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书模板 (93).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904787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书模板 (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书模板 (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书模板 (9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书模板 (93).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电机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_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的两汉译本以张谷若译著和孙致礼译著为例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 班 级 英语1514 学 号 151006070407 姓 名 潘娜 指导教师 成爽 定稿日期: 2018 年 12月27 日6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的两汉译本以张谷若译著和孙致礼译著为例摘要: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小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小说魅力,其中德伯家的苔丝是代表作品,它全面的展现了哈代的艺术成就。张谷若与孙致礼是中国文学知名的文学翻译家,他们分别翻译了德伯家的苔丝,在形式情感上和语言描述上真实而艺术的还原了原文的风貌。本文从功能对等角

2、度分析张谷若与孙致礼译著的德伯家的苔丝两本汉译本,张谷若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注释的翻译、读者反应论,以及读者的意见,在译文中着重还原原文的文化背景、风格和神韵;孙致礼先生利用直译、归化、意译等翻译策略将原文中的神韵翻译出来,让读者品味到英国十九世纪的风貌。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著,孙致礼译著,归化和异化,功能对等翻译理论1 文献综述尤金.奈达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1964年奈达出版了翻译科学探索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书中他将翻译的本质,区分为重视信息的形式对等和与之相对的动态对等,并将后者定义为和源语信息最接近的、最自然的对等。在奈达

3、看来动态对等的翻译优于形式对等。这之后奈达又提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这个理论具体的解释出现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在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后,有众多的学者和专家对他提出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例如有将中国的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资料。陈叶通过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历程、奈达主要发展思想的三个阶段、功能对等理论概论以及其局限性,使大家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和评价。9陈叶在问好总对奈达的翻译思想的主要发展阶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奈达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为:奈达理论初创阶段,即描写语言学阶段;确立奈达翻译理论权威性的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最后便是社会符号学阶段

4、。并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阐述,并指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例如,历史文化的不同,译者对译文的不同理解等。叶子南认为奈达理论框架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是让翻译和原文在语言功能上实现对等,而不是让语言形式出现僵化,简单的用于形式对等,也就是说,原文语言不仅可以被确定下来,还可以被翻译出来,并且受到读者的接受。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又多种的翻译角度,例如代增真通过对译文对话的角度研究张谷若的翻译语言特点,展现张先生的翻译文的优美对话,从中探索分宜语言的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解倩从功能翻译理论对张谷若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翻译本中的翻译方言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原文中的文化风貌、方言俚语来

5、研究两本译本的相似和差异之处。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德伯家的苔丝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紧凑。本文为了使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苔丝的译本,选取了张谷若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译本来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苔丝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的英国乡村,远离繁华的都市,所以文中所运用的语言非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的翻译,以及对整篇文章的对话的把握是重中之重。本文对两本译本从语言、对话、段落以及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毕竟在这众多的译本中张谷若先生与孙致礼先生的译本最具翻译特色。张谷若先生的翻译文本主要是从语言等方言入手进行翻译,而孙致礼先生采用了通俗的翻译方法,这两本翻译著作有着自己的不同和相似之处,使哦我们在阅读

6、文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了19世纪英国的乡土气息和其特有的语言特色。本文以功能对等的翻译角度为指导,对苔丝这两本的译本从语言、段落到文化的对比研究,并对其中的翻译方法的得失做出自己的评判,希望以此为英语文学翻译领域做出些许贡献。3 研究内容1.Introduction1.1 Research background1.2 Research purposes1.3Structure2. Literature review2.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2.2 Hardys masterpiec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3. The diffe

7、rence between Zhang Guruos translation and Sun Zhilis translation3.1 language translation3.2 Translation of dialogue3.3 Translation of paragraphs3.4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background4.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Zhang Guruos translation and Sun Fa Lis translation4.1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dialects

