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7327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1【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精选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非选择题 1 1 含解析新含解析新人教版人教版李仕才李仕才1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示意图。对上述示意图提出你的认识,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进行探讨。(说明:提出一种或多种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 示例:认识:近代工业的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综合因素发展的产物。探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众多条约,清政府以“剿发捻,勤远略

2、”为目的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以曾国藩、张之洞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洋务运动客观上在革新工业生产方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 首先要审题准确,根据题干及图片,可得出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一些认识,如近代工业的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综合因素发展的产物;近代工业推动了民生、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政治性较突出等。从中选一种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 2、(2018(2018梅州质检梅州质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 2 / 11材料 据通典载:“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 ”注意按照职务分类,选拔那些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来担任此职。秦内史杂律规定“除佐必当壮以上” 。刘邦进入壮年,才试为亭长;秦汉时的博士限年五十以上。 为吏之道提出的处理君臣上下关系的总原则是:“为君则怀,为臣则忠。 ”并将“君怀臣忠”视作为政的根本。秦始皇在巡游全国各地所立的记功刻石上,就曾留下不少要求臣民效忠于皇帝的说教。秦除吏律有多处规定,不得以“废官”为吏,不得任刑徒和未决犯为吏等。摘编自黄崇岳中国历朝行政管理(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官吏选拔入仕的条件。(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4、与前代相比,秦朝选拔官吏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作用。(7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 “注意按照职务分类,选拔那些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来担任此职” “刘邦进入壮年,才试为亭长;秦汉时的博士限年五十以上” “为君则怀,为臣则忠” “秦除吏律有多处规定,不得以废官为吏,不得任刑徒和未决犯为吏等”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之前的世袭转变为秦朝的官僚政治,即以血缘关系为主转变为以才干和品行为主;第二小问作用,从该变化对于打破特权贵族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及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强

5、中央集权的角度回答。答案:(1)条件:耕战优异;品行端正,未被处分或判刑;效忠皇帝;才能可胜任;有一定的年龄限制。(2)变化:由以血缘关系为主转变为以才干、品行等为主(或由3 / 11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作用:打破贵族特权垄断,扩大统治基础;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3 3、(2018(2018昆明模拟昆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1 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 5 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 5 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与

6、康有为的方案如出一辙。1905 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成思千年科举的崩塌材料二 没有 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 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许纪霖废科举引发 20 世纪中国大变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二的观点。(6 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

7、5 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 5 道”得出考试内容中西结合;根据材料一“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得出考试形式废除八股;根据材料一“1905 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得出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第二小问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4 / 11可以从外部民族危机的严重、内部革命形势的发展、戊戌变法的推动、科举制自身的弊端等角度进行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没有 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 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得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第二小问评价,此观点是片面的,一方面要肯定科举制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8、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分析辛亥革命爆发是社会矛盾的产物。答案:(1)特点:考试内容中西结合;考试形式废除八股;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戊戌变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已无法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2)观点: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简评:观点片面。废除科举制引发知识分子前途危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但该观点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4 4、(2018(2018青岛模拟青岛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位参加

9、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世界年代史材料二 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5 / 11切权益。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1)据材料一,指出何为“新秩序”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10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维钧据理力争而最终未能挽救山东的原因。(5 分)解析:第(

10、1)问的第一小问“新秩序” ,据材料一“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秩序为凡尔赛体系;第二小问“说明” ,据材料一“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体系下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第(2)问,据材料二“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的性质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它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由此可以得出“弱国无外交

11、” 。答案:(1)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列强一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说明:这一体系下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巴黎和会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弱国无外交” 。6 / 115 5、(2018(2018长春模拟长春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0 年 7 月底,德国秘密制定侵略苏联的计划如何摆脱来自东方日本的威胁,重新成为苏联必须严重考虑的

12、外交问题连 1940 年 7 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 ,规定调整苏日关系以适应南进之需。1941 年 4 月 13 日,苏联、日本达成了苏日中立条约 。条约除了肯定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在一方与第三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保持中立以外,还特别声明:“日本须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即外蒙古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须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中国自然成为这两个国家相互妥协的最直接受害者不过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并未按苏联领导人的意志发展,苏联对华援助并未停止,苏德战争爆发。条约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美、英同日本的矛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

