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6760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届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 A. 盘古开天 B. 炎黄传说 C. 禅让传说D. 大禹治水【答案】B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分析】 “炎黄传说”反映的是传说时代炎黄二帝的事迹。炎帝、黄帝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反映出中华民族前身是远古众多部落的综合体。【点评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炎黄传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的( )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土地国有制【答案】C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各个等级之间存在臣属关系,贵贱尊卑,等级森严;这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由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严密体系;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理解图片中

3、的涵义,西周通过分封,形成了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属于贵族,平民和奴隶属于被统治阶级。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书读得好的人 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仗打得好的人 生意做得好的人 A. B. C. D. 【答案】C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商鞅变法的奖励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内容:奖励耕织和军功,即奖励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仗打得好的人,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2【点评】商鞅变法属于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难度适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还要灵活运用这些措施解答问题。4.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4、) A.隶书B.楷书C.小篆D.甲骨文【答案】C 【考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 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故答案为 C。【点评】学生要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小篆作为统一使用的文字。本题难度不大。5.在孔子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因材施教 A.B.C.D.【答案】A 【考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

5、】【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学习有直接指导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彼此互之间相学习,不断复习,诚实学习,对学习有指导作用;而选项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而不是学习,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学生要掌握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哪些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哪些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6.下列主张,明显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答案】A 【考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

6、【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反映的是儒家思想,选项 A 符合题意;而选项 B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反映道家思想;选项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反映墨家思想;选项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反映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 A 符合题意。3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列表格掌握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7.史记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此语一出,秦颁布了哪一项措施( )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兴文字狱D.诛尽百家学者【答案】B 【考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7、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焚毁书籍、坑杀儒生的措施。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颁布焚书令,凡秦书以外的史书以及非博士收藏的“诗、书、百家语”全部焚毁,并坑杀了儒生;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属于常考题目,学生要牢记。学生还要分清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8.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答案】D 【考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

8、识可知,A 项修筑长城,春秋战国时就开始修筑了,B 地方设县在春秋时已经开始设县,C 项使用圆型方孔前不是秦始皇首创的,秦始皇只是在统一六国后把秦国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推行到全国,D 项是秦始皇首创的,秦始皇开创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9.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儒家思想的影响D.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的基业【答案】D 【考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4【

9、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确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大一统,此后汉承秦制,进一步巩固国家统一;因此只有选项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0.汉武帝初年,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措施是( ) A.直接分封大大小小的诸侯B.允许诸侯王再分封,建立小诸侯国C.收分封诸侯王的权力归于中央D.武力平藩【答案】B 【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汉武帝初年

10、,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初年,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分清为汉武帝出谋划策的两个人物:董仲舒和主父偃。主父偃提出“推恩令”。11.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

11、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 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 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答案】C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西汉时,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到欧洲,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BCD 和丝绸之路无关,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等相关知识。12.“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 A.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B.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12、C.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统治之下D.密切了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答案】B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5【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大意是如果没有张骞出使西域,怎么会有西域的物产传到内地,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和意义。13.“蔡侯纸”出现使得造纸术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纸出现在( )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答案】C

13、 【考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学生要掌握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本题难度不大。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有关黄帝的传说 王位世袭制 商鞅变法 赤壁之战 A. B. C. D. 【答案】C 【考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史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

14、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 年左右的历史,据此分析可知选项均在其时间范围内,而选项发生在东汉末年公元 208 年,不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了史记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史记的作者、体裁、记载的范围、历史地位。1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人口增多B.面食营养价值高C.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D.南方经济的发展【答案】C 【考点

15、】江南地区的开发 6【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关键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生产经验、技术,甚至是农作物;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16.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C.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答案】A 【

16、考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北方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战乱频繁,经济屡遭破坏,南方相对安定,造成每次国家动乱北方民族入侵或朝代更替时都会有大量人口迁移南方,同时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极大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当北宋被金灭后,北方经济倒退,大量人口南迁,最终形成了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鼎盛。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17.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的变法和

17、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D 【考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史上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 D。A、B 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C 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对比学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18.下列表述,符合下图名画作者的是(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

18、驱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7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答案】C 【考点】世界的文化杰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的艺术作品。A 不对,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D 不对,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巨匠是莎士比亚;B 也与达芬奇不符。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图片判断作者为达芬奇,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9.1789 年 7 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明确宣布废除世袭贵族制度:“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大人、阁下、殿下的成为也被废除,人们以公

