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_吴刘杰_第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27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_吴刘杰_第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_吴刘杰_第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_吴刘杰_第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_吴刘杰_第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鉴于本文主要目的是在研究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跨国比较的基础上, 探讨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型问题。所以,笔者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层面进行相 关文献的梳理,并对已有文献进行相应的评述。 2.1国外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有关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和商业银行经营历史变迁状况的研究。国外起 步较早,文献较为充足。从与本文研究关联性出发,笔者对国外文献的梳理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资本要求对银行资本与资产比率的影响;资本约束、银行资产组合选择 和盈利能力的关系;多元化经营与银行业效率及风

2、险的关系。 2.1.1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1、资本要求对银行资本 -资产比率的影响 自从 1988年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对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定统一标准以来,对 银行业资本的研究始终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Jackson et al. (1999)实证检验了 1988-1996年间,资本监管对发达国家银行业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由于资本 监管的引入,样本国家银行平均资本与资产比率从 9.3%増加到 11.2%,同时也发现 资本状况不佳的银行的资本増速增加更快。部分学者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行为进行了 探讨: Gropp&Heider (2007)通过对商业银行基于账面价值 ( book-valued

3、)和市值 (market-valued)权益比率的研究,认为商业银行最低资本标准的要求对欧美大型银 行基本没有影响; Marcus (1984)、 Keeley (1990)、 Demsetzetal. (1996)、 Hellmann etal. (2000)认为银 行的特许权价值越高,越有可能保持较高的权益资本,用以维持 其未来的持续盈利。较高的特许权价值或许反映在较高的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例上 (market-to-bookratio, MB),则较高的市值与账面价值比意味着较高的资本比例;而 Peura&Keppo (2006)发现银行在制定资本决策时,将会在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与特 许权

4、价值的损失之间保持一个动态平衡。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较高的市值与账面价值 比或许会有较低的资本比率,原因在于具有较高的市值与账面价值比的商业银行更易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于在市场上融资来增加权益资本,而这将减少商业银行目前预防性资本的需要。 Berger, DeYoung, Flannery, Lee, &Oztekin (2008)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研究发现,

5、 大型商业银行主要通过留存收益(或损失)与増发(或回购)方式来进行资本比率的 管理,并且发现资本状况较差的银行朝预期资本目标调整的速度相对快于资本状况较 好的银行。 此外,多数学者 ( Santos,2001;Carletti,2008;Inderst&Mueller,2008)试图从理论上 分析资本要求 ( Capital Requirement)是如何通过影响银行经营行为来影响资本 -资产 比率( Capital-Asset ratio)的。他们认为,由于储蓄保险所导致的银行道德风险的产 生,将促使银行业进行高风险和高杠杆经营,结果必然降低银行业的资本 -资产比率。 然而, Berger

6、(1995b) ,Kisgen (2006)和 Peura&Keppo (2006)研究认为,如果银 行的管理者属于风险厌恶者,并且考虑到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信贷风险和违约概率等 情况,那么任何要求资本増加的法规都将提高银行的资本 -资产比率。 2、资本约束、银行资产组合选择与收入结构变化 在资本约束条件下,商业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变化是银行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领 域。 Kahane (1977)认为除非银行的组合资产的构成受到监管,否则,资本监管并不 能降低银行的组合风险。 Kim&Santomero (1988)用组合选择方法分析了风险加权制 度,认为只要选取最优的权重 :1),能够采用组合选择方

7、法降低银行的组合风险。 Cuoco &Liu (2006)发现基于内部模型法 ( Internal Models Approach, IMA), 资本要求能 够有效约束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 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部分学者 ( Flannery, 1989; Keeley&Furlong, 1990; Gennotte &Pyle, 1991)进一步研究了考虑储蓄保险制度之后,资本监管对银行资产组合的影 响。Flannery (1989)研究发现银行资本的增加,降低了商业银行组合资产的风险水 平。对这一问题, Keeley&Furlong (1990)也得到了类似的研究结论。 Gennotte

8、&Pyle (1991)通过分析认为资本要求对银行风险承担与规模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结论,而 是不同条件下有所变化,并指出银行资本的增加并不能代替风险监管,或许应该增加 风险监管。 Rochet (1992)认为资本监管 对商业银行组合选择的影响,依赖于几个方面的基 本条件,即银行经营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还是效用最大化,银行所有者是否承担有限责 :i_关于相应风险资产权重的讨论, _可以参见 Cordell&King (1995), Gordy (2003)。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

