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关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749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关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2课《关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关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关雎》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体味诗歌的音韵美。2.品味诗歌,在反复中朗读中领悟歌的意境美。3.深入理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多种手段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意境。难点:学习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及“兴”的手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渲染爱的氛围(多媒体播放抖音短视频:关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雎,再次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欣赏这美丽的爱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二、诗经基本知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经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

2、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

3、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三、声情并茂读关雎(一)一读:读准字音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及课件上老师的补充注释先扫清字音障碍,试读全诗。(二)二读:读准节奏学生根据诗经的语言特点,强调节奏。教师配乐泛读。(三)三读:理解诗意、师生共读、读出情感学生对照课本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诗歌文意。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课件出示诗歌译文,学生集体朗读。文意: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

4、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思考: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流淌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正因为诗歌中流淌着这种感情,所以我们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就应该把握情感。将这

5、种情感读出来。(指导学生朗读,尝试给诗歌加回音,师生共读)三、群策群力说关雎 合作探究: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二,说说你得到的信息。(学生相互合作,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巡回指导,提问学生。)表现形式:重章叠句(诗歌中上下句或者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表现手法:“兴”(先说其他事物,引起所吟咏的对象。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这首诗歌它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使得这首诗有了一唱三叹的结构美、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进行分角色朗读,男生读追求者,女生读伊人,体会一唱三叹的结构美、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五、畅所欲言品关雎 思考: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关雎是如何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提示:结合景物特点、人物心情、诗歌情感来分析。六、小结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它纯朴自然毫无雕琢地叙述一个男子对心爱女子一往情深的思念、追求。诗歌表现的感情率直、淳朴、真挚、明朗,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给人以美好真实感受。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七、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八、布置作业1.背诵关雎,自主默写,争取全体过关,加油!2.阅读赏析蒹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