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变革.ppt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566186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的变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儒学的变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学的变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的变革.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讲讲 儒学危机与革新儒学危机与革新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危机儒学的第一次革新:董仲舒儒学的产生儒学的第一次革新:董仲舒儒学的产生1、背景2、特征:以以公羊春秋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思想体系。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思想体系。3、内容: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 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学说 伦理观:三纲五常思想的形成伦理观:三纲五常思想的形成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主主张张评评价价认识认识大一大一统统,罢罢黜百黜百家、独尊儒家、独尊儒术术君君权权神授,天人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合一,天人感应应 三三纲纲五常五常 宣宣扬纲扬纲

2、常常伦伦理是理是为为了了维护维护封建封建专专制制和等和等级级制度,制度,应应批判;但批判;但“五常五常”中中有中有中华华民族民族传统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美德的部分内容,应该应该弘弘扬扬 大一大一统统有利于加有利于加强强中央集中央集权权,巩固,巩固了大一了大一统统的国家,有利于的国家,有利于稳稳定社会定社会秩序,是秩序,是历历史史发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展的主流,尤其是当当时时祖国祖国统统一的需要;但扼一的需要;但扼杀杀其他其他不同学不同学术术流派的做法不可取流派的做法不可取 是唯心主是唯心主义义;但要求;但要求统统治者治者爱护爱护百百姓,有利于封建姓,有利于封建统统治治长长久久(1 1)董仲舒适)

3、董仲舒适应时应时代要求,采众家之代要求,采众家之长长,对对儒家思想加儒家思想加以以创创新,体新,体现现了与了与时时俱俱进进的精神的精神(2 2)对对新儒学思新儒学思想要想要辩证对辩证对待,待,认认识识其其积积极性和消极极性和消极性,弃其糟粕,批性,弃其糟粕,批判判继继承承问题探究:如何客观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问题探究:如何客观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提示:1、大一统思想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国、大一统思想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家的统一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实为唯心主义、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实为唯心主义学说,它起到了强化君权的作用,但是它又要求统学说,它起到了强化君权的作用

4、,但是它又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3、三纲充满了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三纲充满了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弘扬。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弘扬。儒学的二次危机:“信仰危机”佛教创自古代佛教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印度,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魏晋国内地,魏晋时期盛行。佛时期盛行。佛教宣扬人生一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说,主张超

5、脱尘世,出家修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行,落发为僧。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成为为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道教地位很高。实质是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以儒家纲常伦理维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理学理学是一种既贯通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宇宙自然和和人生命运人生命运,又继承又继承孔孟正宗孔孟正宗,并能,并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的新儒学新儒学。道、佛道、佛儒(根本)儒(根本)(目的)(目的)1

6、1、理学的含义:、理学的含义:儒学的革新:宋明理学儒学的革新:宋明理学宋明宋明理理学学兄程颢兄程颢 弟程颐弟程颐 朱熹朱熹陆九渊陆九渊 王守仁王守仁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2 2、基本流派:、基本流派:二、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概括主要观点概括主要观点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

7、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世界本原是理,是万世界本原是理,是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天理即天理即“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等级秩序特点:从哲学高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性。二、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材料三: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释义:格,推究;致,释义: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从而

8、获得知识。具体说:接触具体说:接触,体验体验,明,明“理理”。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二、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材料四: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道德观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二、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上述思想有何消极影响?古代女子的古代女子的三从三从四德四德“三从三从”在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死从子“四德四德”妇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言、妇容、

9、妇功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摧残、迫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维护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和专制统治程程朱朱理理学学“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宇宙观“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道德观道德观通过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的方法把握“理理”方法论方法论小结一下:小结一下:朱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书影书影元朝: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更进一步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2.程朱理学的地位程朱理学的地位3.陆王心学之陆九渊:陆王心学之陆九渊:材料一:材料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材料二: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此心此理,我固有

10、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耳。材料三:材料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心皆是理,心即理也。“心即理也心即理也”方法论方法论“发明本心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进行内心的反省)二、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材料一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王守仁回答:答:“你不来看此花

11、时,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花不在你的心外。”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理4.陆王心学之王阳明:陆王心学之王阳明:破除外在的敌人、障碍和困难是相对比较容破除外在的敌人、障碍和困难是相对比较容易的,破除自己心中的不法、不良、易的,破除自己心中的不法、不良、不妥、不妥、贪婪的欲望和冲动才是最困难的。贪婪的欲望和冲动才是最困难的。材料二材料二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认识到

12、“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材料三:材料三:良知即天理。良知即天理。材料四:材料四: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隐,此便是良知 。材料五:材料五:“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良知即天理良知即天理方法论:方法论:“致良知致良知”,即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小结一下:小结一下: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主要思想有:陆九渊,南宋理学大

13、师,主要思想有:1 1)提出)提出“心即理心即理”之说,认为天理、人理、之说,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物理只在人的心中。2 2)主张)主张“心心”和和“理理”是永久不变的,一切封是永久不变的,一切封 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3 3)求)求“理理”应应“发明本心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进行内心的反省。1 1、陆九渊的、陆九渊的“心学心学”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心思想是心思想是“致良知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就是理,天,即本心和良知就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

14、私欲、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人们奋发立志。2 2、王守仁王守仁的的“心学心学”(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油锅着火了油锅着火了程朱理程朱理学代表学代表陆王心陆王心学代表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反复观察火情,寻找灭火方法寻找灭火方法 闭目静坐,想象着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万不能乱了方寸。: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共同点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孟“仁仁”

15、“礼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理”;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2.影响相同: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自然欲求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之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之处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

16、学有什么异同之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不同点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程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陆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陆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心”,认为本心是认为本心是“理理”2.把握把握“理理”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程朱主张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陆王主张陆王主张“致良知致良知”,进行内心的反省,进行内心的反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家将“天理天理”和和“人欲人欲”对立起来,进对立起来,进而而以天理遏制人欲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