9、hts reserved, http:/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任,以及银行所处市场环境是竞争市场还是非竞争市场。 Jeitschko&Jeung (2005)则 更强调代理问题的影响,认为资本监管下银行资产组合选择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 性,依赖于保险者、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 Jackson etal. (1999)认为对资 本化水平不佳银行的资本监管降低了该类银行的投资机会和资产组合的风险,但是也 降低了该类银行的盈利。另外,资本监管也导致了银行进行资本套利行为的产生,如 通过证券化行为扩大表外资产,这使得银行公布的资本比率高于其

10、可能拥有的实际资 本水平。 VanHoose (2007)从已有文献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可能降低银行的总信贷资产, 同时伴随着贷款利率的上升,并促使银行持有信贷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 资产组合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收入结构,増加了银行的收入。 Santomero&Eckles (2000)任务在金融服务业中银行的业务多元化经营能通过规模经 济和范围经济增加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 银行的特质风险 ( idiosyncratic risk)。 与此 相对应的一个例子是,美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从 1980年的 20%増长到 2001年的 43% (Wilson etal. 2010) 3、多元化经营

11、与银行业绩效及风险的关系 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商业银行不断开拓非银行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而多元化 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与风险的影响则存在争议性。 Eisemann (1976)通过实证分析发 现,基于费用收入的非利息收入的增加能够使商业银行获得多元化收益,且比净利息 收入更能使银行利润稳定。 Kwast (1989)认为商业银行拓展证券相关的业务能带来 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收益。Rose (1989)发现商业银行向非传统金融服务业务领域拓展 也能够带来经营分散的好处。 Santomero&Chung (1992)使用期权定价理论对 123 家银行控股公司与 6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回报波动率进行了

12、模拟,研究发现商 业银行向非传统业务扩展能够降低整体风险。 Rogers&Sinkey (1999)通过对美国银 行业 1989-2003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经营非利息业务不仅不会增加风险,而 且降低了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 ,并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此外, Templet n& Severiens (1992), Saunders&Walter (1994),以及 Gallo, Apilado&Kolari (1996) 均发现美国商业银行经营非银行业务能够获得多元化收益。 Pennathur et al. (2012) 基于 2001-2009年间的样本数据,对印度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

13、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印度国有商业银行能够取得显著的多元化收益。 与上述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 并 11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没有提高绩效,反而增加了风险。早期研究中,多数学者 ( Boyd & Graham, 1986; 1988; Sinkey & Nash, 1993; Demsetz &Stra

14、han, 1997; Roland, 1997; Kwan, 1998)以美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为例,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进行非银行业务的产品多 元化经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同样, Stiron (2006)和 Stiron&Rumble (2006) 调杳了美国银行业基于市场导向的发展趋势,发现口益增加的多元化趋势并没有对银 行业带来明显的多元化收益。 Lepetitetal. (2008)利用欧洲银行业 1996-2002年的样 本数据,分析了产品多元 化与银行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业务活动的银行 风险大于那些主要从事传统信贷活动业务的银行。然后,通过大银行非利息收入进一 步分解为交

15、易收入及其费用和佣金收入,并考虑了银行的规模效应,发现小银行的非 利息收入与风险具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风险主要源于收费相关的业务活动,这 意味着交易业务能够降低小银行的风险。 Clalm&Liu (2009)利用1983-2002年间 的样本数据,对加拿大银行业的多元化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多元化经营增加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最终増加了银行的总营运 收入。但是非利息收 入扩大了银行收入波动的幅度,这说明对加拿大银行业而言,基于市场导向的多元化 经营并不必然产生多元化收益。同样, Calm&s &Th6 ret (2010)发现加拿大银行业 非利息收入的波动大于净利息收入的

16、增长,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增加。 Shin (2009) 认为允许银行拥有大量表外资产,同时降低了信贷标准,进而增加了金融不稳定。 Mercieca, Schaeck&Wolfe (2007)运用 1997-2003 年 755 家欧洲小银行样本,研究 非利息收入相关业务的増加是否有利于改善欧 洲小型银行的绩效。结果发现,非利息 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向关系,并且稳健性,并指出了欧洲小型银行进行非传统 业务经营不能増加绩效的原因。 Hidayatetal.(2012)基于印度尼西亚银行业 2002-2008 年样本数据,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商业银行的规模,即小银 行非利息收

