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试.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514498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32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寄生虫学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医学寄生虫学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寄生虫学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寄生虫学试.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医学寄生虫学试题库(供临床医学、麻醉、护理专业本科生用)测 试 题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研究感染人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科学叫。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制定的热带病研究培训特别规划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六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 种、和均属寄生虫病。3.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生物叫。4.寄生在宿主体内组织、器官或细胞内的寄生虫叫。5.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6.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7.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称。8.寄生虫生活史类型主要以是否需要划分。9.寄生虫对宿主的主要危害有、和。10.寄生虫可诱

2、导宿主产生变态反应,包括变态反应、11.医学寄生虫的侵入途径主要有、。12.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3.宿主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稳固的免疫力,这种获得性免疫类型称。14.抗体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和。15.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和杀伤寄生虫。16.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和。1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流行因素为、和。18.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结果为、和。19.按寄生虫抗原的来源分抗原、抗原和抗原。20.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称。二、单项选择题1.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叫A.体外寄生虫B.体内寄生虫C.兼性寄生虫D.

3、永久性寄生虫E.暂时性寄生虫2.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A.终宿主B.第一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第二中间宿主E.转续宿主3.可诱导变态反应的寄生虫抗原有A.表面和虫体抗原B.代谢产物抗原2 C.绦虫的囊液和线虫的蜕皮液D.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E.A、B、C、D 全部4.寄生虫对宿主的机械性损伤,除外A.阻塞腔道 B.夺取营养C.压迫组织 D.吸附作用E.破坏细胞 5.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A.无季节性 B.仅有季节性C.无地方性D.仅有地方性E.既有地方性,又有季节性6.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生物因素是A.寄生虫病患者的存在B.感染的脊椎动物的存在C.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存在D.带虫者的存在

4、E.健康人群的存在7.寄生虫病的传染源,除外A.感染的中间宿主B.带虫者C.感染的家畜D.感染的野生动物E.寄生虫病患者8.寄生虫侵入人体后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是A.诊断阶段 B.致病阶段C.感染阶段 D.游移阶段 E.寄生阶段9.专性寄生虫是A.成虫营自生生活的寄生虫B.幼虫营自生生活的寄生虫C.既可营自生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D.成虫和幼虫均营自生生活的寄生虫E.寄生虫生活史全部阶段,或至少有部分阶段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10.机会致病寄生虫是A.偶然感染的寄生虫B.感染非正常宿主的寄生虫C.暂时寄生的寄生虫D.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E.免疫功能正常时致病的寄生虫11.人兽共患寄生

5、虫病中人主要作为A.保虫宿主 B.转续宿主C.终宿主D.第一中间宿主E.第二中间宿主12.预防不需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主要采取的措施,除外A.粪便管理B.防止粪便污染食物、水源C.注意个人卫生D.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E.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三、名词解释1.寄生生活2.转续宿主 3.传播途径4.生活史5.幼虫移行症6.机会致病7.非消除性免疫8.免疫逃避9.寄生虫病的季节性流行10.带虫者3 四、问答题1.阐述寄生虫生活史的类型,并举例说明。2.寄生虫对宿主可造成哪些损害?3.阐述寄生虫抗原的特点。4.阐述抗寄生虫的获得性免疫的类型。5.医学寄生虫的主要侵入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6.阐述寄生

6、虫病的流行特点。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有哪些因素?8.阐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医学寄生虫学2.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 3.宿主4.体内寄生虫5.兼性寄生虫6.中间宿主7.生活史 8.中间宿主9.夺取营养、影响营养吸收机械性损害毒素作用免疫病理10.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型迟发型或细胞介导型11.经口直接经皮肤经媒介昆虫叮咬经接触经胎盘 12.免疫反应 13.消除免疫14.受体封闭和封闭细胞的粘合作用,限制寄生虫侵入宿主细胞抗体依赖细胞杀伤作用由经典的补体途径介导抗体杀伤寄生虫15.淋巴因子活化效应细胞细胞毒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16.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7.生

