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29548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0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复习 2013-12-10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的发展 1.1 城市与乡村 1.1.1 掌握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的产生 城市是最早的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是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产生的。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二城市的主要定义理解: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的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在“城”和“市”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客观实体。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也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

2、群聚居的场所。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普遍特征。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的职能。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巨系统。三城市的定义: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四城市的基本

3、特征 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城市与乡村是人类聚落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城乡之间越来越难以截然的进行划分。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城市是人口、建筑、生产、消费和交换的集中地、城市的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城市和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城市的未来不断的发展变化。城市具有系统性:包含相互流动的政治、经济、社会、空间环境和要素流动子系统。五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 1.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

4、生的城市空间组合形式。2.大都市带 1957 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六大都市带: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湖大都市带;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3.全球城市区域 六城市和乡村的基本区别:人类活动要素的不同组合(空间上的组合、种类上的组合、数量上的组合等)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聚落应其基本职能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地域的不同,基本被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集聚规

5、模的差异。城市和乡村的首要差别主要体现在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分散程度)上。生产效率的差异。城市属于高级生产或服务性质;乡村经济活动则还依附于土地等初级生产要素。生产力结构的差异。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的为主的居民点,因而在职业构成上是不同于乡村的。职能的差异。城市是一般工业、商业和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物质形态的差异。城市具有比较健全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文化观念的差异。七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城市和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为: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政治行政组织联系。2013-12-11 1.1.2 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

6、点 一我国城乡经济的特点 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 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城市社会经济的多样性。城市经济分为: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非基本经济部类,和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内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部类,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主因。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 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二我国市镇设置标准 1.聚集人口规模:超过 100 万的为特大城市;50 万100 万的作为大城市;20 万50 万的作为中等城市;20 万以下的作为小城市。2.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如首都、直辖市、省会。三我国市制的两个基本特点

7、:1.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包括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设区市、不设区市(或自治州辖市)三个层次。2.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属性。四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我国呈现出城乡分割、人才、资本、信息单向流动,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城乡关系出现不均等、不和谐等发展状况。1 城乡结构的“二元化”。2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3 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迈进的历史转折点上。五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统筹城

8、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2.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3.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1.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2.1 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一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大约出现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把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和技术条件。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显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科技革命与创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全球化与新经济;城市文化特质。1.2.2 熟悉城市发

9、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差异 农业社会的城市 工业社会的城市 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产业结构 农业依赖 工业化 服务业(生产力主要以科技为主)职能 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 经济中心 服务中心 规模 有限 主要空间载体 多元化 发展目标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生态时代 1.2.3 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二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

10、制度因素。1.3 城镇化及其发展 1.3.1 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一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业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地理集中的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地理扩散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有形的城镇化: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2.无形的城镇化: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2013-12-15 1.3.2

11、 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城镇化水平测度 城镇化率:将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最主要的指标。城镇化率的计算公式:PU=U/P(PU城镇化率;U城镇常住人口;P区域总人口)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1.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 农业剩余贡献;工业化推进;比较利益驱动;制度变迁促进;市场机制导向;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城乡规划调控。2.城镇化的基本阶段 集聚城镇化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镇化阶段;再城镇化阶段。1.3.3 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一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城镇化启动阶段(1949 年-1957 年)城镇化波动阶段(1958 年-1965 年)城镇化停

12、滞阶段(1966 年-1978 年)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 年以来)二我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模式:是对特定地域、特定发展环境、特定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中最主要、最明显特征的简单化提炼。1.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2.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3.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4.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强。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4.在沿海一些发

13、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四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1.4 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即资源环境的关系 1.4.1 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1.4.2 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和非基本经济部类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快速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空间拓展。1.4.3 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是社会生活和矛盾的集合体;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

14、市发展的重要动力。1.4.4 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约束条件;健康的城市发展有利于资源环境的集约利用。2013-12-16 2.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2.1 国外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理论 2.1.1 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一古典时期的社会与城市(从公元前 5 世纪开始)1.古希腊时期的社会与城市(米利都城)以广场为主要空间,围绕着广场建设有一系列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同时,在城市空间组织中,神庙,市政厅,露天剧院和市场是市民生活的中药材场所,也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关键性节点。2.古罗马时期的社会与城市(巴黎、伦敦)以广场、铜