17、入的增加能够降低其风险水平,而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増加则增大了经营 风险。 由于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金融体系直接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处于不同区域 国家的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效果也吸引了部分学者的兴趣。 Albertazzi&Gambacorta (2009)通过对主要工业化国家面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因素冲击时的银行盈利研究,发 现银行盈利具有顺周期特征,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变化主要是通过信贷活动带来 的。 Lozano-vivas&Pasiouras (2010)使用 87 个国家 752 家上市银行的 1999-2006 的 12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18、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样本数据,检验了非利息收入对不同国家(包括发达经济体、转轨经济体和发展中国 家)银行业利润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利息收入増加了银行的利润效率。 2丄 2国外研究评述 从国外现有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银行业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相对成 熟,不仅对资本监管背景下银行业资产组合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分别从一国和跨国 比较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现有研究来看,许多问题并没有达成统一性的结论,例如银 行多元化经营的收益和

19、风险问题。 从研究样本的数据来看,多数文献都是选取的本次金融危机之前的数据,对本次 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的盈利模式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对银行业监 管变革造成了深远影响,如 “ 巴塞尔协议 III” 重新定义了资本定义,并重新强调了普 通股在资本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另外,美国多德 -弗兰克法案的出台不仅对银行 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对世界银行业的经营管理趋势具有重要启示。新的经济环 境和监管变革的背景,迫切要求银行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新的研究。 2.2国内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2.2.1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是落后于国外发达经济体的。随着我国经 济环境的发展

20、和国际银行业监管及发展趋势的要求变化,目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 型正成为了金融业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内相关文献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 对我国银行业现有盈利模式的研究;二是基于国际比较角度,通过国外银行业盈利模 式的分析,提出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发展思路;三是资本监管下银行业融资渠道选 择问题和业务拓展分析,并对银行业转型背景加 以分析;四是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 风险影响的研究;五是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1、银行业现有盈利模式的讨论 目前,我国银行业仍然采取依靠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长期以来,国有 银行采取公司银行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该盈利模式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

21、的利 润,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长期存在的高利差水平能够使得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的国 有商业银行获得高盈利(陈国喜, 2006)。陈国喜据此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主 13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要依靠公司银行业务,并进一步创新公司银行业务盈利模式。李鲁新 ( 2007)基于我 国全面入世的背景,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盈 利模式单一的现状,并指出应该在利率市 场化发展的

22、过程中,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唐艳桂 ( 2010)以我国 14 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模式、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 批发银行盈利模式和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模式下商业银行盈利 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仅仅依靠存贷比的银行并不是经营最优的银行, 盈利模式优良的银行其盈利能力排名最为靠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 优化自身盈利模式,最终达到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最优化。郭娜 ( 2011)通过对我 国上市 银行的盈利模式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盈利模式仍然是以利差为主的 单一盈利模式,在新的金融经济环境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应

23、该通过多元化、均衡化 发展,盈利模式从依靠信贷规模获取息差收入为主的模式向依靠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 入均衡发展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现状,以及利率市场化推进, 都要求商业银行改变现有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杨继荣 (2011)指出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容易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加上我国利率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来优化 收入结构,提高 盈利的稳定性。李浩 ( 2011)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强风险定价能力提高其净利息 收入,把财富管理业务作为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增长点。盈利模式的转型并非易事,鲁 政委 ( 2011)从商业银行转型

24、含义、宏观融资结构约束、金融文化、金融监管与金融 市场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转型面临的困难,并指出必须通过金融改革的深 化,推动综合化经营促进经营模式的转型。 2、基于国际比较角度研究我国商业盈利模式转型 国际比较是我国进行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经常采用的视角。李江 ( 2006)通过 对发达经济体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分析,认为发达经济体中银行业已经摆脱了主要 依靠息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形成了对公和对私业务均衡发展的盈利模式,也形成 了依靠特色业务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相反,我国商业银行依然处于依靠利息收入的 传统盈利模式阶段,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经验,促进我国银行业 盈利模

25、式的转型。张银仓( 2009)通过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比较分析,并根据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现实情况,提出应该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控机制建设、政 策法律体系、金融监管、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环境创新及金 融业务创新等七个方面转 14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张儒翔 ( 2009)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中美 两国不同的金融监管模式