7、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18.消除寄生虫患寄生虫病带虫状态19.表面代谢虫体 20.免疫逃避二、单选题1.B 2.A 3.E 4.B 5.E 6.C 7.A 8.C9.E 10.D 11.C 12.D 三、名词解释1.寄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就营养、居住和利害关系来看,其中一种生物从中获利,并生存,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受益的一方称寄生虫,受害的一方称宿主,寄生虫通过夺取营养、机械性损害、毒素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损害宿主。2.转续宿主某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阶段,当此幼虫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就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如卫氏并殖吸

8、虫童虫在非正常宿主(野猪)体内,长期保持幼虫阶段,当人(正常宿主)食入含幼虫的野猪肉时,可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野猪为卫氏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3.传播途径寄生虫从传染源到易感者感染的全过程。包括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在外界生存或发育为感染阶段,和经合适的侵入途径进入新宿主的三个过程。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经水、食物、土壤、空气、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和与人体接触传播。4.生活史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即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即适宜的宿主和在外界环境中的发育,包括寄生虫的感染阶段侵入宿主的方式和途径;在宿主体内移行或到达寄生部位的途径、正常的寄生部

9、位、离开宿主的方式、在外界环境的发育以及所需的各种宿主和传播媒介。如卫氏并殖吸虫感染阶段为囊蚴,被人食入后在肠腔脱囊为童虫,钻过肠壁,进入腹腔,移行到肺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痰和粪便排出体外,经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最后发育为4 囊蚴。5.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和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6.机会致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0、,当机体免疫功能不全或抵抗力下降时,体内寄生虫异常增殖,致病力增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现象叫机会致病,如刚地弓形虫致病。7.非消除性免疫在大多数寄生虫感染中,宿主均可产生获得性免疫,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能完全消除体内原有的寄生虫,虫数维持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寄生虫,此获得性免疫就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如血吸虫和疟原虫所致免疫现象。8.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免疫逃避机理主要有(1)抗原变异(antigenic variation);(2)拟态(抗原伪装);(3)免疫抑制;(4)解剖部位隔离(细胞内寄生虫可逃避免疫

11、反应)。9.寄生虫病的季节性流行寄生虫病有明显季节性,影响寄生虫病季节性流行的因素主要有:(1)自然因素(寄生虫病主要流行在温暖、潮湿的夏秋季);(2)生物因素(与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的季节消长一致,如黑热病流行在白蛉出现的季节);(3)社会因素(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因季节而异,如春夏季田间操作多,易感染钩虫病)。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虽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向外排出寄生虫,成为传染的来源,可造成寄生虫的感染和流行。带虫者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感染寄生虫的虫数、人体的免疫状态和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如有些毛首鞭形线虫的感染者可表现为带虫状态。四、问答题1.寄生虫生

12、活史类型以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划分为直接型生活史和间接型生活史。直接型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在外界直接发育为感染阶段感染人。肠道寄生虫(如似蚓蛔线虫和钩虫等)多属此类型生活史。间接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组织内寄生虫(如血吸虫、旋毛形线虫等)多属此类型生活史。2.寄生虫对宿主造成的损害大多数寄生虫都会对宿主造成损害,其危害程度取决于虫种、数量、毒力、在人体内的游移过程、寄生部位和生理活动。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性损害、毒素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造成对宿主的综合作用。(1)夺取营养、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

13、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宿主;有些寄生虫可造成肠粘膜损伤,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如大量似蚓蛔线虫寄生夺取营养,引起营养不良。(2)机械性损害:主要是阻塞腔道、压迫组织和破坏细胞,以及虫体游移和吸附作用所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如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压迫肝组织,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破坏红细胞等。(3)毒素作用: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表膜上的蛋白水解酶,可破坏肠粘膜,形成肠溃疡。(4)免疫病理:寄生虫体内和体表许多成分、代谢产物、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以及线虫的蜕皮液、绦虫的囊液等都具有抗原性,可诱导宿主产生变态反应,造成免疫病理损害,如蠕虫感染引

14、起的荨麻疹,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免疫溶血等。3.寄生虫结构和生活史复杂决定寄生虫抗原有复杂性和多源性的特点。5(1)寄生虫抗原的复杂性:按抗原来源分表面抗原(来自虫体表膜);代谢抗原(来自寄生虫腺体的分泌物、消化道的排泄物、线虫蜕皮液和绦虫的囊液等);虫体抗原(除了表面抗原和代谢抗原以外的寄生虫抗原)。虫体表膜和代谢产物,以及寄生虫寄生的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均可与宿主免疫系统直接接触,为免疫学上的重要抗原。(2)寄生虫抗原具有属、种、株、期的抗原特异性,不同属、种、株的寄生虫,以及同一种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既有特异性抗原,又有共同抗原。4.抗寄生虫的获得性免疫主要有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消除性

