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前期词人共同促进了词的体格之变,古代文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3685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中前期词人共同促进了词的体格之变,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宋中前期词人共同促进了词的体格之变,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宋中前期词人共同促进了词的体格之变,古代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中前期词人共同促进了词的体格之变,古代文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宋中前期词人共同促进了词的体格之变,古代文学论文词之为史,某种意义而言首先是一部词体衍生变革之历史。敦煌曲子词展现了词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在产生之初的基本样态,中唐白居易等人 (忆江南等作品的产生一定程度地改变了词体的质性,为文人介入词体变革之开场,然多为尝试之作,并未构成应有的规模与气候。晚唐温庭筠等人的大力为词,惜哉。 在更多情况下,北宋前期文人之间的相与宴饮已经从晚唐五代单纯的饮酒听歌娱乐扩展为具有迎来送往等不同的功能,具有了以词赠别、词艺切磋甚而抒怀等更多的功能指向。 钱惟演 ( 962 1034) 出于勋贵,文辞清丽,名与杨亿、刘筠相上下。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 其词今存仅 2

2、 首,其一 (木兰花即为酒席赠别之作: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有关此词的创作背景,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载: 钱相谪汉东,诸公送别至彭婆镇,钱相置酒作长短句,俾妓歌之,甚悲。钱相泣下,诸公皆泣下 。黄升评此词谓: 此词晚年作,词极凄婉。 吴曾 (能改斋漫录载 宋景文刘原父送别词 一条,更能见出词创作场域的扩大: 侍读刘原父守维扬,宋景文赴寿春,道出治下,原父为具以待宋。又为 (踏莎行词以侑欢云: 蜡炬高高,龙烟细细。玉楼十二门初闭。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瑠璃翠。 桃叶新声,榴花美味。南

3、山宾客东山妓。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功夫醉。 宋即席为 (浪淘沙近以别原父云: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欧阳修 ( 1007 1073) (六一词中的不少作品亦多作于歌唱酒席,而其功能亦不仅止于自我的娱乐与消遣。(湘山野录亦载: 欧阳公顷谪滁州,一同年 ( 忘其人)将赴阆倅,因访之,即席为一曲歌以送,曰: 记得金銮同唱四十五字,双片,前后片各四仄韵,每一句都押韵。原为唐教坊曲,调始见于 (花间集,一般用来抒写恋情与闲愁。晏殊此作,利用 (花间旧调,抒写一种及时行乐的豁达之情。 词中抒情

4、主体与作者晏殊同为一人,所抒发的豁达之情,即是词作者本人情怀的真实呈现。 晏殊之后,很多词人由于词的创作场景的不同,其词的创作在文本身份和作者身份上多走向了重合,北宋中期的苏轼及其门人弟子词的创作或更典型。作于苏轼早年的一些作品尽管也多有花间之风,但从抒情主体的身份加以考察,亦能见出其词在体式上之于花间词的不同。如作于杭州通判任上的一首 (江神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此词傅干 (注坡词有词题为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哀筝 , (四库全书本 (

5、东坡词题下又有 元刻江景 。有关此词的创作,有两则本事。(墨庄漫录附会为东坡的一次不期而遇: 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坐孤山竹阁前临湖亭上。时二客皆有服,预焉。久之,湖心有一彩舟,渐近亭前,靓妆数人,中有一人尤丽。方鼓筝,年且三十余,风韵闲雅,绰有态度。二客竞目送之。曲未终,翩然而逝。公戏作长短句云 宋人袁文 (瓮牖闲评载: 东坡倅钱塘日,忽刘贡父相访,因拉与同游西湖。时二刘方在服制中,至湖心,有小舟翩然至前。一妇人甚佳,见东坡,自叙少年景慕高名,以在室无由得见,今已嫁为民妻,闻公游湖,不避罪而来。善弹筝,愿献一曲,辄求一小词以为终身之荣可乎? 东坡不能却,援笔而成,与之。 本事之有无,殆不可

