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76160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doc(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34 页)2013 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一、一、 (9 分)分)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 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用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对于科

2、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像“你不可以说谎”这样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

3、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成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第 2 页(共 34 页)但这些伦理

4、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5、第三卷,略有改动)(1)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真的或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B段承段,

6、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的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段。C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根源;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第 3 页(共 34 页)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B

7、“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二、二、 (33 分)分)2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

8、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

9、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第 4 页(共 34 页)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 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

10、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踦区:同“崎岖”。(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父母B如反覆手耳反覆:翻转C人众车舆舆:众多D政由一家由:如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

11、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第 5 页(共 34 页)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委托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1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3 (4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 (4 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

13、 ,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乙: ,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 6 页(共 34 页)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其间旦暮闻何物? 。 (白居易琵琶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三、三、 (24 分)分)5 (2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樱 桃黄 裳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 ,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有

14、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他们

15、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婺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 ,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婺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上演啼笑因缘 ,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第 7 页(共 34 页)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

16、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踱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修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替”,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

17、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等我

18、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傍晚时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妇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称。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 “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词人第 8 页(共 34 页)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

19、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和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他在画幅上角的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老太太篮里的

20、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是尚未完全成熟。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1)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2)从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那些方面?请加以概括。(3)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

21、是什么?(5)第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四、四、 (24 分)分)6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第 9 页(共 34 页)A旋律 天籁 协奏曲 休止符 余音缭绕 不绝如缕B文采 脚本 座右铭 俱乐部 鸿篇巨制 异曲同功C履职 禀报 亲合力 传帮带 弊绝风清 惠民工程D机率 调剂 孺子牛 气垫船 顾名思义 一如既往7 (3 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 “幸福感”“幸

22、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B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象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8 (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

23、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B “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 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9 (5 分)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蛟龙”呈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个板块。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各

24、板块标题。要求:简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 8 个字。 (6 分)第 10 页(共 34 页)“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前列。2012 年 6 月 24 日, “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 7062 米的深处,全世界为之瞩目。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具备了在全球 99.8%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

25、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总标题: 板块标题 。10 (4 分)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兰亭集序 (见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 。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 ;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 ;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

26、,韵味无穷,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第 11 页(共 34 页)11 (6 分)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李华: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李华:阿姨,您看,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李华: 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李华:谢谢您,再见!五、五、 (60 分)分)12 (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

27、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 12 页(共 34 页)2013 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一、 (9 分)分)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

28、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 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用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像“你不可以说谎”这样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

29、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

30、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成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第 13 页(共 34 页)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

31、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1)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

32、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真的或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B段承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的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段。C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根源;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第 14 页(共 34 页)价值。D文章前

33、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B “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

34、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分析】思路是文章的材料和段落的组织安排方法,分析文章思路,要分析清楚文章观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段落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文章内容,要分析出文章的部分和整体所表达的意思,从而对文章的部分与整体做到全面把握。具体回答该问题,先整体阅读文本,概括各层层意,把握文本思路;再把备选项与所概括的内容逐项比对,判定对错。【解答】 (1)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要结合语境去把握。先根据划线句位置,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再把备选项与文本编辑器有关语句逐项比对,要防止出现无中生有、混淆已然和未然、范围失当、张冠李戴等毛病。A 项,范围失当, “不充分表达”应为“不表达”;B 项

35、,表述绝对, “绝不会碰到”绝对化;C 项,范围失当, “科学家”应加上“追求真理的”这一定语。(2)A 项,乱加因果, “推导出”错,另一个特征不是第一个特征推导出的;B 项,曲解文意,段承段,说的是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D 项, “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理解错误,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3)D 项,文中说“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因此“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错。第 15 页(共 34 页)答案:(1)D(2)C(3)D【点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6、”就是能对文中有关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并作综合概括。先通读文本,逐段概括层意,抓住中心句,把握作者观点。再把备选项与原文内容对照,看有没有于文无据、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的错误。二、二、 (33 分)分)2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

37、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

38、,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 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第 16 页(共 34 页)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

39、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踦区:同“崎岖”。(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父母B如反覆手耳反覆:翻转C人众车舆舆:众多D政由一家由:如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

40、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委托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第 17 页(共 34 页)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分析】文言文的答题,最关键的是

41、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1)解答此题可采用语境分析推断等方法(2)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 18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4)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 “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解答】答案详解与参考:(1)由,

42、出于(2)D 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A 于是/因为;B 目的连词,来/转折连词,却;C 于是/竟然(3) “且南越君民同心”无中生有(4)足下(您) 、捐(抛弃) 、区区(小小的) 、且(将要)中国(中原) 、王(称王) 、遽(就)无足与语 日(每天) 闻答案:(1)D(2)D第 18 页(共 34 页)(3)B(4)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就要临头了我不能在中原发迹起家,所以才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和他谈话,等到你来这里之后,才使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

43、参考译文:陆贾随从沛公平定天下,人们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原平定的时候,尉佗也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生到了南越,尉佗梳着当地流行的一撮锥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来接见陆生陆生就劝尉佗说:“您本是中原人,父母、兄弟、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却一反中原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凭借小小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你的大祸就要临头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

44、,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高祖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而是天下人共同的建树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但是天子怜惜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想凭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 ”于是尉佗就立刻站起身来,向陆生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礼了 ”接着,

45、他又问陆生:“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呢?”陆生说道:“您似乎比他们强一点 ”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谁贤能呢?”陆生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第 19 页(共 34 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皇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原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您的人众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您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呢?”尉佗大笑说:“我不在中原起兵,所以在此称王;如果我占据了中原,又哪里

46、比不上汉王呢?”于是就非常喜欢陆生,留下他和自己饮酒作乐好几个月尉佗说:“南越人当中没有一个和我谈得来,等你来到这里之后,才使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所未曾听到的事情 ”陆生拜授尉佗为南越王,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的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天下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得病将死,把龙川令赵佗召来,当即交给他一封公文,让他代行郡尉事务任嚣死后,赵佗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消灭后,赵佗就攻击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已经平定了天下,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所以

47、放过了赵佗,没有杀他汉高帝十一年(前 196) ,派遣陆贾去南越,命令赵佗因袭他的南越王的称号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点评】此题考查的考点有以下的几个: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虚词意义及用法;3、归纳内容要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3 (4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第 20 页(共 34 页)【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48、【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分析】作答诗歌鉴赏,要熟知古诗词的鉴赏的考点,尤其是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理解诗歌时,要注意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结合诗句、注释以及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解答】 (1)从两首诗中的“独”看出共同点“孤独”,从景物特征看出淡静与凄冷的不同,分析时应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意向参考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