15、像、凯旋门和纪念功柱为主。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念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古罗马城是这一时期传给你是建设特征最为集中的体现,城市中心是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形成的广场群,广场上耸立着帝王铜像、凯旋门和纪念功柱,城市各处散布着公共浴池和斗兽场。二中世纪的社会与城市(佛洛伦萨)以城堡和教堂为空间主导地位。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的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线的主导因素。整体而言,城市基本上多为自发生长,由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形成,城市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从而形成了各类城市设施以及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结构,构成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独特魅力。10 世纪以后,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行会等市民自治组织的力量

16、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治市。在这些城市中,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等成为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并在城市空间中占据主要地位。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与城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14 世纪以后,以古典广场和放射性轴线为主。此时期,建设了一系列具有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以及一些世俗的公共建筑。四绝对君权时期的社会与城市巴黎、伦敦维也纳 17 世纪开始,在古典主义的影响下,轴线放射的街道(香榭丽舍大街),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协和广场)成为那个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2013-12-17 2.1.2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现代城市规划

17、产生的历史背景 问题:工业革命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市政设施匮乏,城市环境卫生条件恶化。二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 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于莫尔的“乌托邦”的概念。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傅里叶。欧文于 1817 年提出“协和村”的方案,傅里叶在 1829 年提出以“法朗吉“为单位建设社区。2.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基础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英国一系列的法规直接孕育了 1909 年英国住房、城镇规划等法的通过,从而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确立。3.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法国巴黎改建。4.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

18、化。城市美化运动是以 1893 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5.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2.1.3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霍华德于 1898 年在明天:通往真正改革和平之路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个委员受托管理。每个田园城市的规模限制在 3.2 万人,每一个田园城市的城区用地占总用地的 1/6,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为 5.8 万人)呈圈状布置,

19、借助于快速交通工具(铁路)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往来于田园城市与中心城市或田园城市之间。城市之间是农业地带,包括耕地、牧场、果园、森林以及农业疗养院等,作为永久性保留的绿地,农业用地永远不得改作他用,形成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 6 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 6 个扇形地区,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剧场、医院和博物馆),在公园周围布置一圈玻璃廊道用作室内散步场所,与这条廊道连接的是一个个商店。在城市直径线外 1/3 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以此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此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在居住建筑中布置了

20、学校和教堂。在城区的最外围地区假设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建立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该城市设计是在霍华德的指导下由恩温和帕克完成的。2.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在 1922 年发表了“明天城市”的规划方案,其提供了一个 300万人口城市规划图,中央为中心区,除了必要的各种机关。商业和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外,有将近 40 万人居住在 24 栋 60 层高的摩天大楼中,高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建筑仅占地 5%,在其外围形成居住带,有 60 万居民住在多层的板式住宅内。最外围的是可容纳 200

21、 万居民的花园住宅。规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其中还特别强调了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在中心区,规划了一个地下铁路车站,车站上面布置直升飞机起降场。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地下走重型车辆,地面用地市内交通,高架桥用于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主要由地铁和郊区铁路线联系。1930 年,发表了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认为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他的理想是在机械化的时代里,所有的城市应当是

22、“垂直的花园城市”,而不是水平向的每家每户拥有花园的田园城市。城市的道路系统应当保持行人的极大方便,这种系统由地铁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桥道路组成。建筑物的地面全部架空,城市的全部地面均可由行人支配,建筑屋顶设花园,地下通地铁,据地面 5m 高处设汽车运输干道和停车场网。1933 年主持撰写雅典宪章,1950 年主持印度昌迪加尔的规划。霍华德、柯布西耶思想的比较 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霍华德城市分散新建城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柯布西耶集中发展全面的改造城市建筑师的角度,以物质空间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3.现代城市规划早期的其他理论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玛塔

23、于 1882 年提出线形城市理论。、理论出发点运输经济,通勤耗时少。城市形态由铁路、干道串联在一起的长条形建筑地带 实践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斯大林格勒,巴黎。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最主要的是: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交通问题为前提。同时还提出城市平面应当呈规矩的几何形状,在具体布置时要保证结构对称,街坊城矩形或梯形,建筑用地应当至多占 1/5,要留有发展余地,要公正分配土地等原则。2013-12-18 戈涅的工业城市 法国建筑师戈涅于于 20 世纪初提出工业城市的概念,并与 1904 年在巴黎展出这一方案的详细内容,于 1917 年出版工业城市。该工业城市是一个假想的