6、考,但此词作为一个表意文本的文本身份与作者的身份均为苏轼本人,词中所写之江景为作者目中所见,所抒寻人不遇的怅惘之情亦为作者自我情感的真实吐露。 三、从 情生于文 的抒情预设到 文生于情 的情感自然生成与表示出 清人田同之谓: 从来诗词并称,余谓诗人之词,真多而假少,词人之词,假多而真少。如(邶风 燕燕、(日月、 (终风等篇,实有其别离,实有其抛弃,所谓文生于情也。若词则男子而作闺音,其写景也,忽发离别之悲。咏物也,全寓弃捐之恨。无其事,有其情,令读者魂绝色飞,所谓情生于文也。此诗词之辨也。 田同之于 诗词之辨 所讲的 文生于情 或 情生于文 其实更适用于评论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前期词的体格之变。

7、 晚唐五代时期词的主要创作场域为宫廷豪门,其创作的主要目的为了娱人,即其时文人们代歌女作词主要目的是为了供豪门贵族取乐,从 男子而作闺音 的角度来观察,男性词人们对女性相思别离、伤春悲秋等心理的描写多出于一种假托,多为想象之词,而绝少能有对歌女真实生存处境或心理的真切体验,即田氏所谓 假多而真少 ,因而从表示出的方式而言,多是 情生于文 、为文而设情的一种情感预设。也就是讲,为了完成应歌的目的和适应女性歌唱者的身份特征,男性作家们多是从词的文本创作需要出发,虚构一些相应的女性的心路历程,或盼行人之早早归来,或伤行人别后之无聊孤寂,从情感的抒发等角度来看,多是为文设情的一种预设。周济谓: 北宋有

8、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 所谓 无谓 与 有谓 之别,也是基于 情 与 文 关系的一种考量,而这种北宋时期 无谓 的 应歌 之作,其源头则在唐五代。 北宋立国之后,文人士大夫阶层崛起与壮大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词的创作场域的拓展,亦极大地丰富了文人词的题材来源,原先作为单一的宫廷豪门应歌代言的词逐步浸透到文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文人们表情达意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由此,词作 情 与 文 的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词作文本的生成更多地得自于某种情感的自然生成,即使是传统的闺怨体,也突破了原来的为文设情的 情生于文 形式,转而变为 文生于情 的真情书写。如北宋前期之柳永,词的题材相对较

9、为狭窄,人常讥为 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 。 就其 羁旅穷愁之词 而言,所占比重甚大,约为 1/3 多,这类词作为柳永漂泊羁旅生涯的真实反映,自不待言。即便是一些涉艳的被讥为 闺门淫媟之语 的闺情词,也多为柳永真实的人生体验,如 (木兰花四首分别咏写心娘、佳娘、虫娘、酥娘,歌咏她们的容貌、歌舞,应当有着真实的生活体验。而其词中以 佳人 为咏写对象的也多达 10 余首,如 (引驾行: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愁睹。泛画鹢翩翩,灵鼍隐隐下前浦。忍回顾、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 几许。秦楼永昼,谢阁连宵奇遇。算赠笑千金,酬歌百琲,尽成轻负。南顾。念吴邦越国

10、,风烟萧索在何处。单独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 词中所言之佳人已非花间词中闺阁女子的泛指,而应有着详细的指向,只是今天已经不可考。宋人黄裳评柳词谓: 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祐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风俗,欢声和气,弥漫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 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世之黼藻,岂可废耶? 黄氏将柳词比作杜诗,更谓其为 盛世之黼藻 , 能道嘉祐中太平气象 ,恰当与否,姑不予论,然从中亦能见出其 情 文 关系的改变。 北宋中期的晏几道亦以闺情词见长,论者谓多其 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

