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76109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doc(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7 页)2013 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分,满分 60 分)分)1 (5 分)已知集合 A=0,1,2,3,4,B=x|x|2,则 AB=( )A0 B0,1 C0,2 D0,1,22 (5 分)复数的模长为( )ABCD23 (5 分)已知点 A(1,3) ,B(4,1) ,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ABCD4 (5 分)下列关于公差 d0 的等差数列an的四个命题:p1:数列an是递增数列;p2:数列nan是递增数列;p3:数列是递增数列;p4:数列an+3n

2、d是递增数列;其中真命题是( )Ap1,p2Bp3,p4Cp2,p3Dp1,p45 (5 分)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 ,40,60) ,60,80) ,80,100) 若低于 60 分的人数是 15 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 )A45B50C55D606 (5 分)在ABC,内角 A,B,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第 2 页(共 27 页)a,b,casinBcosC+csinBcosA=b,且 ab,则B=( )ABCD7 (5 分)已知函数 f(x)=ln(3x)+1,则 f(lg2)+f(lg)=( )A1B0C1D28 (5 分)执

3、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n=8,则输出 S=( )ABCD9 (5 分)已知点 O(0,0) ,A(0,b) ,B(a,a3) ,若O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b=a3BCD10 (5 分)已知三棱柱 ABCA1B1C1的 6 个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 O 的半径为( )ABCD11 (5 分)已知椭圆 C:的左焦点 F,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第 3 页(共 27 页)交于 A,B 两点,连结 AF,BF,若|AB|=10,|AF|=6,则 C 的离心率为( )ABCD12 (5 分)已知函数 f(x)满足 f(x)=x22(a

4、+2)x+a2,g(x)=x2+2(a2)xa2+8设 H1(x)=maxf(x) ,g(x),H2(x)=minf(x) ,g(x)(max(p,q)表示 p,q 中的较大值,min(p,q)表示 p,q 中的较小值) ,记 H1(x)的最小值为 A,H2(x)的最大值为 B,则 AB=( )Aa22a16 Ba2+2a16C16 D16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3 (5 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14 (5 分)已知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Sn是an的前 n 项和若 a1,a3是方程 x25x+4=0 的两个根,则 S6= 15 (5 分)已知 F 为双曲线 C:的左焦

5、点,P,Q 为 C 上的点,若 PQ的长等于虚轴长的 2 倍,点 A(5,0)在线段 PQ 上,则PQF 的周长为 16 (5 分)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 5 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 7,样本方差第 4 页(共 27 页)为 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17 (12 分)设向量,(1)若,求 x 的值;(2)设函数,求 f(x)的最大值18 (12 分)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PA圆 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 O 上的点(1)求证:BC平面 PAC;(2)若 Q 为 PA 的中点

6、,G 为AOC 的重心,求证:QG平面 PBC19 (12 分)现有 6 道题,其中 4 道甲类题,2 道乙类题,张同学从中任取 2 道题解答(1)所取的 2 道题都是甲类题的概率;(2)所取的 2 道题不是同一类题的概率20 (12 分)如图,抛物线 C1:x2=4y,C2:x2=2py(p0) ,点 M(x0,y0)在抛物线 C2上,过 M 作 C1的切线,切点为 A,B(M 为原点 O 时,A,B 重合于O) ,当 x0=1时,切线 MA 的斜率为()求 P 的值;()当 M 在 C2上运动时,求线段 AB 中点 N 的轨迹方程(A,B 重合于 O 时,中点为 O) 第 5 页(共 27

7、 页)21 (12 分) (1)证明:当 x0,1时,;(2)若不等式对 x0,1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请考生在 22、23、24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 (10 分) (选修 41 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为O 的直径,直线 CD 与O 相切于 E,AD 垂直 CD 于 D,BC 垂直CD 于 C,EF 垂直于 AB 于 F,连接 AE,BE,证明:(1)FEB=CEB;(2)EF2=ADBC23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 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圆 C1,直线 C2的极坐标方

