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 表观遗传学.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2907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育 表观遗传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育 表观遗传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育 表观遗传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育 表观遗传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学的变化摘要:卵子发生过程中染色质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基因转录活性也发生 了相应的转变;而表观遗传修饰在染色质重构和基因转录调整中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包括DNA 甲基化作用、组蛋白修饰作用、染色质重塑、遗传印记、非编码RNA等。 本文对卵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信息变化进行综述。关键词:卵子发生 表观遗传学变化DNA甲基化 遗传印记 非编码RNA尽管生物体的每个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组,但是在不同细胞的不同时期, 基因的表达并不相同。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阐明基因组功能及基因表达 的关键讨论领域之一。它主

2、要讨论DNA序列不变的状况下基因表达转变的修饰, 这种修饰不仅可以影响个体发育,而且还可以遗传给子代。表观遗传学讨论包括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s)、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 ncRNAs)调控、基因组印记等几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特别都将影响染色质结构 和基因表达。而卵子的发生过程又经受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染色体重组等 相当简单的过程;因此,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同时了解在其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的变化对于讨论后代遗传信息的转变至关重 要。1卵子的发育卵细胞发育在卵巢内进行,经受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

3、3个发育阶段。哺 乳动物在胚胎期由卵黄囊内胚层经过变形运动沿后肠系膜迁移到生殖腺的原始 生殖细胞,在性别分化后形成卵原细胞,经过肯定次数的有丝分裂增加同类型 细胞的数量,然后由卵原细胞发育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继而,初级卵母细胞进行 生长、发育,积累各种养分物质,进行卵质分化及结构建筑,合成和贮存胚胎发 育所需的各类信息。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生长后,进行两次成熟分裂。在此过程中 消失两个停滞现象。第1次停滞是在第1次成熟分裂的前期(MI )的双线期, 此时,高度分散的染色质四周有完整的核膜,称为生发泡期(germinal vesicle, GV),卵在等待促性腺激素的信号或从抑制卵泡发育的环境中释放;

4、第2次停滞 在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MII),卵等待受精。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在发育的过程 中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外周的卵泡细胞共同形成卵泡,以各期卵泡的形式共 同发育。2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经典遗传学认为遗传的分子基础是核酸,生命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酸的碱 基序列上,碱基序列的转变会引起生物体表现型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可以从上 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然而,随着遗传学的进展,人们发觉,DNA、组蛋白、染色质 水平的修饰也会造成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并且这种转变是可以遗传的。这种基 因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其表达发生转变的遗传变化叫表观遗传转变。表观遗传学 是一门讨论生命有机体发育与分化过程中,导致基因发生表观遗

5、传转变的新兴 学科。它的主要论点是,生命有机体的大部分性状是由DNA序列中编码蛋白质的 基因传递的,但是DNA序列以外的化学标记编码的表观遗传密码,对于生命有机体的健康及其表型特征,同样也有深刻的影响。鉴于表观遗传信息能够明显地 影响生命有机体的健康及表型特征,其中有一部分甚至可以从亲代传给子代, 而且它们基本的DNA序列也没有转变,所以人们也称表观遗传信息为表观遗传 记。3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 transferases, HATs)催化核心蛋白尾 部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易化基因转录激活。乙酰化发生在组蛋白H3的赖氨酸 9 H3K9) , 14 (H

6、3K14) , 18 (H3K18)和23 (H3K23)上,组蛋白 H4 的赖氨酸5 (H4K5) , 8 (H4K8) , 12 (H4K12)和 16 (I14K16)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 lases, HDACs)催化去乙酰化,从而关闭基因以及保持基因抑制状态。 乙酰化水平与转录水平亲密相关,组蛋白乙酰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组蛋白尾部赖氨酸上乙酰基群的增加能中和阳离子,导致染色质纤维结构转变, 增加与DNA接触的机会而易化转录。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直接与转录活性相关,起 着表观遗传标记作用。除了参加基因表达调控外组蛋白乙酰化也参加其他细胞功能。组

