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09课 说“木叶”(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2386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 第09课 说“木叶”(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高中语文 第09课 说“木叶”(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 第09课 说“木叶”(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09课 说“木叶”(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 9 说说“木叶木叶” (课时(课时 2 2)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得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并说明理由。(1)美国在超音速武器的研究方面全球领先,然而其他一些国家也不落于言筌。( )(2)不过她饰演的安安仍然被许多粉丝喜爱,而一个独立、可爱、美丽的白领姑娘,也已经是她熟能生巧的角色。( )(3)羽绒服价格太贵了,我们会向客人推荐假羽绒,原材料是棉布,保暧性能相去无几,价格更有优势。”一家温州企业的客户经理说。( )2找出下列句子的错误之处并修改。(1)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必须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病因:_请修改:_(2)“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

2、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病因:_请修改:_1 1(1 1)(理由:)(理由:)“不落于言筌不落于言筌”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语境中指其他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语境中指其他一些国家也不甘落后的意思,理解句意错误。一些国家也不甘落后的意思,理解句意错误。(2 2)(理由:)(理由:)“熟能生巧熟能生巧”的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与语境不的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与语境不符。符。(3 3)(理由:)(理由:)“相去无几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适合语境。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适合语境。2 2(1 1)(病因:

3、)重复赘余。)(病因:)重复赘余。“必须必须”与与“不能不不能不”只能保留一个。只能保留一个。(请修改:)要说明(请修改:)要说明“木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2 2)(病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无论是)(病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无论是“相去无几相去无几”还是还是“一字千金一字千金”,都是指它,都是指它2们之间的差别,所以应该为们之间的差别,所以应该为“概念上的差别概念上的差别”或或“这里的差别这里的差别”。(请修改:)(请修改:)“木木”与与“树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

4、,这里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是木本植物的统称。这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以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

5、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2阅读全文请思考:作者是如何论述我国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这一问题的?段落论述第 1 段开篇用屈原九歌中的诗句引出话题,“木叶”成了“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 2、3 段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诗人们喜用“木叶”的原因。一是用“木叶”比用“树叶”来得“洗练”,二是用木叶或树叶或落叶虽是一字之差,但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第 4、5、6 段从木叶的形象艺术特征方面,深入地探究了古代诗人们喜欢用“木”字的根本原因3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

6、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因此,“木”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所以, “木叶”是属于风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

7、格。 “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3“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探意

8、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褒奖(bo)漂泊(p)袅袅(nio)不落言筌(qun)B亭皋(o)招徕(li)橘颂(j)心有余悸(j)C窸窣(s)迢远(tio)征戍(sh)蛊惑人心()D寒砧(zhn)桅杆(wi)疏朗(sh)灼灼其华(zh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疏朗绵密广为传

9、诵明月皎洁克敌致胜B熟能生巧落叶萧萧丰富多彩千古留传C不假思索一言难尽一盖而论枝繁叶茂D蒙蒙细雨浮想联翩相去无几无人问津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语句中的横线处。许多为人_(传诵/传颂)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_(凝练/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4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_(偶然/偶尔)的了。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_(赋予/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_(典范/典型)的清秋的性格。4下列各

10、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 12.7%,总收入同比增长 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B论文抄袭的事件在学术圈外的领域也频频发生,这就不能不发人深思;不管哪行哪业,动辄将论文作为职称晋级、业绩考核的敲门砖,是否完全合适?C仕途失意的孟浩然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在昔日庞德公的栖隐地,感受着晨钟暮鼓的幽静和寂寥。D这场价格大战不会是精彩的战斗,无论是叫战的京东还是应战的苏宁、国美,还有旁边鼎力相助的当当,都基本上在虚张声势,因为价格战除了带来虚热的数字以外,并没有给行业发展带来理性。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

11、恰当的一句是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B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C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连缀,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12、,然后才能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5B为了缅怀为国捐躯的忠魂,国庆前夕,武汉各界人士近百人齐聚武汉抗战纪念园,举行抗战烈士公祭活动。C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今 20 多岁的年轻人发生突然猝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这种死亡的很重要的诱因。D国内生产困难重重,海外投资短期难以见效,我国粮食虽然连续十年增产,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内容,最正确的一项是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 。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

13、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8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B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C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

14、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D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6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

15、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

16、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

17、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

18、,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7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1下列各项中,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B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

19、为真实的形象。C“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D古典诗歌中习惯用单词,因此也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2下列各项中,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固定用法。B“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C“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

20、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D“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 ”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是因为“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等,九歌中的“木叶”才特别生动。B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和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都是在细雨中的叶子,与“木叶”形象不同。C“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而“落木”就把“木叶”中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去除干净了。8D“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

21、千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拿一幅画给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他总是说“很好看”。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不外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许多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英国学者罗斯金就曾很坦白地说:“我从来没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从愉快的标准看,后者引诱力自然比前者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觉得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二者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罗斯金的错误在把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艺术是另一世界的

22、东西,对实际人生没有引诱力,所以他以为比不上英国姑娘。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都是“低等感官”,只有前者可以尝到美感而后者则只能尝到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许引起不快感。_。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的。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到美感之

23、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口喝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肌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引起的是不是快感。对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当时只是心领神会,

24、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9(摘自朱光潜谈美,略有删改)1在第 3 段横线处补上一句恰当的话。2第 5 段中,作者用“提灯寻影,灯到影灭”一句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3美感与快感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罗斯金认为艺术是另一世界的东西,对实际人生没有诱惑力,因而不如生活更美。B作者引用古人诗句是为了批驳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将感官分为“高”“低”二等的观点。C作者认为某些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影响的学说,并不真正具有价值。D不少美学研究者走上迷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弄不清楚美感与快感的分别。【2018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 题。水缸

