住用地二级分类、工业用地二级分类十大类、居住用地二级分类、工业用地二级

24、分类十大类居住用地:承担居住功能和居住活动的场所承担居住功能和居住活动的场所,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为水域或其他用地类.仓储用地: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铁路、公路、管道运

25、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及管道维修设施等用地.绿地: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居住用地二级分类类别类别一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三类居住用地四类居住用地说明说明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混合交叉的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工业用地二级分类

26、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乱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3 3。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定义)。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定义)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总称。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包括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列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

27、地。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和城市发展史市规划控制的区域。一般城市规划区包括三个层次城市建成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区(或中心城区)远景发展用地的范围、城市郊区。城市建成区:城市中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已经建成的区域,一般城市建筑连接成片的区域.4.4.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价:(1)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地质(地震地质(7 7、9 9)、矿藏(2)水文条件:地表水、地下水(3)气候条件:太阳、风(风频、风速、污染系数)风(风频、风速、污染系数)、温度温度、湿度、降水(4)地形条件(高程、坡度的分类、坡向等)(5)生物多

28、样性5 5。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关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比重和人均指标的规定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关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比重和人均指标的规定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 1828m2/人,特殊情况不得小于 16m2;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 10-25m2/人,特殊情况不得大于30m2;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8-15m2/人,特殊情况不得小于 7m2;绿地不得小于 9m2/人,其中公共绿地不得小于7m2.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32%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25%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14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15%6 6。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分级控制规模(总户数、总人口)

29、。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分级控制规模(总户数、总人口)类型户数(户)人口(人)居住区10000-150003000050000小区2000-40007000-15000组团300-7001000-30007.7.工业用地分类:环境污染程度不同分类、国标分类工业用地分类:环境污染程度不同分类、国标分类8.8.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分散布置、工业小区、工业区、工业卫星城镇。工业区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组团式布置;群体组合式布置。9 9。居住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居住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30、集中布置、分散布置、轴向布置。1010。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绝对位置关系和相对位置关系。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绝对位置关系和相对位置关系绝对位置关系:(1)相隔的距离;(23 公里);(2)耗费的时间(半小时左右);相对位置关系:(1)平行布置;(2)垂直布置;(3)独立布置;(4)混合布置;11.11.仓储用地分类仓储用地分类按储存货物的性质和设备特征分为按储存货物的性质和设备特征分为:一般性综合仓库和特种仓库。按仓库职能分为按仓库职能分为:储备仓库;转运仓库;供应仓库;收购仓库。12.12.绿地分类:绿地分类:公共绿地、附属绿地、私有性绿地1313。绿地形态:。绿地形态:点状、线

31、状、楔形、面状。1414。防护绿地的几种防护距离。防护绿地的几种防护距离:根据污染对邻近地区及人的危害程度,卫生隔离带的宽度分为五级:宽度分别为 1000m、500m、300m、l00m 和 50m。1515 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开敞空间: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10 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场所,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者不被利用的地域。第五章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1 1。城市发展战略的三定:。城市发展战略的三定:性质、规模、发展方向2 2。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32、国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专项控制和有机组成部分;区域规划主要是对区域内建设活动的空间统筹安排和协调;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3.3.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估算方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递推法;4.4.人口的劳动构成人口的劳动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基本人口:指在城市主要职能的部门从业人员;服务人口:指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商业服务机构中工作的人员;被抚养人口:指未成年的、没有劳动力的以及没有

33、参加劳动的人员。5 5。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指短期从市外进入城市办理公务、商务、探访友和节假旅游的人口;常住人口:无本市户籍,但已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常住非户籍人口;暂住人口:短期居住的非户籍人口;6 6门槛理论门槛理论: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在城市发展纲要基本明确的条件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在空间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的统筹兼顾与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总体布局形态:城市总体布局形态:集中、分散。城市化进程中的两大趋势:城市化进程中的两大趋势:城市郊区化:城市郊区化:大城市中心区人口

34、向外迁移趋势明显增强,外迁的范围在扩大,近郊区的人口在增加,且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是城市中心地区.农村“三集中”农村“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耕地向农场集中。1.1.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几个概念)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几个概念):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城市内部结构:通常反映在城市用地的功能结构、产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城市外部结构:广义上可理解为城市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延伸和扩展部分,也就是指城市建设发展的外部因素和条件。城市上部结构:城市下部结构:通常是的是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绿化、垃圾处理等基