7、蛋白乙酰化 在减数分裂染色体分别过程中起作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组蛋白普遍 去乙酰化,讨论发觉,在减数分裂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可诱导小鼠受精卵母细 胞非整倍体,从而导致早期胚胎宫内死亡。而且,老龄雌鼠卵母细胞中有一种 组蛋白保持乙酰化,提示在老龄小鼠卵母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功能减退。因 此,组蛋白去乙酰化可能参加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正常分别。组蛋白甲基化在转录调控、基因组完整性及表观遗传继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o 甲基化发生在H3/H4尾部未乙酰化的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上,包括单甲基化、 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在哺乳动物中,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主要位于H3精氨酸 H3R2, H3R8, H3R1

8、7, H3R26和H4R3。H3和H4甲基化依靠所修饰的赖氨酸残基的 不同而激活或抑制转录。如H3K4, H3K36及H3K79甲基化主要与染色质活化区 域有关,而H3K9, H3K27及H3K29甲基化主要位于缄默区域。自初级卵泡至成熟窦卵泡全部卵母细胞单甲基化、双甲基化及三甲基化均为 阳性,但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其分布显著变化。该讨论提示,在卵子发育过程 中组蛋白H3K4甲基化发生变化,这些表观遗传标记在卵子发育过程中起调控作 用。4卵子发育过程中的染色质重构在人类和鼠的卵子中,染色质发生大范围的结构调整,细胞核发生着重要的 变化,染色质结构和功能发生动态转变。依据染色质结构可将卵细胞分为

9、两类2: 环绕核仁(surrounded nucleolus, SN)型,非环绕核仁(not surrounded nucleolus, NSN)型。对鼠卵细胞的讨论发觉,NSN和SN这2种卵细胞核型在卵子成熟过程中均 存在。最初,卵子在减数分裂I的双线期处于NSN型,随着卵子的发育,或者 保持NSN结构,或者向SN结构转变。SN型结构最早在直径达到4050 11nl的卵 母细胞中发觉,此直径的卵子中约占5%;而在直径7080 11m的卵母细胞中,SN 型卵子所占比例增高,约50%。GV期卵母细胞的染色质是一种疏松的状态,即NSN 型,在外来信号的刺激下,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在光镜下可以观察

10、细胞核膜 裂开,核仁消逝,核内物质与核质混合,此过程即为生发泡裂开(germinalvesicle break down。GVBD) o在此过程中,起初分散的染色质显著凝集在核膜 内缘,与核膜分解同步进行,同时,染色质变为异染色质并包含致密颗粒,形成 一个异染色质环围绕核仁,形成SN结构。这种大范围的染色质结构转变已在多种 哺乳动物的卵细胞中发觉。因此,NSN结构来源的胚胎可能缺少促使这些基因向 2细胞期过渡的必要的表观遗传修饰。5基因组印记基因印迹建立于配子形成过程中,并持续到诞生后。在子代配子发生时,上 一代的印迹被清除并重新建立新的父本或母本印迹,最终雌性个体仅遗传母源 印迹。在配子和胚

11、胎发育过程中,印迹基因经受印迹擦除、重新建立和印迹维持 3个阶段,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每个生殖周期都必需保持精确。母本印迹基因的建立始于初级卵泡的生长,并伴随着卵泡的发育和卵母细 胞生长的全过程。但基因组印迹并不是同步化的,每个印迹基因有自己的特异的 甲基化时间表。Obata等用不同发育时期卵泡内的卵母细胞核进行核移植建立孤 雌胚胎,讨论卵母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的建立,发觉Snirn, 127Znf和Ndn在卵泡发 育早期从始基卵泡到初级卵泡发育阶段完成基因印迹;Peg3, Igf2r和CdknlC 在次级卵泡发育阶段被印迹;Pegl /Mest在早窦卵泡阶段完成基因印迹,而 Impact在卵泡

