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讲)(含解析).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228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讲)(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讲)(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讲)(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讲)(含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专题 02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 精讲目标精讲目标1.回顾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思路概括要点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2.熟练掌握和运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分析思路概括要点类试题答题技巧。精讲考向精讲考向考向一:结构思路考向一:结构思路【真题典例真题典例】1、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

2、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

3、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

4、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2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

5、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答案】D【解析】A 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 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 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 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2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

6、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

7、内涵。【答案】C【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 “改”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 “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

8、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答案】B3【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 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

9、有强加、倒置不当。2、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

10、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

11、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

12、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4(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答案】A【解析】B 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 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

13、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D 项, “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找准答题的区间,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位置,然后仔细分析。2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14、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答案】A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

15、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考点定位】筛选

16、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研读每个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的表述是否一致,最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考点直击考点直击】论述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是“三段论式”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又有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因此,阅读论述类文章,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概括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一种综合命题趋势。从高考试题来看,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

17、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 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技巧揭秘技巧揭秘】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历年高考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及选材范围,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2多读勤练,提高分析能力。论述文的结构有其特点,学生可在复习中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类文章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掌握论述类文章的结构特点,提高分析能力。3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方法: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要扣住文章的题目,题目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论述的问题,

18、或点出议论的范围(话题) 。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或出现在题目,或出现在文中开头(首段) ,或归纳于文尾(末段) ;分论点往往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抓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包括引用材料) 、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抓论证,论证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层进、正反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或并列、或层进、或正反的结构模式。还要注意的一种是驳论文,一般会采取或先驳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驳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错误,即驳错误论点、驳错误论据、驳错误论证(推理过程) ,然后6由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寻找标志性词语。如“首

19、先、其次、再次” ,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 、 “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关联词 B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关联词 C顺序词 D范围词E过渡词。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本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注意答题规范:思路:首先(从、由-写起)接着写(引出)然后最后思路:引题-事例-拓展-反思。思路:以“”为线索,选取了那些材料来表现主旨。思路:作者构思文章的思路:时间、地点、逻辑并列、递进(层层深入) 、正反对照、情感

20、变化等。【训练提分训练提分】1 1、【2018 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秦孝公的历史难题“秦孝公难题”是商君书定分记栽的一段谈法治的经典对话。商鞅开启变法大幕之初,秦孝公问道:“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私,奈何?”大体上说,困扰秦孝公的难题是变法之后,如何使官与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面对秦孝公的困惑,商鞅的回答是:治道运行,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厉行法治以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图强所带来的兴盛局面奠定了秦一扫寰宇,统一六国的基础,但令人不解的是因

21、法而兴的大秦帝国却在短短十几年间便土崩瓦解,不复存在。对此,历代史家大多都将“以法为本”看作秦二世而亡的首要原因。秦法条目繁多,法网严密,繁如秋荼,密如凝脂,严刑峻法将百姓的尊严和自由剥夺殆尽,恶法视民为草芥,可畏却不可信。缺乏道德滋养的秦法让官与民都感到窒息和绝望,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又将法的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 “失期,法皆斩”点燃了大泽乡起义的烽火,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最终在自己编织的法网面前土崩瓦解。秦法残暴而至覆亡让之后历代统治者认识到“以法为本”所带来的弊端。他们虽也都注重修法订律,但更加强调德的作用,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从法律7的价值导向上看,中国传统社会对待法

22、律的态度从用法总揽一切,变成倾向于“无争无诉” ,老百姓不渴求用法律来伸张正义,总把实现公平的希望寄托在人而非制度上,一部部体系完备的法典远远比不上人们对“明镜高悬”的渴望,世人对法律的崇拜远远低于对明君清官的期盼,法治的信仰变得虚无不切实际,知法、懂法逐渐变成了官的专利,而老百姓只有单纯守法的 余地。没有被全民所信仰的法律至多是一条条干瘪的规矩而非治国安邦的重器。一旦律法废弛,人亡政息,总免不了江山易主,黎民涂炭。历史证明,破解“秦孝公难题”答案在于我们能否丰富法治的内涵,用道德的养分让人与法、法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包容的互动,进而使全体社会成员都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让法律成为人们想问