8、程分别为 =4sin,cos()=2()求 C1与 C2交点的极坐标;()设 P 为 C1的圆心,Q 为 C1与 C2交点连线的中点,已知直线 PQ 的参数方程为(tR 为参数) ,求 a,b 的值24已知函数 f(x)=|xa|,其中 a1第 6 页(共 27 页)(1)当 a=2 时,求不等式 f(x)4|x4|的解集;(2)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f(2x+a)2f(x)|2 的解集x|1x2,求 a 的值第 7 页(共 27 页)2013 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

9、小题 5 分,满分分,满分 60 分)分)1 (5 分)已知集合 A=0,1,2,3,4,B=x|x|2,则 AB=( )A0 B0,1 C0,2 D0,1,2【分析】求出 B 中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 B,找出 A 与 B 的公共元素即可求出交集【解答】解:由 B 中的不等式|x|2,解得:2x2,即 B=(2,2) ,A=0,1,2,3,4,AB=0,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 (5 分)复数的模长为( )ABCD2【分析】通过复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求模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复数,所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模的求法,考查计算能

10、力3 (5 分)已知点 A(1,3) ,B(4,1) ,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ABCD【分析】由条件求得 =(3,4) ,|=5,再根据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第 8 页(共 27 页)量为 求得结果【解答】解:已知点 A(1,3) ,B(4,1) ,=(4,1)(1,3)=(3,4) ,|=5,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位向量的定义和求法,属于基础题4 (5 分)下列关于公差 d0 的等差数列an的四个命题:p1:数列an是递增数列;p2:数列nan是递增数列;p3:数列是递增数列;p4:数列an+3nd是递增数列;其中真命题是( )Ap1,p2Bp

11、3,p4Cp2,p3Dp1,p4【分析】对于各个选项中的数列,计算第 n+1 项与第 n 项的差,看此差的符号,再根据递增数列的定义得出结论【解答】解:对于公差 d0 的等差数列an,an+1an=d0,命题 p1:数列an是递增数列成立,是真命题对于数列nan,第 n+1 项与第 n 项的差等于 (n+1)an+1nan=(n+1)d+an,不一定是正实数,故 p2不正确,是假命题对于数列,第 n+1 项与第 n 项的差等于 =,不一定是正实数,故 p3不正确,是假命题对于数列an+3nd,第 n+1 项与第 n 项的差等于 an+1+3(n+1)第 9 页(共 27 页)dan3nd=4d

12、0,故命题 p4:数列an+3nd是递增数列成立,是真命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增数列的含义,命题的真假的判断,属于中档题5 (5 分)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 ,40,60) ,60,80) ,80,100) 若低于 60 分的人数是 15 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 )A45B50C55D60【分析】由已知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我们可以求出成绩低于 60 分的频率,结合已知中的低于 60 分的人数是 15 人,结合频数=频率总体容量,即可得到总体容量【解答】解:成绩低于 60 分有第一、二组数据,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13、,对应矩形的高分别为 0.005,0.01,每组数据的组距为 20,则成绩低于 60 分的频率 P=(0.005+0.010)20=0.3,又低于 60 分的人数是 15 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结合已知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结合频率=矩形的高组距,求出满足条件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 10 页(共 27 页)6 (5 分)在ABC,内角 A,B,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asinBcosC+csinBcosA=b,且 ab,则B=( )ABCD【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的等式,根据 sinB 不为 0,两边除以 sinB,再

14、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简求出 sinB 的值,即可确定出 B 的度数【解答】解: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得:sinAsinBcosC+sinCsinBcosA=sinB,sinB0,sinAcosC+sinCcosA=sin(A+C)=sinB=,ab,AB,即B 为锐角,则B=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以及诱导公式,熟练掌握正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7 (5 分)已知函数 f(x)=ln(3x)+1,则 f(lg2)+f(lg)=( )A1B0C1D2【分析】根据条件结合对数的运算法则得到 f(x)+f(x)=2,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15、(,+) ,f(x)=ln(3x)+1,f(x)+f(x)=ln(+3x)+1+ln(3x)+1=ln(+3x) (3x)+2=ln(1+9x29x2)+2=ln1+2=2,则 f(lg2)+f(lg)=f(lg2)+f(lg2)=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值的计算,根据条件结合对数的运算法则得到第 11 页(共 27 页)f(x)+f(x)=2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 (5 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n=8,则输出 S=( )ABCD【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及已知中输入 8,可得:进入循环的条件为i8,即 i=2,4,6,8,模拟程序的运行结果,即可得到输出的 S 值【解答