12、发育到后期即将成熟排卵前(窦卵泡期间)才完成基因印迹。 2004年Lucifero等用不同年龄诞生后小鼠的卵泡进行基因印迹标记的讨论 也得到类似结果。El-Maar ri等报道体细胞SNURF- SNRPN和NDN基因是甲基化 的,而未受精卵子是低甲基化的。推想该基因受精后才完成甲基化。因此卵母细 胞印迹基因的完成贯穿整个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的生长过程,直至受精后卵细 胞完成整个细胞周期才完成基因组印迹。6 DNA甲基化目前普遍认为,在卵子发生过程中,DNA甲基化的作用位点是富含CpG的差异 性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region, DMR)就是基因组印迹的

13、修饰 位点。需要指出在基因组范围内甲基化位点广泛存在,并不限于印迹基因。甲 基化通常使基因处于静默状态。Davis等报道,在配子发生期间,可观看到甲基 化的是由母亲表达的H19组蛋白等位基因。DNA甲基化的实现依靠于DNA甲基转移酶(Dnmt)。其能催化腺昔.L甲硫氨酸 的甲基基团转移至DNA胞喀咤。甲基化模式的建立和维护至少需要3种不同的甲基 转移酶:Dnmtl “维持”甲基转移酶倾向于以半甲基化DNA作为底物;Dnmt3a和 Dnmt 3b则更多以非甲基化DNA作为底物7非编码RNA非编码RNA也称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具有组织特异性或发育 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

14、的非编码调控小RNA,具有特别重要的生物学意义。miRNA 主要通过基因切割和翻译抑制的方式调整mRNAs的翻译或稳定性,调控前体细胞 细胞系的打算和器官的发生。miRNA在卵子的生长发育和减数分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iRNA合成加工所需 的Dicer酶在生长的卵母细胞中表达。Dicer酶虽然对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并非 是必需的,但对于减数分裂纺锤体的完整性和减数分裂I期的完成却是不行缺少 的1SL敲除Dicer基因的鼠卵母细胞阻滞在减数分裂I期,并呈现出多重紊乱的 纺锤体和染色体集合缺陷,可能与卵母细胞高表达Cmos和H2Ax基因以及减数分 裂关卡蛋白如MAD2 (mitotic arres

15、t deficient)基因的表达受影响有关。8总结通过上述论述,在卵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主要体现在染色体重构、 组蛋白乙酰化、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非转录RNA等方面,然而目前关于这些 变化的发生气制及作用效果仍存在很多未知方面。但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表观 遗传学、生理化学等的快速进展,我们对这些变化的了解与熟悉也将会不断深入。最终,弄清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学变化的机制不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 类生殖的神秘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气制,探究其潜在的治疗途径;同时也将对分 子水平的人类配子的发育机制有更清楚的熟悉,为生殖医学进展供应新动力;而 且对优化动物克隆、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技术也

16、有重要的意义,也将会更好地 推动人类健康的提升及人类医学的进展。参考文献1李文艺,表观遗传学及其讨论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22, 37(14) : 6358- 6360o2娄超,黄高,人卵子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第四军 医高校学报学 FourthM ilM ed Univ) 2005; 26( 10) o3封纯,卵子发育过程中组蛋白的动态变化,国际生殖健康/方案生育杂志; 2022年11月,第27卷第6期。.4 Lucifero D, Mann MR, Bartolomei MS, et al. Gene-specific timing and epigeneticm

17、emoryin oocyte imprintingJ . HumMolGenet, 2004, 13 ( 8): 839- 849.5胡燕军,卵母细胞基因组印迹与帮助生殖技术,国际生殖健康/方案生育杂 志2022年9月,第27卷第5期.6吴琰婷,尹丽君,基因组印迹在卵子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国际妇产科学 杂志2022年12月第35卷第6期._7 GeunsE, DeTenunermanNo HilvenP, etal. Methylationanalysisof the intergenic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 of DLKI. GL2 in humanJ. Eur J HumGenet, 2007, 15 (3): 352 361.8王彬,微小RNA在生殖发育领域中的讨论进展,国际生殖健康与方案生育杂 志,2022年11月,第28卷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