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998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5 5 节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重点)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 态 系 统 的 自 我 调 节 能 力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实例 1:受轻微污染的河流。实例 2:森林。a调节过程b结果:鸟类、害虫的数量趋于稳定。(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

2、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3)基础:负反馈调节。2合作探讨探讨 :请思考并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及稳定性的关系。1提示: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探讨 :甲、乙两地森林都发生了虫灾,甲地大量使用杀虫剂,害虫短时间得到控制,2后来又发生虫灾。乙地引入灰喜鹊,害虫被逐步控制,后来有虫但不成灾。(1)甲地再度出现虫灾原因是什么?提示:杀害剂的使用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剂的杀虫作用降低。(2)乙地为什么能有效控制虫灾?提示:乙地害虫与灰喜鹊之间的反馈调节,使森林有虫不成灾。思维升华1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3、1)结构的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体现在各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种间关系的相对稳定。(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达到平衡。2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比较比较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加速生态系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向着更好或更坏的方向发展,即人们常说的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1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4、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个事例说明 ( )A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D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解析】 题中信息“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显示,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3自我调节能力。【答案】 B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导学号:67330038】A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控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某营养

5、级生物数量增加时,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解析】 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加时,可能会破坏原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 C3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保持不变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不变的营养结构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不变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稳态,其成分、营养结构、能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稳态。【答案】 D抵抗力稳定

6、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Error!1抵抗 力稳定性Error!2恢复 力稳定性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4合作探讨探讨 :一块管理良好的棉田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场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哪个高?试1说明判断理由。提示: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场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棉田。因为棉田的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探讨 :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讲,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什么关系?所有的生2态系统都这样吗?举例说明。提示:一

7、般来说,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讲,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且同时存在。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比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由于物种组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探讨 :对于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要想保持其相对稳态,需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3两条)提示: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虫害等。归纳提醒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区别 影响因素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

8、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高联系一般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二者之间及与营养结构的关系,如图所示:4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5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界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B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

9、,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成分和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相应地,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题中 A、C、D 选项中的生态系统,都是向着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而 B 选项中生态系统是趋向单一化(只让牧草生长)发展,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 B6连续三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特大旱灾。

10、灾害还留下森林火灾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隐患。(1)森林中苗木大量被旱死,意味着食物链中被破坏的成分是_。(2)这次受灾的地区是我国林业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受灾之前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处于_状态,请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角度简要分析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_。(3)请给本次受灾的南方省份提出两条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建议。_。【解析】 (1)苗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食物链中是生产者。(2)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受到的外界干扰若不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会很快恢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若超过一定限度,则恢复起来会很困难,甚至不能恢复。(3)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稳

11、定性越强。对于受灾后的森林来说,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组分需先增加生产者(苗木)的数量。【答案】 (1)生产者 (2)相对稳定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6的限度内,生态系统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会通过自我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3)积极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从思想上引导人们要爱护树木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实验原理(1)生态缸中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特别需要注意必须有足够的分解者。(2)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4)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这样可保证生态缸中能获得充足的太阳能。当

12、然,生态缸一定要封闭,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5)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繁殖,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种内、种间关系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干扰,都会对群落产生影响,使群落发生演替。2实验流程合作探讨探讨 :设计生态缸时,常加入一些河泥,请分析其作用。1提示:提供分解者,为绿色植物提供必需的矿质元素。探讨 :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2原理,下列设计中合理的是哪一项:并作出分析。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7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应给予瓶内生态系统适当的光照提示:。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时,应模拟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

13、条件,既要满足各种生物之间有营养关系,又要满足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设计生态瓶时要源源不断地供给太阳能,以满足能量的需求。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时,瓶口应密封,与外界环境隔开。探讨 :为保证生物的生存,必需的外部条件有哪些?3提示: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归纳提炼1实验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

14、大,缸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 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选择的动物不宜过多,个体不宜太大减少对氧气的消耗,防止生产量小于消耗量2.生态缸稳定性观察的注意事项(1)首先设计一张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2)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3)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下发现的时间。3结果分析(1)生态缸中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

15、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存活一定时间。(2)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较强,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8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 3 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甲 乙 丙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解析】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

16、多,水藻产生的氧气不足以维持其生命的进行。【答案】 A8现有 A、B 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 A 瓶的生态系统较 B 瓶的稳定。 【导学号:67330040】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注:“”表示有, “”表示无。请回答:(1)A 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2)一段时间后,B 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_,原因是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原因是_。(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解析】 (1)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 A 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

17、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会争夺光照、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2)B 瓶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但使其数量减少,也会导致瓶内 O2含量减少,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导致其种群密度降低。(3)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9生产者利用。【答案】 (1)生物群落 竞争(2)降低 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降低 氧气与食物不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

18、分解成无机物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 )A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所具有的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D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答案】 D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解析】 农民在稻田中除草,体现了人的作用,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表