13、抗日战争的外援主要依赖美英。改编自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影响。(9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由“1940 年 7 月底,德国秘密制定侵略苏联的计划如何摆脱来自东方日本的威胁,重新成为苏联必须严重考虑的外交问题”可知二战初期,德日法西斯占上风,试图扩大战争,苏联面临德国战争威胁,安全形势严重,由“1940 年7 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7 / 11时局纲要 ,规定调整苏日关系以适应南进之需”可知日本试图调整苏日关系

14、以实施南进。第(2)问根据材料,由“肯定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在一方与第三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保持中立以外,还特别声明:日本须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即外蒙古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须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可知有利于苏联稳定远东,避免两线作战,推动了日本南进,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二战规模的扩大,由“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美、英同日本的矛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主要依赖美英”可知美英与日矛盾激化,推动了美英援华,由“中国自然成为这两个国家相互妥协的最直接受害者”可知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抗战等。答案:(1)二战初

15、期,德日法西斯占上风,试图扩大战争;苏联面临德国战争威胁,安全形势严重;日本试图调整苏、日关系以实施南进。(2)有利于苏联稳定远东,避免两线作战;推动了日本南进,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二战规模的扩大;美英与日矛盾激化,推动了美英援华;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抗战;推动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答出三点即可)6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1576 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

16、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 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 年,联8 / 11合国大会以 95 票对 4 票、21 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 59 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

17、通过 1576 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 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的信息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 “联合国大会以 95 票对 4 票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的信息可归纳出联合国的推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再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核武器的危害、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等角度来分析;第二小问,抓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内容来思考,可从维护世界和平,减少核武器扩散,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等角度来归纳。答案:(1)原因:联

18、合国大会 1576 号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9 / 117 7、(2018(2018昆明模拟昆明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58 年 7 月 10 日在芝加哥北方废奴主义的大本营,林肯发表演讲:让我们抛弃不同人种之说,不同种族之说,某种族应为低级,故而必须置于一种低级地位,诸如此类的无稽之谈。让我们抛弃所有这一

19、类的东西,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团结如一人,直到我们能够再一次站起来宣布,所有的人生而平等。两个月后的 9 月 18 日,在南方查尔斯顿蓄奴主义的大本营,林肯发表演说:我必须说,我不是,也从来没有,主张以任何方式实行白人和黑人种族的社会及政治平等:我不是,也从来没有,主张让黑人也有选举权,也能当陪审员,也能担任公职,也能和白人通婚。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1)根据材料,概括林肯对种族问题的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观点不同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当选总统后做出的选择,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7 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让我们抛弃不同人种之说,不同

20、种族之说所有的人生而平等”得出种族平等;根据材料“我不是,也从来没有,主张让黑人也有选举权,也能当陪审员,也能担任公职,也能和白人通婚”得出不反对种族歧视。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在芝加哥北方废奴主义的大本营,林肯发表演讲所有的人生而平等在南方查尔斯顿蓄奴主义的大本营,林肯发表演说:我必须说,我不是,也从来没有,主张以任何方式实行白人和黑人种族的社会及政治平等”得出林肯针对南北方不同选民发表言论;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激化。第(2)问的第一小问选择,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做答即可:努力实践种10 / 11族平等的主张。第二小问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林肯领导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废除了

21、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答案:(1)两种观点:种族平等和不反对种族歧视。原因: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激化;林肯针对南北方不同选民发表言论。(2)选择:努力实践种族平等的主张。史实:他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8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 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 ,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

22、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 12 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 1883 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 事故保险法 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 ,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11 / 11本政策,并加以评析。(9 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史实并结合 1848 年

2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史实,可总结背景 。 第(2)问的第一小问政策,从材料中“1878 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 ” ,可总结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是推行非常法 ,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小问评价,结合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对统治阶级、对工人运动和对民生等方面论述影响。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政策:推行非常法 ,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