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四 鉴赏事物形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24360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四 鉴赏事物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四 鉴赏事物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四 鉴赏事物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型四 鉴赏事物形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型四鉴赏事物形象【典例分析】一、【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凝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解题指导(1)精准审题:“烟”明确了鉴赏对象,“哪些特点”指明事物形象的特征,“如何描写的”考查描 写手法。(2)解题思路:三、四句描写“烟”,第三句是对“烟”的静态描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烟像云一样的颜色,突 出了 “烟”的洁白;第四句是对“烟”的动态描写,“流”字描写了烟的动态。由此可以总结出诗人描写“烟”的 艺术手法:运用比喻、动静结合等。答案 三、

2、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 容“烟”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烟”之动态,形象生动。方法小结:I概括物II象特点I答题步骤:一抓住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分析物象的外在特点I分析物I I结合诗句,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 I象特点|一|内在神韵分析物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情感、理想(第二、三步象作用f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经典练习】一、【2021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王元章倒枝梅画徐渭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

3、梅花着地垂。注王元章:王冕,字元章,元末明初诗人、画家。倒枝梅:花枝下垂的梅。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终生无功名。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王元章笔下的梅花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答案颜色洁白。有独特的芳香。有不落于俗的神韵。不是浮云高枝,而是低垂着地。解析 题干要求概括梅花的特点,要关注诗中描写梅花的词句。如第一句“皓态孤芳压俗姿”,就表现了梅花洁白、 芳香,有不俗的神韵。“着地垂”又描绘了梅花“低垂着地”的特点。二、【2021届河南省濮阳市、鹤壁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文与可墨竹苏轼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

4、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斯人定何人,诗鸣草圣余,时时出木石,举世知珍之,知音古难合,谁云生死隔,游戏得自在。兼入竹三昧。荒怪轶象外。赏会独予最。奄忽不少待。相见如龚隗。【注】苏轼曾赞文与可有诗、词、草书、画四绝。龚隗:比喻阴阳两隔者之间的默契、知己交情。1.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文与可画中墨竹有什么特点?【答案】第一问:竹子似乎每时每刻都从树木和山石中生长出来,荒诞离奇超乎常法之外。第二问:蓬勃生气;呈野生自然之态;有个性,不同一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意象特点的能力。”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一句,联系并序内容,可知

5、描写的是画中之竹。“时时” 一词,揭示所画之竹荒诞离奇,在于它似乎每时每刻都会从树木和山石中生 长出来。画中之竹,“荒怪轶象外”说明所画之竹的不同一般,姿态奇特;”时时出木石”说明所画之竹显得格外蓬勃、富有生命力,呈野生自然状。三、【2020 定远高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归雁(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注)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瞻:往上看,往前看。浪语:妄说;乱说。故山:喻家乡。1.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答案】1.全诗塑造了大雁北归时苍凉与落魄、

6、急迫与凄凉的形象,寄托着诗人无限感怀,表达了诗人苦于漂泊羁旅的孤独凄凉之情和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愁绪。【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含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本题要求分析塑造的形象特点。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然后找到描写形象的句子,从中概括形象特点。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首联“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表明本诗所写之雁是递归之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 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颔联“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写大雁飞行时的状态,写出大雁的苍 凉与落魄。颈联“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写出大雁互相急切地呼唤,沙滩独自栖息的孤独与凄凉。尾联”系 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写诗人想象自己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的一片衷情, 将自己的万种愁绪遥寄于想象中故乡的山薇,直接点名主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总之,归是主题,雁 是道具,诗人借雁抒发难以排遣的愁绪乡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