16、】解:当 i=2 时,S=0+=,i=4;当 i=4 时,S=+=,i=6;当 i=6 时,S=+=,i=8;当 i=8 时,S=+=,i=10;不满足循环的条件 i8,退出循环,输出 S=故选:A第 12 页(共 27 页)【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在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时,我们常使用模拟循环的变法,但程序的循环体中变量比较多时,要用表格法对数据进行管理9 (5 分)已知点 O(0,0) ,A(0,b) ,B(a,a3) ,若O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b=a3BCD【分析】利用已知可得=(a,a3b) ,=(a,a3) ,且ab0分以下三种情况:,利用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即可得

17、出【解答】解:=(a,a3b) ,=(a,a3) ,且 ab0若,则=ba3=0,a=0 或 b=0,但是 ab0,应舍去;若,则=b(a3b)=0,b0,b=a30;若,则=a2+a3(a3b)=0,得 1+a4ab=0,即综上可知:O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故选:C第 13 页(共 27 页)【点评】熟练掌握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 (5 分)已知三棱柱 ABCA1B1C1的 6 个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 O 的半径为( )ABCD【分析】通过球的内接体,说明几何体的侧面对角线是球的直径,求出球的半径【解

18、答】解:因为三棱柱 ABCA1B1C1的 6 个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所以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侧面 B1BCC1,经过球的球心,球的直径是其对角线的长,因为 AB=3,AC=4,BC=5,BC1=,所以球的半径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内接体与球的关系,球的半径的求解,考查计算能力11 (5 分)已知椭圆 C:的左焦点 F,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 A,B 两点,连结 AF,BF,若|AB|=10,|AF|=6,则 C 的离心率为( )ABCD【分析】在AFB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F|2=|AB|2+|BF|22|

19、AB|BF|cosABF,即可得到|BF|,设 F为椭圆的右焦点,连接 BF,AF根据对称性可得四边形 AFBF是矩形即可得到 a,c,进而取得离心率【解答】解:如图所示,在AFB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F|2=|AB|2+|BF|22|AB|BF|cosABF,第 14 页(共 27 页),化为(|BF|8)2=0,解得|BF|=8设 F为椭圆的右焦点,连接 BF,AF根据对称性可得四边形 AFBF是矩形|BF|=6,|FF|=102a=8+6,2c=10,解得 a=7,c=5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椭圆的定义、对称性、离心率、矩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 (5 分)已知函

20、数 f(x)满足 f(x)=x22(a+2)x+a2,g(x)=x2+2(a2)xa2+8设 H1(x)=maxf(x) ,g(x),H2(x)=minf(x) ,g(x)(max(p,q)表示 p,q 中的较大值,min(p,q)表示 p,q 中的较小值) ,记 H1(x)的最小值为 A,H2(x)的最大值为 B,则 AB=( )Aa22a16 Ba2+2a16C16 D16【分析】本选择题宜采用特殊值法取 a=2,则 f(x)=x2+4,g(x)=x28x+4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从而得出 H1(x)的最小值为两图象右边交点的纵坐标,H2(x)的最大值为两图象左边交点的纵坐标,再将两函数

21、图象对应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求解即得【解答】解:取 a=2,则 f(x)=x2+4,g(x)=x28x+4画出它们的图象,如第 15 页(共 27 页)图所示则 H1(x)的最小值为两图象右边交点的纵坐标,H2(x)的最大值为两图象左边交点的纵坐标,由解得或,A=4,B=20,AB=16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最值的应用等,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3 (5 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1616 第 16 页(共 27 页)【分析】首先判断该几何体的形状,然后计算其体积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柱

22、中挖去一个四棱柱,圆柱是底面外径为 2,高为 4 的圆筒,四棱柱的底面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高也为 4故其体积为:224224=1616,故答案为:1616【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首先判断该几何体为圆柱中挖去一个棱柱,然后利用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其体积差即可14 (5 分)已知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Sn是an的前 n 项和若 a1,a3是方程 x25x+4=0 的两个根,则 S6= 63 【分析】通过解方程求出等比数列an的首项和第三项,然后求出公比,直接利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求前 6 项和【解答】解:解方程 x25x+4=0,得 x1=1,x2=4

