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十一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727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一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一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专题十一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专题十一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专题十一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宋人叶适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他还指出:“其要欲使四民之,其理固当然,而四民古今未有不以事。至于丞进髦士,则古人盖曰无类,虽工商不敢绝也”。的这一思想()A否定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激发了农民从商的积极性C蕴含了四民平等的思想D反映出对重农抑商的质疑2黄道婆,元朝时上海乌泥泾镇人。后流落到崖州,学得当地植棉、轧花、弹花、纺纱、织布等技巧。回乡后传授乡里,使上海在此后逐渐成为了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在她逝世后,乡亲们建 造了黄母祠来纪念她。下列关于当时社会生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棉花开

2、始在内地种植起来B稻麦复种制在北方已普及C已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D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3有学者研究发现,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开始出现一年两熟的稻麦轮作或兼种种植方式。这在南宋前中期较为普遍,但南宋末年,一年两熟的稻麦轮作区域逐渐缩小,双季稻种植范围扩大。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江浙地区逐渐以种植小麦为主B农作物种植深受政局影响C江浙地区的饮食习惯逐渐趋同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4元朝时,北方地区棉花种植的普及,畏兀儿人功不可没。南方的植棉与棉织技术主要传自闽广和海南地区,流落海南的黄道婆从黎族人那里学会棉纺织技术,返回故乡乌泥泾,织造出名满天下的“乌泥泾被”。这反映出()A棉织技术有不同的

3、传播途径B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C民族间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D棉布已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5宋代城市规模得到了极大扩张,人口剧增,最繁盛时东京(开封)城内人口达150万。南宋时对都城临安(杭州)作了改造扩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宋代城市发展主要缘于()A商品经济的繁荣B君主专制的加强C抑商政策的废止D海外贸易的扩展6北宋之初,“衮冕缀饰不用珠玉,盖存简俭之风”;到了北宋中后期,“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毂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B国力增强助长奢侈之风C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D商业发展影

4、响社会风气7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下列关于元朝建立的时间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916年耶律阿保机B1114年完颜阿骨打C1206年铁木真D1271年忽必烈8泉州为我国宋元时期对外交通大港,往来地区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支那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乃至埃及、东非和地中海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宋元时期()A全球航路得以建立B航海技术进步明显C海洋探索不断进行D海上丝绸之路兴盛9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开凿时间河道走向起止点隋朝运河隋炀帝时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涿郡余杭元朝运河元世祖时呈南北垂直形

5、状大都杭州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上升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D运河运输成主要的运输方式10宋朝是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户口南多北少;“苏湖熟,天下足”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ABCD11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该设

6、置有利于()A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B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基本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完善了因俗而治的政策12元朝行省制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被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解决。材料反映了行省制的设置()A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旨在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C与宋代相比更利于中央集权D与元朝民族征服的政策有关13马可波罗曾在元朝为官,他说“所有的中国人都厌恶大可汗的政体,因为他所派地方官多为鞑人,尚有更多的色目人视中原人为奴隶,使他们无法容忍。”材料可印证元朝()A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B民族交融发

7、展迅速C完全由蒙古人来统治中原D建立统一封建王朝14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全盘照搬了唐宋的政治制度B导致了民族关系的日益紧张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D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15据统计,汉唐时期户口比(户数与口数之比)维持在1:5左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官方统计)户数为2088万,口数为4673万,户口比约为1:2.3。对这一变化解读最合理的是,宋代()A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B崇尚成年人自立门户C“保甲法”遭到民众抵制D民族纷争导致人口流亡二、材料分

8、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的局部统一,使南北粮食品种得到交流。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由淮北提供种子;江北各州则学习南方广种水稻,并免其租。此后,河北、河东,京西、京东等路,都逐渐推广种稻。宋真宗时,下令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不择地而生”,水稻的种植面积。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二元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使农作物交流更加广泛。江北的粟、麦、黍、豆向南方进一步推广,南方的水稻也继续向北方推广。水稻远远超过其他作物而成为元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北方地区,甚至在

9、元中后期经济发展衰频的情况下,还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地区大量栽培,且“岁常大稔(丰收)”。伴随着水韬种植的推广,土地的开垦面积增加,尤其是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开发范围不断扩大,主要为圩回、梯田、淤田、涂田、湖田等的垦辟。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末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粮食生产发展的趋势及意义。17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祈风是宋代市舶司主持的一种典礼。南宋泉州知府真德秀曾作祈风文,“惟泉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时与不时者,风也;

10、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过失)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再祷焉”。泉州九日山保留的十段宋代祈风摩崖石刻是全国唯一的祈风石刻群。摘编整理自泉州祈风石刻考释材料二元代泉州被非洲大旅行家白图泰称之为“世界大港之一”。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返回意大利的。在海外贸易的带动下,泉州周围的柑橘、甘蔗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大量出口。据考古发现,泉州一地属于元代的瓷器窑址,就多达几十处。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大批来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商人来到泉州长期定居,被当地居民称为“南海蕃客”。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建立“商站”,在官方的监护下聚族而居,并享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治。伊斯兰教、基督教

11、等几乎所有世界性的宗教都传到泉州,使泉州发展成不同宗教和谐共存的一个“圣地”。摘编自周中坚梯航万国,誉播遐方元代泉州港的极盛(1)概括指出材料一文物、文献有哪些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大港”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海外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三、论述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关于宋代的发展情况,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而另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

12、影响,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认为宋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没有制度性的突破。据【美】罗兹墨菲东亚史、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整理评析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D2C3C4C5A6D7D8D9C10A11B12D13A14D15A16(1)北宋局部统一;统治者的重视和政府政策支持;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趋势:农作物交流更加广泛;水稻种植范围推广且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意义:扩宽了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增加,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推动了元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17(1)史料价值:祈风石刻是研究宋代泉州海外

13、贸易的第一手史料;研究宋代的贸易政策和管理体制;研究宋代的书法艺术、民间信仰等。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造船航海技术发达。(2)意义:推动泉州社会经济发展,泉州成为世界大港;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泉州成为多元文明融合之地;体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点,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18示例一:观点:宋代是十足的“东方文艺复兴时代”。我认为此观点正确。论述:经济(商业):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对外贸易繁荣,泉州、明州都是当时最大海上贸易港口;宋代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科技方面:火药的完整配方及其广泛应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14、术,古代科技发展到一个高峰。教育方面: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书院的成型与发展,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思想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宋代已具有了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许多特征,是十足的“东方文艺复兴时代”。示例二:观点:宋代没有制度性突破。我认为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论述:政治上:通过二府三司使相权进一步削弱,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通过建立禁军、转运使理财、通判监督地方司法,使地方权力受到削弱,导致地方行政效率的低下,缺乏自主性;经济上:由于冗官冗兵冗费,造成国家积贫积弱,财政负担沉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思想文化上:理学兴起实质是封建儒家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总之,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走进近代社会”,没有制度性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