35、础设施,还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2 2。方案择优的因素(十个方面。方案择优的因素(十个方面):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结合第二章规划理论和各类用地布置要求分析可结合第二章规划理论和各类用地布置要求分析第七章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1.城市交通的分类:组织形式、输送对象等城市交通的分类:组织形式、输送对象等组织形式:公共交通、个体交通;输送对象:客运、货运;空间布局、运输方式。2 2。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特点、红线宽度)特点、红线宽度):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特点是行车速

36、度大,车辆多,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符合高速行驶的要求,道路两旁尽量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需要.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和行人为主,车道宽度可稍微狭窄些,道路两旁布置一些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地。(2)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快速道:是联系组团间交通、中长距离和快速交通,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应布置在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中,且两侧不宜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主干道:又称全市性干道,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是城市的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

37、宽度是30-45m。次干道:又称区干道,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是25-40m.支路:又称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是12-15m 左右。3.3.城市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城市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2.按照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4.4.城市道路系统:交叉口分类城市道路系统:交叉口分类平面交叉口:简单、信号管制、环形;立体交叉口:分离式、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5.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及适用范围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及适用范围一块板式:所有车辆

38、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适于道路红线较窄,非机动车不多的情形,一般设置四个车道即可满足交通量的需要;二块板式:中间有一条分割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是机动车道,两旁是非机动车道。可以减少对向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适合双向交通量均匀且车速较快的情况.三块板式:两条隔离带将车行道分成3 个部分,中间是机动车道,两旁是非机动车道。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大,机动车辆较多,且行车速度较快的情况。6.6.城市对外交通种类及特点:铁路、公路、港口、飞机场城市对外交通种类及特点:铁路、公路、港口、飞机场7.7.中间站布置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中间站布置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客站、货场位置关系客站、货

39、场位置关系中间站是一种客货合一的车站,多采用横列式布置,一般建在小城镇。在城市同侧布置:城市与货场联系密切,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避免切割城市,客站与货场布置在城市一侧,且货场接近工业和仓库区,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货站在对侧,城市与客站同侧:工业货运量较大,同侧布置又受用地限制,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业安排在货场同侧;客站在对侧,城市与货站同侧:工业货运量和职工人数都比较大,大量职工工作不必跨越铁路,而主要货源也在货场同侧.8.8.港口的组成、分类及岸线分配原则港口的组成、分类及岸线分配原则港口的组成:水域和陆域港口分类:岛港、内港岸线分配原则: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统一规划9.9.飞机

40、场布置的基本要求飞机场布置的基本要求1净空限制要求,2噪音干扰影响,3用地条件,4通讯导航要求,5气象条件 6生态学影响,7在地区中的位置关系,8公用设施条件1010。静态交通静态交通:车辆在道路上停放或暂时停留的交通现象,包括因乘客上下或货物装卸的短时间停放,以及在停车场的长时间停放,一般把停车场、加油站、加气站等作为静态交通的内容。第八章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1。城市用水分类:生活饮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市政绿化用水2。给水水源选择及其保护要求水源选择:1。要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要求;2.要有较好的水质,水质较好,处理过程简单,可降低成本;3。水

41、源地选择要结合城市总体布局,与城市距离适当,既要防止远距离供水,又要便于水源地的保护;4.城市布局比较分散时,可以选择多个水源供水。水源保护:常年监测水质和水量,做好水土保持,污染企业布置和污水处理措施要严格审批控制;取水点周围禁止捕捞、泊船和游泳等,取水点上游1000m 以内不得有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3 城市给水管网布置形式树枝状管网:管道总长度较短,一旦管道某处发生障碍,供水区易断水。环状管网:管道总长度较长,管道某处发生障碍,供水区不会发生断水,允许间断供水的地方,可铺设树枝状管网。4 城市水厂布置要求1.尽可能接近用水区;2。某些情况下,可以将水厂设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在靠近用水地区另设

42、配水厂;3.水厂应位于河道主流的城市上游,取水口尤其要位于居住区和工厂区排水口上游,并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4。取用地下水水厂可设在井群附近,尽量靠近最大用水区。5 城市排水制度及排水管网布置方式排水制度: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截流布置截流布置(主要管道分区收集污水,在各主要管道末端用一根大的干管连接)、扇形布置扇形布置(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分区布置分区布置(地势高差较大时)、分散布置分散布置(在地形平坦,或向外倾斜,或用地分散的城市);5 5 城市管线综合:避让原则、共沟原则城市管线综合:避让原则、共沟原则各类管线敷设产生矛盾时,避让基本原则是:(1)压力管