23、因为数列an是递增数列,且 a1,a3是方程 x25x+4=0 的两个根,所以 a1=1,a3=4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 q,则,所以 q=2第 17 页(共 27 页)则故答案为 6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是基础的计算题15 (5 分)已知 F 为双曲线 C:的左焦点,P,Q 为 C 上的点,若 PQ的长等于虚轴长的 2 倍,点 A(5,0)在线段 PQ 上,则PQF 的周长为 44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双曲线图象,然后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 2a“解决求出周长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双曲线 C:的左焦点 F(5,0) ,所

24、以点A(5,0)是双曲线的右焦点,虚轴长为:8;双曲线图象如图:|PF|AP|=2a=6 |QF|QA|=2a=6 而|PQ|=16,+得:|PF|+|QF|PQ|=12,周长为:|PF|+|QF|+|PQ|=12+2|PQ|=44故答案为:44第 18 页(共 27 页)【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通过对定义的考查,求出周长,属于基础题16 (5 分)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 5 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 7,样本方差为 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 10 【分析】本题可运用平均数公式求出平均数,再运用方差

25、的公式列出方差表达式,再讨论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的情况,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样本数据为:x1,x2,x3,x4,x5,平均数=(x1+x2+x3+x4+x5)5=7;方差 s2=(x17)2+(x27)2+(x37)2+(x47)2+(x57)25=4从而有 x1+x2+x3+x4+x5=35,(x17)2+(x27)2+(x37)2+(x47)2+(x57)2=20若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 11,不妨设 x5=11,则式变为:(x17)2+(x27)2+(x37)2+(x47)2=4,由于样本数据互不相同,这是不可能成立的;若样本数据为 4,6,7,8,10,代入验证知式均成立,此时样本数

26、据中的最大值为 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和方差的求法计算方差的步骤是:计算数据的平均数;计算偏差,即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计算偏差的平方和;第 19 页(共 27 页)偏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三、解答题三、解答题17 (12 分)设向量,(1)若,求 x 的值;(2)设函数,求 f(x)的最大值【分析】 (1)由条件求得,的值,再根据以及 x 的范围,可的sinx 的值,从而求得 x 的值(2)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 f(x)的解析式为sin(2x)+结合 x 的范围,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得 f(x)的最大值【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

27、+sin2x=4sin2x,=cos2x+sin2x=1,由,可得 4sin2x=1,即 sin2x=x0,sinx=,即 x=(2)函数=(sinx,sinx)(cosx,sinx)=sinxcosx+sin2x=sin2x+=sin(2x)+x0,2x,当 2x=,sin(2x)+取得最大值为 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属于中档题18 (12 分)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PA圆 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 O 上的点(1)求证:BC平面 PAC;(2)若 Q 为 PA 的中点,G 为AOC 的重心,求证:QG

28、平面 PBC第 20 页(共 27 页)【分析】 (1)由 PA圆所在的平面,可得 PABC,由直径对的圆周角等于 90,可得 BCAC,根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2)连接 OG 并延长交 AC 于点 M,则由重心的性质可得 M 为 AC 的中点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证明 OMBC,QMPC,可得平面 OQM平面 PBC,从而证明 QG平面 PBC【解答】解:(1)AB 是圆 O 的直径,PA圆所在的平面,可得 PABC,C 是圆 O 上的点,由直径对的圆周角等于 90,可得 BCAC再由 ACPA=A,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 BC平面 PAC(2)若 Q 为 PA 的

29、中点,G 为AOC 的重心,连接 OG 并延长交 AC 于点 M,连接 QM,则由重心的性质可得 M 为 AC 的中点故 OM 是ABC 的中位线,QM 是PAC 的中位线,故有 OMBC,QMPC而 OM 和 QM 是平面 OQM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C 和 BC 是平面 PB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平面 OQM平面 PBC又 QG平面 OQM,QG平面 P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9 (12 分)现有 6 道题,其中 4 道甲类题,2 道乙类题,张同学从中任取 2 道题解答(1)所取的 2 道题都是甲类题的概率;(2)所取