26、及其相应的银行业盈利模式,结果发现美国金融服务现代 化法案颁布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助推了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导致银行收入 结构中利息收入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非利息收入的比例不断上升。而我国银行盈 利模式单一是银行业金融监管模式和经营模式共同作用导致的。基于上述比较分析, 他认为未来中国银行业应该采取美国模式进行混业经营,并且在此过程中,改变我国 银行业现有监管模式,强化金融创新风险监管。李兴智和王延明 ( 2010)根据全球私 人银行的发展情况,把私人银行盈利模式划分手续费型模式 和管理费型模式两种类 型,并从文化背景、客户特征、产品供给、收费方式、经营策略、经营效果等方面对 这两种盈利

27、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我国私人银行应该根据富裕客户的结构配置相 应的盈利模式。张志刚 ( 2011)利用我国 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 ( 5家国有 大型商业银行与 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国内样本银行与国外知 名商业银行样本数据的比较,结合各国制度背景分析了不同盈利模式的差异性,并提 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策略。 3、金融监管下银行业融资渠道选择、业务拓展及发展模式转型背景分析 自从 1988年巴塞尔协议颁布以来,如何进行融资,以及资本监管下银行业的资 产业务选择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问题。我国学者慕刘伟和张晓怡 (2005)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别分析

28、了商业银行证券化业务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研 究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显著的作用。雷立钧 (2007)通过资本监管约束对银行业务经营影响的研究,提出商业银行应走将资产业 务与中间业务,以及公司业务与个人金融业务并重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张强和武 次冰 ( 2010)分析了 2009年资本监管新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认为资本监 管新规不仅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而且对银行的盈利造成重大压力,在此背景下, 商业银行应拓宽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积极转变盈利模式,増加非利息收入。李建军 和辛本胜 ( 2011)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应努力发展资本节约型的业务,増加非利息收入 在收

29、入结构中的占比,从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转向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 入均衡发展的多元化收入结构。另外,吴玮 ( 2011)利用我国 175家银行的 1998-2009 年度样本数据,对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 资本不足的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的银行具有较高的信贷资产,并且不同规模的商业银 15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行面临的资

30、本约束情况不同。 近年来国内以规模和速度为主的经营战略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而新资本监管 标准逐步实施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信贷质量和金融服务效率 (刘明康, 2010)。展望未来金融监管的变化趋势,银行业应该密切关注监管改革动 向,转变经营模式以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王兆星, 2010)。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金融监管不断强化,我国许多理论研究人员对银行业转型的进行了理论分析。游春和 胡才龙 ( 2011)分析了巴塞尔协议 III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指出在新资本协议 下我国许多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可能并不达标, 这这种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一 方面要积极増加融资方式,另一方面

31、通过多元化业务发展模式,改变高资本消耗的业 务经营模式。颜永嘉 ( 2011)认为随着资本监管不断强化的趋势下,商业银行应积极 转变发展模式,由高资本消耗性业务发展模式向低资本消耗业务发展模式转变。倪志 玲 ( 2011)指出十二五时期,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盈利 模式,转变依靠净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同样,监管机构和实务界也认识到我国 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迫切性。王胜邦 ( 2011)通过对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 革对银行业经营 影响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应注重传统信贷业务,在金 融创新和跨业经营过程中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姜建清 ( 2011)指出我国现阶

32、段的经济 发展环境已经对银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了 “ 倒逼机制 ” ,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 行要加快转变为资本节约型业务发展模式,同时也要转变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形成盈利多元化的增长模式。 4、多元化经营对我国银行业经营风险影响研究 多元化经营是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多元化经营给银行业不仅 带来了收益,同样也给银行业带来了风险。我国部分学者从非利息收入占比出发对 我 国银行业风险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张羽和李黎 ( 2010)以 1986-2008年我国 15家商 业银行的年度数据样本,考察了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与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非 利息收入的増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银

33、行业收益风险,但是过大的非利息收入占比 能够恶化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国银行业应该把非利息收入控制在一个合 适的比例上。也有学者通过分析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波动对银行业的风险影响,为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提供相应的建议,如黄隽和章艳红 ( 2010)利用 2000-2008年美国 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银 行业规模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的关系。研究认为, 16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第

34、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规模较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大于小银行;但是鉴于我国银行业经营的现 状,我国银行业应该大力创新,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此外,周开国和李琳 ( 2011) 利用 1997-2008年我国 14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样本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银 行业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与风险之间关系。结果发现,非利息收入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而相比于其他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元化收益较大,这可能由于四大国有银 行有更多的规模等优势。张雪兰 ( 2011)利用我国 2001-2010年间 14家商业银行的 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