15、免疫:这种获得性免疫能完全消除宿主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稳固的免疫力(终身免疫),如热带利什曼原虫诱导的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在大多数寄生虫感染中,宿主均可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能完全消除体内原有的寄生虫,虫数维持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消除体内的寄生虫,此获得性免疫就逐渐减弱,以至消失。非消除性免疫包括带虫免疫(某些血内原虫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和伴随免疫(某些蠕虫感染诱导的免疫应答)这两个寄生虫特有的免疫现象。5.寄生虫的主要侵入途径有:(1)经口感染大部分寄生虫都是经口感染,如动物肉中的旋毛形线虫囊包和淡水鱼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都是经口感染。(2)直接经皮肤感染如钩虫丝状蚴

16、和血吸虫尾蚴都经皮肤感染。(3)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如蚊唾液腺中的疟原虫子孢子,在蚊虫叮咬人时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4)接触感染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如疥螨和阴道毛滴虫。(5)经胎盘先天性感染如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6.寄生虫病的流行具有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的特点。(1)影响地方性流行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大多数寄生虫病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地方)、生物因素(与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一致,如血吸虫病的流行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相符)和社会因素(与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活动有关,如肺吸虫病主要流行在生吃或半生吃溪蟹和蛄的地区)。(2)影响寄生虫病季节性流行的主要因

17、素见名词解释第九题。(3)寄生虫的自然疫源性流行:在原始森林和荒漠地区,有些寄生虫可一直在脊椎动物(主要是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人偶然进入这些地区时,在没有特殊的防护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这类寄生虫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给人。如旋毛虫病的流行。7.寄生虫有在外界(包括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中生存和发育的阶段,因此寄生虫病的流行受生物因素(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存在是某些寄生虫流行的必需条件,因此这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和活动季节相符,如黑热病的流行地区与白蛉的地理分布和活动季节一致)、自然因素(寄生虫和感染宿主(人和动物)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和雨量等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寄

18、生虫在外界以及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体内的发育,因而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钩虫病在黑龙江等寒冷地区不流行,而在黄河和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流行广泛)和社会因素(与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防疫保健、居住条件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如因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可感染弓形虫、肥胖带绦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等)的影响。8.寄生虫病的防治要采用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预防感染、保护健康人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防治措施有(1)治疗病人和带虫者;(2)查治和处理保虫宿主;和(3)疫情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控制其输入和扩散。切断传播途径的防治措施有(1)改造环境或用药物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及传播媒

19、介;(2)预防不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6 寄生虫主要采取管理粪便,防止粪便污染食物、水源和环境,以及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饮水卫生。(3)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预防需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寄生虫的关键。预防感染、保护健康人群的防治措施有(1)积极开展预防寄生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知识;(2)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3)加强集体和个人防护,包括改进生产方式和改善生产条件、预防服药和疫苗防治以及用驱避剂防止吸血节肢动物叮咬等。第二章医学原虫学测试题一、填空题1.原虫的基本结构由、和三部分组成。2.原虫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和。3.原虫的有性生殖主要有和;无性生殖主要有和。4

20、.机会致病的原虫主要有、和。5.可在人体肠腔内寄生的阿米巴原虫主要有、和。6.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细胞质分为和。7.碘液染色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未成熟包囊,可观察到个核、呈棒状的和棕红色的。8.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成熟包囊有个细胞核。9.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传染源是从粪便排出的感染者,包括。10.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侵入肠壁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转变为。11.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学诊断包括粪便检查和病灶检查,后者只能查到时期。12.铁苏木素染色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可观察到位于核中央,核膜内缘有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13.铁苏木素染色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构造同滋养体,呈棒状,被溶解而呈空泡状。14.溶组织内阿米