19、民互相称呼。这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 ) A.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专制制度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强调平等C.“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D.开创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答案】B 【考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是贵族等级的象征,法律将其废除体现了否定封建等级制度的特征,答案选 B,ACD 三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的背景和原因。2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争论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二国相比最大的

20、优势, 你赞同谁的观点( ) A. 甲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乙说: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C. 丙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丁说: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答案】B 【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 【解析】【分析】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二国相比最大的优势,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1840 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来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中期,手工工场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

21、国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2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德、美等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8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答案】C 【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能够得以在世界上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的政治前提,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发明成果。22

22、.“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 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 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答案】B 【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从经济角度和思想文化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 世纪欧洲经济开先河的英国是它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8 世纪的欧洲思想文化的解放无疑是法国的启蒙运动,选项 B 符合题意;而选项资产阶级革命属于政治,可排除 A、C 两项;文艺复兴从 14

23、 17 世纪,始于意大利,D项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和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23.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准确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是( ) A. 百家争鸣人们普遍赞同各家学派 B. 文艺复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C. 启蒙运动追求民主与自由 D. 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答案】C 【考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因此“普遍赞同各家学派”表述不合史实;文艺复兴

24、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B 不合史实;启蒙思想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据此分析可知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认识。924.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势,它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或接受某种观点,以下广告语中宣传的产品出现最早的是( ) A.超越极限,奔驰汽车B.东走西走铁路好走C.联想,汇聚世界的力量D.百度百科,百看必可【答案】B 【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铁路

25、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奔驰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联想电脑、百度搜索引擎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列表格对比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和影响。25.“他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他改变了人们的世界,他打败了无敌的神,他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材料中的他是指( ) A.物种起源B.战争与和平C.英雄交响曲D.美国的悲剧【答案】A 【考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它打败了无敌的神,它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根据所学知识,1859 年,达

26、尔文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各自的成就和贡献,不要混淆。二、综合题二、综合题26.最近几年来,内部有新疆暴恐分子不断制造恐怖事件。外部有日本霸占中国的钓鱼岛;菲律宾霸占中国岛屿;越南也挑起南海之争所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材料一:材料二:自去年 5 月 23 日严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疆公安机关率先行动,截至今年 4 月 30 日,10共打掉暴力恐怖团伙 181 个,962%的暴恐犯罪团伙被摧毁在预谋阶段。

27、暴恐案犯罪嫌疑人(女):“我没想到全镇的人都在搜捕我,更没想到我行凶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收留我。”央视新闻,2015 年 5 月 25 日材料三:(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地图所指的是哪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回答,哪一朝代哪一机构的设置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材料一为哪

28、一事件奠定了基础?当今我们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历史上关于该地区的记载最早在什么时期? (5)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张骞通西域。(2)西汉;西域都护。(3)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文化交流。(4)台湾;三国时期。(5)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张骞通西域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图所指的是张骞通西域。(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3)根据材料一,结

29、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当今我们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目的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等。(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夷州”是指今天台湾地区;历史上关于该地区的记载最早在公元 230 年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今天台湾)(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我们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因此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等。【点评】本题考查了丝绸之路、西域都护、三国时期卫温到达夷洲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通过本题的考查是学生明白新疆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7.阅读材料: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三非古道,犹以务

30、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福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11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日本政治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措施其中,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

31、施是?并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变法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除了迁都外还有哪些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个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三中提到日本向他国学习的特点是?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有? 【答案】(1)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承认土地私有。倾邻国而雄诸侯。(2)革易旧俗。说汉话、采用汉姓、穿汉服、和汉族通婚。(3)日本明治维新,不生搬硬套。(4)改革 【考点】北方民族的融合,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君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

32、等;其中,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材料中的“倾邻国而雄诸侯”反映了商君变法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是有利于革易旧俗;除了迁都外还有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说汉话、采用汉姓、穿汉服、和汉族通婚。(3)根据材料三“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材料三“不该骤然生搬硬套”提到日本向他国学习的特点是不生搬硬套。(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我们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要坚持改革开放,吸收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发展自己等。【点评

33、】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对比学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改革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28.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4、”权利法案材料三:美国 1787 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12(1)材料一说“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请问此“大变动”指的是秦始皇创立的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该制度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表现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该国的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3)根据材料三指出该宪法体现了启蒙运动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学说? (4)结合材料及前面的问题,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

35、。 【答案】(1)中央集权制;郡县制。(2)君主立宪制;议会至上或议会高于王权。(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秦汉是一个大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变动”指的是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该制度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实行郡县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英国的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议会高于王权。(3)根据材料三美国 1787 年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宪法体现了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和法制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中外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变化,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