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2遗传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2208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2遗传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2遗传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2遗传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2遗传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22【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 1 1 部分板块部分板块 2 2遗传专题遗传专题 8 8 变异育种和进化变异育种和进化全国卷 5 年考情导向考 点考 题考 情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5 年均未考查2.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原因()2016丙卷 T32:基因突变的原因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2016丙卷 T32: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2014卷T32:植物杂交育种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016乙卷 T6:基因频率2015卷T32:基因频率计算6.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5 年均未考查7.低温

2、诱导染色体加倍5 年均未考查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基因频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在命题形式上,题目信息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对各类变异特点的理解和基因频率的计算。3本专题知识以理解为主。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复习应注重理解,对育种的复习要联系遗传和变异的原理。考点串讲 1| 三种可遗传的变异及其比较1(2015全国卷)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A A 猫

3、叫综合征是人的第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 5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2 / 22猫叫而得名,猫叫而得名,A A 项正确。项正确。 2(2016全国丙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5482046】(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

4、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 AA和 aa 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通常染色体变异涉及许多基因的变化。故基因突变涉及的碱基对数目比染色体变异少。(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变

5、异。(3)显性突变是 aa 突变为 Aa,在子一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为 AA、Aa 和 aa,子二代再自交,子三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才算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隐性突变是 AA 突变为 Aa,在子一代还是表现为显性性状,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为 AA、Aa 和 aa,即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也就是隐性突变纯合体。3 / 22【答案】 (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1识图区别变异类型(1)写出分别表示的变异类型。缺失;重复;倒位;基因突变。(2)图中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3)填写变异的实质。基因数目减少。基因数目增加。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

6、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增添和缺失。2识图区分易位与交叉互换项目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图解发生范围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3.“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一看发育起点,若是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再看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辨析 7 个易错点1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a 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 A 基因。()3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4 / 22【提示】 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4染色体片

7、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5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提示】 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不产生新基因。6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7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考向 1 考查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1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 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 DNA 序列的变化是( )ADNA 分子发生断裂B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C C 原核生物中的原核生物中的 DNA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

8、氨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的原因是基酸序列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DNA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碱基增添或分子发生碱基替换。碱基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多个氨基酸序列的改变。缺失均会导致多个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2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c 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 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5 / 22B B 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基因

9、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 A 项错误;由于密码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和隐性突变,基因发生突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子的简并性和隐性突变,基因发生突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变,B B 项正确;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项正确;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单体之间,C C 项错误;起始密码子位于项错误;起始密码子位于 mRNAmRNA 上,基因首端存在启动上,基因首端存在启动子,子,D D 项错误。项错误。 3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该过程导致

10、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 C 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因此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因此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 A 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易位易位) ),B B 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的非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片段才属于基因重组,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片段才属于基因重组,C C 错误;染色体结构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变异会使排列

11、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 D 正正确。确。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问题辨析1关于“缺失”问题。DNA 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 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2关于变异的水平问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3病毒和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进行无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6 / 22体变异。考向 2 变异和遗传的综合考查4家蚕中,基因 S(黑缟斑

12、)、s(无斑)位于第 2 染色体上,基因 Y(黄血)和 y(白血)也位于第 2 染色体上,假定两对等位基因间完全连锁无互换。用 X 射线处理蚕卵后,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具有该类型变异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缟斑白血无斑白血为 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A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表现为黑缟斑、黄血B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CX 射线照射后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缺失D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相同D D 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两对性状都为显性,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两对性状都为显性,A A 项正确;具有项正确;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

13、生的后代基因型为,B B 项正确;项正确;X X 射线照射后,射线照射后,Y Y 基因丢失,为染色体缺失变异,基因丢失,为染色体缺失变异,C C 项正确;根据题目信息,缺失杂项正确;根据题目信息,缺失杂合体能存活,缺失纯合体不能存活,合体能存活,缺失纯合体不能存活,D D 项错误。项错误。 5玉米的紫株和绿株由 6 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N,n)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用 X 射线照射紫株 A 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紫株 732 株、绿株 2 株(绿株 B)。为研究绿株 B 出现的原因,让绿株 B 与正常纯合的紫株 C 杂交,F1 再严格自交得 F2,观察