21、巴滋养体在外界很快,在流行中。15.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侵入肠壁静脉,可随血流至肝、肺、脑等组织引起炎症,形成脓肿。16.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宿主肠壁组织,引起;并可侵入肠壁静脉,随血流至肝、肺等组织引起。17.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自粪便中排出具有的特点,所以需要多次检查,才能提高检出率。18.溶组织内阿米巴呈分布,它的流行与环境的关系甚大。19.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被人误食后,在小肠内脱囊而出,进行增殖,主要寄生部位为。二、单项选择题1.医学原虫是指A.寄生于人体并能致病的原虫B.营寄生生活的原虫C.引起人兽共患病的原虫D.单细胞真核动物E.寄生于人体的非致病性和致病性原虫2.生活史属人间传播型的原虫是

22、A.齿龈内阿米巴B.杜氏利什曼原虫C.刚地弓形虫7 D.疟原虫E.上述所有原虫3.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可引起A.阿米巴性角膜炎B.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C.阿米巴痢疾D.阿米巴肝脓肿E.皮肤型阿米巴病4.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最常用方法是A.离心沉淀法B.饱和盐水浮聚法C.碘液涂片法D.生理盐水涂片法E.透明胶带法5.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阶段为A.二核包囊 B.滋养体 C.包囊D.四核包囊E.滋养体和包囊6.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主要感染方式为A.经皮肤 B.经口C.经媒介昆虫D.接触 E.经胎盘7.阿米巴肝脓肿患者体内原虫的发展过程是A.肠腔型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B.包囊肠腔型滋养体包囊C.

23、肠腔型滋养体包囊肠腔型滋养体D.肠腔型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包囊E.包囊肠腔型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8.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组织型滋养体不能A.转化为肠腔型滋养体B.排出体外C.随血流到肝、肺等组织大量繁殖D.吞噬红细胞E.随血流到肝、肺等组织形成包囊9.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阶段是A.肠腔型滋养体B.组织型滋养体C.肠腔型滋养体和组织型滋养体D.包囊E.以上各期10.溶组织内阿米巴能否致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A.肠道内环境B.虫株的毒力C.细菌的协同作用D.宿主的免疫机能状态E.上述所有因素11.急性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病理变化是A.肠壁上的烧瓶样溃疡B.阿米巴肉芽肿C.虫体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的破坏

24、D.弥漫性炎症反应E.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的变态反应8 12.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壁而致病的机制为 A.酶的溶组织作用B.伪足运动的机械性破坏C.对靶细胞的接触粘附、酶的溶解、伪足运动的机械破坏和对组织的吞噬降解D.变态反应E.随血液循环的播散作用13.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为阿米巴肝脓肿,其次为A.阿米巴肿B.阿米巴肺脓肿C.阿米巴脑脓肿D.皮肤型阿米巴病E.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14.经口感染的阿米巴有A.溶组织内阿米巴和棘阿米巴B.布氏嗜碘阿米巴和耐格里属阿米巴C.溶组织内阿米巴和结肠内阿米巴D.棘阿米巴和巴拉姆希阿米巴E.齿龈内阿米巴和耐格里属阿米巴15.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的病原体是A.耐

25、格里属阿米巴和巴拉姆希阿米巴B.棘阿米巴和巴拉姆希阿米巴C.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耐格里属阿米巴D.哈氏内阿米巴和棘阿米巴E.结肠内阿米巴和耐格里属阿米巴16.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一般可见于A.成形粪便 B.脓血粘液便C.肝穿刺液D.水样便E.肺脓肿穿刺液17.阿米巴病的防治措施是A.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B.加强粪便管理及保护水源C.治疗病人和带囊者D.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E.所有上述各项18.确诊阿米巴痢疾的主要依据是A.粪便中查到滋养体B.粪便中查到包囊和滋养体C.粘液血便中查到白细胞D.粪便中查到吞噬有红细胞的滋养体E.粪便中查到包囊19.急性阿米巴痢疾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 A.生理盐水

26、直接涂片法B.饱和盐水浮聚法C.IHA 查抗原 D.ELISA 查抗体 E.碘液染色法20.粪便污染食物不会致人感染A.微小内蜒阿米巴B.结肠内阿米巴C.溶组织内阿米巴D.布氏嗜碘阿米巴E.福氏耐格里阿米巴21.可通过机械携带传播阿米巴病的医学昆虫是A.苍蝇B.中华按蚊C.淡色库蚊 D.微小按蚊 E.白蛉22.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与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的主要鉴别点是9 A.胞质内有无吞噬的细菌B.胞质内有无吞噬的红细胞C.胞质内细胞核的多少D.胞质内糖原泡的大小E.胞质内拟染色体的形状23.治疗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物是A.二氯散糠酸酯B.甲苯咪唑C.甲硝咪唑(灭滴灵)D.氯喹E.乙

