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029516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3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课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第3、4课内容整合)课内容整合)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史实,说明中国,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特点。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伊始,它就不断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伊始,它就不断遭到质疑、批评和冲击。秦以后这一制度遭到哪遭到质疑、批评和冲击。秦以后这一制度遭到哪些质疑和冲击?在质疑和冲击中以中央集权制度些质疑和冲击?在质疑和冲击中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又有哪些发展和完善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又有哪些发展和完善之举?它们是不是无可挑剔?之举?它们是不是无可挑剔?

2、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设设“中朝中朝”与外朝丞相抗衡与外朝丞相抗衡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 “汉汉兴兴之之初初,海海内内新新定定,同同姓姓寡寡少少,惩惩戒戒亡亡秦秦孤孤立立之之败败,于于是是剖剖裂裂疆疆土土,立立二二等等之之爵爵。功功臣臣侯侯者者,百百有有余余邑邑;尊尊王王子子弟,大启九国。弟,大启九国。”汉书汉书诸侯王表诸侯王表序序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设设“中朝中朝”与外朝丞相抗衡与外朝丞相抗衡第第3

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郡国并行郡国并行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推恩令推恩令由郡国并行到郡县制由郡国并行到郡县制设设“中朝中朝”与外朝丞相抗衡与外朝丞相抗衡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于是上从其计从其计”史记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

4、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由郡国并行到郡县制由郡国并行到郡县制设设“中朝中朝”与外朝丞相抗衡与外朝丞相抗衡3、选官制度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度军功爵制度察举与征辟制度察举与征辟制度从军功爵制到察举与征辟制从军功爵制到察举与征辟制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由郡国并行到郡县制由郡国并行到郡县制设设“中朝中朝”与外朝丞相抗衡与外朝丞相抗衡3、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中央:御史大夫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地方:刺史从军功爵制到察举与征辟制从军功爵制到察举与征辟制4、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御史府(御史大夫

5、、刺史)御史府(御史大夫、刺史)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 东汉以后,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发展,成为三国两晋南北东汉以后,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发展,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割据、中央集权遭到严重破坏的历史根源。朝时期长期分裂割据、中央集权遭到严重破坏的历史根源。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唐唐事事,每每事事先先经经由由中中书书省省,中中书书省省做做定定将将上上,得

6、得旨旨,再再下下中中书书,中中书书以以付付门门下下。若若有有未未当当,则则门门下下缴缴驳驳,若若可可行行,门门下下又又下下尚尚书书省省,尚尚书书但但主主书书撰撰奉奉行行而已。而已。”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问题问题1 1:假设贞观年间黄河决堤,需要重修河堤,请问假设贞观年间黄河决堤,需要重修河堤,请问这一事件将如何决策与执行?这一事件将如何决策与执行?问题问题2 2:明明是中书和门下相互牵制,影响决策过程,明明是中书和门下相互牵制,影响决策过程,却又为何说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却又为何说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

7、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州(郡)县制(略)州(郡)县制(略)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行三省六部制3、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的确立、完善科举制的确立、完善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

8、察举、征辟制察举、征辟制军功爵制军功爵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问题问题3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州(郡)县制(略)州(郡)县制(略)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行三省六部制3、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的确立、完善科举制的确立、完善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4、监察谏议监察谏议门下省负责谏议与与封驳门下省负责谏议与与封驳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

9、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广设节度使,地方势力急剧膨胀,安史之乱后,唐政府广设节度使,地方势力急剧膨胀,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导致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严重的分裂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导致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严重的分裂割据局面割据局面 960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为巩固政权,长治久安,于是他问计于赵普立宋朝,为巩固政权,长治久安,于是他问计于赵普 宋宋太太祖祖问问:“天天下下自自唐唐季季以以来来,兵兵革革不不息息,苍苍生生涂涂地地,其其故故如如何何?吾吾欲欲息息天天下下之之兵兵,为为国国家家

10、长长久久之之计计,其其道道如如何何?”普普曰曰:“国国家家不不安安者者,其其故故非非他他,节节镇镇太太重重,君君弱弱臣臣强强而而已已矣矣。今今所所治治之之,无无他他奇奇巧巧也也,唯唯稍稍夺夺其其权权,制制其其钱钱谷谷,收收其其精精兵兵,天下自安矣。天下自安矣。”司马光司马光涑水纪闻涑水纪闻 赵匡胤听从赵普的建议,从赵匡胤听从赵普的建议,从“收精兵收精兵”、“削实权削实权”、“制钱谷制钱谷”三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三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收朝中大将兵权,

11、收朝中大将兵权,“三衙三衙”与枢密院统调分离,相互与枢密院统调分离,相互牵制(收精兵)牵制(收精兵)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分宰相实权,中书门下分宰相实权,中书门下“、枢密院与枢密院与“三司三司”分掌行分掌行政、军政和财政(削实权)政、军政和财政(削实权)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削夺地方节度使等人的权力,州郡直属中央(削实权)削夺地方节度使等人的

12、权力,州郡直属中央(削实权)文臣知州(削实权)文臣知州(削实权)设通判监察州郡长官(削实权)设通判监察州郡长官(削实权)控制地方财政(制钱谷)控制地方财政(制钱谷)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问题问题4 4:宋初以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体现了怎样的特宋初以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它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又产生什么样的新问题?点?它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又产生什么样的新问题?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

13、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3、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更重视科举,成熟复杂更重视科举,成熟复杂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3、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4、监察谏议监察谏议独立的谏官机构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谏院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第第3课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

14、变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一、西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1、中央制度中央制度2、地方制度地方制度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二、隋唐完善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四、元代一省制四、元代一省制只设中书省,统管六部只设中书省,统管六部行中书省行中书省 问题问题5 5:元代为何违背历史趋势,反而集中了中枢元代为何违背历史趋势,反而集中了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或宰相的权力)?权力机构的权力(或宰相的权力)?问题问题6 6: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整体上呈现怎样的特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整体上呈现怎样的特点(或趋势)?(或趋势)?政治制度日益成熟(中枢权力、选官制度、监察谏议)政治制度日益成熟(中

15、枢权力、选官制度、监察谏议)皇权日益集中,不断加强皇权日益集中,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萎缩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萎缩 材材料料一一 科科举举的的创创新新之之处处就就在在不不仅仅为为社社会会底底层层的的知知识识分分子子提提供供了了持持续续流流动动的的可可能能,而而且且将将其其制制度度化化。科科举举制制度度的的最最大大合合理理性性在在于于它它那那“朝朝为为田田舍舍郎郎,暮暮登登天天子子堂堂”式式的的“机机会会均均等等”的的机机制制,对对知知识识分分子子的的社社会会心心理理是是一一种种塑塑造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材料料二二 渐渐渐渐地地,这这些些考考试试(指指科科举举)开开始始集集中中于于文文学学体体裁裁和和儒儒家家正正统统观观念念,最最后后的的结结果果是是形形成成一一种种制制度度,为为中中国国提提供供了了一一种种赢赢得得欧欧洲洲人人尊尊敬敬和和羡羡慕慕的的、有有效效稳稳定定的的行行政政管管理理。只只要要中中国国仍仍相相对对地地孤孤立立在在东东亚亚,它它就就会会继继续续提提供供稳稳定定性性和连续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全球通史问题问题3 3: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