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9561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1 (新版)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B. 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C. 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应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D. 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 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 矿石粉碎 D.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3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

2、是A. 木已成舟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 百炼成钢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 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C. 熔化玻璃吹制仪器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5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做出重大贡献的方面是A. 青蒿素开发 B. 导电塑料研制 C. 纯碱制造 D. 人工合成橡胶6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中创立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 B. 道尔顿 C. 汤姆斯 D. 阿伏加德罗7下列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电解水 B. 探究分子性质C. 粉尘爆炸 D. 合金性质28下列图示的化学实

3、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 加热液体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9下列仪器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A. 烧杯 B. 试管 C. 集气瓶 D. 胶头滴管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收集氢气 B. 稀释浓硫酸C. 检查气密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1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铁矿石冶炼铁 C. 食物变质 D. 青稞酿酒12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A. A B. B C. C D. D13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 B. 汽油挥发 C. 蜡

4、烛燃烧 D. 干冰升华1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可燃性 B. 状态 C. 气味 D. 硬度二、实验题二、实验题315某同学配制 50g 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 (填序号)(2)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需称取氧化钠_ g。(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填字母)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A.10mL B.25mL C.50mL D.100mL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17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 B. 闻药

5、品气味 C. 读出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三、填空题三、填空题18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 是 _( 填 名 称 ); 化 学 方 程式 为_19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4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 。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 1803 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 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

6、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 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_中的观点。1911 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2-15 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

7、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20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3)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任写一种) 。5四、简答题四、简答题21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里(填仪器名称)。(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答一点即可)。(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4)用托盘天平称量 12.6g 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解析】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因为会污染原瓶中的药品,错误;B、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错误;C、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正确;D、没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会污染药品,应垫上一张纸,错误。故选 C。2C【解析】A、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的缓

9、慢氧化的过程,故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C、矿石粉碎是矿石发生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有氨气放出,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故选 C。3C【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 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0、,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4A【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了氧化铁,故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正确;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轮胎的内压增加,轮胎炸裂,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 A。5C【解析】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做出重大贡献是纯碱制造。故选 C。6B【解析】A、门捷

11、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错误;B、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正确;C、汤姆斯不是化学家,错误;D、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分子论,错误。故选 B。7D【解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A、电解水实验的过程中有氢气和氧气生成,故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B、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中,氨分子运动与进入酚酞溶液,和水反应,酚酞变红,故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C、该实验中涉及了粉尘的燃烧,故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D、合金呼吸刻画确定硬度的实验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正确。故选 D。8A【解析】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

12、平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伸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至试管底部,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错误;C、过滤操作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故选 A。点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D【解析】A、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错误;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错误;C、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错误;D、胶头

13、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正确。故选 D。点睛: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是向上排空气法,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且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故选 C。11

14、A【解析】A、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铁矿石冶炼铁,铁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青稞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 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2B【解析】A、是节约用水的标志,错误;B、是“用后必须洗手”标志,正确;C、是禁止饮用的标志,错误;D、是腐蚀品标志,错误。故选 B。点睛:熟悉各种标志表示的含义是解题关键。13C【解析】A、冰雪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5、错误;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 C。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14A【解析】A、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B、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16、。故选 A。点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15 广口瓶 4.5 C 凹液面的最低处【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取药品称量倒入烧杯倒入水搅拌溶解。其中操作错误的是,药品不应直接放在托盘上,以免腐蚀托盘。 (2)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需称取氧化钠是50g9%4.5g。 (3)50g4.5g45.5g,根据就近原则,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17、 50mL。故选 C。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睛药品不应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量筒量程的选择应根据就近原则,读数应平视。16D【解析】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大颗粒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 将试管直立,将固体放入,易导致试管毁坏,错误;B、用托盘天平量一定质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C、将试管和胶塞连接时,应将试管和胶塞拿起,将胶塞旋进试管中,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将胶塞压进试管,易导致试管损坏,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

18、向上倾斜,与桌面呈 45角,正确。故选 D。17D【解析】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正确;B、闻气体气味时,应该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闻气味,正确;C、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偏多;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偏少,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防止酸液飞溅,切不可将水倒入硫酸中,错误。故选 D。18 氮气 2CO+2NON2+2CO2【解析】从微观看,单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根据粒子名称及微观粒子构成确定单质为氮气;从反

19、应的微观示意图上看,反应过程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两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生成了一个氮气分子和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微观粒子数之比为 2:2:2:1,据此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19 电子 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推理 模型【解析】(1)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20 量筒; 1/3; 玻璃棒(或“烧杯、漏斗”等

20、) 。【解析】本题考查了初中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1)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1/3;(3)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或“烧杯、漏斗”等) 。21 广口瓶 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 引流 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或向左盘添加药品,或添加药品,或添加氯化钠)【解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解答。(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2)取液后的滴管, 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 流;(4)用托盘天平称量 12.6g 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 进行的操作是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或向左盘添加药品,或添加药品,或添加氯化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