8、and proverbs4.2 Popular dialogue translation4.3 Cultural and traditional background translation5. Conclusion4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措施4.1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对两本不同汉译本仔细研读,从中总结出两位翻译家在翻译苔丝的时候是运用哪些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的翻译,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对两本汉译本在语言词汇、文化背景和翻译方法上进行研究和探索。难点在于对两位翻译家翻译技巧的分析,掌握他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的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翻译理论,使得我国翻译理论的不断地创新,以及翻译作

9、品向还原原作品风格上不断靠近。4.2 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翻阅大量的文献,特别是关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理解,以及张谷先生若以及孙致礼先生翻译的其他名著,以便更加的了解两人的不同翻译技巧和方法。5 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收集资料,整理功能对等大的翻译理论,以及有关英国名著的各种翻译书籍,并根据整理的各种翻译原则和技巧、方法书写开题报告;2018年10月- 2019年1月:阅读大量的翻译文献,以及掌握各种翻译理论;2018年11月-2018年12月:进行论文初稿;2018年12月-2019年1月:将初稿提交指导老师,请老师指导;2019年1月-2019年2月:论文

10、的修改;2019年2月- 2019年3月:论文终稿完成;2019年3月- 2019年4月:毕业答辩准备和答辩。6 预期成果及其可能的创新点预期成果: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两位翻译家的翻译原则、技巧、方法。 可能的创新点:通过对两位翻译家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的分析以,重新定义以读者为角度的翻译观,深化对以读者为角度的翻译理论内涵,重新认识其中蕴含的翻译规律。同时对译者忠实观重新解释,对译者译作有更为全面的公允的评价。参考文献:1 Eugene A. Nida. 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 M; Foreign Languag

11、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842 Eugene A. Nida. and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3 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pure womanM. Shanghai: World books Press, 20034 王晓晖, 王楠, 任炜. 奈达“功能对等”和严复“信、达、雅”理论视阈下的中西翻译

12、原则对比研究J. 考试周刊, 2015(51):24-25.5 韩竹林, 种微微, 张林影.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理论比较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12):86-87.6 韩竹林, 种微微, 张林影.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理论比较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12):86-87.7 齐鑫. 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J. 校园英语, 2017(27):202-203.8 杨司桂. 功能对等翻译论与功能翻译目的论比较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 19(5):73-76.9 齐鑫. 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

13、“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J. 校园英语, 2017(27):202-203.10 陈叶. 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 青春岁月, 2013(16):137-137.11 高婧婷. 从功能对等理论评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中四字词语的运用J. 名作欣赏, 2013(6):27-29.12 赵鹏. 美学视角下德伯家的苔丝汉译本赏析以张谷若译本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3(6):182-183.13 王恩科. 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0(2):132-137.14 陈珊, 吴斐. 张谷若翻译美学鉴赏-以德伯家的苔丝为

14、蓝本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4):198-199.15 冯云菊. 比较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文译本的异同以张谷若和孙法理两个译本为对象J. 芒种, 2015(24):99-100.16 张佳月. 功能对等视角下浅析德伯家的苔丝汉译J. 海外英语, 2017(13):91-92.17 任桐玉. 功能对等视角下浅析德伯家的苔丝汉译J. 海外英语, 2018(1):101-102.18常斐. 从翻译伦理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译本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4):75-76.19代增真. 通俗的对话优美的叙述张谷若苔丝翻译语言特点探析J. 英语广场, 2

15、015(4):32-33.20解倩.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学方言翻译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两中译本为例D. 河北农业大学, 2013.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评议小组意见1、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有工程背景;有实用价值;意义不大。2、论文的难度:偏高;适当;偏低。3、论文的工作量:偏大;适当;偏小。4、设计或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好;较好;一般;不可行。5、学生对文献资料及课题的了解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6、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好;较好;一般;较差。7、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创新能力:好;较好;一般;较差。8、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好;较好;一般;较差(在相应的方块内作记号“”)二级学院所确定评议小组名单(3-5人)组长: 、组员: 、 、 、 单位盖章 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评议结论评议小组组长签名:评议小组组员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