24、城市规划方案,位于山岭起伏地带的河岸的斜坡上,人口规模为 35000 人。城市选址的考虑是“靠近原料产地或是附近有能提供能源的某种自然力量,或是便于运输”。在城市的内部布局中强调按功能划分为工业。居住。城市中心,各功能之间是相互分离的,以便于今后各自的扩展需要。同时,工业区靠近方便运输的地区,居住区布置在环境良好的位置,中心区应联系工业区和居住区,在工业区、居住区和市中心区之间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戈涅在“工业城市”中提出功能分区思想,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中所提出的功能分区原则。同时。戈涅的思想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相比可以看出,工业城市以重工业为基础,具有内在的扩张力量和自主发展的能力,更具独立性

25、;田园城市在经济上更有依赖性,以轻工业和农业为基础。卡米洛西帝的城市形态研究 1889 年出版了城市建设艺术一书,通过城市各个空间构成要素的研究,在城市建设中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及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在经济与艺术之间,他强调城市规划必须不走向任一极端,在主要的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利用。格迪斯的学说 生物学家格迪斯 1915 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 通过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和乡村规划纳入统一体系之中。提出城市规划工作模式:调查分析规划。2.1.4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

26、论发展 一城市发展理论 1.城市化理论。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条件是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二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K戴维斯提出各国的城市化发展都可以用趋缓的“S”形曲线来描述,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越晚,他的城市化越快,从 10 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10%转变成 30%,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用了 79 年,在美国是 66 年,德国 48 年,日本 36 年,澳大利亚 26 年。R.M.诺瑟姆提出城市化的发展科分为三个阶段

27、:第一阶段为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 30%以下,这一阶段的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第二阶段为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3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时间内内突破 50%上升到 70%。第三阶段为后期阶段,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 70%以上,这一阶段也成为城市化的稳定阶段。2.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实际上是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运用,即通过建立小城市来分散向大城市的集中,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了卫星城理论、新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和广亩城理论。A 卫星城

28、理论:由恩温于 1920 年提出的,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1944 年,阿伯克龙比完成的伦敦大规划中,规划在伦敦周围建立 8 个卫星城,以达到疏解的目的。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母城)的依赖关系,在其功能上强调中心城市的疏解,因此往往被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由此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甚至卧城等类型,成为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同时过于依赖中心城市。由此开始强调卫星城的独立性。从 1940 年代开始,将其成为“新城”。伦敦周围的卫星城根据其建设时期的前后而称为第一代新城、第二代新城和第三代新城。

29、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013-12-19 B.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把城市分散发展推到极致的赖特,于 1932 年出版消失中的城市,在随后在宽阔的田地一书中,正式的提出了广亩城市理论。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这是城市经济最根本的特征之一。城市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了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现象。1966 年,豪尔出版了世界城市一书,认为世界城

30、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2)世界城市是商业中心;3)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4)世界城市是巨大的人口中心;5)世界城市是文化娱乐中心。3.城市体系理论 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太那个方面,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这两个方面作用的综合。城市体系理论较好的综合了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的基本取向,城市并非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城市体系就是指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城市体系的研究起源于格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最最后确立区域规划的科学概念,并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架。贝利等人结合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城市区域的观

31、点、对城市经济行为的分析和中心地理论,逐步形成了城市体系理论。完整的城市体系理论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和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二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1.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局的基础: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廖士市场网络理论市场最有利的形状为六边形。2.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 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在柯布西耶的影响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IAM 与 1933 年通过了雅典宪章,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的原则。雅典宪章中提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和分析现代城市规划最基本的分类。雅典宪章中提

32、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三项主要工作:1)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和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做一个平衡的布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2)订立各种规划,使各区按照他们的需要和有纪律的发展;3)建立居住、工作和游憩各地区间的关系,务使这些地区间的日常活动可以在最经济的时间内完成。一切城市规划应该以一幢住宅所代表的细胞作为出发点,将这些同类的细胞集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大小适宜的邻里单位。以这个细胞作为出发点,各种住宅、工作地点和游憩地方应该在一个最合适的关系下分布到整个城市里。2013-12-22 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最为基础的理论是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

