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大作业(1).pdf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7598419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大作业(1).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标准文案2010201020112011 第二学期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大作业计量经济学大作业大作业名称:大作业名称:2008 2008 年年 1212 月我国税收多因素分析月我国税收多因素分析组长:组长:学号:学号:00 00姓名:姓名:专业:专业:财政学财政学成员:成员:学号:学号:00 00姓名:姓名:专业:专业:财政学财政学学号:学号:00 00姓名:姓名:专业:专业:财政学财政学选课班级:选课班级:A01 A01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徐晔徐晔成绩:成绩:评评语语:_:_大全标准文案教师签名:教师签名:批阅日期:批阅日期:计量经济大作业要求如下:计量经济大作业要求如下: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2、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3.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 进行计算和分析;4.要求:word 文档格式,内容四千字左右,并附数据。内容:内容:1.确立问题:选择一个经济预测问题或经济分析问题,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际经验分析所涉及的经济领域或经济系统中某一经济变量与其它一些(至少二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2.建立模型:初步建立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软件求解回归方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与经济计量检验,解决可能出现的违反基本假设的问题,最后确定回归方程。3.提供图表:给出说明该回归方程建立效果较好的必要的图表,如通过被解释变量的观察值曲线与拟合值

3、曲线来比较其拟合效果。4.实证分析:利用回归方程的结果进行一定的经济预测或经济分析。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2011/2/19大全标准文案20082008 年年 1212 月月我国税收多因素分析我国税收多因素分析【摘要】【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税收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及进出口的关系,通过数据拟合模型,将几者之间的关系量化。一、一、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是我们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如居民消费水平

4、、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财政支出总量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等。近年来,我国的税收增长远远快于 GDP 的增长速度,通过对税收增长的两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对我国的税收增长影响最大的影响因素。二、二、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税收的课税权主体是国家,具体包括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税收活动的目的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这是所有国家爱税收的共性。税收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可以是实物或货币,这反映出税收分配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发展演变的过程。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又是宏观调控的杠杆。在国

5、家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税收是集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于一身的重要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职能实现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分析税收收入,有助于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规律,有助于合理制定国家财政政策,从而起到维护国家、分配收入、配置资源、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进出口总额两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在得到我国税收收入与各主要因素间的线性关系后,针对此模型分别对违背基本假设的三种情况进行假设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对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建立税收收入模型的目的有以下三点:(1)结果分析,即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定性的分析;(2

6、)预测未来,即预测未来税收收入的总量及规模;(3)政策评价,利用模型对各种政策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实际经济系统税收收入的实现过程中,税收收入受到经济增长、GDP 总量及结构、进出口总额以及税收政策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由经济增长转换为税收的增长还要经过政策性和实施性两次漏出,如下图:GDP 分解:GDP(C+V+M)可征税 GDP(V+M)应税 GDP 税收税收漏出:不可征税 GDP(C)政策性漏出实施性漏出税收政策及制度:税制不完善税收征管不力税收经济生活受制于国家政策,国家政策会因税收经济现状而处于部分调整中,这大全标准文案种调整主要是指税收经济的动荡对整体宏观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会促使国

7、家为稳定经济采取相应措施。三、三、数据搜集数据搜集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四、四、建立模型与估计建立模型与估计1.根据样本数据作出被解释变量税收总额 Y 与解释变量进出口总额 X 和 GDP 的散点图。税收总额(亿元)2821.862990.173296.914255.305126.886038.046909.828234.049262.8010682.5812581.5115301.3817636.4520017.3124165.6828778.5434809.72国内生产总值

8、(GDP)(亿元)18667.821781.526923.535333.948197.960793.771176.678973.084402.389677.199214.6109655.2120332.7135822.8159878.3183867.9210871.0进出口总额(亿元)5560.17225.89119.611271.020381.923499.924133.826967.226849.729896.239273.242183.651378.270483.595539.1116921.8140971.4大全标准文案从散点图可以判断 Y 与 X,Y 与 GDP 之间存在直接的线性关

9、系。于是得到模型的理论方程为:Yi01Xi2GDPii其中,Y全国总税收(亿元)X贸易进出口总额(亿元)GDP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五、五、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的参数估计对上述模型设定利用软件进行参数估计:于是,样本回归方程为:Y=-494.1839+0.124220*X+0.083045*GDP(-0.728428)(4.867626)(4.634222)R=0.989901 F=686.1063R=0.988458大全22标准文案六、六、模型的检验及修正模型的检验及修正统计检验:统计检验:拟合优度检验:R=0.989901 和R=0.988458,说明解释变量X、GDP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部分占

10、98.8358%,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方程显著性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0.05,通过查表得F的临界值 F0.05(2,14)=3.74F=686.1063 F0.05(2,14),拒绝原假设H0,原方程总体上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 统计量的临界值为 t(14)=2.145,0.025X 和GDP两个变量的参数都显著的不为零,并且 X 与 GDPP 前参数的符号也是合理的。随着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全国税收总额会随之增加,回归结果与直觉相符;但是该模型中常数项并没有通过t检验,其线性关系不明显。计量经济学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

11、异方差性检验异方差性检验在该模型中,以我国税收总额(Y)为被解释变量,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贸易进出口总额(X)等为解释变量。但实际上,如税收政策等都对税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模型中他们被包含在了随机干扰项中,有可能造成模型的异方差性。下面采用图示法和怀特检验进行异方差性检验:1.图示法:22大全标准文案从图示看,残差与X和GDP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初步判断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2.怀特检验:从伴随概率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的统计显著临界值为t0.025(12)=2.145,在怀特检验中辅助回归的所有解释变量均没有通过t检验,其线性