30、的 2 道题不是同一类题的概率【分析】 (1)根据题意,设事件 A 为“都是甲类题”,由组合数原理,可得试验第 21 页(共 27 页)结果总数与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目,由古典概率公式计算可得答案,(2)设事件 B 为“所取的 2 道题不是同一类题”,分析可得是组合问题,由组合公式,可得从 6 件中抽取 2 道的情况数目与抽出的 2 道是一个甲类题,一个乙类题的情况数目,由古典概率公式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1)从中任取 2 道题解答,试验结果有=15 种;设事件 A 为“所取的 2 道题都是甲类题”,则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 C=6 种,因此,P(A)=(2)设事件 B 为“所取的 2 道题

31、不是同一类题”,从 6 件中抽取 2 道,有 C62种情况,而抽出的 2 道是一个甲类题,一个乙类题的情况数目,有 C41C21=8 种情况,根据古典概型的计算,有 P(B)=【点评】本题考查组合的运用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20 (12 分)如图,抛物线 C1:x2=4y,C2:x2=2py(p0) ,点 M(x0,y0)在抛物线 C2上,过 M 作 C1的切线,切点为 A,B(M 为原点 O 时,A,B 重合于O) ,当 x0=1时,切线 MA 的斜率为()求 P 的值;()当 M 在 C2上运动时,求线段 AB 中点 N 的轨迹方程(A,B 重合于 O 时,中点为 O) 【分

32、析】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先表示出切线方程,再由 M 在抛物线上及在直线上两个前提下,得到相应的方程,解出 p 值()由题意,可先设出 A,B 两个端点的坐标及中点的坐标,再由中点坐标第 22 页(共 27 页)公式建立方程,直接求解出中点 N 的轨迹方程【解答】解:()因为抛物线 C1:x2=4y 上任意一点(x,y)的切线斜率为y=,且切线 MA 的斜率为,所以设 A 点坐标为(x,y) ,得,解得 x=1,y=,点 A 的坐标为(1,) ,故切线 MA 的方程为 y=(x+1)+因为点 M(1,y0)在切线 MA 及抛物线 C2上,于是y0=(2)+=y0=解得 p=2()设 N(x

33、,y) ,A(x1,) ,B(x2,) ,x1x2,由 N 为线段 AB 中点知 x=,y=切线 MA,MB 的方程为 y=(xx1)+,;y=(xx2)+,由得 MA,MB 的交点 M(x0,y0)的坐标满足 x0=,y0=因为点 M(x0,y0)在 C2上,即 x02=4y0,所以 x1x2=由得 x2=y,x0当 x1=x2时,A,B 丙点重合于原点 O,A,B 中点 N 为 O,坐标满足 x2=y因此中点 N 的轨迹方程为 x2=y【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此类题运算较繁,解答的关键是合理引入变量,建立起相应的方程,本题探索性强,属于能力型题第 23 页(共 27 页)21

34、 (12 分) (1)证明:当 x0,1时,;(2)若不等式对 x0,1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分析】 (1)记 F(x)=sinxx,可求得 F(x)=cosx,分 x(0,)与 x(,1)两类讨论,可证得当 x0,1时,F(x)0,即 sinxx;记 H(x)=sinxx,同理可证当 x(0,1)时,sinxx,二者结合即可证得结论;(2)利用(1) ,可求得当 x0,1时,ax+x2+2(x+2)cosx4(a+2)x,分 a2 与 a2 讨论即可求得实数 a 的取值范围【解答】 (1)证明:记 F(x)=sinxx,则 F(x)=cosx当 x(0,)时,F(x)0,F(x)在

35、0,上是增函数;当 x(,1)时,F(x)0,F(x)在,1上是减函数;又 F(0)=0,F(1)0,所以当 x0,1时,F(x)0,即 sinxx,记 H(x)=sinxx,则当 x(0,1)时,H(x)=cosx10,所以 H(x)在0,1上是减函数;则 H(x)H(0)=0,即 sinxx综上,xsinxx(2)当 x0,1时,ax+x2+2(x+2)cosx4=(a+2)x+x2+4(x+2)(a+2)x+x2+4(x+2)=(a+2)x,当 a2 时,不等式 ax+x2+2(x+2)cosx4 对 x0,1恒成立,第 24 页(共 27 页)下面证明,当 a2 时,不等式 ax+x2

