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诫子书-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编+阅读拓展训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6025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诫子书-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编+阅读拓展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04诫子书-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编+阅读拓展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4诫子书-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编+阅读拓展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诫子书-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编+阅读拓展训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诫子书一、知识清关.文学常识:(1)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字 孔明,三国是蜀国政治家、军事家。(2)文题解读: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诸葛,旨在 告诫、劝勉的书信。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1 .文章主旨:诸葛亮通过这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做起,切忌“淫慢” “险躁”, 在生活中要珍惜时间,坚定意志。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2 .书下注解: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6)

2、明志明确志向。(7)明明确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10)广增长。)淫慢放纵懈怠。(12)淫放纵。(13)慢懈怠。(14)励精振奋精神。(15)励振奋。(16)险躁轻薄浮躁。(17)险轻薄。(18)治性修养性情。令关注有礼(1今学科网中小学资源库扫码关注可免费领取180套PPT教学模版令海量教育资源一触即达 令新鲜活动资讯即时上线学科网(19)治修养。(20)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2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22)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23)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4)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25)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3、(26)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3 .课文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 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 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人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 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4 .回答问题:(1)、怎样理解文中的“静”?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的精神状态。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 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

4、神劳心。静,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是学习的前提。(2)、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成才需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 同,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有关“志”的句子:“非淡泊无以

5、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 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无“志”则 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5 .理解性默写:静淡泊)(6)明志致远(10)广(淫(14)励精(16)险躁(18)治性(20)年与时驰(22)意与日去(24)多不接世(26)将复何及(1)、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2)、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二、随堂检测1 .解释下列

6、词语:夫:以无以明致)淫慢(13)慢(15)励(17)险(19)治(21)驰(23)枯落)(25)穷庐.翻译下列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3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诫子书中“,”两句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库右铭。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三、随堂检测答案: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明确志向。达到

7、。(12)放纵。(15)振奋。(18)修养性情。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放纵懈怠。(14)振奋精神。1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4)内心恬淡,不慕名利。(10)增长。(13)懈怠。(16)轻薄浮躁。(19)修养。(22)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24)意思是,明确坚定。(17)轻薄。(20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21)疾行,指迅速逝去。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25)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23)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6)又怎么来得及。2 .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

8、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人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6)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3 .有关“志”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 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无“志”则不足以 “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4 . (1)、诫子书中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2)、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四、阅读演练(一)【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 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 刻苦自励,食

10、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昏怠:昏沉困倦。、食不重肉:不多吃肉。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非学无以广才。广:(2)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3 .【乙】文范仲淹苦读成材的经历可以印证【甲】文中,”的观点。(2分)(二)【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11、,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珞祭酒。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日:“祖逖不能清中原而 复济者,有如大江! ”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选自晋书祖逖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及渡江。及:非学无以广才。广: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2)中夜闻鸡鸣,蹴琨觉。3.【甲】【乙】两文都启示我们:一个人成才要做到 和(三)【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12、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 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弟于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 满则倾 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 果当,即使一 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弟之骄, 先须将 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选自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注释】载:承受。鄙:

13、恶,粗野。发人之覆:斥责人家的失败。晏:晚。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励:(2)满则倾矣。倾: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3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何异同之处?请进行简要分析。(2分)五、阅读演练答案:(一)【乙】文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 自己的责任,发愤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 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

14、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 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莱,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 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L (2分)(1)非广:增长.(2)妻子:妻子儿女。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 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注意课外文段中的词语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2. (4分)(1)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2)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

15、冷水洗脸。评分标准:(4分)每个句子翻译正确得2分。【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 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 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禺句。3. (2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评分标准:(2分)【解析】阅读两文,疏通文字,读懂内容,根据【乙】文中“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一句可以得出,印证了【甲】文“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一观点。(二)【乙】文参考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一起担任司州的

16、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 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浴祭酒。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 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 刖进。1 .(2分)广:增长。(2)及:等到.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 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注意课外

17、文段中的词语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2 . (4分)(1)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评分标准:(4分)每个句子翻译正确得2分。【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 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 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禺句。(2)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评分标准:(4分)每个句子翻译准确得2分13._远大志向珍惜时间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三)【乙】文参考译文:弟弟对于世事,阅历逐渐加深了,信里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 一骄傲,

18、就满足;一满足,就倾倒。凡属动口动笔的事,讨厌人家太俗气,嫌弃人家粗野,议论人家的短 处,斥责人家的失败,都是骄傲。不要说所指所议的 未必正确,就是正当切中要害,也为天道所不许可 我 家的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说别人这 短那个长,讥笑别人这个鄙俗那个粗陋,都不是好现 象。 贤弟要告诫子弟除去骄傲,先要把自己喜欢议论别人的短处,讥讽别人的失败的毛病痛加改正,然后 才可叫子弟们事事处处警惕改正。要想去掉骄字,都以不轻易非难讥笑别人为第一要义;要想去掉惰 字,都以早起为第一要义。L (2分)(1)励:振奋。(2)倾:倒塌,倾覆。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

19、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 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注意课外文段中的词语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2 .(4分)(1)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2)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评分标准:(4分)每个句子翻译正确得2分。【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 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 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禺句。3 .(2分)相同点:两文都是告诫家中子弟的家书,期望家人 能够克服缺点,成人成才,并且都强调了不能 懒 惰。不同点:甲文旨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上下功夫,最忌怠惰急躁;而 乙文主要是希望家弟及后辈戒骄戒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