27、胺嘧啶24.只能用作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辅助诊断的方法是A.生理盐水涂片法B.碘液涂片法C.乙状结肠镜检查法D.肝脓肿穿刺液查E.ELISA 查抗阿米巴抗体25.对人致病力较强的两种阿米巴原虫是A.结肠内阿米巴和溶组织内阿米巴B.微小内蜒阿米巴和溶组织内阿米巴C.布氏嗜碘阿米巴和溶组织内阿米巴D.溶组织内阿米巴和福氏耐格里阿米巴E.结肠内阿米巴和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三、名词解释1.隐性感染2.机会致病寄生虫3.世代交替4.肠外阿米巴病四、问答题1.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2.简述急性阿米巴痢疾的致病机制及典型病变特点。3.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病原学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注意事项。4.

28、通常认为人体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后大多数人呈无症状的带囊状态,其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伪足运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3.配子生殖结合生殖二分裂生殖多分裂生殖出芽生殖4.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5.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6.内质 外质7.12 拟染色体糖原泡8.四9.包囊带囊者慢性病人10.肠腔型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11.滋养体12.核仁核周染粒10 13.核 拟染色体糖原泡 14.死亡无传播作用15.滋养体16.滋养体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17.间歇性18.世界性卫生状况19.成熟包囊滋养体二分裂结肠二、单选题1.A 2

29、.A 3.B 4.C 5.D 6.B 7.E 8.E9.B 10.E 11.A 12.C 13.B 14.C 15.B 16.A17.E 18.D 19.A 20.E 21.A 22.B 23.C 24.E25.D 三、名词解释1.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无临床表现,也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病原体,这种寄生现象称隐性感染。如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弓形虫,多属隐性感染。2.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3.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

30、的现象,称世代交替。4.肠阿米巴病患者肠壁内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静脉,随血流到肝脏、肺、脑等组织,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肺脓肿、脑脓肿等称为肠外阿米巴病。肺脓肿只有少数是因血液循环播散而致,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膈、经胸腔侵入肺而引起。四、问答题1.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有以下三种:(1)人间传播型完成生活史只需要一种宿主,通过接触或传播媒介的机械性携带而传播。如溶组织内阿米巴。(2)人与动物间传播型生活史中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作为宿主。如弓形虫生活史中终宿主是猫,中间宿主是人或鼠等。(3)虫媒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要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和/或增殖至感染阶段。如杜氏利什曼原虫完成

31、生活史,需要在白蛉体内发育增殖后,通过叮咬注入人体。2.急性阿米巴痢疾的致病机制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接触并粘附于肠粘膜,释放穿孔蛋白等细胞致病因子和蛋白水解酶,破坏和溶解肠粘膜细胞,吞噬和降解这些靶细胞和红细胞。早期病变主要在浅表的肠粘膜层,病灶区很小。随后滋养体大量繁殖,并可穿破粘膜肌层,在疏松的粘膜下层繁殖扩展,溶解破坏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为其典型病变。3.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挑取病人少许粘液血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活动的滋养体,如发现吞噬红细胞的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痢疾。检查时应注意:(1)送检粪便必须新鲜、及时,并注意保暖。(2)取材容器必须洁净,其内不能有化学药

32、品或与粪尿相混。4.人体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大多数呈现带囊状态的原因:(1)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后能否致病与虫株毒力、肠道环境因素和宿主的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四核包囊被人食入后,基本过程是包囊肠腔型滋养体包囊,所以病人多呈带囊状态。当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肠壁局部发生损伤或肠功能紊乱时,滋养体才侵入肠壁组织引起阿米巴痢疾,甚至进而随血流或直接播散到其他器官引起肠外阿米巴11 病。(2)以往将不致病的迪斯帕内阿米巴也归于溶组织内阿米巴。孢子虫测试题一、填空题1.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在遗传学上有两种类型,即和。2.由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之前所需时间称。3.疟原虫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分4 个阶段

