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6140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第 3 3 节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过程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过程解析:物质循环指的是元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也就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答案:D2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 CO2库,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 )解析:生产者从大气中吸收 CO2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的

2、有机物一部分被消费者利用,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 CO2释放到大气中;消费者只能从生产者获得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 CO2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传递给分解者,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传递给下一级消费者(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可以从生产者、消费者中获得有机物,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产生 CO2释放到大气中。答案:B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B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C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D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CO2和有机物解析: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

3、用,也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 CO2返回无机环境;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答案:D4如图表示 a、b、c 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 2 -Aabc Bcba Ccba Dacb解析:由题图可知,a 地区落叶量大,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最少,说明 a 地区的有机物分解速度快,依次类推 b 地区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小于 a 大于 c。由此可推知,分解落叶的能力abc。答案:A5两位同学在科技馆观看有关恐龙的化石时,甲同学提出“我体内的能量有部分可能是远古恐龙体内的能量” ,乙同学接着说“我体内的物质有

4、部分可能是远古恐龙体内的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有道理B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没有道理C只有甲同学的说法有道理D只有乙同学的说法有道理解析: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甲同学的说法错误;物质是可循环往复利用的,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可被反复利用,所以乙同学的说法有些道理。答案:D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 过程是_的_作用,具体包括_和_两种类型。(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3)与 A 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表示)。(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形式存在,而在无机

5、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形式进行循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图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箭头,即从大气中的 CO2库到绿色植物,因为这是大气中 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如果没有这一光合作用的途径,碳循环便不能进行;图中 A 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它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 CO2,与此本质相- 3 -同的是 B 和 C,它们都是呼吸作用,而 D 则是燃烧释放 CO2,不属于生物的呼吸作用。答案:(1)分解者 分解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2)从大气中的 CO2库到绿色植物(3)B、C (4)CO2或碳酸盐 CO2A 级 基础巩固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A燃料中

6、的碳 B所食动物体内的碳C食物中的碳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解析:人类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都是来自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 CO2来自大气。答案:D2生态系统中 C、N 等元素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的 循环的 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A BC D解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指元素的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的,反复出现的,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答案:D3在碳循环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是(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分解作用 燃烧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蒸腾作用A BC D解析: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环境中的 CO2转变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答案:C4下

7、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的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只能单方向流动,不能循环。答案:C5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 4 -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D全球气候变暖与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解析: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

8、 C、H、O、N、P、S 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往返循环,能量流动是动力,但能量不能循环,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答案:B6(2016海南卷)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解析: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

9、练不能使其适应森林生活。答案:C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 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解析: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是大量有机污染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循环的再生利用,说明物质循环反复性,而能量流是单向的,所以 A 错误;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所以 B 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其传递效率

10、是 10%20%,即10%2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故 C 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根的吸收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故 D 项正确。答案:D8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5 -解析: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 正确;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 正确;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C 正确;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

11、需氧型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D 错。答案:D9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A BC D解析:生产者能从无机环境中固定二氧化碳,固定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答案:CB 级 能力训练10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 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均属于细胞呼吸CA 与 B 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造成的解析:从图示看出,A 为分解者、B 为生产者,A 与 B 之间不属于捕食关系;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为消费者的呼

12、吸作用、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化学燃料大量燃烧造成的。答案:C11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细菌、真菌大多数属于_。(2)图中的 e 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b、c、d 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f 所表示- 6 -的动物与绿色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形式进行循环。解析:(1)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属于生产者;细菌和真菌大多数是营腐生生活的,属于分解者。(2)e 是绿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b、c、d 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f 表示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3

13、)生产者固定二氧化碳,碳就进入了生物群落;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碳又回到了无机环境。答案:(1)生产者 分解者(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 捕食 (3)CO212(2014课标全国卷)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 4 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14、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行。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效率为 10%20%;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介于戊能量值的 10%20%(10.20%),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能量值介于第二营养级的 10%20%(15.4%),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能量值介于第三营养级的 10%20%(13.48%),应属于第四营养级。(2)根据(1)的食物网可推知:甲、乙种间关系是

15、捕食;题干已声明所列数据不包括分解者,而戊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因此其余生物包括丁在内均为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碳以 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答案:(1) (2)捕食 消费者- 7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C 级 走近高考13(2015海南卷)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 A 是一种气体,B、C、D、E 和 F 表示生物成分, 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图中 A 表示_,生物成分 E 表示_。生物成分 F 表示_,_表示初级消费者。解析:(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2)分析图形可知,图中 A 是大气中 CO2库,E 与 A 之间为双向箭头,说明 E 是生产者;C以 E 为食是初级消费者,B 是次级消费者,D 是三级消费者;各种生物的能量均流向 F,且 F 能将生物群落的有机碳分解为 CO2释放到大气中,所以 F 是分解者。答案:(1)间接 (2)CO2 生产者 分解者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