33、A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伯吉斯于 1923 年提出的。理论认为:居中的圆形区域是中央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中心,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的集中点。第二环是过渡区,是中央商务区的外围地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主要是产业工人和低收入的白领居住区。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在这里主要居住的是中产阶级,有独门独院的住宅和高级公寓和旅馆等。第五环是通勤区,主要是一些富裕的、高质量的居住区、上层社会和中上层社会的郊外住宅坐落在这里,还有一些小型卫星城,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数在中央商务区工作,上下班往返于两地之间。这一理论还特别提出,这些环并不是固定和静止的,在正常的城市增长条件下

34、,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的一个环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B扇形理论 扇形理论是霍伊特于 1939 年提出的。指出,对于任何的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继续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C.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是由哈里斯和乌尔曼于 1945 年提出的。指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如中央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而工厂需要大量的水源);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相互接近(工厂和工人的住宅区);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对其他活动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应避免同时存在;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的场所费用

35、,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在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征,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的地点的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由此形成了地域的分化。以上三种理论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但很显然他们并不能用来全面的解释所有城市的土地使用和空间状况,最合理的说法是没有哪一种单一模式能很好的适用于所有的城市,但以上的三种理论能够或多或少的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于不同地区。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在城市中,区位是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伊萨德认为,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要素主要有:与中央商务区的距离;顾客到达该地的可达性;竞争者的数目和它们的位置;降低其他

36、成本的外部效果。现在比较重要的地租理论是阿伦索于 1964 年提出的竞租理论。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A.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是铁路时代的产物,提出”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交通问题为前提“。B.戈涅在工业城市规划中,提出城市的道路应当按照道路的性质进行分类,并以此来确定道路的宽度。C.巴黎总建筑是埃涅尔提出过境交通不能穿越市中心,并且应该改善市中心区与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公路的联系。同时认为城市道路干线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街道交叉口的组织方法,因此需要全面提高道路交叉口交通流量,为此他提出了改进交叉口组织的两种方法:建设“街道立体交叉枢纽”和建设环岛式交叉口和地下人行通道。D.柯布西耶

37、的汽车时代的规划方案。提吃交通性干道分为三层:地下走重型车辆;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E.佩里提出“邻里单位”来组织城市居住区,认为形成邻里单位的观点是“被汽车逼出来的”。提出,为了减少汽车交通对居住生活的干扰,获得居住区的邻里感,应当以城市交通干道为边界建立起有一定生活服务设施的家庭邻里,在该单位里不应有交通量大的道理穿越。F.屈普对城市范围内的交通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交通组织模式,即交通分区:道路按功能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划区,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从而实现整体的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的分离。G.布坎南在城市交通中提出,为了保证城市内部交通的便捷,必须建立一个高速道路网,以提

38、供高速、有效的交通分配;同时为取得令人满意的环境质量,则需要对这些主要道路网所环绕的地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以创造安全、清洁和令人愉悦的日常生活环境。H.1980 年代以后,针对美国在建设中存在的城市蔓延和对私人小汽车交通的极度依赖所带来的低效率和浪费问题,新都市主义提出应当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原则进行调整,强调要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围绕着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布局,使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并据此提出了“公交引导开发”(TOD)模式。认为如果邻里能够把必须使用汽车的人聚集在公共交通车站的步行范围以内,那么就会使公共交通支持更大的人口密

39、度、公共交通的便利也就会减少人们对私人小汽车的使用需求。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A.罗西从新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出发,提出城市空间的组织必须依循城市发展的逻辑,凭借历史的积淀,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安排。还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是:街道、城市的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B.克里尔兄弟则更为明确的提出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以建筑物限定的街道和广场的基础之上,而且城市空间必须的清晰的几何形状,他们提出“只有几何特征印记清晰、具有美学特质的并可能为我们有意识的感知的外部空间才是城市空间”C.列昂克里尔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是街区 D.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在 1978 年出版的拼贴

40、城市中提出,城市的空间结构体系是一种小规模的不断渐进式变化的结果,大大小小的、不同时期的建设在城市原有的框架中不断的被填充进去,有相互协调的也有相互矛盾和抵触的,因此,城市既是完整的,又是在不断演变的,整体性的变化都是在局部演变的基础上不知不觉的、出人意料的形成的。2013-12-24 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A.马丘比丘宪章中指出,人与人相互作用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B.佩里认为:城市住宅和居住区的建设应当从家庭生活的需要以及周围的环境即邻里的组织开始。邻里单位的六个原则:1)规模:一个居住区的单位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他的实际面积则由他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41、;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有足够的宽度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区内穿越;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系统;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他们应该适当的围绕着一个中心进行成组布置;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道路的交叉处或与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的商业区;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道路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他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的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C.CIAM 的“十次小组”认为,城市空间

