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之话题作文能力提升专题十九:见解新颖.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306546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之话题作文能力提升专题十九:见解新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作文备考之话题作文能力提升专题十九:见解新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之话题作文能力提升专题十九:见解新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之话题作文能力提升专题十九:见解新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话题作文能力提升专题十九:见解新颖所谓“见解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 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要在别人司空见惯的 事物上发现出美来,这确实体现了写作上的创新精神。常事见常理,这是“正常”的思维。常事见新义,换一 种角度思考,换一种眼光看问题,这是创新思维。议论文 常因新颖的见解而高出他文一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里的“新颖”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于常事中见出别 人看不出的事理,别人只看到人所共知的,他却看到其他 角度的,这可谓之“博”;二是于常事中见出别人看不到 的深度,别人只看到表面,他却看到实质,这可谓之“深”; 三是于常事中看到与别人看到相反的事理,别人按“正常”

2、的思维想,他却看出蕴涵在“正常”之外的意思,这可谓 之“新”。1 .侧视法。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侧面思考,其结果也会不同。许多 考生都习惯按思维定势,从大家所熟知的角度观察思考, 如果有人换一个角度,就有可能“出新”。例:以“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 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的恶劣作风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 考,更加富有新意: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联 系现实谈改革平均主义的必要性;批评南郭先生的同事 互相包庇,抨击现实社会中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肯定 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评现实生活中不学无术却空占位 置的无赖作风;赞颂齐缗王不墨守成

3、规,勇于改革创新 的精神。这些见解互不相同却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2 .逆视法。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从相反 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例:面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有考生写答 案未必是丰富多彩的;面对“心灵的选择”话题,有考 生写放弃的智慧。逆向思维,能使读者从中获得教益,收到出奇制胜的 效果。但是,“逆视”须有“度”,不可走极端。国家的 尊严,民族信念,基本道德规范,等等,皆不可胡乱“反 弹”。3 .引申法。即在原来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这有 两种方式,一是更深入地想,是向纵向发展;一是扩展地 想,是向横向发展。抽丝剥茧,层

4、层深入,就可能提出别 人未曾提出的观点。例如: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 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 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 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见解新颖,立意深 刻,发人深省。4 .统览法。即把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汲取各方面 的合理之处,进而形成一种更合理、更完善的意见。例: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 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让两人选择可能马上就 有人说,选择鱼竿好,或是选择鱼好,其实这两种见解都 失之偏颇:因为选择了鱼,很快就会吃光,如果不能到

5、达 目的地,还是会饿死;若选择鱼竿,在到达水边之前,也 有可能饿死。可见,这两种选择都是不明智的。那么,该 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其实,只要我们通观全局,分析 形势,综合考虑,新的见解自然会产生两个人合作起 来,先填饱肚子,再带上鱼竿去赶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总之,我要强调的是:面对话题,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维, 就完全有可能获得新颖的见解。新颖的观点,是考场作文 中最为耀眼的“亮点”,一篇作文,能在普通的材料中发 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写出别人未曾想到的观点,一定能 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但需要指出的是,追求“见解新颖、 一定要建立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之上,如果一味“求新” 而流于

6、怪谬,则不可取。【范文】快乐并快乐着我没有亿万家财,所以我并不满足;我没有“回眸一笑 百媚生”的容颜,所以我并不孤傲;我没有出口成章的才 情,所以我并不自满。我在奔跑,我在追求,但亿万家财、 艳丽容颜、不俗的才情我仍然没有,唯一拥有的是父母给 予的一颗善于搜索快乐的心。快乐与痛苦并存,只是看心灵的选择,痛苦并快乐着并 不是最高境界,快乐并快乐着才是艺术。世人寻寻觅觅,都在寻找快乐,但却不知道快乐就在自 己身边,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把快乐缩小,把痛苦放大, 这就是他们心灵的选择,于是痛苦者更加痛苦,在自己制 造的小角落里自怨自艾,痛苦就像蚕结茧一样把你层层包 围,使你艰于呼吸视听。站在三岔路口,

7、定神,镇定,冷静,选择我们该走的路。年轻人就该有年轻的朝气,就像汩汩的泉水一样甘冽透明。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快乐的心更是千金难买。当你遭 受挫折时,不要消沉,应该想想还好,我还有一次机会; 当你被自行车撞了一下时,你应该欣慰,幸好撞我的不是 卡车;别人少找你钱的时候,你也应当庆幸,幸好找回的 不是假钞不要让自己在过去的痛苦中沉沦,就算在精力衰羯时也 应当选择快乐,因为快乐就像一个助动器,让你重新找回 活力。未曾经历生离死别,就不能算痛苦,都应该把它当蛛丝 一样轻轻抹去。古有“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豪气,难道今天就没有化悲痛为力量,笑对痛苦的勇气 了吗?屈原一生坎坷而作离骚,杜甫颠

8、沛流离而作“三吏” “三别”,曹雪芹历尽磨难而作红楼梦。前人都为我 们作出了榜样,但这些“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以我选择快乐,把快乐扩大,把痛苦缩小,给心灵充 分的氧气,让心灵自由呼吸,自主选择:快乐并快乐着。所以我追求快乐,把快乐留住,让快乐长存,快乐地追 求快乐,也快乐着追求快乐的过程。【点评】快乐与痛苦并存,心灵应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痛苦并 快乐着“,还是“快乐并快乐着” ?文章作出了与众不同 的回答。为什么世人感觉不到“快乐就在自己身边?文 章深刻地剖析了原因,“因为早已习惯了把快乐缩小,把 痛苦放大”,于是痛苦者才更加痛苦。痛苦者的痛苦就在 于“在自己制造的小角落里自怨自艾”,所以像被茧一样 的层层包围甚至于呼吸不畅。怎样才能“快乐并快乐着“?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当你遭受挫折时,当你碰到不顺心的事时,应换一个角度 思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自己在过去的痛苦中 沉沦,就算在精力衰竭中也应多选择快乐”,应该有“化 悲痛为力量,笑对痛苦的勇气”。文章以屈原写离骚,杜甫写“三吏”三别”,曹 雪芹写红楼梦为例,作了有力的佐证。至此,“快乐 并快乐着”已为作者所接受,“把快乐放大,把痛苦缩小” 已为作者所接受。文章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 量,正是源于新颖的见解和深刻的剖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