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9829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五首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诗五首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五首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五首教学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五首一教学教案教案例如一重点:朗读与背诵难点:体会名句的意蕴,学习鉴赏名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归园田居)1 .简要介绍陶渊明,晋代诗人,田园诗歌的开创者。侧重于其“不为五斗米 折腰的品行。2 .听读,点拨“秽、“荷等字的读音,学生朗读。3 .理解诗意:(1) “草盛豆苗稀 一句说明了什么?(2)请想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写出的 情景。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前2句表达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后2句优美的 月色描写表现出作者不以为然,反而享受着这劳作之趣。)(3)末句点明主旨,“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陶渊明有怎样的心愿? (不愿同流合污,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

2、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4 .总结:此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 满足遁世思想。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但平常中富于情趣, 夜色柔和优美,意境醇美。“带月荷锄归 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归耕 图。5 .朗读并背诵。二、学习(过故人庄)1 .齐背孟浩然的(春晓)导入,简介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是著名 的山水田园诗人。2 .听读,点拨“黍、”圃、“轩的读音,学生朗读(点拨五言绝句的 节奏,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3 .理解诗意:(1)首句交代了什么?(朋友谊真意切,盛情招待)(2)故人村庄的景色是怎样的?请想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是怎样 的景色,并口头进行描述。有人说,这两句写景写得很成功,你能说说它的成功 之处吗?(景色开阔,清幽恬静。)(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一句写什么?(对窗赏景,把酒闲谈。(4)最后两句写出作者什么感情? 1对农家生活的喜欢,与朋友感情融洽, 相约再聚。)4 .总结:此诗写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表现了闲适恬淡的情趣。表达了他 悠然闲适的诗风。是诗人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作。5 .朗读并背诵。第二课时一、学习(钱塘湖春行)1 .孟浩然笔下的故人庄是世外桃源,而在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又是怎样一 种美丽呢?2 .听读,点拨“堤字的读音及七言诗句的节奏,朗读3 .理解诗意(1)从诗中看,作者是怎样巡

4、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骑马绕湖游玩, 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再到白沙堤。)(2)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写莺燕花草,既有动物,又有 植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哪些词语写出了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特征?从所写的景物来看,诗中所 描绘的是什么季节?(水:初平一一刚涨莺燕:几处、早莺、暖树、谁家、新燕、 春泥。一一刚回来,鸟儿不多,春寒料峭,寻找向阳之树以驱寒。花草:渐欲、 才能。一一刚长起来。描绘早春之景。)(诗贵含蓄,意在言外,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空间:西湖景色如此美,作者最 爱的白沙堤就更不用说。)(3)如何理解“水面初平云脚低?(见书)4 .总结:此诗写作者早春骑马巡游西湖,描绘了西

5、湖美好的春色,表现作者 的喜欢之情。5 .朗读并背诵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1 .简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2 .朗读3 .理解诗意(1)首2句表现了主人怎么样的品德情趣?(主人勤劳好洁,清静脱俗)(2)末2句写景妙在哪里?写出了山水怎么样的特点?( “护、绕写出溪 水温柔多情,曲折多姿,“排、送写出青山山势假设奔,翠色欲滴。)(3)本诗的写景顺序及特点?(由近到远,采纳了拟人和对偶。)4 .总结:本诗表现了诗人喜欢恬淡愉悦的生活情趣。5 .朗读并背诵。三、学习(游山西村)1 .简介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终生作诗近万首,是古代诗人中创作最多 的一个。2 .朗读3 .理解诗意(1)作者游玩经

6、历了什么,心情如何?(2)农家如何待客?风俗如何?(农家热情好客,淳厚质朴。)(3)作者对此处的感情如何?(诗人陶醉于在优美的山野风光和农村淳朴的 人情里。)(4)佳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 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开展的某 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期望。)4 .总结: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欢和恋恋不舍之情。5 .朗读并背诵。教案点评:古诗的学习,首先在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在正确朗读的根底之上,对诗歌所 表现的内容与感情作简要的点拨,然后进行背诵。如果学生水平较高,可进行改 写练习。教

7、案例如二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可以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特别是 诗人此时的心情来读诗,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掌握赏析诗歌的根本方法。难点归园田居)和(游山西村)两首诗所蕴涵的感情。可为学生介绍背景 和作者的情况,援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均造极于唐,成绩了诗仙李白的 洒脱、豪爽,诗圣杜甫的底蕴凝重及白居易的语浅情深。唐代诗歌以其独具的魅 力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诗歌开展到宋,风格发生了少许变化,少了 几许飘逸与洒脱,多了几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王安石,陆游都是大家很熟悉 的宋代诗人。(一)明确目标6 、文学常识及字词读

8、音。7 .理解前三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8 .初步掌握欣赏诗歌的方法。9 .学会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二)整体感知1 .朗读前三首诗,读准以下字音秽(hu I )长(zh a ng)黍(shQ)轩(xudn)圃(p u )2 .掌握作家作品情况作者姓名、字、号、朝代3 作品、出处、体裁及意境。完成表格(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 .学习(归园田居)(1)教师介绍作家思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东晋末年,官场黑暗腐败,充满了虚伪和奸诈,陶渊明与这种现实格格不入, 诗人的高洁人格使他宁可归隐田园,辛苦劳作,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的诗人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化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2)请同学们比照课

9、后的注释流通诗句意思。(找一个学生串讲,其他学生 补充。注意几个词一一荒秽、荷、但)(3)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融情于景,景中的情便构成了本诗的意境,请 学生分析本诗的意境。首先,本诗都描写了哪些景?(前三句均为写景南山下的田地,豆苗淹没在杂草之中;诗人早晨便到 田地里锄草,待到晚上才扛着锄头回来了;诗人拖着疲乏的身体走在回来的路 上,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4)从这三个画面来看,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一种什么情况?陶渊明不是个好农人,尽管整日劳作十分辛苦,但秧苗长得却很不好。(5)诗人为什么抛弃仕途的生活而来农村吃苦?由第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为了 “使愿无违,宁可过贫苦劳累的生活,由此 求得心灵的超脱。(6)结合课后练习,进一步理解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愿指什么?心愿、志愿,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高洁人格的心愿。(7)朗读指导。2 .总结归纳欣赏诗歌的一般步骤(1)借助课下注释及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弄懂诗词的字面意思。(2)诗词借助于形象来抒情,搞清楚诗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更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意境。(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和联想,深刻体会诗的意境。(4)体会诗中生动传神的句子。3 .学习(过故人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