42、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城市和建筑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而来。D.凯文林奇提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要素:路径、边缘、区域、地标和节点。E.简雅各布斯认为,街道和广场是真正的城市骨架形成最基本的要素,他们决定城市最基本的面貌。同时认为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当具备三个条件:1)街道必须是安全的;2)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3)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的有使用者。F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认为,城市空间的结构该是网格状的而不是树形的,任何简单化的提纯只会使城市丧失活力。三城市规划方法论 综合规划方法论 综合规划方法论认为:任何一种存在都是由彼此相关的各种要素所组成

43、的系统,每一种要素都按照一定的联系性而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综合规划方法论通过对城市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结构的研究,提示这些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从而在整体上对城市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林德布罗姆将综合规划方法论的模式总结为:1)决策者面临一个既定的问题;2)理性人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或要求,然后予以排列顺序;3)它能够列出所有表达成其目标的备选方案;4)调查每一备选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5)比较每一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6)选择最能达到目标的备选方案。分离渐进方法论 渐进规划思想方法的基础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

44、的结合,这种方法在日常的决策过程中被广泛的运用,它尤其适合于对规模较小或局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是通过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甚至将他们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然后进行逐一解决,从而达到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的目的。渐进规划方法论强调的主要内容:1)决策者集中考虑那些对现有政策略有改变的政策,而不是尝试综合的调查和对所有可能方案的全面评估;2)只考虑数量相对较少的政策方案;3)对于每一个政策方案,只对数量非常有限的重要的可能结果进行评估;4)决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再定义:渐进式方法允许进行无数次的目标手段和手段目标调整以使问题更加容易管理;5)因此,不存在一个决策或“正确的”结果而是有一

45、系列没有终极的、通过社会分析和评估而对问题不断处置的过程;6)渐进式的决策是一种补救的、更适合于缓和现状的、具体的社会问题的改善,而不是对未来社会目的的促进。混合审视方法论 混合审视方法论只对研究领域中的某些部分进行非常详细的检测,而对其他部分进行非常简略的观察以获得一个概略的、大体的认识,同时从整体的框架中区寻找解决当前问题,使对不同问题的解决能够相互协同,共同实现整体的目标。运用混合审视方法论的关键在于确定不同审视的层次。爱采尼认为,这种层次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即最为概略的层次和最为详细的层次)混合审视方法由基本决策和项目决策两部分组成。基本决策是指宏观决策;项目决策是指微观的决策。基本决

46、策恶任务在于确定规划的方向,项目决策则是执行具体的任务。综合规划方法论和渐进方法论是规划方法中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强调整体结构的重组,一个是强调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爱采尼在对综合规划和渐进式规划批评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审视方法作为规划和决策的第三种方法。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 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是布兰奇于 1973 年提出的有关于城市规划过程的理论。他的立论点在于对总体规划所注重的终极状态的批判。布兰奇提出的连续规划包含两部分内容非常重视:首先,对城市发展的预测中,应当明确区分城市中的有些因素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有些因素只要进行中期的规划;有些甚至就不要去对其作出预测。其次,连续性规划注重

47、从现在开始并不断向未来趋近的过程。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认为规划是通过选择的序列来决定适当的未来行动的过程。规划行为是由这样一些必要的因素组成:目标的实现;选择的运用;未来导向;行动和综合性。从 1960 年代开始普遍开展的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2013-12-25 四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雅典宪章 1933 年,雅典宪章中提出了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分区。雅典宪章 所确立的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和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做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定规划方案,而这些规划方案的

48、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各功能分区的“平衡状态”和建立“最合适的关系“,它鼓励的是对城市发展终极状态下的各类用地关系的描述,并且”必须制定必要的法律以保证其实现“。马丘比丘宪章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做在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马丘比丘宪章对一系列理论探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城市规划必须建

49、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的参与设计和施工。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2.

50、2 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2.2.1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一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多元化时代东周 夏商周三代时期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战国时期,在都城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即城市居民居住在称之为“郭”的大城,统治者居住在由大城所包围的被称为“王城”的小城中。2013-12-26 秦汉时期 秦咸阳规模宏大,布局灵活,其城市规划中的神秘主义色彩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