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08课 咬文嚼字(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2380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语文 第08课 咬文嚼字(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高中语文 第08课 咬文嚼字(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语文 第08课 咬文嚼字(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08课 咬文嚼字(第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0808 课课 咬文嚼字(第咬文嚼字(第 2 2 课时)课时)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得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并说明理由。(1)有的处于舆论旋涡的职能部门,面对公众追问,要么使用外交辞令绕圈子,要么咬文嚼字、避重就轻,要么文过饰非,试图以狡辩来搪塞公众。( )(2)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最担心的,并不是媒体和企业在食品安全上的锱铢必较,而是媒体和企业基于某种利益勾连的一团和气。( )(3)科学发展的新山东,在一脉相承于历史时,并无孤芳自赏的自鸣得意。无论山东几届领导班子更迭,其延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从未改变。( )(4)我们不要把葫芦兄弟的故事讲得太走样,不要把一部

2、好看的片子搞得点铁成金。( )(5)小说中穿插着 40 多首现代新诗,恰如其分地抒发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深恶痛绝的性格立场,这也凸显了人们心目中美好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并不是那么的“润物细无声”。( )2找出下列句子的错误之处并修改。(1)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整个人生态度上面,甚至于在运思布局方面也就难免如此。病因:_请修改:_(2)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病因:_请修改:_1 1(1 1)(理由:)(理由:)“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的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3、后也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符合语境。注重实质内容。后也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符合语境。2(2 2)(理由:)(理由:)“锱铢必较锱铢必较”指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指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符合语境。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符合语境。(2 2)(病因:)介词残缺。)(病因:)介词残缺。“从从”应为应为“从从中中”。(请修改:)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请修改:)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1讲究“咬文嚼字”有

4、什么好处?有些人不大重视语言文字,误以为语言文字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读了本文,应有很大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由此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2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

5、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3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3第一,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拿“你是”式、 “你这”式来说,仅仅一字之差,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这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一个字也马虎不得。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对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不仅得

6、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例如,作者对“推”“敲”二字的品味。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 ,想到“推” “可以无声” ,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得很到位。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作

7、者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4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1下列加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咀嚼(jio)上乘(chng)锱铢必较(zh zh)拘礼(j

8、)B箭镞(z)付梓(xn)清沁肺腑(xn)斟酌(zhn)4C岑寂(cn)憎恶(zng)深恶痛绝(w)胸襟(jn)D蕴藉(yn ji)尺牍(d)咬文嚼字(jio)流弊(b)2下列四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俗滥老生常谈垂涎戒骄戒躁B岑寂涎皮赖脸拘礼不既不离C流敝才高八斗玩索刻苦自励D援例点铁成金尺椟首屈一指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文章要简捷,努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B每讲一题,老师都要告诉我们一些简洁的解题方法。C我们要养成学习所必须的好习惯。 D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昨晚在我台综合频道和科教频道播出

9、,经过两个半月的大浪淘沙,在两万多名选手中,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初中生陆佳蕾坚持到了最后,获得总冠军。B为了救出被埋在井下的矿工,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心劳日拙,疲惫不堪。C自斯诺登 6 月揭秘“棱镜”项目以来,美国政府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近日德国媒体报道称,美国监听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默克尔震怒,两个盟国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D收获后的玉米地里,一个胖乎乎的家伙,抓起干枯的玉米秆,放到嘴边嚼得津津有味,有人上前去看个究竟,发现竟是国宝大熊猫。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卢浮宫、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宫殿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构建,它们以固

10、态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等诉说着流动的历史和文化。5B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浑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C据郑州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在房交会上的统计,约有 70%的被调查者有购房计划,但如何让这些购房需求变成购房行动,是开发商最头疼的问题。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将序号写在题后的横线处。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

11、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正确的顺序是:_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述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B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C清冈卓行,日

12、本当代诗人、小说家。D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其结构短小精悍,内容博大精深,既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动的艺术性。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一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1)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更通俗些,可改为:_6(2)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_(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

13、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

14、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

15、情感上“推敲”。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

16、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7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

17、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1下列对作者认为用“推”比用“敲”好的理由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推”字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须自掩自推,足见其乃孤零一人。B“敲”字显得拘礼,也显示了不甘寂寞,也破坏了温暖的人情。C“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也似乎平添了搅扰。D“推”字所呈现的情境似乎比“敲”所呈现的情境,更调和一些。2下列各项中,关于字的“联想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的种种关系的累积。B它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绚丽迷人,又变化莫测。C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个性的,因而难以运用。D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支离。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为内容和

18、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所以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B文学语言的“推敲”标准,应在于哪一种境界是符合作者当时所要说的。C科学的文字意义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D文中的“点铁成金”实指苏轼在原句中巧妙用上了“天上”“人间”两个词语。(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当下, “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 “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 ,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

19、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8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 ”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 ,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 ,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

20、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文化的

21、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本文 2008-3-15 中国青年报 有删节)。1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一项是A发展文化可

22、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B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9C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D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概念深层次辨析的讨论,人们迫切希望政府有一个明确的主导方向。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B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加以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C “文化”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

23、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D解放人们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出现在繁荣和发展的。【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

24、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10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

25、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和“接着

26、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

27、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

28、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11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1D【解析】A 项,“嚼”读

29、 ju,“锱”读 z;B 项,“梓”读 z,“沁”读 qn;C 项,“憎”读 zng,“襟”读 jn。 2C4B【解析】“心劳日拙”指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5C【解析】A 项,“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不能并列;B 项,句式杂糅,“原因主要是引起的”杂糅;D 项,搭配不当,可在“竞争”后加“的激烈”。126【解析】中心句;“随之”指代的是“网络阅读”,应该紧接其后;第句“然而”可以把第句与其前后联系起来;第句是总结性话语,所以应该放在第句的后面。7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A 项,朱光潜是“现代”著名的美学家。8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 看看孩子们的

30、脸!【名师点睛】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一)1B【解析】B 项,“也破坏了温暖的人情”不当。原文是“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与“孤寂”的意境不合。2B【解析】B 项,“绚丽迷人”一词将原意错解了。3A【解析】B 项,“哪一种境界”在文中仅指“推与敲”的诗句分析,归结在文字的“推敲”实是在思想情感

31、上“推敲”这个结论上,而不是在“文学的语言”;C 项,这里漏掉原句的“有时”,原意也就改变了;D 项,文中的“点铁成金”指的是用了字的联想义,使其含混中显得丰富。(二)1A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能力。A 项,是发展文化的目的,且没有定论。注意题干信息“理由”。本题考查分析综合中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 级。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A 项,从“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 ”中可知;B 项,从“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可知,因为政府提供一个主导的追求便是权威干预,政府显然是“权威”;C 项,“我

32、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中的“也可以”表明政府还没有“主导的追求方向”;D 项,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 本题考查理解等级中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 和分析综合中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B+C 级。 3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推断能力。A 项,“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可能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它不可能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根”的唯一方式。B 项,“建文化城,写繁体字,开国学班”都只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不能说有了这些方式“传统文化”就一定能继承。C 项,原文中没有依据。1D2A【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

33、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 ,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3B14【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A 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现实的过程看, 照着讲 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C 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是“仅停留在照着讲 ,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D 项“从 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