33、,即、和。4.在我国疟原虫分布最广,其次是疟原虫,疟原虫散在分布,疟原虫仅发现几例。5.间日疟原虫完成一个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所需的时间为小时。6.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过程为、和三个连续阶段。7.疟疾患者临床表现的三大基本症状为、和。8.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分为、和。9.凶险型疟疾多见于疟原虫感染,疟原虫患者偶见。10.由于疟原虫抗原变异、抗疟治疗不彻底或人体特异性免疫力下降,使残存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11.疟疾的防治原则是、和。12.氯喹及喹哌主要杀灭疟原虫的;乙胺嘧啶可杀灭疟原虫的,用作预防。13.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和。14.疟原虫诱导的宿主免疫反应有、

34、和特异性。15.和疟原虫只有再燃,无复发。16.温度低于15,疟原虫不能在蚊体内发育,停止疟疾的传播称。17.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和。18.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19.刚地弓形虫感染人体后,一般为感染,但在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20.刚地弓形虫滋养体是在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单个虫体,假包囊内的滋养体称,包囊内滋养体称。21.妊娠期感染刚地弓形虫有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或畸形,这是孕妇体内虫体经传给胎儿所致。22.隐孢子虫生活史中、和三个生殖阶段均在同一宿主的细胞表面完成。23.隐孢子虫的传染源是、和。24.隐孢子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25.卡氏肺孢子虫病的临床表现为

35、两种类型,即和。26.卡氏肺孢子虫通常是因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故临床上需慎用。27.卡氏肺孢子虫病以检查痰液或气管分泌物有无作为确诊依据。28.发生在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虚弱婴儿的卡氏肺孢子虫病为肺炎。二、选择题1.疟原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子孢子直接钻入皮肤12 B.雌性按蚊叮咬,子孢子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C.配子体经输血感染D.雌性按蚊叮咬时,子孢子主动钻入皮肤E.雌性按蚊叮咬,配子体进入人体2.引起疟疾复发的虫体时期是A.速发型子孢子B.迟发型子孢子C.红内期无性生殖时期D.红外期裂殖子E.雌雄配子体3.疟疾病人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什么?A.活组织检查B.骨髓穿刺C.粪便检查D.厚、薄血涂片E.

36、痰液检查4.寄生在一个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哪种最常见多个环状体?A.卵形疟原虫B.三日疟原虫C.间日疟原虫D.恶性疟原虫E.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疟疾发作的致病因素?A.红细胞碎片B.裂殖子 C.疟色素D.变性血红蛋白E.疟原虫代谢产物6.间日疟患者外周血涂片可查见A.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B.滋养体、配子体、合子、裂殖子C.环状体、裂殖体、雌配子、雄配子D.裂殖体、配子体、动合子、子孢子E.环状体、配子体7.由于输血不当,疟原虫被输入健康人体内,其结果是A.疟原虫在肝细胞内休眠B.疟原虫进入肝细胞迅速发育C.可能呈带虫状态或疟疾发作D.可能感染疟原虫,仅呈带虫状态E

37、.不会造成疟原虫感染8.疟原虫的传染源是A.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者B.疟疾病人C.带虫者D.感染的鸟类E.感染的哺乳动物9.疟疾的流行A.无地区性 B.无季节性C.仅有地区性D.仅有季节性E.既有地区性,又有季节性10.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是A.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B.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C.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D.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 胃-蚊唾腺E.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11.恶性疟患者外周血涂片可查见A.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B.环状体、配子体C.环状体、滋养体、配子体、卵囊D.滋养体、配

38、子体、卵囊、动合子E.环状体、滋养体、配子体、子孢子13 12.恶性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A.48 小时B.3648 小时 C.72 小时D.2436 小时 E.24 小时13.既可引起再燃,又可引起复发的疟原虫有A.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B.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C.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D.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E.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14.脑形疟在下列哪种疟原虫中最多见A.间日疟原虫B.恶性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E.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15.间日疟患者血涂片经姬氏或瑞氏染色后,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疟原虫细胞核染成红色或紫色B.疟原虫细胞质染成