14、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分析。(1)假设一:X 射线照射紫株 A 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质是_。如果此假设正确,则 F1 的基因型为_;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紫株所占的比例应为7 / 22_。(2)假设二: X 射线照射紫株 A 导致其 6 号染色体断裂,含有N 基因的片段丢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如果此假设正确,则绿株 B 能产生_种配子, F1 的表现型为_;F1 自交得到的 F2中,紫株所占比例应为_。(3)利用细胞学方法可以验证假设二是否正确。操作时最好选择上图中的_植株,在显微镜下常对其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

15、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_。【解析】 (1)如果 X 射线照射使紫株 A 发生了基因突变,则绿株 B 为 nn,绿株 B 与紫株 C 杂交,F1 的基因型为 Nn,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紫株占的比例为 3/4。(2)如果 X 射线照射造成了 6 号染色体断裂,则绿株 B 为 n,产生两种配子,F1 的基因型为 Nn 和 N_,表现型为紫株,F1 自交,F2中紫株占 6/7。(3)利用细胞学的方法验证染色体是否发生缺失,可观察绿株 B的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 6 号染色体的形态。【答案】 (1)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基因结构的改变) Nn 3/4(2)2 全部为紫株 6/7(3)绿株 B

16、 联会的染色体处于配对状态,可以观察 6 号染色体8 / 22是否相同考向 3 考查生物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6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A A AA 项,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不存在主动适应。项,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不存在主动适应。B B 项,项,X X 射线射线可导致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可导致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C

17、C 项,白花植株与原紫项,白花植株与原紫花品种杂交,若后代都是紫花植株,则白花植株是隐性突变的结果,花品种杂交,若后代都是紫花植株,则白花植株是隐性突变的结果,若后代都是白花或既有白花又有紫花,则是显性突变的结果。若后代都是白花或既有白花又有紫花,则是显性突变的结果。D D 项,项,白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中若出现白花植株,则是可遗传变异;若全是白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中若出现白花植株,则是可遗传变异;若全是紫花植株,则是不遗传变异。紫花植株,则是不遗传变异。 7射线诱变可使同一基因突变,也可使不同基因突变。将纯合深眼色果蝇用射线诱变处理,得到两种隐性突变品系,性状均为浅眼色,两突变品系杂交,子一代雌性均

18、为深眼色,雄性均为浅眼色。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_,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射线诱变可以引起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2)有人认为两种突变品系有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_,理由是_9 / 22_。(3)若上述两种突变品系是两对不同基因分别突变的结果,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_。(4)若让子一代自由交配,子二代性状表现如表:深眼色浅眼色雄性4396雌性204196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_,子二代中出现深眼色雄蝇的最可能原因是_。【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 “将纯合深眼色果蝇用射线诱变处理,得到两种隐性突变品系,

19、性状均为浅眼色,两突变品系杂交,子一代雌性均为深眼色,雄性均为浅眼色” ,说明两种突变品系是两对不同基因分别突变的结果。(1)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射线诱变可以引起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2)两种突变品系不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理由是若为同一基因发生突变,两突变品系杂交后代应全为浅眼色,即亲本的基因型为 AA,都形成 aa,则子代的基因型为 aa,与题干中“子一代10 / 22雌性均为深眼色,雄性均为浅眼色”不符。(3)若上述两种突变品系是两对不同基因分别突变的结果,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一对位于常染色

20、体上,另一对位于X 染色体上或者两对均位于 X 染色体上。若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由 AAXBXB 和 AAXBY 变成AAXbXb 和 aaXBY,使得子代的基因型为 AaXBXb(深眼色)和 AaXbY(浅眼色)。若两对均位于 X 染色体上,则亲代的基因型由 XABXAB 和XABY 变成 XaBXaB 和 XAbY,使得子代的基因型为 XaBXAb(深眼色)和XaBY(浅眼色)。(4)分析表格,子二代性状表现雄性基本为浅眼色,而雌性中深眼色浅眼色11,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两对均位于 X 染色体上,子二代中出现深眼色雄蝇的最可能原因是子一代