36、+2(x+2)cosx4 对 x0,1不恒成立当 x0,1时,ax+x2+2(x+2)cosx4=(a+2)x+x2+4(x+2)(a+2)x+x2+4(x+2)=(a+2)xx2(a+2)xx2=xx(a+2)所以存在 x0(0,1) (例如 x0取和中的较小值)满足ax0+2(x0+2)cosx040,即当 a2 时,不等式 ax+x2+2(x+2)cosx4 对 x0,1不恒成立综上,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2【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突出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函数恒成立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与等价转化思想的综合应用,属于难题请考生在请考生在 22、23、24 题中任选一题

37、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 (10 分) (选修 41 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为O 的直径,直线 CD 与O 相切于 E,AD 垂直 CD 于 D,BC 垂直CD 于 C,EF 垂直于 AB 于 F,连接 AE,BE,证明:(1)FEB=CEB;(2)EF2=ADBC第 25 页(共 27 页)【分析】 (1)直线 CD 与O 相切于 E,利用弦切角定理可得CEB=EAB由AB 为O 的直径,可得AEB=90又 EFAB,利用互余角的关系可得FEB=EAB,从而得证(2)利用(1)的结论及ECB=90=EFB 和 EB 公用

38、可得CEBFEB,于是CB=FB同理可得ADEAFE,AD=AF在 RtAEB 中,由 EFAB,利用射影定理可得 EF2=AFFB等量代换即可【解答】证明:(1)直线 CD 与O 相切于 E,CEB=EABAB 为O 的直径,AEB=90EAB+EBA=90EFAB,FEB+EBF=90FEB=EABCEB=EAB(2)BCCD,ECB=90=EFB,又CEB=FEB,EB 公用CEBFEBCB=FB同理可得ADEAFE,AD=AF在 RtAEB 中,EFAB,EF2=AFFBEF2=ADCB【点评】熟练掌握弦切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互为余角的关系、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射影定理等是解题的关

39、键第 26 页(共 27 页)23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 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圆 C1,直线 C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4sin,cos()=2()求 C1与 C2交点的极坐标;()设 P 为 C1的圆心,Q 为 C1与 C2交点连线的中点,已知直线 PQ 的参数方程为(tR 为参数) ,求 a,b 的值【分析】 (I)先将圆 C1,直线 C2化成直角坐标方程,再联立方程组解出它们交点的直角坐标,最后化成极坐标即可;(II)由(I)得,P 与 Q 点的坐标分别为(0,2) , (1,3) ,从而直线 PQ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y+2=0,由参数方程可得 y=x+1,从而

40、构造关于 a,b 的方程组,解得 a,b 的值【解答】解:(I)圆 C1,直线 C2的直角坐标方程分别为 x2+(y2)2=4,x+y4=0,解得或,C1与 C2交点的极坐标为(4,) (2,) (II)由(I)得,P 与 Q 点的坐标分别为(0,2) , (1,3) ,故直线 PQ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y+2=0,由参数方程可得 y=x+1,解得 a=1,b=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方法,方程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第 27 页(共 27 页)24已知函数 f(x)=|xa|,其中 a1(1)当 a=2 时,求不等式 f(x)4|x4|的解集

41、;(2)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f(2x+a)2f(x)|2 的解集x|1x2,求 a 的值【分析】 (1)当 a=2 时,f(x)4|x4|可化为|x2|+|x4|4,直接求出不等式|x2|+|x4|4 的解集即可(2)设 h(x)=f(2x+a)2f(x) ,则 h(x)=由|h(x)|2 解得,它与 1x2 等价,然后求出 a 的值【解答】解:(1)当 a=2 时,f(x)4|x4|可化为|x2|+|x4|4,当 x2 时,得2x+64,解得 x1;当 2x4 时,得 24,无解;当 x4 时,得 2x64,解得 x5;故不等式的解集为x|x5 或 x1(2)设 h(x)=f(2x+a)2f(x) ,则 h(x)=由|h(x)|2 得,又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f(2x+a)2f(x)|2 的解集x|1x2,所以,故 a=3【点评】本题是中档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