35、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风险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并建议商业银行积极开拓非利 息收入相关业务。而刘孟飞、张晓岚与张超 ( 2012)则基于 2000-2010年中国 19家 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多元化有效的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5、多元化经营对我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对此问题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研究上,许多学者 ( 杜莉与 王锋,2002;王聪与邹朋飞, 2003;刘宗华与邹新月, 2004)通过实证分析均得出我 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具有范围经济的结论。闫彦明 ( 2005)基于 1994-2003年间中 国 15家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借用鲁梅尔特 ( Rumelt)企业

36、多元化的衡量方法,使 用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作为商业银行多元化的指数,运用相关性方法发现,我 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的整体绩效并不明显,但是国有银行的多元化绩效好于股份制商业 银行。魏成龙与刘建莉 ( 2007)运用 1998-2006年间 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基 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理论,使用 Entropy指标测量多元化程度,结果发现多元化经营是 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系数相对较小;同时也发 现国有商 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能够改善经营绩效,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则不能提高 绩效 ,甚至可能降低商业银行绩效。刘孟飞等 ( 2012)则发现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绩效 影响并

37、不显著,认为商业银行绩效改善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变化及资产规模 扩张而获得的规模经济效应。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多元化问题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 注。朱建武与李华晶 ( 2007)通过运用超越对数函数,对 1987-2004年间我国中小银 行多元化经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小银行具有显著的范围经济,并 指出要从外部金融制度与自身经营 机制出发,来提高中小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水平。范 香梅、邱兆祥与张晓云 ( 2010)基于 1997-2008年间我国 1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 对商业银行的区域多元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区域多元化能够增加大银行的经济绩 17 71994-2016 Ch

38、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述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效,但不利于对中小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提高。 2.2.2国内研究评述 由国内现有文献来看,监管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认识到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 模式的不足,银行业应转变现有依靠净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从收入结构的角度而言,増加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收入中的占比。而事实上, 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手续费和佣金、交易收入以及投资收入。不同类别的的非利息收 入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

39、的是不同的,仅仅从整体非利息收入为着眼点分析,认为非利 息收入对加大了银行业风险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也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拓展非利 息业务。就仅仅从非利息收入角度看,非利息收入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也没有达成一 致性结论。 从研究视角及样本选择来看,多数文献从银行业的国际比较角度对相应国家银行 业盈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国家和样本选择较少,多数考虑了中美两国银行业收 入结构的差异,而且大多没有考虑到我国处于转轨经济条件。部分文献考虑了金融监 管的发展现状,仅仅是指导性意见,并没有从理论和实 证层面进行详细的论证。 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国内部分文献研究了资本约束对银行业资产业务选择的影 响,但是并

40、没有论述资本约束对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方面,多数文 献利用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银行业收入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使得样本范围不够广 泛。 18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第 3章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 第 3章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 在第 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本章主要介绍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盈 利模式的相关理论。首先,笔者厘清了银行资本的相关概念,

41、并对经济资本、监管资本 与账面资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对资本约束进行了释义;其次,基于金融监管理论的 发展脉络,对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对银行监管的 理论依据进行了 阐释;再次,笔者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进行了释义,并从赫芬代尔 -赫希曼指数法和直接 比例法两个角度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量化指标进行了说明;最后,在商业银行资本约 束不断强化的趋势下,笔者分析了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机理。 3.1银行资本与资本约束 在现代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资本。什么是资本?对此问题,不同的经 济学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其进行了界定:亚当 斯密认为资本是 “ 一定量的积蓄的和 储存的劳

42、动 ” 。基于历史发展的范畴,马克思把资本界定为 “ 用于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 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生产关系 ” 。由此可见,由于受到社会经 济背景以及个人阶级意识的影响,不同时期学者对资本定义的解读存在差异性。 3丄 1银行资本的释义 1、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银行资本观 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企业。站在商业银行 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将会对银行资本含义具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比财务管理者、 监管者、风险管理者和股东的立场,可以得到其相应的资本观(见表 3-1)。通过比较 分析可以发现,财务管理者把银行资本看作实物资本,即银行发行的所有资本工具, 不 论它们如何或是否被列入监管标的的资本范畴;监管者则认为银行资本指的是银行 依据监管当局制定的监管标准而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额度;风险管理者把银行资本看 1转引 N: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0 jj第 2版第 239页。 3:转引 N:许征帆马克思 _+:义辞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7年 6 jj第 1版第 1059页。 19 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