21、雌蝇产生配子时,X 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答案】 (1)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随机性(2)不赞同 若为同一基因发生突变,两突变品系杂交后代应全为浅眼色(3)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或者两对均位于 X 染色体上(4)两对均位于 X 染色体上 子一代雌蝇产生配子时,X 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方法归纳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1)自交或杂交获得子代,子代自交或子代之间杂交,用这种方法确定变异的原因。如果子代自交或杂交的后代出现变异性状,则变异性状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反之,变异性状的出现仅是11 / 22由环境引

22、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2)将变异个体和正常个体培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两者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则原来的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2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别:(1)判别依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观察到的是基因突变。(2)具体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到中期图进行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3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1)理论基础: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AA 个体如果突变成 Aa 个体,则突变性状在当代不会表现出来,只有 Aa 个体自交后代才会有 aa 变异个体出现,因此这种变异个体一旦出现即是纯合子。相反,如果

23、 aa 个体突变成 Aa 个体,则当代就会表现出突变性状。(2)判断方法:选择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通过观察后代变异性状的比例来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植物还可以利用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进行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考点串讲 2|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2014全国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5482047】12 / 22(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

24、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 F2 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 3 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 3 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解析】 (1)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2)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对基因单独考虑时符合分离定律。(3)测交是指用 F1 和隐性纯合子杂

25、交,故应先用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 F1,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答案】 (1)抗病矮秆(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 F1,让F1 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1区别不同的生物育种方法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依据育种目的选择正确的育种方法:13 / 22(1)集中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_。(2)缩短育种周期,快速获得纯种:_。(3)培育自然界没有的新品种:_。(4)提高品种质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_。(5)克服远缘物种杂交不

26、亲和的障碍:_。2据图理清“5”种生物育种方法(1)首先要识别图解中各字母表示的处理方法:A杂交 B花药离体培养 C秋水仙素处理D自交E诱变处理 F秋水仙素处理 G转基因技术(2)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亲本新品种”为杂交育种。“亲本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种子或幼苗新品种”为诱变育种。“种子或幼苗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植物细胞新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人工种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3关注育种方法的“3”个注意点(1)原核生物不能运用杂交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诱变育种。(2)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3)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中的一个程序,要想得到可育的品种,一般还需要用秋水仙素

27、处理单倍体使染色体加倍。辨析 6 个易错点1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14 / 222水稻 F1 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3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4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 DNA 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属于基因工程育种。()5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6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考向 1 考查育种的原理、方法和设计1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

28、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上图中育种过程,需从 F2 开始选育C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9D选留植株经一代自交留种,即为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D D 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根据题图育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根据题图育种过程,所需植株在种过程,所需植株在 F2F2 中才开始出现,所以应从中才开始出现,所以应从 F2F2 开始筛选。从开始筛选。从题图可以看出,低植酸抗病是双显性题图可以看出,低植酸抗病是双显性( (在在 F2F2 中占中占 9/16)9/16),经筛选淘,经筛

29、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91/9。选留植株一代自。选留植株一代自交获得种子基因型有多种,需再进行种植筛选才能获得低植酸抗病交获得种子基因型有多种,需再进行种植筛选才能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性状稳定的品种。 2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15 / 22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 R,其等位基因为 r(旱敏基因)。R、r 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

30、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实现的。(2)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F2 中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若拔掉 F2 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 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_。(3)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述育种过程_。【解析】 (1)比较 R 和 r 的核苷酸序列可看出

31、R 突变为 r 的原因是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糖类的合成需有酶的催化。16 / 22(2)纯合旱敏多颗粒(rrDD)与纯合抗旱少颗粒(RRdd),F1 为RrDd(抗旱多颗粒),F1 自交,F2 中抗旱多颗粒(R_D_)占 9/16,双杂合子(RrDd)占 F2 的 4/16,双杂合子(RrDd)占 F2 中抗旱多颗粒的4/9。拔掉 F2 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为 1/3RR,2/3Rr,继续自交 F3 中 rr 占 2/31/41/6。(3)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可完成育种方案的设计。【答案】 (1)碱基对替换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2、(2)4/9 1/6(3)收集两杂合子小麦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给该幼苗喷洒秋水仙素得纯合子,选出抗旱型少颗粒(RRdd)和旱敏型多颗粒(rrDD)的植株,使之杂交得到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1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5)若要获得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2动、植物杂交育种中应特别注意语言叙述,植物杂交育