23、题、办事情须臾不可分离的工具。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秦孝公难题”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可以发现,单纯的知法、懂法、守法其实并非难事,难的是要如何实现良法之治,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法律真正成为全民的信仰和追求,这才是破解秦孝公难题的应有之意。“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如果说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法铸在鼎上是我国揭开法律神秘面纱、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开端,那么由“秦孝公难题”所带来的反思则让我们认识到良法之治和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想只有全社会都能做到对良好法律秩序足够的敬畏,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才能让“秦孝公难题”得到彻底破解。(选编自“求是网”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24、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如何让天下官员和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不徇私而害法,这不仅是秦孝公在商鞅变法之初的困惑,更是后世历代君王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难题。B官员百姓缺乏广泛的法治信仰,政权却强制推行法令制度,短时间可能会如秦王朝般因变法而兴盛,但终究逃不出人亡政息的结局。C秦王朝“以法为本”的治国方略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秦帝国“二世而亡”的最重要的原因。秦法残暴这一弊端警醒后世人君,应修法但更应重德。D秦帝国的严刑酷法根本无视百姓的尊严与自由,且秦法从根本上讲,对百姓很不信任,视人民为草芥,所以人民不堪忍受而奋起反抗,推翻了它。【答案】B【解析】A 项, “更是后世历代君王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难题”无

25、中生有。C 项, “秦法残暴这一弊端警醒后世人君”偷换概念。D 项,强加因果。(2 2)下列对原文论证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论证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从商鞅回答秦孝公的困惑及推行变法之后秦国的强盛说起,进而由秦亡的反思文章从商鞅回答秦孝公的困惑及推行变法之后秦国的强盛说起,进而由秦亡的反思否定了商鞍对否定了商鞍对“秦孝公难题秦孝公难题”的回应。的回应。B B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秦王朝土崩瓦解的原因在于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秦王朝土崩瓦解的原因在于“以法为本以法为本”不加变通,不加变通,8从而强调了老百姓知法、懂法的重要意义。从而强调了老百姓知

26、法、懂法的重要意义。C C历代统治者对历代统治者对“以法为本以法为本”的弊端都有反思,文章总结后认为在百姓缺乏法律信仰的弊端都有反思,文章总结后认为在百姓缺乏法律信仰的环境下,破解的环境下,破解“秦孝公难题秦孝公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乎是不可能的。D D文章层层论证,最后得出了结论:只有先树立良好的法令制度,再继之以坚定的法文章层层论证,最后得出了结论:只有先树立良好的法令制度,再继之以坚定的法治信仰,才能彻底解决治信仰,才能彻底解决“秦孝公难题秦孝公难题” 。【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证明,只要我们不断丰富法治的内涵,在人与法、法与社会之间通过道德滋养形成良

27、性包容互动,就可以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B如果知法、懂法只是官员们的专利,老百姓只有严格遵守法令的义务的话,那么法治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并不能发挥其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C味地强化道德礼仪的作用,弱化法律总揽一切的力量,会让百姓把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寄托在清官廉吏身上,法治信仰就逐渐淡化乃至消失了。D假如全社会都能对良好的法律秩序心存敬畏,让法治精神成为种坚定的信仰,那么如何让官员百姓知法、懂法、守法的历史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答案】A【解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

28、微的差别。A 项, “丰富法治内涵”与“形成良性包容互动”是“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的先决条件。而在原文中, “丰富法治内涵” “形成良性包容互动”与“进而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是递进关系。2 2、【湖北省荆州中学 2018 届高三 4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

29、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9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

30、“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的“存在”和“存续”。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

31、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以及性格气节和精神魂魄。B追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体现了主体人格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进取精神的高扬,是中国人能够达到的人格。C传统哲学包含着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不断批判“小我”“自我”,

