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44316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学习马诗,读准“燕” “似”字的读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 报国的赤子之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在本单元,我们要跨越千年去寻找理想、信念的灯塔,正如爱国诗人文天 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关注 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习

2、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走进古诗三首中的 马诗去感受诗人传递的理想和信念吧!-*、 积累古诗,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积累过哪些和马有关的诗词?1 .课件出示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 “马”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游山玩水需要他耕地拉车 需要他,征战驰骋更离不开她,唐代诗人李贺也很爱马,他写了一组诗马诗 二十三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五首。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学生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 .老师强调“燕山”的“燕”和“

3、月似钩”的“似”的正确读音,并且解释 燕山所代表的的意思。燕(ydn)山(shdn)似(si).学生再读,注意停顿。课件出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三、检查预习,了解作者(过渡)古诗都读通了,读顺了,那在课前的预习中,你还解决了哪些疑 问,还有哪些发现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提供吧!课件显示:诗人李贺生于790年,卒与816年,字长吉,唐代诗人,7岁能辞 章,15岁工乐府,27岁卒。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喻今,被后人誉为 “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所以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我梳理了课题,我发

4、现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写马、石灰、和石头里生长的竹子。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 .(过渡)诗歌都准确了,诗题我们也知道了,诗人我们也了解了相关的资 料,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对马诗的初步大意了解之中,我们曾经学过,借助 书中的注释来理解诗文的大意,借助工具书和资料加深理解,同学们,还可以 借助古诗的上下句来理解难解词句的意思,请同学们再次把书本打到56页,结 合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2 .生:马诗的大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 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 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的疆场,为国家建立功勋呢?3 .师:唐代诗人李贺由骁勇的战马,写

5、到苍凉的边疆,更有自己的人生追问, 看似诗中没有问句,可这对理想信念的深思,却被同学们感受了出来。这位同 学借助书中的注释和我们一起梳理了诗歌的大意,其中还有一些词语在注释中 并没有给出,而同学们的翻译却十分准确,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比方在马 诗中快走的“走”是“跑”的意思,也有同学把它理解为“驰骋”,“清秋” 我们可以将词语进行拆分组合,理解为“清爽的秋天”,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的 准确解释批注在你的书上吧。读懂古诗的意思,让我们带着理解读读这首古诗。4 .生读诗o五、品读古诗,体会诗情1.同学们,读通了、读懂了本诗,还了解了诗人的背景资料,那再回头看看 这首诗,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6、?2、预设:我发现这首古诗不像我们之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这首诗主要是 写物的,我查找了资料,这类型的诗叫咏物诗,这种诗体立意深远,表情达意 含蓄。3 .课件显示: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和志向的写作手法,称为托物 言志,而这一类的诗就叫咏物诗,咏物诗是古诗题材中的一种,咏物诗是在描 摹事物中寄托了作者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于美好的愿望, 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我们国家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咏 物诗流传至今,同学们,你们还学过或读过哪些咏物诗呢?4 .生反应:如梅花、蜂等。5 .师:既然是咏物诗,“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

7、问题继续学习古诗,看看同学们都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 了诗人表达的志向?6 .生:我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句诗, 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从注释中我们知道“金络脑”是非常贵重的鞍具, 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重用,一展 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7 .师:如果此时再结合诗人的背景资料,你又有哪些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呢?李贺写马诗究竟想表达怎样的内心情感呢?8 .插入视频资料。9 .生:我读了资料后,抓住了诗的第三句“何当”,也就是何时将要,诗人 远大的报国之志,但是什么时候能被重用,诗句除了有这样的志向,还有一些 悲叹、无奈和感

8、伤。10 .师:这位同学紧紧抓住三四句,通过抓住关键词和结合作者资料的方法, 感受了诗人的报国之志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之情,如果就在三四句找一个词, 能够代表诗人的追求,你觉得会是哪个词呢?对,就是“快走”,这是驰骋战场 的愿望,也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情感,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读出作 者的抱负和感伤。生配乐读诗。11 .同学们,刚才发现诗人的“志”主要集中表达在三、四句,那写一、二 两句是不是有些多余?生1:我读了前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让我看到了边塞战场的寂寥冷峻,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的马一定是一匹勇猛的马。生2:我觉得还有可能是一匹千里马,因为有边塞凄冷环境的衬托,才更有 力地

9、显出作者的雄心壮志,也把作者的心境、情思勾画了出来。师小结: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来这萧瑟、寂寥的边塞夜景,最终是 为了突显诗人的理想和抱负,读懂了这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 的雄心壮志和悲叹无奈。生再读诗。六、关注表达,体会学法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品读咏物诗的方法,聚焦关键的诗句, 借助最能表达诗人志向的词语,结合诗中的景物,深入品读诗人的志向和情感, 这首诗我们学完了,让我们再次品读古诗,读出诗人的高洁品质和远大抱负。生诵读马诗。七、作业布置,拓展课后课后请同学们背诵马诗,积累更多的咏物诗,查找李贺的其他关于马的 诗作,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的理想与志向,并试着背诵。这节课的学习就 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