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180328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太宗唐太宗汉武帝汉武帝宋太祖宋太祖元世祖元世祖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趋势趋势加强 (1)原因:a.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 制,王国势力膨胀 b.汉景帝:削藩,平定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 (2)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1、汉朝、汉朝 :趋势趋势加强加强2 2、唐朝、唐朝:趋势趋势削弱削弱安史之乱藩镇藩镇割据割据拥兵自重拥兵自重集权削弱集权削弱唐玄宗设藩镇 长

2、官叫节度长官叫节度使,往往发展使,往往发展为地方割据势为地方割据势力力 节度使安禄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兵反唐,唐由盛而衰盛而衰 持续百多年,持续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是五代十集权,是五代十国的祸根国的祸根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2 2 2 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岭岭南南五五府府经经略略剑剑南南节节度度使使陇陇右右节节度度使使平平卢卢节节度度使使范范阳阳节节度度使使河河东东节节度度使使朔朔方方节节度度使使河河西西节节

3、度度使使北北庭庭节节度度使使安安西西节节度度使使广广东东四四川川青青海海辽辽宁宁北北京京山山西西宁宁夏夏甘甘肃肃新新疆疆新新疆疆边镇兵49万中央军9万: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五代建立者简历五代建立者简历共性何在?共性何在?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其“黄袍加身黄袍加身”处处-河南开封河南开封陈桥驿陈桥驿

4、3 3 3 3、北宋的地方分权、北宋的地方分权、北宋的地方分权、北宋的地方分权中央皇 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3、北宋:、北宋:趋势趋势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2)措施:(3 3)评价:)评价:(1)原因:原因:1)改变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2)宋太祖的个人经历(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4 4 4 4、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蒙古帝国图蒙古帝国图元与北宋元与北宋元与北宋元与北宋疆域比较图疆域比较图疆域比较图疆域比较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4、元朝

5、、元朝:趋势趋势完善并发展完善并发展(2 2)措施)措施:(3 3)评价:)评价:行省制度行省制度(1)原因:原因:1)元疆域辽阔,为巩固统治。元疆域辽阔,为巩固统治。2)学习汉法。)学习汉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展)(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二)认识认识:1.矛盾 2.趋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进)(1)汉朝:)汉朝: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形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

6、时,形成内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成内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等)(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下)下)(3)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决策)(决策)(执行)执行)(审议)(审议)六六 部部吏吏 户户 礼礼 兵兵 刑刑 工工三三 省省皇皇 帝帝(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皇权独尊百答百中百答百中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工程

7、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怎样的呢?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怎样的呢?参考答案:中书省参考答案: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工部工部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皇皇 帝帝(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行使宰相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 枢密使枢密使 三司使三司使(行政权)(行政权)(军权)(军权)(财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总揽大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进)(1)汉朝:)汉朝: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形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8、汉武帝时,形成内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成内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等)(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下)(3)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4)宋朝:)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5)元朝)元朝:设中书省,后期相权得到强化。设中书省,后期相权得到强化。(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一)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二)认识认识:1.矛盾 2.趋势 3.特点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进)【学思之窗学思之窗】P14z答案提示:说明两个问题: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

9、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名名 称称时时 期期 标标 准准察举制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汉汉 朝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隋唐宋元品品 行行门门 第第才才 学学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科举考场宋代科举考试小结与评价地方分权地方分权集集中中中央集权中央集权集集中中皇皇 帝帝从汉至元政

10、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 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 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 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施有效的治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A A、削藩削藩 B B、郡国制郡国制 C C、推恩令推恩令 D D、分封制分封制 2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

11、A A、郡县制的实行郡县制的实行B 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三省六部制的推行D D、行省制度的创立行省制度的创立 3 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A A、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B B、郡县制郡县制 C C、分封制分封制D D、科举制科举制 4 4、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 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 A、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礼部礼部 B B、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

12、书省尚书省礼部礼部 C C、门下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礼部礼部 D D、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礼部礼部 CDBB 5 5、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确立于唐太宗时期确立于唐太宗时期 B B、门下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C C、尚书省负责官吏的考核和任命尚书省负责官吏的考核和任命D D、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 6、元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元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A、中书省中书省 B B、中书门下中书门下C C、行中书省行中书省 D D、三

13、省体制三省体制 7 7、汉朝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汉朝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 A A、门第门第 B B、孝廉孝廉C C、进士进士 D D、名望名望8 8、我国古代采用科举取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我国古代采用科举取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A A、汉朝汉朝 B B、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C C、隋朝隋朝 D D、唐朝唐朝DABC【本课测评本课测评】P15z答案提示: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z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学习延伸学习延伸】P15z答案提示: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利:在防止地方割据势力上很成功。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层层严加控制,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