33、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通过逐代自交,而是采用测交鉴定的方法。17 / 22考点串讲 3| 生物的进化1(2015全国卷)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5482048】(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_,A 基因频率为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34、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 Aa 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 【解析】 (1)因为该种群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该种群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0.5,所以 A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11。如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25,aa 的基因型频率也是 0.25,则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5,所以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 121,且 A 和 a 的基因频率仍然都是 0.5。(2)由于该种群初始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所以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应含有三

35、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1。但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存在。子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为 21,即 Aa 和 aa 的概率分别是 2/3 和 1/3,所以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1/3 和 2/3。如果不考18 / 22虑基因纯合致死,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AA1/31/31/9,Aa(1/32/3)24/9,aa2/32/34/9,所以 AAAaaa144,AA 个体致死,所以 Aa 和 aa 的个体数量比应为 11。【答案】 (1)11

36、121 0.5 (2)A 基因纯合致死 111理清生物进化脉络2辨清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3)共同进化并不只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3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 求解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100%。若在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100%;X 染色体上 b 基因频率100%。(2)公式法 求解

37、基因频率(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A、a 为例)A 基因频率AA 基因型频率1/2Aa 基因型频率19 / 22a 基因频率aa 基因型频率1/2Aa 基因型频率(3)运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 p 代表 A 基因的频率,q 代表 a 基因的频率,则:(pq)2p22pqq21。其中 p2 是 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 是 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q2 是 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辨析 9 个易错点1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2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提示】 物种的形成必定经过生

38、殖隔离。3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提示】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4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5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提示】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6生物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7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提示】 害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个体中本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8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提示】 捕食关系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9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20 / 22形成生物的多样性。()考向 1 考查对生

39、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理解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一定越强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使用杀虫剂必将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进而形成新物种C C 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适应能力,都具有适应能力,A A 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 B 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错误;自然选择通

40、过作用于个体使其生存或淘汰而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个体使其生存或淘汰而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 C 正确;使正确;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使生物发生进化,但未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使生物发生进化,但未形成新物种,形成新物种,D D 错误。错误。 2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 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BX 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Y 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Z 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C C 题干中的题干中的“X“

41、X、Y Y、Z Z 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从图中分,从图中分析可知,析可知,X X、Y Y、Z Z 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小鼠原种与新种是两个物种了,不能组成一个种群,小鼠原种与新种是两个物种了,不能组成一个种群,A A 选项错误。选项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只包含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两项内容,还包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只包含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两项内容,还包括基因重组,故括基因重组,故 B B 选项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选项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21 / 22变,变,C

42、C 选项正确。选项正确。Z Z 表示生殖隔离,表示生殖隔离,D D 选项错误。选项错误。 物种形成的两种标志和三个环节(1) (2) 考向 2 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3某动物种群中,AA、Aa 和 aa 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 25%、50%和 25%。若该种群中的 aa 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 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C120 D121B B 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 AAAA 和和 AaAa 分别占分别占 1/31/3、2/32/3,故,故A A、a a 基因频率分别为基因频率分别为 2/32/3、1/31

43、/3,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 AAAA、AaAa 和和aaaa 分别占分别占 2/32/32/32/34/94/9、2/31/322/31/324/94/9、1/31/31/31/31/91/9,B B正确。正确。 4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个体占 30%,A 占 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 )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 A 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 A 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 AA 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不发生改变C C 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 (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没有自然选

44、择和突变) ),所以,所以种群基因频率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种群基因频率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变,A A、B B 错误;自交若干代,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后代则同时形错误;自交若干代,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后代则同时形22 / 22成等量成等量 AAAA、aaaa,如此,如此 A A 基因频率不变,但基因频率不变,但 AAAA 比例不断增加,比例不断增加,C C 正确;正确;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变,D D 错误。错误。 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化不同(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子代中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