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335128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拟行路难(其六)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本诗在思想感情上与李白的行路难有什么不同?_(二)(6分)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释】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

2、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州),当年八月,挚友乐天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乐天罢苏州刺史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元稹得乐天来信和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各有什么情感表现?_(三)(6分)画堂春寄子由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注释】这首词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

3、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_(四)(6分)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两首诗同是写登岳阳楼,它们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_ (五)(6分)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释】岭:指五岭。当时作者受冤由苏州长洲尉被贬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尉,过此岭。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

4、,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两首诗都用了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的典故,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2分)_2.情景交融是这两首诗共同的写作特点。请仿照示例,赏析新年作中的“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4分)示例:长沙过贾谊宅中的“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两句,秋草、寒林和斜阳,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斯人已去,留给后人的只有嗟叹。这一联即景生情,惆怅伤感,真切而又空灵。_二、文言文阅读(70分)(一)(14分)合江亭记宋吕大防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

5、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濑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潢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注释】揵:遏制、堵塞。渎:沟渠。埭(di):堵水的土

6、堤。陂(bi)、潢:积水的池塘。蹲鸱(ch:植物名,俗称芋头。)1.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3分)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_3.本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特色?(4分)_4.本文与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_(二)(15分)喜雨唐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注释】畴:已耕种的田地。摩:碰

7、撞、摩擦。甑:煮食用的陶制炊具。喜雨亭记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旁批(一):“古者有喜,则以名物”,欧阳修亦然:1._。(2分)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注释(一):阳,意为2._;越,意为3._。(2分)旁批(二):诗与文

8、之横线句,皆写因雨而喜,写法却不相同:4._。(2分)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旁批(三):此二处虚词“其”,见语气见情感5._。(3分)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

9、而名。吾以名吾亭。”注释(二):既,意为6._;名,意为7._。(2分)8.尾批(一):杨诗与苏文标题之“喜雨”有双关意,内涵不同,情感却无二样:_9.尾批(二):读罢此文,遂想起醉翁亭记,两文记不同事件却含相近情怀:_(提示:二选一完成)(4分)【注释】扶风:凤翔府。忭:欢乐。荐饥:连续饥饿。襦:指衣服。冥冥:高远渺茫。(三)(14分)【甲】湖心亭看雪明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

10、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铅,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自为墓志铭(节选)明张岱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十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1.选出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A.“是日更定矣”与“更有痴似相公者”的“更”。B.“天

11、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白”。C.“湖中人鸟声俱绝”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俱”。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与“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客”。2.【甲】文描写景物有如摄影机运用镜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捕捉精彩的画面。本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即是以由上而下(天云山水)的运镜方式写景。下列各句,运用了不同手法的一项是( )(2分)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D.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

12、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3.【甲】文第二段所用的量词:痕、点、芥、粒,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说说你的发现。(3分)_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是怎样理解“相公痴”的?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_(四)(16分)【甲】黄州安国寺记苏轼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

13、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注释】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罪垢:指罪孽。染污:烦恼。翛(xio)然:超脱的样子。附丽:附着,依附。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乙】行香子述怀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

14、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注释】元祐元年,苏轼被召还朝,但是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遂提笔抒怀。指击石迸出的一闪即灭的火花。1.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2处)。(2分)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具石请记之百废具兴(岳阳楼记)B求所以自新之往之汝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C间一、二日辄往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D私窃乐之宴酣之乐(醉翁亭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_4.【甲】文写僧人继连有哪些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15、你的看法。(3分)_5.为文【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设计一个朗读方案。(可从停连、语速、节奏、重音、语调等方面入手,答出一点即可。)(3分)_6.上面两篇诗文中苏轼境遇相同、心境相似,请结合黄州安国寺记相关内容,品析【乙】文中画线诗句“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语言上的妙处。(4分)_(五)(11分)世说新语两则【甲】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乙】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

16、不及雄,而太守刘准横怒,遂与杖遣之。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诣刘,再拜曰:“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于是即去。武帝闻尚不和,乃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己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武帝从之。1.下列句中加点字语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遇桓于岸上过今诸生学于太学 B.素闻王名天下缟素,今日是也C.诣刘,再拜曰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何以犹绝湖中人鸟声俱绝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3.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小贴士:进,推荐、提拔。退,撤职降职_4.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这些名士言则“玄远冷峻”,行则“高简瑰奇”,以“魏晋风度”为后人所追慕。【甲】、【乙】两文分别选自世说新语中的“任诞”“方正”,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4分)_7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