12、关系不显著,故不存在异方差性。大全标准文案序列相关性检验由于经济变量固有的惯性,模型设定的偏误等都有可能造成序列相关性,故在此利用D.W检验和LM检验法对原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1.D.W检验由其回归结果可知:D.W值为0.573302,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分布下限临界值为dl=1.13.因此,可判定原模型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2.LM乘数法检验含 1 阶滞后残差项的辅助回归为:于是,LM=(17-1)*0.474854=7.597664,该值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自由度为1的 分布的临界值0.05(1)=3.84,由此判断原模型存在 1 阶序列相关。22大全标准文案含 2 阶滞后残差项的

13、辅助回归为:于是,LM=(17-2)*0.586543=8.798145,该值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自由度为1的 分布的临界值0.05(2)=5.99,由此判断原模型存在 2 阶序列相关.含 3 阶滞后残差项的辅助回归为:22大全标准文案于是,LM=(17-3)*0.595=8.33,该值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自由度为3的 分布的临界值0.05(3)=7.81,由此判断原模型存在 3 阶序列相关性。含 4 阶滞后残差项的辅助回归为:22于是,LM=(17-4)*0.6788=8.82,该值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自由度为3的 分布的临界值0.05(4)=9.49,由此判断原模型不存在 4 阶序列

14、相关性。3、序列相关性的修正设一阶自相关假设 t t22 t t 1 1 t t,按杜宾两步法,首先估计模型YtYt10(1)1(XtXt1)2(GDPtGDPt1)大全标准文案通过估计可得:Yt 384.42 1.14Yt1 0.0308Xt 0.0464Xt1 0.0639GDPt 0.067GDPt1(-0.968)(8.0)(-0.7216)(1.4243)(1.255)(-1.2235)R2 0.999将估计得到的1.14代入以下的模型:YtYt10(1)1(XtXt1)2(GDPtGDPt1)并对其进行OLS估计得:Yt1.14Yt1 272.03 0.052(Xt1.14Xt1)

15、0.005187(GDPt1.14GDPt1)用LM乘数法对该估计模型进行检验:大全标准文案由伴随概率知,已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因此,估计的原模型为:272.03 0.0522X 0.0052GDPY11.14 1943.07 0.0522X 0.0052GDPY多重共线性检验1.采用综合统计检验法,在OLS下,模型的R 和F值都大,同时t检验值也较大说明各解释变量对Y的联合线性作用显著,同时各解释变量间存在共线性而使得它们对Y的线性作用显著。故,初步判断该模型没有多重共线性。2.逐步回归法(1)找出简单的回归形式 Y与GDP的回归:2可得样本回归方程:Y 2793.938 0.1674GDP

16、(-3.62)(23.16537)R2 0.972R 0.971F 536.3645大全2标准文案 Y与X的回归:可得回归方程为:Y 2115.122 0.238593 X (3.633572)(23.898)R2 0.9744R 0.9727F 571.1196(2)逐步回归2可见,Y 受 X 影响比较大,因此选择Y 2115.122 0.238593 X为初始回归模型。接下来进行逐步回归:Y=f(X)Y=f(X)t t值Y=f(XY=f(X、GDP)GDP)t t值C C2115.0223.6336-494.184-0.728X X0238623.89801244.8676GDPGDP0.

17、0834.634R2D DW W0.45190.57330.97270.9885由分析结果可知,在引入了GDP以后,模型拟合程度提高,且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因此可以推断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原模型为最优。综上所述,原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但存在序列相关性,利用杜宾两步法对其做相应的处理。大全标准文案七、七、模型评价模型评价在得到我国税收总额与各主要因素间的线性关系后,针对此模型分别对违背基本假设的三种情况进行假设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对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原方程总体上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并且变量的参数都具有显著性,参

18、数的符号也是合理的。说明税收总额与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具有因果关系。随后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发现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通过对模型的修正,使得模型更好的拟合。通过样本数据,得到最终的数量化模型:综上所述,面对今年来我们税收增长远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的现象,可以推断,这与我们多年来GDP的高速增长有关,同时,我国加入WTO,与国家经济贸易明显增强,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加,这些都刺激了我国税收的增加,形成了税收增长远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的现象。八、政策建议八、政策建议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税收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影响税收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税制不

19、完善与税收征管不力,导致税收收入仍有大量流失,因此我们应从以上两方面加强改革。在税收制度的建设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消费性增值税。为了扩大社会投资,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拉动内需,提高经济资助增长能力,必须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性增值税。同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并相应带来财政增收。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目前我国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优惠,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制,虽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相同,但由于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实际税负低10个百分点左右。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例如根

20、据国内外经济和外贸出口形势的新变化,以及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予以完善,使之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促进外贸和经济发展。大全标准文案在税收征管方面,又有以下改进办法:一是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做好减免税审批工作,绝不能越权减免税。实施各项税务行政许可。二是合理界定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税收稽查和法律救济等税收征管内容的职能。密切国、地税局写作,并加强与工商、金融、公安、海关等部门的沟通写作。三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改进纳税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纳税人,落实公开办税,推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同时加强发票管理和税控收款机推广应用,加强各税种管理。四是强化内部执法监督。重视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监督,加强对重点环节执法行为的事中监督,强化对执法行为全过程的事后监督。我们在实践中,应当认真分析国内生产总是GDP,通过它来了解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同时完善税制建设、加强税收征管,是税收收入的数量、结构、规模正确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宏观经济规律,有助于合理制定国家财政政策,使税收起到分配收入、配置资源、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