25、里的文学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

26、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10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

27、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

28、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

29、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

30、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11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

31、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B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热烈:热闹,眼花缭乱。C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D卖弄泛滥的情感泛滥:过度,不加节制。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 ,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起的重要角色。B文章第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的不理解。C第段承接上文,从对童

32、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D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3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25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1C【解析】A 项,“漂泊”中“

33、泊”应读“b”;B 项,“招徕”中“徕”应读“li”;D项,“桅杆”中“桅”应读“wi”。2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字形。考生应结合汉字的意思和用法辨析。A 项,“克敌致胜”中的“致”应为“制”;“克敌制胜”的意思是“制服敌人,取得胜利”,“制胜”,取得胜利。B 项,“千古留传”中的“流”应为“流”;“千古流传”意思是“永远流传于后世”。C 项,“一盖而论”中的“盖”应为“概”;“一概而论”意思是“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一概”,同一标准。3传诵 洗练 偶然 富于 典型4B【解析】B 项“敲门砖”,敲门的砖石。

34、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目的一旦达到就被抛弃。A 项“侧目”,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C 项“晨钟暮鼓”,13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D 项“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5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 项应将两处下引号放到句号的后面;C 项第二处的问号改用分号;“万应锭”应加引号;D 项将冒号去掉,将后引号放到“(曹植美女篇)”的前面,并去掉“翩翩”后的句号。6B【解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

35、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成分残缺,在“形成”前加“使之”。C 项,“突然猝死”语意重复。“猝”意思是“突然”D 项,“我国粮食虽然”语序不当,“我国粮食”这一主语与后面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故应把关联词“虽然”调到“我国粮食”的前面。【名师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

36、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本题中,D 项,“我国粮食虽然连续十年增产,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这两句话的主语不一致,前一句的主语是“我国粮食”,后一句的主语是“中国”,当两句主语不一致的时候,前一句中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即应改成“虽然我国粮食”。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如 C 项,“猝死”,突然死亡,而前面还有一个“突然”,故重复。7A【解析】横线前的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几种意音文字”,本着陈述对象统一的原则,可排除 C 项;D 项的主

37、语与前一句的末尾重复,不简明,也可排除;B 项陈述对象虽与前句一致但内容与后一句矛盾。8D1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D 项,作者写本文时并未想到它被收入课本,也不是专为中学生写的。(一)1B【解析】原文是说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2A【解析】“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义,而非“固定用法”。3B【解析】美女篇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不是在细雨中的叶子。(二)1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解析】本题考查语句前后衔接。见到此类题,一般先要看后面所述内容,有的下文有所暗示,有的对下文内容加以概括即可。本题通过下文“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

38、更不足为凭”便可以看出此空应该是说的美感和快感有无普遍性的问题。2体会美感应凭直觉而不是凭反省。【解析】本题在一开始便给了我们答案“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另外,此句话的前一句也给了答案,“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3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解析】本题回答起来较为简单,第四段中明显给出了答案“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4A【解析】此句话是作者对罗斯金的评价,应该是批评罗斯金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文章说“罗斯金的错误在把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1B15【解析】题干是“下列词语

39、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语境去理解。B 项,曲解词意。 “热烈”在文中的意思是“多情,饱含期待” ,并非是“热闹,眼花缭乱”的意思。因为语段描写的是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幻化成人的过程。2D【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仔细阅读文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方能鉴赏。D 项,断章取义。错在“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原文作者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

40、外好奇。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所以,应该是 “好奇心”才能“刺激想象” 。3内容上: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做美味等,表明了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手法上:两段通过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我与文学的联系。结构上: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解

41、析】题干是“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分析比较文中重要内容的不同并分析其作用。本题是两个小问,要分开来回答,先回答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的不同,先要了解第段是如何对河蚌仙女梦想描写的,第段又是怎样对童话故事进行叙述的。再回答作者这样写的作用,而“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解析第一小题的不同要从北荣上、艺术手法上、结构安排等方面着手。阅读第节文字,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

42、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 “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16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 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思,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就他的青年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掉馅饼的从众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增添了诸多细节,如仙女出水缸后直奔家中,清扫、做美味饭菜等,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神话传说的描写和记叙,也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和神秘性。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作者与文学的联系。同时

43、,既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4寓意: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的想象、智力;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造力。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来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刺激孩子的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造奇迹,揭

44、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兴趣。【解析】题干是“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标题的丰富意蕴。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要结合文本的内容理解题目“水缸里的文学”的含义。本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文学” ,修饰语是“水缸” ,有题目可见“文学”用于“水缸”的关系,实际上是“文学”和“河蚌” ,和仙女,和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关系。阅读文章第五节“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

45、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 ”第六节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第七节说“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 ”第八节说“一个奇迹般17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 ”从以上有效的答题语句可知:“水缸”是“我”童年认识世界、水缸刺激作者想象、智力

46、,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作者奇迹般的创造了。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它引发了关于河蚌的故事,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力,保留了作者的创作活力,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一种方式。水缸成了作者童年不能忘却的记忆。这正是“水缸里的文学”这一标题的丰富意蕴,考生应分点有序作答。5略。【解析】题干是“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 本题为启示题,要求学生能够结自身实际谈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答案包含两方面,分别是对象和感悟,要围绕文章中谈到的“阅读”和“好奇心” 、 “想象力”的关系来谈阅读体会,还要切忌脱离文本作自行发挥。加入考生自己的经历,切忌脱离自己的阅读经历空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