11、,比之于柳永,小山词中能够详细指实的作品数量更多,甚至有些词往往都有本事可寻,有实事可指,其背后往往会有一段真实的故事,如作品中多有写其与莲、鸿、蘋、云诸歌儿曾经的欢会,而莲、鸿、蘋、云诸则是其好友沈廉叔、陈君龙家的歌姬。其 (小山词自序谓:(补亡一编,补乐府之亡也。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缺乏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独叙其所怀,兼写一时杯间闻见,所同游者意中事。尝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窃以谓篇中之意,昔人所不遗,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自尔邮传滋多,积有窜易。七月己巳,为高平公缀缉成编。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垄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

12、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晏几道不无伤感地回忆了与沈、陈两家歌儿曾经的欢会,而在其词中更是屡次忆及往日里与莲、鸿、蘋、云诸歌儿之间的深情交往,其 260 首词中,明确提及莲、鸿、蘋、云 11 次,华而不实莲 5 次、鸿 2 次、蘋 1 次、云 3 次。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则是其 (临江仙一首回忆小蘋词: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讲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虽仍为闺情题材,但其情感之真诚,已非花间之闺情词所可比较。 闺情词的转变尚且如此明显,其他题材的作品则更是词

13、作者们因时而发、因事而感的自然表示出了。举凡登山临水,触物有感,皆能一寓之于词,甚而疏泄愤懑、表示出不满,可以形之于词,最为典型的是柳永的 (鹤冲天词,写落榜之不平。而 (夷坚志载有孙洙 ( 1031 1079) 因锁院不得留饮而心生忿恨,进而发之于词的一件轶事: 孙洙,字巨源,元丰间为翰苑,名重一时。李端愿太尉,世戚里,折节交搢绅间,而孙往来尤数。会一日,锁院,宣召者至其家,则已出,数十辈踪迹之,得于李氏。时李新纳妾,能琵琶,孙饮不肯去,而迫于宣命,李不敢留,遂入院,已二鼓矣。草三制罢,复作长短句寄恨恨之意。迟明,遣示李,其词曰: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

14、头凝望处。那更帘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因锁院不能留饮听曲而心生不快,进而发而为词,此种情感表示出详细而真实,其时词在抒情功能上也一定程度地承当起诗的 言志 功用。北宋中期的苏轼及其所引领的东坡词派在真性情的表示出上走得更远。元好问 (新轩乐府引评曰: 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 一洗万古凡马空 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能够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 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情性,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 亦存语意拙直,不自缘饰

15、,因病成妍者。皆自坡发之。 第1191册,425苏轼及其门人于词中之 吟咏情性,留连光景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诗词同一,东坡词中大量的抒写亲情、爱情、朋友情谊的作品自不待言,即便如黄庭坚、晁补之等,亦多有真性情的书写,所谓 以诗为词 ,不但是苏轼个人的奉献,更是苏轼及其同时人共同的一种革新性努力。 据上观之,在北宋中前期几代词人共同的努力之下,词最终完成了由晚唐五代到北宋的体格之变,北宋中前期堪为词运转折之一重要关捩。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唐圭璋: (词话丛编,北京: 中华书局,1986 年。 2 施蛰存: (词籍序跋萃编,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3 王灼著,岳珍校正: (

16、碧鸡漫志校正,成都: 巴蜀书社,2000 年。 4 夏承焘: (唐宋词欣赏,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年。 5 孙光宪: (北梦琐言,北京: 中华书局,2002 年。 6 脱脱等: (宋史,北京: 中华书局,1977 年。 7 叶梦得: (避暑录话,(丛书集成初编本。 8 刘扬忠: (晏殊词新释辑评,北京: 中国书店,2003 年。 9 文莹: (湘山野录,北京: 中华书局,1984 年。 10 吴曾: (能改斋漫录,北京: 中华书局,1960 年。 11 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 12 黄升: (花庵词选,北京: 中华书局,1959 年。 13 唐圭璋: (全宋词,北京: 中华书局,1965 年。 14 金启华等: (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