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方法与技巧》课程标准.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114079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通方法与技巧》课程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沟通方法与技巧》课程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沟通方法与技巧》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通方法与技巧》课程标准.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商务沟通商务沟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沟通方法与技巧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描述课程名称:沟通方法与技巧总学时:54 学时,讲授 0 小时,实训 54 小时课程学分:3 学分开课班级:10 级社区管理与服务考试性质:考查课沟通方法与技巧是我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与技能课程,一直在学生的技能训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沟通技能是现代社会人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首先,从一名社会人的角度,要求学生应当有自信、大胆、得体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其次,从专业的角度,社区管理与服务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理论、基本实务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提供娴熟的

2、人际沟通技巧,以实现理论与实务工作相互整合、彼此促进,实现“助人自助”的职业目标。二、培养目标二、培养目标(一)能力目标(一)能力目标本课程围绕岗位能力需求,主要使学生具备:1、语言沟通技巧:熟练掌握倾听、表达、提问等语言技巧。2、非语言沟通技巧:熟练掌握身体言语包括动作、表情、眼神等身体语言、副语言沟通技巧。3、人际冲突的应对技巧:熟练掌握发生人际冲突时的回应批评、合理争吵、自我辩解等应对技巧。4、情景沟通技巧训练: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在会谈沟通、电话沟通、书面沟通、同事沟通等常见情景下的沟通经验与能力。(二)知识目标(二)知识目标1、人际沟通的基本规律2、人际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基本知识3

3、、人际沟通的冲突应对知识(三)职业素养目标(三)职业素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培养,致力于使学生具备以下素养:1、具备人际交往常识2、掌握并运用日常社交礼仪3、社工良好的职业伦理4、较高的沟通技巧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四、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学时分配四、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学时分配1 1、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序号1实 训 项目体验沟通,自我展示课时数4能力目标1、认识自我沟通能力2、进行自我风采展示1、培养语言包装能力2、掌握倾听技巧2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训练243、掌握表达技巧4、掌握提问技巧5、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1、直言不讳技巧3人际冲突解决技巧训

4、练情景102、公开回应技巧3、合理争吵技巧1、电话沟通技巧4情景沟通技巧训练162、书面沟通技巧3、工作沟通技巧2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及评分标准、学时分布、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及评分标准、学时分布名称第一单元内容认识自我,认识沟通评分标准是否认真参与实训,完成实训过程。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倾听、表达、提问等语言技巧,并按规定参与相关实训。第二单元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学生是否熟练掌握身体言语包括动作、表35 分情、眼神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并按规定参与相关个人实训。分数10 分第三单元人际冲突的应对技巧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人际冲突的应对技巧,并按规定参与相关个人实训。30 分第四单元情景沟通技巧学生是否熟练掌握

5、书面沟通、小组沟通、电话沟通技巧,并按规定参与相关个人实训。是否认真准备个人风采展示,形成良好成果。15 分其他考核个人沟通风采展示10 分共计:100 分3 3、进度表设计、进度表设计主要内容周次项目(任务)课内课外学时地点指导监测课内课外课内课外教师点作1234567891011认识自我自我探索42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自我介绍项目任务()1()2个人生活沟通的基础知识演讲非语言信息的把握材料收集观看案例424242424项目任务谈判服务对象的沟通片会谈辩论观看案例12131415161718五、教材、资料五、教材、资料上级沟通片2424242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内校外项目任务()3单位同事的沟通下级沟通团队沟通拓展训练实训指导书由教师编写并发放给学生。参考书目:沟通技巧,惠亚爱 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年 11 月出版沟通技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李晓: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年 1 月出版六、考核方案设计六、考核方案设计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该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列为考查课,考核方式建议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拟将平时考核占考核成绩的 100,其中,课堂表现与讨论参与占 10,平时出勤占 10,平时作业和期末大作业 30,实训成绩占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