32、努力实现“本我”“真我”“大我”。D“和”的哲学理念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深刻反映出中华文明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特点。10【答案】C(2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点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性格的关系,然后从三个方面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点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性格的关系,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较为具体的阐释。进行较为具体的阐释。B B文章以主体为切入点,以儒家思想为论据,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入世、批文章以主体为切入点,以儒家思想为论据,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入世、批判、和谐的哲学性格。判、和谐的

33、哲学性格。C C文章在论证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其哲学性格,并彰显该哲学性格对个人文章在论证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其哲学性格,并彰显该哲学性格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社会发展的意义。D D对于对于“和和”的哲学理念,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别强调了个人的修身立德和的哲学理念,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别强调了个人的修身立德和国家间的大同情怀。国家间的大同情怀。【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世、主体自我认知下的批判自省、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11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人格特质,能有效地激发主体追

34、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实现主体人格的 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C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烈批判精神,深刻反省人性本真,成就“本我”“真我”和“大我”,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就是“和”的哲学理念的反映,这种理念有利于人们坚守内心的安宁,减少对立,促进相互交融。【答案】D【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

35、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 项,说法片面且偷换对象。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是和的哲学理念的反映”说法不当,应该是“和平、包容、尊重、和谐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故选 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

36、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37、考向二:内容要点考向二:内容要点12【真题典例真题典例】1、 【2017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628 题。语言不够“纯净” ,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 ,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

38、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 ,有删改)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6 分)【答案】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牙膏:

39、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明确词语的词性、有无使用比喻的修辞,然后找到该词语的出处并标明;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和“畅销的牙膏”都为名词性,应是指代一个事物,同时此处使用了比喻,应是把某个事物比成了这二者,回归文本可以发现,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这二者应是指作品;“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 “也不愿成为”表明前者是有价值的,只是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后者是没有价值的,

40、只是短时期内受欢13迎。2727依据材料,概括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纯净主义”的信条。的信条。 (3 3 分)分)【答案】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解析】题干要求 “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从文章最后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概括的要求, “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先理解“纯净”的意思, “无掺和物、无杂质的” ;然后浏览文本,看文中的话题,本文的话题是“新诗”创作;从文中来看,有关“纯净”的内容不多,好像更多的是“不纯净” ,即新诗创作不单有白话,还有文言

41、。再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发现作者是不认可“纯净主义”的,故只有把作者的观点反过来说即可,即只运用白话,不掺杂文言。2828作者反对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的理由有哪些?(6 6 分)分)【答案】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解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从第一段来看, “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 “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 ,加强美感”

42、 ,从第二段来看, “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最后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筛选概括的要求, “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 “哪些”说明不止一点;“纯净主义”指的是“只运用白话,不用文言” ,那么考生应到文中找出“白话”和“文言”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结合的优势。第一段中,14“其次”说明后面有一点,前面应也有一点,故可以确定两点;第二段中, “白话宜” “文言宜” ,说明二

43、者各有优势。以此类推,即可解决问题。2、 【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0 分)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 ;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

44、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

45、往复。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 “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

46、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7下列对文中 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B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15C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

47、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D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分析重要概念。题干显示概念为“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 ,具体解题内容在文本第一、二两段。如第一段中“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及第二段中的“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 ,这些内容需要先筛选,再与题干进行分析即可。【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该类题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

48、信息进行整合。信息主要有: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文中的概括句;文中的过渡句。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义项增加或减少;表述对象变化;角度转换;语境转换;正面和反面转换;限定、修饰语变化;不成因果。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 A 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

49、行为者可以成为 B 类传播行为者。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 “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答案】D【解析】D 项, “不需要加工讯息”错误,原文说“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将题干、材料、选项三者对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排除干扰项。辨别清楚题干中的“不符合文意”与“不属于” 。“不符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本文信息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不属于”则是指不管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只要它不属于该重要概念的范畴之内,就应判定它为错16误选项。9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