43、让自流管;(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6)新建的让现有的;(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管线共沟敷设要符合下述规定:(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但高于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3)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4)火灾危险性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5)有困难产生相互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7。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8 详细

44、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等高线法确定红线标高、设计标高大片地形的设计等高线估算土方平衡,用纵横断面法,检查竖向规划的经济合理性。高程箭头法根据竖向规划设计原则,确定标高,将标高注在居住区竖向规划图上,并以箭头表示区内各种类用地的排水方向。第九章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1。居住区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用地、绿化用地.2。住宅用地(1)住宅类型1。以家庭为居住单位的建筑,一般称为住宅住宅。2。供单身居住的建筑,一般称为宿舍宿舍.(2)住宅日照间距确定(计算题)(计算题)标准日照间距是指当地正南向住宅满足日照标准的正面间距。日照间距系数:a=L/H不同方位日

45、照标准间距不同方位日照标准间距 L=Lb(3)住宅朝向住宅朝向与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向以及地形因素有关。北方寒冷地区居室避免朝北,不忌西晒,以争取冬季获得一定量日照,并能避风防寒;南方炎热地区居室应避免西晒,尽量减少太阳对居室及其外墙的直射与辐射,夏季要有利于自然通风,避暑防湿,冬季避免冷风吹袭。一般保持风向入射角(风向与受风面法线的夹角)在 30-6030-60 度之间度之间时,气流能够较顺利的导入建筑间距内,从各排迎风面进风。(4)住宅规划的噪音防治:噪音源、防治噪音措施(五种手段)噪音源:交通噪音、工业噪音、施工噪音、生活噪音;噪音防治:选址与规划、隔声屏障、绿化隔音、路堑

46、降噪、行政管理措施。(5)住宅平面布置方式:行列布置、周边布置、点群布置、混合布置、自由布置(6)住宅群体空间构图手法:对比、韵律与节奏、比例尺寸、色彩、绿化、道路、建筑小品等。(7(7)住宅规划的节约用地:)住宅规划的节约用地: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3.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空间的借用;4.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5.地下空间和高架平台;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级: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置形式:沿街布置、成街成坊

47、(3)中小学规划布置要求(4)规划布置方式:两级布置、三级布置;4。道路用地(1)居住区道路交通功能划分:通勤、生活、服务、应急(2)居住区道路分级: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3)居住区道路无障碍设计(判断题,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指标分析(计算题计算题)(1)建筑净密度(建筑覆盖率)=住宅建筑基地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2)建筑面积净密度(容积率)=(3)平均层数6。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1)竖向设计方法:设计标高法、等高线法;(2)土方量计算:方格网法(计算题计算题)第十章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了解分类)城市公共空间(了解分类)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

48、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广义的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1.1.保护内容: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环境保护内容: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环境2.2.保护手段:拼贴式、博物馆式保护手段:拼贴式、博物馆式3.3.城市更新的三种方式城市更新的三种方式:重建或再开发、整建、维护.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实施4.4.城市开发分类、经济特征及开发控制形式(判例式、通则式)城市开发分类、经济特征及开发控制形式(判例式、通则式)分类:1.公共开发和商业开发;2.新开发和再开发;3.土地开发和物业开发。经济

49、特征:空间经济特征(水平、垂直);时间经济特征(建筑物经济寿命、再开发时机)。建筑物经济寿命定义为一个时间跨度,在这个跨度内,建筑物价值始终大于地块价值。开发控制形式:判例式、通则式.5.5.城市开发控制政府干预的原因城市开发控制政府干预的原因外部效应的作用者和承受者之间无法以利益补偿协议作为约束条件;所致的利益变化无法用货币价值来核算,因而不受市场机制的作用。6.6.区划的改良方式区划的改良方式区划的常规方式是将城市开发用地划分为不同的用途区,根据不同的土地用途,确定开发活动的各项物质性规定,通常包括开发强度(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基地尺度(最小面积和面宽)、建筑退界、建筑限高、停车泊位和出入口位置等。7.7.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一书两证“一书两证 根据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工程必须呈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个基本环节,通常称为“一书两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