39、蓝色C.红细胞胞质内疟色素染成棕褐色D.受染红细胞颜色变浅E.受染红细胞肿大并出现浅红色小点16.传播疟疾的媒介昆虫是A.所有蚊种 B.雌库蚊 C.雌按蚊D.雌雄按蚊 E.雌伊蚊17.疟原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红细胞内期B.配子体 C.子孢子D.红细胞外期E.卵囊18.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哪种配子体呈新月型A.间日疟原虫B.恶性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E.上述四种疟原虫19.疟原虫的潜伏期包括A.红细胞内期发育和配子体形成所需要的时间B.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的发育和数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所需的时间C.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和迟发型子孢子在红细胞内的发育所需的时间D.子孢子侵入肝细

40、胞和速发型子孢子在红细胞内的发育所需的时间E.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和配子体形成所需的时间20.疟色素的产生来自于A.红细胞膜B.疟原虫的细胞核C.疟原虫的细胞质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E.患者血清21.疟原虫的感染阶段是A.子孢子 B.裂殖子C.裂殖体D.环状体E.雌雄配子体22.疟原虫的下列哪个时期能在蚊体内继续发育A.裂殖子 B.裂殖体 C.环状体 D.滋养体E.雌雄配子体23.经输血可感染下列哪种寄生虫14 A.溶组织内阿米巴B.阴道毛滴虫C.蓝氏贾第鞭毛虫D.卡氏肺孢子虫E.疟原虫24.疟疾患者可产生下列哪种免疫A.带虫免疫 B.伴随免疫C.终身免疫D.先天性免疫E.消除性免疫25.疟性肾病

41、多见于A.间日疟患者长期未愈者B.恶性疟患者长期未愈者C.三日疟患者长期未愈者D.卵形疟患者长期未愈者E.疟原虫患者长期未愈者26.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A.红细胞和肝细胞B.有核细胞C.白细胞D.淋巴细胞 E.脾细胞27.下列哪种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中常见薛氏小点A.间日疟原虫B.恶性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E.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28.姬氏或瑞氏染色时,疟原虫中蓝染部分叫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疟色素 D.红细胞 E.血红蛋白29.除了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造成疟疾病人贫血外,还有其它的贫血原因A.脾功能亢进B.骨髓造血功能亢进C.血小板减少D.肾脏病变E.红外

42、期疟原虫破坏肝细胞30.刚地弓形虫的传播方式是A.只能在中间宿主之间传播B.只能在终宿主之间传播C.只能由终宿主传播给中间宿主D.只能由中间宿主传播给终宿主E.既能在终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传播,也能在中间宿主之间传播31.刚地弓形虫滋养体可寄生在人体的下列细胞内,但除外A.红细胞 B.巨噬细胞C.肝细胞 D.脑细胞 E.单核细胞32.刚地弓形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速殖子 B.配子体 C.缓殖子 D.子孢子 E.卵囊33.刚地弓形虫寄生在人体的阶段有A.仅有包囊 B.仅有滋养体C.仅有假包囊D.假包囊、包囊E.假包囊、包囊、滋养体34.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感染弓形虫后,无临床症状,宿主呈现A.隐性感

43、染 B.急性感染C.亚急性感染D.慢性感染E.全身播散35.刚地弓形虫的实验诊断方法是A.主要以查血液中包囊为主B.主要以动物接种试验为主C.主要以体外培养试验为主D.病原学检查成功率低,所以多采用免疫学诊断方法E.以上都不是36.刚地弓形虫可寄生的宿主是A.爬行类 B.哺乳动物C.鸟类 D.鱼类E.以上都是37.刚地弓形虫的侵入途径是15 A.仅经胎盘 B.主要经口C.仅经输血D.经媒介昆虫叮咬E.直接经正常皮肤侵入38.刚地弓形虫的感染阶段是A.包囊 B.假包囊 C.滋养体D.卵囊E.以上都是39.刚地弓形虫的终宿主是A.猫科动物 B.人类 C.食草动物D.鸟类E.爬行类40.当宿主免疫力