19、现。【答案】 C3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B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C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D生态缸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解析】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既可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又可防止生态缸中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A 项错误;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目的是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B 项错误;投放的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比例要合适,C 项错误;生态缸相当于

20、微型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10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D 项正确。【答案】 D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带针叶阔叶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一旦消失,原有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解析】 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温带针叶阔叶林比热带雨林营养结构简单,A、C 正确;草原生态系统虽比沙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但沙漠环境恶劣,在同等干扰下,沙漠生态系统破坏更大,更难恢复,B 错误。农田生态系

21、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D 项正确。【答案】 B5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特有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材料二 据报道,印度洋强震引起的海啸曾导致二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 172 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1)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分析,红树林的_稳定性较强,而_稳定性较弱,原因是_。(2)海啸过后,沿海灾区的多种生态系统受到

22、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3)被海水浸泡过的土壤,种植农作物难以成活,请解释原因:_。【解析】 位于海岸边的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因而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的恢复力稳定性。海啸过后,多种生态系统受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要注意保护。海水中含有很多的无机盐,浸泡过农田之后造成农田的土壤溶液浓度很高,致使植物无法正常地吸收水分。【答案】 (1)抵抗力 恢复力 红树林中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 (2)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限的 (3

23、)被海水浸泡过的土壤中无机盐浓度过高,使农作物11无法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课堂小结:网络构建核心回扣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其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学业分层测评学业分层测评( (十九十九) )(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B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

24、不变D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答案】 D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为维持稳态而进行的负反馈调节的是( )A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B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D受到污染的湖泊,死亡腐烂的鱼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解析】 生态系统为维持自身稳态而进行的负反馈调节可表现为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等。D 选项表现为正反馈调节,最终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 D3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12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

25、力稳定性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相反关系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解析】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因此,一般情况下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且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答案】 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C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小【解析】 该诗句描述的是草原被毁灭后恢复到原状的能

26、力,应为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高,反之越低,B 正确;某些环境恶劣的生态系统如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C 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种类及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D 错误。【答案】 B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调节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解析】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

27、间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答案】 C6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13【解析】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幅度越小,周期越短,故选 C。【答案】 C7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特点是( )A自我恢复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D能量流动速率快,物质循环速率慢【解析】 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生物种类繁多,自我

28、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答案】 C8为治理土地荒漠化,河北省林业厅通过飞播造林 20 万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飞播造林的生态学原理是(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物种的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即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故 D 项正确。【答案】 D9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变的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所处的环境无关C生

29、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4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环境条件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着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是不断变化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强,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弱。【答案】 C10如图所示,图 A、图 B 分别为草原、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 A 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和_。(2)甲、乙

30、、丙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_;该生态系统的_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3)图 B 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4)图 A 和图 B 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_。【解析】 (1)图 A 为一条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没有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3)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4)从图 A 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图 B 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 (1)分解者

3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15量流动 (3)加速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图 A 是负反馈调节,图 B 是正反馈调节能力提升11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强Ca、b 点生态系统丧失了抵抗力稳定性Dc 点时只有恢复力稳定性【解析】 生态系统任何时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解除干扰后,甲恢复到原来水平,乙恢复后总稳定性比原来低,故甲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答案】 A12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

32、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CD【解析】 据图可知,在 S 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乙生态系统在 S 点时,种群类型及数量几乎接近于零,而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所以可确定乙在 S 点后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答案】 B1613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在

33、这段时间内,该生态瓶的变化是( )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ABCD【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当将生态瓶放入黑暗环境中时,缺乏能量的输入,导致生态系统最后崩溃,所以系统在开始时的总能量最大。【答案】 D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未受干扰、受到干扰和遭到破坏三种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a 区表示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或受到一定_(“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b 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_(

34、填“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逐渐恢复正常范围。(3)c 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严重_(填“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某种群数量持续下降,随着生态系统的_,种群趋向灭亡。(4)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解析】 (1)a 区表示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或受到一定干扰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b 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恢复力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逐渐恢复正常范围。(3)c 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某种群数量

35、持续下降,随着生态系统的崩溃,种群趋向灭亡。(4)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案】 (1)干扰 抵抗力 (2)破坏 恢复力 (3)破坏 崩溃 (4)信息传递15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17(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 1、2、3 号;在 1、2、3 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 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 1、2、3 中各加入 1 条,并在 2、3 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2)记录结果如下:瓶号1 号瓶2 号

36、瓶3 号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数)311251、2、3 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2 号和 3 号瓶相比较,2 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_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_。(3)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步骤: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作为 4 号瓶,4 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号瓶作对照。第二步:_。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1、2、3 号瓶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和空气。2 号瓶与 3 号瓶相比缺少分解者,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该实验说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应为光,其余条件均应相同。18【答案】 (2)光、水、温度、空气 分解者 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 素等 (3)3 3 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 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 4 号瓶内的金鱼生存 时间短于 3 号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