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绪论(课件).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73537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心理学绪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章心理学绪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心理学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心理学绪论(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护心理学 绪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陈平华医护心理学绪论概说第一节、医护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第二节、医护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医护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第四节、医护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医护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一、什么是医学模式二、医学模式转变过程 1.自然哲学模式 2.生物医学模式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由来:Engle 于 1977 年提出2.为什么要转变医学模式(1)将人等同于生物,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属性(2)把人看成机器,忽视了整体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医生喜欢“病”而不是“人”,喜欢疾病而不是健康(4)“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

2、5)心理障碍与心身疾病上升-医学临床、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卫生政策什么是生物医学模式基本观点: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学或病理的变化,都有确定的生物学或理化方面的特定原因,从而找到相应的治疗手段这种立足于生物科学对健康和疾病的总看法,即所谓生物医学模式。附: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过程生物医学模式发展过程1.17 世纪 W.Marvery,英)建立血液循环学说-近代医学诞生2.18 世纪(Morgani,法)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器官水平3.19 世纪(R.O.Virchow,德):细胞病理学-细胞水平4.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分子水平5.

3、其它发现:19 世纪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20 世纪各种维生素和激素,近 50 年来遗传学的发展已查明数千种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并可在基因或染色体上找到病因,20 世纪内抗毒素血清疗法、砷剂驱梅疗法,磺胺药、抗生素、驱虫药的发现以及外科手段和检测手段的进步,使多种疾病有了特异性诊疗方法生物医学模式发展过程17 世纪英国医学家哈维(Willian Marvery)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作为近代医学的标志,18 世纪法国病理学莫干尼(Morgani)发表了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器官水平;19 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R.O.Virchow)发表了细胞病理学,细胞水平;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分子生

4、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分子水平;19 世纪下半叶,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pasteur)为代表的学者们相继发现了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本世纪上半叶,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的陆续发现,确知了许多营养缺乏病和内分泌疾病的原因;近 40 年来,人类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查明数千种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并可在基因或染色体上找到病因;本世纪内抗毒素血清疗法,砷剂驱梅疗法,磺胺药,抗生素和驱虫药的发现以及外科手段的进步,使多种疾病有了特异性治疗方法什么是自然哲学模式 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解释和防治疾病为特征的医学,称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特点:。1.出现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2.摆脱迷信和巫术,以朴素的

5、唯物论、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指导3.强调人的心身统一,注重自然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我国的黄帝内经和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体系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什么是医学模式所谓医学模式(医生心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概念枉架、思维方式、发展规范的总和它反映了在某一特定时期医学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它包括以医学发展指导思想为核心的医学观本身,也包括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取得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在这一指导思想支配下全部医疗卫生工作实践。医学心理学的产生1、医学心理学思想源远流长:医学与哲学著作中,有 2300 多年的历史 2、医学心理学 术语的提出:1852 年 R.H.Loze(德

6、)3、医学心理学的诞生:1896 年临床心理学家 L.Witmer(美)开设门诊(1896),创办期刊,提出 临床心理学 术语(1907),开设课程,出版杂志,成立临床心理学会(1917),出版教科书(1936,Louttit)医学心理学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战后3、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计划(1)美国退役军人管理局(音视颇简称)牵头的培训计划(2)美国心理学会(APA)确定临床心理学家科学家-实践家”模式(3)临床心理学博士点在世 970 年有 81 个,1990 年发展到 161 个,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涉足于综合医院、精神病院、医学院、心理保健诊所、大学和私人诊所等我国医学心理学现状1

7、931 年成立“中国测验学会”,1936 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60 年代以后,整个心理学遭到严重催残,70 年代末,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工作才得以恢复 1979 年 11 月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同年卫生部提出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要求,北京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多次举办医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和心理测验培训班,全国际性及地方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或专业小组相继成立,并开展了大量学术活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编写出版医学心理学教材数十种,医学心理研究论文成为心理学刊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我国医学心理学现状1931 年成立“中国测验学会”,1936

8、 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60 年代以后,整个心理学遭到严重催残,70 年代末,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工作才得以恢复 1979 年 11 月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同年卫生部提出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要求,北京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多次举办医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和心理测验培训班,全国际性及地方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或专业小组相继成立,并开展了大量学术活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编写出版医学心理学教材数十种,医学心理研究论文成为心理学刊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临床心理学家“科学家-实践家”模式.临床心理学家必须在大学的心理系和医院接受训练;.首先要成为心理学

9、家(心理学),然后再成为临床医师(临床医生);.必须通过临床实习(临床的 intership);.必须具有诊断、心理治疗和研究的技能;.训练的目标是取得 ph.学位。医学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对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 的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性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特点:四大特点任务:四大任务医学心理学的四大任务1、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对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3、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作用;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认知思维来控制或调动自身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身保健的

10、目的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医学心理学的四大特点1、强调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2、强调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统一3、强调个体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统一4、强调个体的心理状态的作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传统医学课程与医学心理学研究重点)传统医学课程:物理、化学、生物、营养、环境等 健康-疾病医学心理学:心理、社会因素综合性医疗机构就诊者中心理障碍调查结果综合性医疗机构就诊者中心理障碍调查结果(20 20 世纪世纪 90 90 年代初)年代初)1.1.全球五大洲全球五大洲 14 14 个国家个国家 15 15 个中心的平均患病率为个中心的平均患病率为 24.2%,24.2%,(我国为(我国为 9.7

11、%9.7%),),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为 ICD-10 ICD-10;2.2.各种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抑郁症为各种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抑郁症为 10.4%10.4%,广泛性焦虑为,广泛性焦虑为 7.9%7.9%,神经症为,神经症为 5.4%5.4%,酒滥用为,酒滥用为 3.3%3.3%,躯体障碍为为,躯体障碍为为 2.7%2.7%,3.3.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不高,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不高,15 15 个中心的识别率中个中心的识别率中位数为位数为 51.2%51.2%,上海最低识别率仅,上海最低识别率仅 15.9%15.9%;4.4.综合性医院对已识别的心理障碍处理也有问题,仅约半数(中位数综合性医院对已识别的心理障碍处理也有问题,仅约半数(中位数 47.7%47.7%)的患)的患者给药治疗,约半数(中位数者给药治疗,约半数(中位数 53.9%53.9%)给予非药物处理(两者有重叠),上海)给予非药物处理(两者有重叠),上海比率更低,只有比率更低,只有 42.2%42.2%的患者有药物治疗,绝大部分为镇静药,已识别的的患者有药物治疗,绝大部分为镇静药,已识别的 11 11 例抑郁性疾病,无例抑郁性疾病,无 1 1 例获抗抑郁药物治疗,非药物处理(心理治疗或转诊)仅例获抗抑郁药物治疗,非药物处理(心理治疗或转诊)仅占占 8.9%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