44、下降时,感染隐孢子虫可呈现 A.仅为隐性感染B.出现症状,引起隐孢子虫病C.抑制隐孢子虫发育D.无临床症状E.杀灭隐孢子虫41.隐孢子虫的感染阶段和传播途径是A.卵囊,经口感染B.卵囊,接触感染C.滋养体,经胎盘感染D.裂殖体,空气传播E.卵囊,经媒介昆虫叮咬42.隐孢子虫寄生在人体的主要部位是A.肝 B.肺 C.肠腔D.小肠上皮细胞E.腹腔43.隐孢子虫感染主要为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C.隐性感染D.亚急性感染E.全身播散44.隐孢子虫病原学检查方法是A.粪便中查卵囊B.粪便中查滋养体C.粪便中查合子D.粪便中查配子体E.粪便中查裂殖体45.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主要发生在A.青少年 B.婴幼

45、儿 C.有外伤史D.健康成年人E.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46.卡氏肺孢子虫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阶段是A.经空气传播,卵囊B.经口,包囊C.经口,滋养体D.经胎盘传播,滋养体E.经空气传播,包囊47.卡氏肺孢子虫的寄生部位是A.肾 B.肝 C.脑 D.肺 E.小肠三、名词解释1.疟原虫红细胞外期2.疟原虫红细胞内期3.再燃4.复发5.带虫免疫6.刚地弓形虫速殖子7.刚地弓形虫包囊四、问答题1.阐述疟疾发作的机理。2.简述疟原虫引起贫血的原因。16 3.简述疟原虫引起脾肿大的原因。4.结合疟原虫生活史,解释疟疾的潜伏期。5.如何用病原学方法诊断疟疾患者?6.简述厚、薄血涂片诊断疟疾的优缺点。7.免疫功能

46、缺陷或低下者主要可引起哪些寄生虫病?严重程度如何?病原学诊断方法各是什么?8.刚地弓形虫感染普遍的原因有哪些?9.为什么刚地弓形虫感染多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转为急性弓形虫病的条件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2.潜伏期3.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4.间日 恶性三日卵形5.48 6.寒战 发热出汗退热7.发作 贫血脾肿大8.红内期红外期配子体形成9.恶性 间日10.再燃11.治疗病人(包括带虫者)防蚊和灭蚊保护健康人群12.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外期和配子体13.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14.种 株 期(阶段)15.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16.疟疾休止期17.先天

47、性弓形虫病获得性弓形虫病18.淋巴结肿大19.隐性急性弓形虫病20.速殖子缓殖子21.胎盘22.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消化道上皮23.病人带虫者病畜24.腹泻25.婴儿(或流行型)成人型(或散发型)26.免疫抑制剂27.包囊28.间质性浆细胞性二、单选题1.B 2.B 3.D 4.D 5.C 6.A 7.C 8.A9.E 10.D 11.B 12.B 13.D 14.B 15.C 16.C17.A 18.B 19.B 20.D 21.A 22.E 23.E 24.A25.C 26.A 27.A 28.B 29.A 30.E 31.A 32.A33.E 34.A 35.D 36.E 37.B

48、17 38.E 39.A 40.B41.A 42.D 43.C 44.A 45.E 46.E 47.D 三、名词解释1.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侵入肝细胞,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增殖过程叫红细胞外期,简称红外期。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过程,但发育时间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不完全相同,可能与两种类型子孢子有关。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迅速发育繁殖,红外期所需时间短;而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呈休眠状态,休眠体复苏后才进行裂体增殖,红外期所需时间长。2.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发育过程叫红细胞内期,简称红内期。疟原虫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环状

49、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环状体,其裂体增殖周期因种有所不同,间日疟原虫的红内期为48 小时、恶性疟原虫为3648 小时、三日疟原虫为72 小时、卵形疟原虫为48 小时。3.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为再燃。四种疟原虫都可引起再燃。4.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殖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5.

50、人体感染某些原虫(疟原虫、弓形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原虫,导致临床痊愈,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无虫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如疟原虫感染产生的免疫现象。6.弓形虫侵入宿主的有核细胞内,进行分裂繁殖,在细胞内形成有数个至十多个虫体的集合体,由宿主细胞膜包绕,其内的虫体繁殖速度快,称为速殖子。7.当宿主的免疫力增强时,弓形虫繁殖减慢,虫体外面形成一层有弹性的囊壁,形成了包囊,其内含数个或数千个虫体,繁殖速度慢,称为缓殖子。四、问答题1.发作原因红细胞内成熟裂殖体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释放出裂殖子、疟原虫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